長壽文化村——興橋石邊村, 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劉辰翁后裔聚居地。位于吉安市吉州區(qū)西郊興橋鎮(zhèn),吉(安)(安)福公路右側,現有石邊路、釣源進村公路與吉福公路呈十字形相交,距釣源古村景區(qū)6公里,距吉州城區(qū)15公里,乘公交車可達。該村于明朝初期開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村貌呈“龍鳳戲珠”形,其建筑風格以長壽文化為宗旨?,F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30余幢,大部分排序整齊,保持了較好的原貌。村中古木眾多,有柿、樟、桂、檀、柞等古樹,其中近500年樹齡的樟樹、檀樹、柞樹就有10余棵。主要景點有蟠桃百壽祠、五色茶花樹、千年古樟、金魚池等。
一、“蟠桃百壽祠”。又稱“劉家祠”。是一座布局奇特而又功能齊備,工藝精細且清雅幽靜的清代私家祠,也是我國古代建筑中罕見的以長壽文化為主旨,以仙桃具像為藍圖興建的私家祠堂院落。取法仙桃的構造布局是“蟠桃百壽祠”最為奇特的建筑形式。建筑群落成一桃形,用來象征并表達主人祈求“延年益壽”的強烈愿望。該祠在建筑構件雕飾中,大肆宣揚“長壽”這個主題。家祠占地約1800平方米,由根本堂、文昌院、涉趣園等各具特定功能的建筑組合而成。根本堂中,大者徑逾尺五、小者長不盈寸,且寫法各異、無一相同的101個“壽”字,遍飾堂內的巨枋、天花、窗欞;在根本堂大廳前方頂部的巨大長枋上,則有長達兩米的幅度,鎏金精工浮雕氣勢雄闊的“郭子儀祝壽圖”。文昌院中,雕飾在回廊、亭閣、館舍漏窗上的百余只蟠桃,嬌姿百態(tài),生動如鮮。而那金光閃閃的九層頂更能讓你一飽眼福。該祠興建于清同治甲子年(公元1864年),同期開工建造的還有祠南三旬十幢“大夫第”、“通奉第”院落群。整個工程均由時年67歲,在湖南湘潭經營鹽業(yè)的巨商,因累度加捐而獲二品官,“浩授通奉大夫,賞戴花翎”的劉棋占出資建造。工程歷時十五年始得竣工。
二、五色茶花樹。位于蟠桃百壽祠文昌宮院內,是主人劉祺占從湖南湘潭用花轎抬回植于此,距今120多年。樹的主干圍經0.6米,高4米多,樹冠半徑3米多。每年正月盛開乳白、粉紅、大紅、鵝黃、金黃5種顏色的茶花,花期達3個月之久,十分稀有,美不勝收。
三、龍鳳戲珠式造型。村后連綿起伏五六里的山丘宛若一條巨龍騰飛起舞;村前18口大小不一的池塘猶如一只彩鳳展翅飛翔。從上至下有鳳頭池、鳳頸池、鳳肚池、鳳尾池,池塘都用青磚砌坡,石板架橋,池與池之間首尾相連。而整個村居龍鳳之間,故前人稱此為龍鳳戲珠之福祉。
四、千年古樟。開基祖種下的風水樹,是村里興衰的風向標。該樹幾經枯榮。但近20多年來,該樹越長越茂盛,而近幾年該村更是人才輩出,物埠民豐,真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