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洞游覽區(qū)

葫蘆洞游覽區(qū)

葫蘆洞景區(qū)地處太姥山步游道樞紐,連接迎仙臺、九鯉峰、一片瓦。此處巖洞眾多,最有特色的要數(shù)素有洞中樂園之稱的葫蘆洞,緊接著是四通八達的將軍洞,出洞時回頭可賞妙趣橫生的親嘴巖。出將軍洞,到V字形龍須嶺,嶺底可觀高40余米的擎天巨柱天柱峰,兩條山道通往大磐石、觀海臺,皆是登高望海觀景好去處。

太姥山一百多處巖洞,最有特色的就數(shù)葫蘆洞,素有洞中樂園之稱。該洞由嶂谷、疊石洞相連組成,全長一千多米,因洞形狀似倒放的葫蘆而得名。入洞時先窄后寬,抵達葫蘆肚時,四周皆是懸崖峭壁,中間有一方圓形蘭天可容納百人。宋時洞內(nèi)建有葫蘆洞閣,現(xiàn)已蕩然無存,在舊址的雜草叢中,仍然可以尋見些殘磚斷瓦,以及絕壁上的石門臼等,洞中還長有紅楠、木荷、栲樹、檜樹、杜鵑、空谷蘭和粗大的古藤,洞內(nèi)有13個天井、7個廳堂,可供游人娛樂、憩息。

鉆入洞里,有幾縷光線從洞隙中透射進來,由于洞內(nèi)氣流作用,光與色奇妙的變幻著,頓時把大家?guī)牖糜X般的世界。走到“流水灣”,借助幽暗的光線,可見7字形的石橋下,有一道晶瑩剔透泉水輕輕流出,叮咚之聲回響于洞中,宛如古箏和鳴。相隔數(shù)十米,呼應(yīng)之聲若近在身邊,稱回音洞,有如天壇的回音壁。接之又是一處長約70米的暗洞,伸手不見五指,是聽泉的極佳去處,古人稱之為:“漱玉洞”。要是春天雨季入洞,泉水為瀑,砰然轟鳴,令人驚心動魄、隨螺型洞經(jīng)向上走出,時而是夾壁直立,石徑通天,如一線奇光;時而有是兩塊巨石懸空,構(gòu)成三線洞天。整處巖洞崎嶇難行,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蛞娗嗵禧惾?,或見古藤垂掛;或覺寒風(fēng)習(xí)習(xí),或感暖氣融融。奇妙的是有一處,伸開雙臂,一邊暖,一邊涼。

葫蘆洞,一進一出需花費近二個小時,游人還要以各種動作行走,時爬、時蹲、時側(cè)、時躡,簡直是在做一套特殊的健身操,伴隨一路歡聲笑語,其樂無窮,所以稱之為“洞中樂園”,也有人為其美名“天下第一洞”。鉆出山洞,長出一口氣,既有重見天日的感慨,也有征服后的快感。只要堅持,總會見到光明,半途而廢,絕不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出葫蘆洞,緊接著就是將軍洞。洞為疊石洞,因頂上有三塊巨石,分別形似將軍鞋、將軍劍和將軍帽,故命名之。將軍洞全長399米,是一個洞群,有四個通口,可分別通往葫蘆酒家、葫蘆洞、龍須嶺、駱駝洞,號稱十八洞。洞內(nèi)有"天門中斷"、"大象飲水"、"洞中駱駝"、"壁虎戲檐"等景觀。尤其是通往龍須嶺的石巷上,有二塊巖石宛如一對情人在忘情地親吻,稱之為親嘴巖。

一塊石柱聳天而立,高約40米,橫斷面橢圓,恍如神話里的定海神針,那就是"天柱峰",也稱"南天一柱"。石屏高約5米,寬約4米,似一電視屏幕。有條晶洞串珠狀排列,呈波浪起伏,如股票行情走勢圖。右下方剛好有一長方形小石塊,似電視遙控器。葫蘆洞景區(qū)還有趙樸初的“太姥勝景”的摩崖石刻,“景”字之左,隱約還有一個“景”字,無意間道出欣賞太姥山石景又一玄機--移步換景,如太姥山標(biāo)志景觀“夫妻峰”,換個角度欣賞便是“母子峰”、“和尚講經(jīng)”等。

太姥山國興寺游覽區(qū)太姥娘娘雕像一片瓦游覽區(qū)福鼎香山寺游覽區(qū)平興寺太姥山瀲城靈峰迎仙臺游覽區(qū)九鯉峰游覽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