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城隍廟

新昌城隍廟

城隍廟,原在新昌縣城西門內(nèi),今文化館所在地。南宋《嘉泰會稽志》載,城隍廟“在縣西一百步”,是一座坐北朝南臨街縱深三進(jìn)的廟宇。1986年底因西街?jǐn)U建遷至千佛巖。

現(xiàn)在的城隍廟,硬山頂,南北軸線上有三進(jìn),即門廊戲臺、正殿、后殿。

城隍廟戲臺:舊為酬神演戲之所,是明成化時(shí)的原物,江南已不多見,1963年已公布為縣文物保護(hù)單位。清中期每年主持酬神演戲活動,三四十年代,女子越劇興起。早期女子越劇演員筱丹桂、越瑞花、王杏花、施銀花、姚水娟等曾在此登臺獻(xiàn)藝。建國初期,城隍廟戲臺,一度成為新昌戲劇文化活動的中心。1952年2月,華東實(shí)驗(yàn)越劇團(tuán)演員呂瑞英、金彩鳳等曾在此登臺演出《梁山伯與祝英臺》。

城隍廟正殿:(原城隍廟后殿)三間二廊,木石結(jié)構(gòu),榫卯連接,梁架明間抬梁,次間穿斗。系光緒二十三年重建,全殿用本地西坑石制圓柱28根,柱上陽刻或陰刻楹聯(lián),書法精湛,雕刻技法細(xì)膩,楹聯(lián)多為勸人為善,懲惡揚(yáng)善之句。

城隍廟東西軸線上,前為碑廊,后為照壁。碑廊長35米,每塊碑石、志石都反映了一段新昌的歷史。照壁長15米,壁前陳列有大型石雕文物-石象生一套,整套翁仲獸,系明萬歷年間工部尚書呂光洵墓前神道上之物,‘文革’中墓被毀,1987年底從儒岙鎮(zhèn)里趙村后門山搬來。是我省保存最完整、最精致的一套石象生。

城隍廟院落內(nèi),還散處有南宋末年澄潭下街王爚宰相府原東花園中的假山石-松化石(硅化木),大佛寺僧人坐化缸、宋代南明驛站遺址出土的石馬槽、明正德時(shí)兵部尚書何鑒之子何宇墓(央于村外)前出土的石羊、牌坊石獅各一件。

地址:紹興市新昌縣千佛巖

類型:寺廟

開放時(shí)間:

全天

門票信息:

免費(fèi)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