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堰石閘

草堰石閘

草堰石閘,位于大豐區(qū)草堰鎮(zhèn)草堰村南端,即小海正閘和小海越閘,又稱鴛鴦閘,始建于明朝萬歷年十一年(公元1583年),清雍正七年(1729年)和乾隆十二年(1747年)兩度改建,兩閘相距20米,形體一樣,青石砌成,均為二孔一機心,每閘長14.8米,機心寬4.2米,金門寬5.3米,高4.8米,閘門為東向西,每孔兩側(cè)有四槽,備有兩閘板相對啟閉,明代,為有效地東御海潮,西泄興化等地來的洪水,在范公堤上建有13座閘,此兩閘為現(xiàn)存較為完好的石匠閘。一九九0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五年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草堰石閘

始建:公元1583年

位置:大豐區(qū)草堰鎮(zhèn)草堰村南端

意義:現(xiàn)存較為完好的石匠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