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追封和碩忠親王碑

清追封和碩忠親王碑

忠親王碑位于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新豐鄉(xiāng)庫里屯南,當?shù)匕傩账追Q為“庫里碑”(見圖);因此碑為滿、蒙兩種文字,又被人稱為“滿蒙文碑”。

碑通高5.82米,石質(zhì)為火成巖,上有二龍戲珠題字碑額,下有底座,碑身四周精刻12條云龍圖案,頭上尾下,各逐一球。碑文為15行豎寫陰刻滿、蒙文字共計383個,右側(cè)八行為蒙文,201個字,左側(cè)七行為滿文,182個字,每種文字第一行皆為“追封忠親王暨忠親王賢妃碑”,末行皆為“大清國順治十二年五月初七日立”。

忠親王,博爾濟吉特氏,名寨桑,為清初蒙古科爾沁部貝勒;他是清世祖順治皇帝的外祖父,忠親王賢妃,即順治皇帝的外祖母。二人死后,順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被追封為和碩忠親王和賢妃;順治十二年五月初七,按順治皇帝的旨意,由他們的長孫和塔立碑于墓前。

碑文(譯文)如下:

“帝王恭賢尊功,必崇封宏世,憲前而存后,廣開親工之道,銘于鐵石,宜究本以示意。

圣母明圣仁上恭恂皇太后:

王考妣育吾者也,思稽其本,祖獲福而子來端,祖母榮貴而福生焉。爾子后濟此封王,授以洪恩,今理祖母遺體,念祖崇恩,并立冊文,追封祖父為忠親王,祖母為忠親王賢妃,立碑于墓,永存后世,仁親存恩?!?/p>

此碑原有碑亭,系四角攢尖磚瓦結(jié)構(gòu);亭后是一寺院,外有青磚圍墻,前有3間門房,中為門,左右為關平、周倉塑像;院內(nèi)正廳3間,內(nèi)供關帝像。新中國成立之初,此廟被毀,于關帝像下曾發(fā)現(xiàn)一磚室墓,內(nèi)有木棺,棺內(nèi)是一暗黃色鑲嵌金、銀飾片的骨灰盒,中有殘骨。另外墓中還出土不少貴重的金、銀器。據(jù)推測,這可能即是忠親王和賢妃的墓葬。

此碑被定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