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上京懷陵地區(qū)

遼上京懷陵地區(qū)

遼上京懷陵地區(qū)是指現在內蒙古自治區(qū)的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這里不僅有遼代的首都遼上京古城址,還有遼祖陵、遼懷陵和遼慶陵三個陵區(qū),陵區(qū)內共埋葬了六個遼代的皇帝,一九二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在當地傳教的比利時人凱爾溫掘開了遼興宗的陵墓,從0土了契丹小字遼興宗皇帝哀冊和契丹小字仁懿皇后哀冊以及漢字仁懿皇后哀冊,這是契丹文字失傳數百年之后重見天日,是契丹考古史上轟動中外學術界的重大事件,其對遼史研究的重要意義可以與甲骨文對殷商史的意義媲美,從那之后,遼代碑刻在上京地區(qū)陸續(xù)出土。

遼上京懷陵,遼國共有五京,中京為五京之一,其遺址坐落在今赤峰市寧城縣的大明鄉(xiāng)中,中京城的規(guī)模宏大,城周長達15公里,由外城、內城和皇城三部分組成,外城東西長4200米,南北寬3500米,城墻的殘垣高度一般在4至6米之間,城基寬11-15米,土層厚達10-15厘米,根據考古發(fā)現,其外城的南部為漢族居住區(qū),又坊市、廟宇、民居、官署、驛館等建筑,迄今仍保存有兩座磚塔矗立的地表遺跡。

內城居于外城內正中偏北,東西長約2000米,南北寬1500米,墻上筑有樓檐,乃是官署或屯兵區(qū),皇城在內城的正中偏北,整體上呈方形。它長約1000米,城墻早已被毀,當時是契丹貴族的居住區(qū),有宮殿及倉庫等建筑,現仍留有依稀的宮殿廢墟,遼中京遺址是研究古代契丹族生存、發(fā)展史的重要歷史佐證,具有及高的考古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