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寨

徐家寨

徐家寨位于來鳳縣大河鎮(zhèn)五道水村,距縣城60多公里。全寨64戶207人,均是土家族,大都姓徐。相傳是明朝開國元勛徐達的后裔,因避禍逃難,在此繁衍生息600年?,F(xiàn)存大片土家原生態(tài)古民居、200多畝的古森林和800畝在青石板上培土辟出的古梯田。

2012年列入少數(shù)民族特色村寨示范村。2013年入列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

徐家寨村民大都姓徐,他們自稱是唐朝徐懋功、徐敬業(yè)和明朝開國元勛徐達的后裔。據(jù)93歲的徐可桃老人說,當(dāng)年,徐達的孫子徐世秀為了躲避朝廷追殺,一路選擇隱居之地,三次遷徙,來到荒無人煙的五道水,遂定居于此。至今已繁衍生息了近600年。雖年已耄耋,老人仍能清晰地報出自家的族譜,“上正通勝秀,啟可朝功勛,囯泰天開邦,忠孝自然成”。老人“可”字輩,為徐家寨第26代人。以平均20年生育一代人計算,徐氏在此定居的時間應(yīng)為500年前。但徐氏家譜已毀于大火,如是,徐家寨的歷史在龍門陣中或擺得更加深不可測。

徐家寨僻處一隅,古時基本與世隔絕,其前山如屏,寨后則是蒼莽的五道嶺,海拔約700米左右。從寨后山嶺剛修的來鳳經(jīng)濟大循環(huán)公路下移,蜿蜒的山路兩邊,農(nóng)林、果園、水田交相呈現(xiàn),水明山青,一片豐饒。寨內(nèi)是清一色的土家民居,家家都是灰瓦、青磚、飛檐,布局整齊,色調(diào)一致地嵌填在“回腸式”格局中。穿行其間,真有不辨東西之感。

古寨坐北朝南,面前有一山,曰:青龍山。青龍山,其實是壑,綿延2公里。壑中古木參天,樹高過寨,形似一條靜臥的巨龍:從東向南轉(zhuǎn)而西呈月牙形半抱村落,嗖嗖秋風(fēng)中,樹枝隨風(fēng)舞動,仿佛一條綠色的長龍在徐家寨前飛舞。張秀武說,青龍山雖只有200多畝。但有數(shù)百棵古樹,平均樹齡200年以上,最大胸徑100多厘米,樹高30至50米,是名副其實的原始森林部落。

從徐家古寨寨門西瞰,青龍山首尾相盼,活龍活現(xiàn)。五道水跳躍過的石板上,800畝梯田,綠的莊稼、黃的秸稈或裸露的體膚,讓陽光下的古寨更加色彩迷人。

充滿傳奇的湖北第一塊移土培肥的古梯田,就建在五道嶺那塊巨大而傾斜的青石板上。板石,上接五道嶺,下通青龍山。嶺上有龍洞,溪水終年不竭,五道水順石板而下,匯集到山下的青龍山。徐氏定居此地,即造田引水,休養(yǎng)生息。劈山石砌成田坎,取來細沙墊底,挑來泥土奠基,燒砍荒草溽肥;利用五道嶺的自然條件,修堤筑埂,把終年不斷的五道水,通過水筧溝渠引進梯田。不出三年,雜糅著貧瘠黃土與肥沃黑土的耕作層便稻作豐收。

此后若干年,徐氏子孫,拓土擴疆,無窮盡矣,斜坡上的五道山梁,都被改造為層層梯田,從青龍山下一直延伸到五道嶺山巔。張秀武說,“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大集體時候,到了初春,形狀各異的大小梯田盛滿清泉;三四月間,層層梯田青翠欲滴,宛如一塊塊綠色壁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黃。城里人都說,這就是一幅四季變化的水墨畫??上О?,現(xiàn)在這些田都荒廢了?!?/p>

來鳳縣住建局負責(zé)人感嘆地說,梯田處處有,可像徐家寨古梯田建在整塊青石板上的實屬罕見。從潺潺溪流的山脊到萬木蔥蘢的青龍山石壁,梯田垂直高度1.5公里,橫向伸延1公里,其壯觀堪比桂林龍脊梯田。

張秀武說,按照徐家寨旅游保護開發(fā)規(guī)劃,徐家寨將依托古村落、古林木、古梯田的山水環(huán)境,打造水陸觀光步游景觀帶。屆時,人們可在800畝古梯田上,展開攝影之旅和農(nóng)作體驗之旅。

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大河鎮(zhèn)五道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