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寶塔在沙市市區(qū)西南之荊江大堤象鼻磯上,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塔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動工,嘉靖三十年建成。為當(dāng)年襲爵于江陵的遼王朱憲尊其母毛太妃之命為嘉靖皇帝祀壽而建,其后,間有修葺。此塔為樓閣式塔,磚石結(jié)構(gòu),八角七級,高40余米,下設(shè)高大石座,座上嵌扛塔力士,頂施葫蘆形銅鎏金塔剎,內(nèi)藏毛太妃手抄《金剛經(jīng)》。
萬壽寶塔檐下磚雕仿木額,枋、斗拱做工樸實大方。塔身外壁嵌有94龕漢白玉雕佛像,造型莊重,神韻生動。內(nèi)壁也有許多漢白玉雕佛像,還有901塊花磚和文字磚,分別刻有漢文、滿文和藏文,為各地所敬獻。每層都有塔門。底層塔門上置一石匾,楷書“萬壽寶塔”四字。第四層塔室內(nèi)有一塊“遼王憲鼎建萬壽寶塔記”碑,字跡斑駁,是研究塔的宮建歷史的珍貴資料。塔內(nèi)設(shè)螺旋式石梯,一至五層為壁邊折上,第六層為室內(nèi)折上。沿石梯攀上頂層,仰見薄云片片,縈繞塔頂,俯見大江茫茫,浪奔濤涌。簡介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亦名“接引塔”。
萬壽寶塔位于沙市區(qū)荊江大堤內(nèi)側(cè)素有萬里“長江第一磯”之稱的觀音磯(形似象鼻,又稱“象鼻磯”)頭上。系明藩遼王朱憲炯遵太妃毛氏命為嘉靖帝祈壽(或謂嘉靖帝為毛太后祝壽)而修建。嘉靖二十七年(1548)動工,嘉靖三十一年建成,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間曾作維修。該塔向南,塔身以磚、石砌筑,八角七級,通高40.76米。因泥砂淤積,長江河床逐年增高,塔身下部已掩埋于隨河床增高而逐年高筑的荊江大堤堤身之中,塔基低于現(xiàn)堤面7.23米。成為荊江變遷的見證。塔基須彌座,八角雕力士,塔身中空。塔額、枋、斗拱皆仿木構(gòu)建筑形式,塔一層正中供一尊高8米的接引佛,甚是肅穆。塔身各層共飾有87尊冰清玉潤、生動傳神的漢白玉雕刻佛像;塔身內(nèi)外壁還嵌有浮雕佛像磚、花紋磚、文字磚共2347塊,磚雕佛像或端坐、或肅立,各具風(fēng)姿,據(jù)傳這些佛像都是嘉靖皇帝下詔各地敬獻,因而極具地方特色;字磚中所刻漢、藏、滿文今猶可辨。頂置銅鑄鎏金塔剎,上刻《金剛經(jīng)》全文。
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以萬壽寶塔為主體辟建“寶塔公園”,園內(nèi)古樸典雅,竹木蒼翠,亭廊樓閣,綠樹婆娑。園內(nèi)的臨江長廊、書法碑苑及奇石盆景匯展,與荊江磯頭、古塔長廊交相映襯,使這里“分外妖嬈”。游客從底層進入塔室,登臨塔頂俯瞰,大江襟帶,街市繁華,令人心曠神怡。尤其是盛夏,江風(fēng)習(xí)習(xí),蔭涼片片,更成為人們游覽憩息的“人間天堂”。
萬壽寶塔通高40.76米,八面七層,樓閣式磚石仿木結(jié)構(gòu)。塔基八角各有一漢白玉力士為砥柱。塔內(nèi)一層正中有接引佛一尊,身高8米,肅然威嚴(yán),塔體內(nèi)外壁嵌佛龕,共有漢白玉坐佛87尊,神態(tài)各異,造型超絕逼真。部分塔磚燒制獨特,成正方形,圖文并茂,品類繁多,計有花卉磚、浮雕佛像磚、滿藏回蒙漢五種文字磚共2347塊。塔磚來自全國8省16個州府縣,均為各地信士所敬獻。塔身中空,內(nèi)建石階,可盤旋而上至各層,每層向外洞開四門;依門俯瞰遠(yuǎn)眺江流城廓美不勝收。萬壽寶塔與中國眾多寶塔相比,特色獨具的是:塔身深陷大堤堤面以下729米。這一奇特景象的形成,主要源于長江河床、水位在漫長歲月中逐漸抬高、荊州大堤隨之不斷加高所致。
地址:荊州市沙市區(qū)荊堤路99號
類型:古跡古塔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電話:0716-8263149
門票信息:
門市價: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