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巖棱層洞摩崖石刻群

虎溪巖棱層洞摩崖石刻群

虎溪巖,一名玉屏山,為本島傳統(tǒng)賞月勝地,其山間峭壁嶙峋,相傳山間一洞,古為虎穴,洞中一股清泉,噴流成溪,遂稱“虎溪”,日久衍成山名。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名士林懋時愛石成癖,至此開拓山巖,鑿石室曰“棱層洞”,并供奉虎神。

虎溪巖“棱層洞”亦稱“夜月洞”,每當滿月東升,月光直射入洞,虎神如生,蔚為“虎溪夜月”名勝,為廈門“八大景”之一;虎溪巖所在玉屏山舊時建有玉屏寺,山體另一側(cè)相距不足百米即為白鹿洞,因此這一帶成為歷代文人名士登臨游賞之地,留下諸多題詠和記事摩崖石刻,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和書法藝術(shù)價值。

“棱層洞”周圍集中了明清時期及近代石刻近二十處,以林懋時、南居益、何喬遠、鄧會、黃日紀等題刻最為著名。它們是:1林懋時于萬歷丙辰年(1616)自題自刻“棱層”二個大字,位于洞口之上,字作楷體,字徑1.2米。2明天啟年間(1621—1627)南居益等三人題刻行楷五言律詩各二首。南居益,天啟三年(1623)任福建巡撫,曾在廈門沿海指揮抗荷斗爭。3明代萬歷進士、著名地方史專家、《閩書》編纂者何喬遠兩首行書五言律詩。4清代乾隆年間廈門著名詩人黃日紀七律詩題刻一首,近代著名高僧、南普陀寺住持太虛法師行書五言律詩一首。

此外,還有南明鄭成功部屬參將、承宣使鄧愈行書七言絕句一首,以及明清時期石刻(明代蔡謙光、林祖澎、朱康憲、王用霖和清代倪鴻范、吳錡、楊中鎏、趙在田、程榮春、龔顯曾、周揆源等)多處。

1982年公布為廈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范圍:“棱層”石刻及其左邊石刻所在巖石全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