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蕩火葬墓群

順蕩火葬墓群

順蕩火葬墓群

在距云龍縣城70多公里的最北端,有一個古老的小集鎮(zhèn),無論是由縣城沿沘江直上,還是從蘭坪順沘江而下,它都會突然間奇跡般跳躍在你的眼前———它就是古老神秘的順蕩井。

順蕩火葬墓群就位于云龍縣白石鎮(zhèn)順蕩村的蓮花山上,火葬墓群坐西朝東,墓葬多為橫向排列,整個墓地依山勢緩緩而下呈等腰三角形臺地,總面積1.5萬平方米。墓地現(xiàn)存古墓千余冢,完好的梵文碑92塊(梵文碑85塊,梵文經(jīng)幢7座)。火葬墓群是明代的古墓葬群,從明永樂到嘉靖年間都有,可見明代中期是最鼎盛的時期?;鹪崮谷菏钱?shù)匕鬃迥乖?,墓碑所刻死者多為楊、張、高、趙四姓,即現(xiàn)在順蕩居民的祖先墳塋,是整個云南省境內(nèi)保存得較為完整的火葬墓群之一,多數(shù)梵文及碑刻均較為清晰,是研究古代民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極為珍貴、精美的藝術(shù)品,是研究梵文歷史的活教材。

根據(jù)火葬墓群的歷史、科學、藝術(shù)價值,1987年就被云龍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為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云龍縣對火葬墓群進行搶救復修,完成開辟游道、重豎墓碑、新立標志碑、說明碑、州級文物保護碑、修筑石梯子路面,在墓地中栽種柏樹等多項工作,使古墓葬煥然一新,并同其它古建筑、古橋梁、自然景觀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使之成為云龍“北大門”最佳旅游景點,達到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fā)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以旅游帶動經(jīng)濟的發(fā)展。

順蕩火葬墓群的具體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

一是順蕩火葬墓群墓碑有明確紀年。順蕩火葬墓群的突出價值體現(xiàn)在它的石刻紀年,明永樂、宣德、正統(tǒng)、景泰、天順、成化、弘治、嘉靖年間都有,有明確的紀年和文字可考,具有完整的時代延續(xù)性。碑的文字記載,最早的一塊碑為明“永樂六年”(1408年),最晚的一塊為明“嘉靖癸丑”(1553年),墓葬跨度時間為145年。數(shù)量最多的是宣德、正統(tǒng)、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年間的墓碑。

二是順蕩火葬墓群墓碑有眾多梵文碑刻。梵文碑刻是順蕩火葬墓群最為突出的價值體現(xiàn),現(xiàn)存梵文碑刻92通(梵文碑85通、梵文經(jīng)幢7座),眾多的梵文碑刻為研究我國梵文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除梵文外,還有眾多的漢字書法藝術(shù),早在600多年前,順蕩的村民就能寫出一手好字,每一通碑文都是一幅美麗的作品。編號為62號的“追為亡人趙羅義之墓志”記載了“諸法從緣生,緣離法即滅。我歸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若人欲不知,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三是順蕩火葬墓群是古代碑刻藝術(shù)之瑰寶。順蕩火葬墓群是我省乃至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火葬墓群,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但一直都保存得比較完整,現(xiàn)存梵文碑刻大多數(shù)都比較清晰。

四是順蕩火葬墓群充分體現(xiàn)民俗文化的特征。順蕩火葬墓群墓碑中存在大量的白語碑文,如“姑薄王”、“伽保寺”、“阿夜玉”、“張觀音保”、“張羅俸酋”、“高波羅”、“滿息”、“山玉”、“女禾”、“直早”、“執(zhí)酋”、“如三”等,為我們研究當?shù)孛褡逦幕峁┝酥匾膶嵨镆罁?jù)。

五是順蕩火葬墓群墓碑藝術(shù)性極強。順蕩火葬墓群中的墓碑和經(jīng)幢式樣眾多、造型各異、大小不一,花紋圖案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碑的正面多為漢字,中間通常為死者的名字,兩邊雕有“五方佛種子母”及“八冥圖案”,背面刻有梵文,內(nèi)容多為梵文“佛頂尊勝陀羅尼神咒? ??、“佛說梵語多心經(jīng)”(有3塊為漢字篆書)。碑和經(jīng)幢的底座也是形態(tài)各異,種類眾多,有方形或圓形的蓮花盤底座或各種動物飾圖鏤雕碑座,如獅子座、黃龍座、赑屃座、白鶴座等。每通墓碑都具有代表一定時代的特征,體現(xiàn)了不同時代工匠們的藝術(shù)水平和精湛的手工工藝。

順蕩火葬墓群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shù)價值,體現(xiàn)了深刻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是研究古代民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極為珍貴、精美的藝術(shù)品,是研究梵文歷史的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