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判南天石

海判南天石

位于海南省三亞市著名的天涯海角游覽區(qū),之所以成為海南旅游標志性景區(qū),追根溯源,要數(shù)現(xiàn)今存在景區(qū)的、見證了天涯海角景區(qū)歷史變遷的摩崖石刻群。目前,普遍以為最為知名的是天涯和南天一柱石刻。其實不然,石刻年代最為久遠、且最為特別的,當(dāng)屬海判南天摩崖石刻群。

海判南天摩崖石刻系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題刻,之所以特別的原因是,這一題刻是康熙皇帝遣派的欽差所為,其并不是在天然巨石上題刻,而是題刻在經(jīng)過剖開加工的巨石面上。顯然,這一石刻的背后一定隱藏著重大的秘密,很可能與天涯海角的來歷息息相關(guān)。然而,由于歷史記載匱乏,資料散失及線索渺茫,人們已經(jīng)很難去弄清、了解其真實背景,更談不上解密了。海判南天石前面這塊像屋頂?shù)氖^,它的棱角非常分明、光滑平整,有人工雕琢的痕跡,跟景區(qū)里的其它石頭的自然天成不一樣。

據(jù)考證發(fā)現(xiàn),“海判南天”題刻是在清代康熙年間進行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地圖測繪活動中,留下的測量緯度的標志。當(dāng)時,主持測繪的苗受、綽爾代、湯尚賢三位欽差于康熙五十三年即一七一四年在此剖石,鐫書海判南天四個大字。海判南天石刻對面,有一尊高約七米雄峙-的圓錐形巨石,為著名的南天一柱景觀,南天一柱四個大字是清代宣統(tǒng)元年一九零九年崖知州范云梯題刻,天蒼蒼,海茫茫,滄桑歲月變遷,濤聲千年依舊,海判南天石依然在此靜靜矗立。

測量標志刻石應(yīng)與地理標識有關(guān),但為何卻只刻海判南天四個充滿文學(xué)色彩的字?這四個字中,三個容易明白。問題在于判字。有人說,判者畔也,邊也,但海邊南天顯不出意境;又有人說,判者分也,割也,大海把陸地分開,這樣理解也太平淡;又有人說,判者決也,是終決的意思,這勉強可以扯得上南極,但思路局促。以上不論哪一條都與測量坐標無關(guān),作為欽差大臣,文字功力這么低下嗎?

《史記-陸賈傳》: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釋作海開南天,意境雄奇,在波濤洶涌的大海邊經(jīng)風(fēng)沐雨,與不遠處的南天一柱默然廝守,巍巍然令人感懷,共同構(gòu)成了天涯海角的文化奇觀。

天涯海角南天一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