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級旅游景區(qū)
海棠山位于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板鎮(zhèn),是國家AAAA旅游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qū)、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十大優(yōu)秀景區(qū)之一。被《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刊載的文章譽為“民族文化瑰寶”。是集自然風光,宗教文化和民俗民風為一體的旅游度假勝地。
中文名:海棠山
外文名:Hai Tangshan
地理位置:遼寧省阜蒙縣大板鎮(zhèn)大板村
主峰海拔:715.5米
保護級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特色食物:山楂、山野菜、山核桃
景點級別:國家AAAA旅游景區(qū)
著名景點:普安寺
開放時間:8:00-17:00
門票價格:45元
2020年游遼寧:猴石山,海棠山森林公園,五女山,楓林谷
位于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西部,園區(qū)中心有一塊酷似“金猴拜月”的天然巨石聳立在山峰之上而由此得名。園內(nèi)有我國目前最長整塊巨石形成的天然夾扁石景觀。距離沈陽150公里,車程2小時,山高520米,步行登山路程2小時。
位于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板鎮(zhèn)境內(nèi),人文景觀以普安寺景區(qū)藏傳佛教寺廟和摩崖造像為主,普安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歷經(jīng)六代五世活佛,是東方藏傳佛教中心,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距離沈陽230公里,車程2小時20分,山高平均700米,步行登山路程2小時20分。
楓林谷國家森林公園
從沈吉高速到南雜木,到永陵,到桓仁,在桓仁轉(zhuǎn)丹東方向高速,行駛20公里后在砬門站出高速,右轉(zhuǎn)前行6公里;全程240公里。
五女山國家森林公園
國內(nèi)冷門旅游文化:花脖山,海棠山,五女山,醫(yī)巫閭山
花脖山
花脖山位于寬甸滿族自治縣東北部,地處本溪縣、寬甸縣、桓仁縣交界,平均海拔800米,花脖山海拔1336.1米,有“遼寧屋脊”的美譽?;ú鄙郊?、險、奇、秀、幽于一體,其中“花脖峰”“百瀑峽”“千蒼谷”是景區(qū)內(nèi)特色景點,景區(qū)內(nèi)以青松、極峰、云海、泉瀑為景區(qū)“四絕”。
海棠山位于阜新阜蒙縣,山體海拔715.5米,是一處聚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景點,這里山峰秀麗、怪石嶙峋、樹木種類繁多,不同季節(jié)海棠山還會展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春賞海棠山,百花齊放;夏攀海棠山,蟬聲陣陣;秋游海棠山,紅葉滿山;冬臨海棠山,銀裝素裹。海棠山四季景色分明,不論何時到此游玩都能給你新鮮感。
五女山位于桓仁滿族自治縣,距縣城8公里,山頂四周皆為峭壁,呈長方體,主峰海拔804米,南北長1500米。五女山一年四季都有著它獨特的色彩,游客到此不僅可以欣賞五顏六色的山脈,還可登頂感受到“一覽眾山小”的俯視感。
醫(yī)巫閭山的好處在于它很大!而且醫(yī)巫閭山歷史文化悠久,風光秀麗,景區(qū)內(nèi)景點比較分散,就算人再多,也不會給游客一種擁擠的感覺。景區(qū)內(nèi)主要景點有:北鎮(zhèn)廟、圣水橋、魚池、觀音閣、四角亭、曠觀亭、蓬萊仙境、蓮花石、望海寺、萬年松、名山、老爺閣、風井、桃花洞、白云關(guān)
阜新海棠山佛教文化論壇啟幕
為弘揚中國佛教文化,助推“一帶一路”建設(shè),深入挖掘海棠山特色資源,更好的保護和弘揚海棠山歷史文化,推進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打造中國北方文化名山品牌,6月28~3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宗教學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藝術(shù)研究室和遼寧阜新海棠山普安寺承辦的首屆“一帶一路”與亞洲佛教文化論壇暨海棠山佛教文化專題論壇在北京內(nèi)蒙古大廈舉行,同時舉行了海棠山摩崖造像攝影展。
此次大會有來自蒙古國科學院、孟加拉國吉大港大學、印度新那爛陀大學、達卡大學、斯里蘭卡比丘大學、日本名古屋大學、尼泊爾梵語大學、尼泊爾蓮花研究中心、韓國真覺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浸會大學、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蘭州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南京大學、青海民族大學、內(nèi)蒙古財經(jīng)大學、故宮博物院、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院、北京佛教居士林、雍和宮、山西玄中寺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國內(nèi)外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和佛教寺院的一百余名專家學者,針對加大佛教文化交流,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對海棠山摩崖造像的歷史傳承和文化藝術(shù)進行了研討。
會上,海棠山普安寺寺主一希仁波切向各位學者介紹了遼寧阜新海棠山摩崖造像的保存情況與文物意義,并祝學術(shù)研討圓滿成功。
大會特邀國際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先生及齊寶力高國際馬頭琴學院、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于6月30日晚做精彩演出。
中國阜新海棠山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板鎮(zhèn),規(guī)劃區(qū)面積27平方公里,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和遼寧省十佳森林公園之一,是佛教人文景觀、民族文化景觀與自然生態(tài)景觀巧妙結(jié)合、融為一體的典范,堪稱“中國北方文化名山”。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海棠山文化是藏傳佛教文化與蒙古族原始宗教信仰、文化傳統(tǒng)、倫理思想、民間習俗、地域特色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集中代表,既包含了蒙古語系的藏傳佛教文化和蒙古族民族文化,又融合了漢、滿、藏等多民族的民間文化,是帶有遼西蒙東地域色彩的多元文化綜合體,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宗教價值和科教價值,是中國北方不可多得的文化名山。海棠山的摩崖造像是目前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密宗石刻摩崖造像群,雖經(jīng)300多年的風雨侵蝕,仍保持完好,色彩清晰,“堪稱中國民間藝術(shù)杰作”、中國東方“民族文化瑰寶”。
佛教文化與藝術(shù)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在推進“一帶一路”發(fā)展戰(zhàn)略中具有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是加強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有效載體。此次會議將在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文化建設(shè)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將對海棠山打造“中國北方文化名山”品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