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的司令員和政委級別一樣嗎?

如果你注意觀察,會發(fā)現(xiàn)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逐漸形成的四大野戰(zhàn)軍中,軍政主官的來源有個共性,那就是全部產(chǎn)生于紅一方面軍,比如一野的彭老總、二野的劉鄧首長、三野的陳老總和四野的林羅首長,原因眾所周知,點將是需要非常熟悉的老部下。某種意義上,也包括第五大戰(zhàn)略區(qū)的華北軍區(qū),司令員是原紅一軍團的政委聶榮臻。

(莫文驊中將)

在四大野戰(zhàn)軍中,司令員和政委一肩挑的有兩位,分別是一野的彭老總和三野的陳老總,而二野和四野則是司令員和政委分設,原因不想展開討論,這里只說級別。四位司令員彭、劉、陳、林都是開國元帥,四野羅政委也是元帥軍銜,而二野鄧政委建國初期是中央軍委的秘書長,其實也有資格封帥的,可見,在野戰(zhàn)軍這一級別,司令員和政委完全是同一級別的。

不光是軍銜,解放戰(zhàn)爭全面勝利后,這四大野戰(zhàn)軍的司令員、政委都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委員,1954年重新推選的中央軍事委員會名單是:毛澤東、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鄧小平、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共12人,很顯然,除了毛主席和鄧政委沒有授銜外,其它委員正是十大元帥。

那么到了兵團一級呢?不妨先看一下解放戰(zhàn)爭后期我軍19個兵團的軍政主官名單:

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王震

第二兵團:司令員許光達、政委王世泰

第三兵團:司令員陳錫聯(lián)、政委謝富治

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委陳賡

第五兵團: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

第七兵團:司令員王建安、政委譚啟龍

第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榘、政委袁仲賢

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政委郭化若

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政委韋國清

第十二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肖勁光

第十三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政委肖華

第十四兵團:司令員.劉亞樓、政委莫文驊

第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政委賴傳珠

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周士第

第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委羅瑞卿

第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政委李井泉

說明一下,各兵團從成立一直到抗美援朝期間,部分司令員和政委人選是有變化的,比如第九兵團入朝時,已經(jīng)是宋時輪任司令員兼政委,另外由起義部隊改編的三個兵團也沒有列入,我們主要討論的是級別問題,所以不要分散思路。在所有的19個兵團中,當時的陳賡、王震、肖勁光和周士第將軍確實是軍政一肩挑,但是大多數(shù)兵團,仍然是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分設。

粗略統(tǒng)計一下,在兵團司令員和政委的行列中,除轉(zhuǎn)入地方工作沒有授銜的除外,既有陳賡、肖勁光、羅瑞卿、許光達等開國大將,也有比較特殊的莫文驊中將,所以軍銜和級別也是不盡相同的。1955年的大授銜,其軍銜評定標準跟1952年確立的軍隊級別體系是相關聯(lián)的,按照規(guī)定,“正兵團級多數(shù)可評為上將”。

(羅帥)

所謂“多數(shù)”,意味著并非全部,所以陳賡、肖勁光、羅瑞卿、許光達等司令員或者政委,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被評為大將軍銜,而其他的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基本都授予了上將軍銜。那么莫文驊為什么沒有被授予上將軍銜呢?因為他1952年被評為了“副兵團級”,所以盡管莫文驊曾經(jīng)擔任過第十三兵團、第十四兵團的政委,但是1955年卻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至于說起原因則比較復雜,根據(jù)莫文驊將軍的回憶,其中有東北軍區(qū)原司令員干涉的因素。實際上,就履歷來說,莫文驊將軍長期在后方和院校工作,擔任軍政主官的時間較短也是原因,另外,? ?文驊來自百色起義的紅七軍系統(tǒng),而這一系統(tǒng)中已有李天佑、韋國清兩人被授予了上將銜,必要的平衡也是需要的,總之原因是“方方面面”的。

(肖勁光大將)

雖然是特例,但也足以說明,兵團司令員和政委的級別是未必完全一致的,因為軍銜跟行政級別也是掛勾的,比如大將等同于行政四級、上將是行政五級、中將是行政六級,那么顯然,莫文驊將軍被授予中將銜以后,跟原來的搭檔劉亞樓上將就差了一級,跟肖勁光則差了兩級,確實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期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紅軍和八路軍的縱隊、支隊、各級軍區(qū)軍分區(qū),也都有司令員和政委職務設置,當然也有一肩挑的情況,其級別其實很難準確定義,有的是旅以上級別、有的是旅級、有的是團級,這些將軍后來的發(fā)展情況也不太一樣,無法準確進行橫向比較,在此略過。

到解放戰(zhàn)爭初中期,各野戰(zhàn)軍野戰(zhàn)縱隊的軍政主官也稱為司令員和政委,1948年底整編之后,當然也就是“正軍級”。不過也是有特例的,那就是部分縱隊司令員(后來的軍長)有可能在1952年被評為“準兵團級”,比如第一野戰(zhàn)軍第1軍的軍長賀炳炎,直接被授予了上將軍銜,成為赫赫有名的“獨臂上將”,而他的政委廖漢生將軍,1955年授予的則是中將軍銜,級別自然不同。

理論上說,副、準兵團級多數(shù)可評為中將、而正、副、準軍級,多數(shù)可評為少將。所以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57名準兵團將領中有53人被授予中將軍銜,1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另有3人被授予少將軍銜,也是不盡相同。而大多數(shù)軍長,也就是解放戰(zhàn)爭中后期的縱隊司令員(前期的部分司令員,有的晉升為兵團級首長),都被授予的是少將軍銜。

(王震上將)

所以結(jié)論應該這么下:我軍的雙首長制度,起源于北伐和紅軍時期的“黨代表制度”,以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那么在高級部隊建制中,即由政委(黨代表)和司令員(軍事指揮員)共同構(gòu)成“雙首長負責制”。在取消政委的最終決定權(quán)以后,雙方工作各有側(cè)重,也有責任互相監(jiān)督,所以其級別是大致相同的,否則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了,但也不能一概而論,特殊情況和個別情況也是有的。

而之所以出現(xiàn)一些特殊情況,主要還是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歷史因素,將領們的起點和貢獻不盡相同。這一情況到了和平時期就非常罕見了,如今的戰(zhàn)區(qū)司令員和政委、省軍區(qū)司令員和政委、軍分區(qū)司令員和政委、警備區(qū)和衛(wèi)戍區(qū)的司令員和政委,其級別和軍銜都是基本相同的。

(莫文驊老將軍)

Hash:f0f5fd6be19dba7936868e3fcb355650dd280239

聲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