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的悠久歷史
渼陂古村由梁氏祖先開基于南寧初年,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從基祖紳公至今歷傳了33代。宋元時期,梁氏按古代宗法制度修建祠堂、制定族規(guī),形成了一套尊祖敬宗,強化族權的宗法制度。到了明朝中期,為適應時局的發(fā)展,村民開始從事商貿(mào)活動,到清朝時期,他們在附近一帶已經(jīng)形成了雄厚的經(jīng)濟實力,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渼陂村地處廬吉泰交匯點,水運方便,人口稠密。元末明初,渼陂街隨著發(fā)展的需要,分節(jié)段不斷延伸;至明朝宣德年間,街市日趨完善,店鋪鱗次櫛比;至清光緒年間,渼陂街處于鼎盛時期,不僅有一百多家店鋪,還建有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形成了以梁顯哲、梁顯召、梁顯豪、梁顯吟四兄弟為首的四大商業(yè)巨頭(當?shù)厝朔Q“四大家族”)。
古村薌峰東立,象嶺西護,瑤山南聳,富水北流,可謂山抱水環(huán),天然形勝。古村的建筑布局錯落有致,八卦巷道,卵石鋪路,排水設施完備。古村面積約一平方公里,布局錯落有致,八卦巷道,卵石鋪路,排水設施完備。村邊28口水塘如珍珠項鏈般串連環(huán)繞,小橋流水,息息相通。村邊有一株古樟,參天立地,被雷劈成兩半后,落地生根,根又長出新枝,堪稱天下一奇。古村現(xiàn)有民居503棟,明清建筑367棟,古祠堂近20座,古書院4座,古廟宇1座,古樓閣1座,古牌坊4座。梁氏宗祠永慕堂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翹角飛檐,鏤花斗拱,紅石檐柱,石柱四面皆鏤刻著嵌有“永慕”二字的20余副長聯(lián),可以看作楹聯(lián)、書法、石刻、建筑藝術于一體的民間藝術博物館。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渼陂村成為紅色革命根據(jù)地,曾是贛西南蘇維埃政府和江西省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許多革命舊址、舊居都是明清時期的古建筑,村里至今還保留有大批紅色革命遺址和戰(zhàn)爭年代的文物。
Hash:dcb575016107f0919e9e88b944445263677190f0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