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故里踞楚塞

倉頡故里字始地,楚塞盤鋸護英魂;千古文章有三蘇,蓮花山上話傳奇;飄然出塵大悲寺,“王喬飛鳧”今猶在……為什么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也許正是因為這片土地上的人,這片土地上的故事。

從一片磚瓦,提取鐫刻的記憶;從一個故事,述說歷史的滄桑;從一支人煙,找尋宗族的傳承。本報今起推出鄉(xiāng)鎮(zhèn)史話欄目,帶你走進一個個蘊藏著歷史底蘊與文化內(nèi)涵的古鎮(zhèn),了解古鎮(zhèn)的變遷,領略文化的風景。

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魯山已成為中華民族活動的中心地域之一,倉頭境內(nèi)人類活動已很頻繁。5000多年前,倉頭已成為有一定規(guī)模的村落,屬黃河流域黃帝部落。

倉頡故里踞楚塞

風景宜人的倉頭鄉(xiāng)

在倉頭鄉(xiāng),倉頡文化遺跡遺存十分豐厚,擁有全國唯一的集造字臺、祠堂和墓室于一體的古建筑;60多年前,國家級珍品青銅兕觥從倉頭鄉(xiāng)境內(nèi)的西周古墓群中出土;倉頭境內(nèi) ,距今2600多年的楚長城考古界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長城”,抗日愛國將領任應岐的英雄事跡家喻戶曉。

國畫《字圣倉頡》

倉頡祠內(nèi)話滄桑

關于文字的起源,當屬倉頡造字最傳奇。倉頡創(chuàng)造的象形字、古蘇美爾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并稱世界三大象形文字,后兩者早已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只有倉頡造 的象形字是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字,成為古老中華文明的象征。

倉頡是魯山人,原姓侯岡,名頡。史料上的倉頡長相奇特,聰明睿智,出任黃帝的左史官。唐朝大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這樣形容:“頡有四目,仰觀天象 。因儷烏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倉頡死后,葬于魯山蒼頭,黃帝賜名倉子頭,故蒼頭改為倉頭。倉頡冢位于現(xiàn)魯山縣倉頭鄉(xiāng)政府院內(nèi),冢上有倉頡祠,已有1300年歷史。

“文字始創(chuàng)地,史官肇任處”。倉頡祠內(nèi)的這副楹聯(lián),相傳為黃帝所賜。倉頡雕像立于祠前一棵千年皂莢樹下,四目靈光,讓人肅然起敬。

曾經(jīng)的倉頡祠古碑林立,1958年倉頭鄉(xiāng)修建水庫時被用作溢洪道頂板。如今,倉頡祠內(nèi)顯示“倉子頭”字樣的古碑僅剩元代至正九年、清乾隆元年、乾隆四十一年所立的三通石 碑,由此可知倉頭之名由來已久。立足倉頡祠,腳踏青磚,目光凝視倉頡雕像,仿佛看到倉頡揮筆創(chuàng)字的情景。

甲骨文到今天的簡體漢字,對漢字的起源盡管說法不一,但有一點能達成共識,即文字最初應由史官所創(chuàng)。對此,中國文字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文學院教授黃德寬在《人文 清華·了不起的漢字》講壇中亦有提到。

2017年4月24日,世界首屆漢字節(jié)在倉頭鄉(xiāng)開幕。開幕式上,“世界漢字節(jié)發(fā)源地”正式揭牌。有關倉頡的故事更是隨著世界漢字節(jié)在倉頭鄉(xiāng)的興起,烙印在更多人心上。2018 年4月,在倉頡祠前施工時又挖出雕有龍鳳圖案以及疑為“倉頡造字臺”的殘碑,再次凸顯了當?shù)貍}頡文化之悠久。

其實,無論倉頡造字是神話還是史實,都反映出人們對倉頡和漢字文化的敬仰。

倉頡故里

國寶出處古跡多

在倉頡祠西南邊約一公里處,是頗有盛名的西周古墓群遺址。該遺址雖然現(xiàn)在看起來是莊稼地,但早在60多年前出土的商代青銅兕觥、父庚尊、父乙提梁卣等,均被視為國家級 珍品、國家一級文物,現(xiàn)均保存于河南省博物院。尤其是在此處出土的青銅兕觥,被稱為稀世珍寶,全國僅存3.5件,其中一件出自倉頭鄉(xiāng)。兕觥是古代一種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

在倉頭鄉(xiāng)李窯村緊臨207國道處,有一上下長約50米、寬約30米,形如墳塋的山坡。山坡上古柏蔥郁,每棵柏樹上纏繞著七彩布條,有新的,也有舊的。此處是傳說中的禹王冢 ,傳說冢內(nèi)埋葬著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冢前禹王河畔,有禹王祠,祠內(nèi)有禹王像。

禹王祠在禹王冢旁邊,86歲的孫敬臣是禹王祠負責人。傳說禹王曾在此治水,死后埋葬在了這里,每至清明節(jié)村民便前往祭奠。

除了禹王冢和西周古墓群,倉頭鄉(xiāng)楚長城遺址也頗有盛名。倉頭鄉(xiāng)境內(nèi)的楚長城發(fā)掘于20年前,距今已有2600多年歷史。楚長城始建于楚成王時期,是楚國北部邊境長城,處 于河南境內(nèi)的楚長城遺存,橫跨平頂山市的魯山縣、葉縣南陽市的方城縣、南召縣等地,總長度約800公里,其中魯山縣境內(nèi)約60公里,被考古界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長城”。楚長城曾是防御韓趙魏秦重地,雖沒秦長城那般雄偉,但整齊碼列的紅色基石,似乎在講述著幾千年前這里曾發(fā)生的邊塞往事。

楚長城遺址位于白窯村對面山上。距離楚長城遺址百米遠的崖邊處,有兩個石礎,石礎在紅石上鑿刻,相互間距3米。站在石礎旁,可看到山下村子,也可看到20多公里外的魯 山縣城。

任應岐的后代精心守護著將軍的故居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任應岐便是英雄之一。

任應岐1892年生于倉頭鄉(xiāng)劉河村一個農(nóng)民家庭,18歲就讀于淮陽師范學校,后報名參軍,從一個普通士兵做到建國豫軍總指揮、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 會委員及軍事參議院參議等。

任應岐嫉惡如仇,堅決主張抗日,得罪了蔣介石。后來他捐出家中所有積蓄四萬五千元與吉鴻昌、南漢宸、宣俠父等在天津組織成立“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準備在中原 地區(qū)發(fā)動十萬人的武裝暴動進行反蔣抗日,結果被國民黨反動派察覺。1934年11月9日,任應岐與吉鴻昌在天津國民飯店與李宗仁代表劉少南等商議合作抗日反蔣事宜時,遭軍統(tǒng)特務襲擊。任應岐和吉鴻昌受傷被捕。11月24日,兩人被國民黨以“擾亂治安、加入共黨、危害民國”罪槍殺。臨刑前,任應岐揮筆寫下了“大丈夫有志不能伸,有國不能報,痛哉!”的壯志豪言。1939年6月,毛澤東在《反投降提綱》一文中稱任應岐為“堅持革命”的抗戰(zhàn)人士。

任應岐當年在羅山縣駐軍時,深受百姓愛戴,專門為其立功德碑一通。去年10月,該碑被魯山任應岐研究中心運回至任應岐故里。功德碑長2.7米,寬65厘米,厚14厘米,碑上 方的“中流砥柱”四個大字十分顯眼。碑上刻有“陸軍第十師師長兼豫軍西路總指揮任公瑞周大人德政”字樣。

1931年,為保護家鄉(xiāng)免受匪患,任應岐捐出5000塊銀元修筑了寨墻,并在寨內(nèi)建設了小學堂。1980年,小學堂因成危房被拆除,但任應岐當初捐建的寨墻殘垣至今仍然可見,有 關任應岐愛國親民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

任應岐犧牲后被埋葬在了故居后邊不遠處。墓前一人多高的墓碑上,鐫刻著“愛國將領任應岐之墓”九個大字,墓碑背面長達千言的墓志銘,記載著英雄的生平事跡。墓前不遠 處,禹王河水緩緩流淌,滋潤著一方熱土,也頌揚著英雄不朽的傳奇。

倉頭,以她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散發(fā)著璀璨的光芒。

掩映在綠樹之中的倉頡祠

馬不跳河傳說

魯山縣倉頭鄉(xiāng)西北方有一小河,名為馬不跳河。相傳劉秀兵敗,王莽緊追不舍。當劉秀逃至今天的小寺溝村時,因騎的是一頭即將臨產(chǎn)的騾子,面前的河要漲水,劉秀情急之下抽打騾子,并大喊:“你不會不產(chǎn)駒?”話音剛落,騾子飛速越河。也就從那時起,凡是騾子再也不會產(chǎn)駒了。當王莽追至河邊時,河水咆哮,戰(zhàn)馬死活不下水,致使眼睜睜看著劉秀逃走。馬不跳河的名字便由此而來。

來源:平頂山晚報

編輯:畢榕霞

Hash:549dd61e508656c08312082590e6e5eed43c8ad5

聲明:此文由 文化平頂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