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最大臥佛名氣沒有雍和宮大 卻得到雍正乾隆親題匾額

梵音繚繞的臥佛寺,位于北京西郊的壽安山下的一處皇家園林。盡管其知名度不及故宮,但是,它的歷史比故宮更加久遠。特別是它的“鎮(zhèn)寺之寶”,則是當世一絕。

臥佛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之時,原名叫“兜率寺”。據(jù)說,“兜率寺”建寺之初并未得到皇家重視,經(jīng)費有限,規(guī)模甚小,僅僅是全國萬千寺廟中的一座而已,默默無名。歷經(jīng)唐宋,到了幾百年之后的元代,“臥佛寺”的高光時刻也即將迎來。與唐代不同,元代定都于大都,即今天的北京。

當北京成為元代的文化中心時,境內(nèi)的寺廟亦得到皇家重視?!岸德仕隆苯ㄓ谔拼?,當時無疑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百年古剎。

1320年,元英宗·睿圣文孝皇帝繼位,下令在舊址的基礎(chǔ)上擴建“兜率寺”(注:臥佛寺的前生)。當一座寺廟得到了皇家重視,無疑將會走向輝煌?!岸德仕隆睌U建之后,改名為“昭孝寺”。

遺憾的是,雖然元英宗繼位后,花費重金擴建了“兜率寺”,但是1323年元英宗從內(nèi)蒙古返回北京時,卻遭人刺殺,僅僅在位四年,享年二十歲,讓人唏噓。

元朝之后,“臥佛寺”到了明朝迎來了全盛時期。與元朝一樣,明朝的皇帝再一次選都城于北京?!芭P佛寺”,又再一次比鄰皇權(quán)和文化中心。

在明朝存在的200多年間,“臥佛寺”先后經(jīng)歷五次翻修,接待皇帝次數(shù)更是多達六次。寺院的名稱也是幾經(jīng)變更。到了明朝成化十八年(1482年),又改名為“永安寺”。

到了清朝,都城仍然是北京,“臥佛寺”再次緊鄰皇權(quán)中心。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安寺”又獲重修,寺院名稱又一次變更,改名為“十方普覺寺”……

這是雍正皇帝親題匾額:十方普覺寺

臥佛寺倚山筑成,布局嚴整,規(guī)模宏大。內(nèi)有五重大殿和西三院、東六院,共分四進院落。主要殿堂均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層層遞進,森嚴肅穆。中軸線兩側(cè),輔以配殿、廊廡和行宮別院等。庭院幽雅,景致秀麗,亭廊池沼、蒼松翠柏、古樹怪石,無不清雅宜人。

臥佛寺最有名的是三世佛殿,又稱之為大雄寶殿。一般來說,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主殿。然而,臥佛寺則略有不同,它的主殿是“臥佛殿”。三世佛殿前檐掛有乾隆御書“雙林邃境”的大匾。殿內(nèi)中央供奉著豎三世佛釋迦、燃燈、彌勒的高大塑像。世,梵語叫路迦,《楞嚴經(jīng)》說:“世為遷流”,意即時間的流動。

這是乾隆御書“雙林邃境”

佛教用于因果輪回時,“世”指個體一期生死的時間跨度。三世也可說前世、現(xiàn)世、未來世,或前生、今生、來生。燃燈為前世佛,釋迦是今世佛,彌勒即后世佛,他們都是如來佛的化身,分管人們的前、今、后三世。

在三世佛兩側(cè),還塑有造型生動、著色鮮艷的十八羅漢。十七個羅漢都是身披袈裟,光著腦袋,但佛殿左邊的第一尊羅漢卻穿著墨綠色鎧甲,頭戴纓絡(luò)戰(zhàn)盔,腳踏一雙戰(zhàn)靴,胸前護心鏡上還亮閃著兩條飛舞的銀龍。這個“另類”羅漢一看就不是出家人,但聽說是乾隆皇帝的化身,倒確實讓人大吃一驚。按照佛教的說法,人修行后可達到一、二、三、四果的不同果位,以四果成就為最高——達到了涅槃的最高境界,可以消除一切煩惱,不再生死輪回,才取名為羅漢。

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時,只有四大菩薩,十六羅漢。佛在涅槃前囑咐十六羅漢常住人間,為眾生培福德。由于羅漢肩負造福人類的重任,人們便依據(jù)“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期望羅漢越多,福澤越廣,于是便出現(xiàn)了五百羅漢甚至八百羅漢之說。

五百是不是最多?八百是不是夠多?中國人自有中國人的聰明,中國人往往用陽數(shù)九來表示極大和最多,而且陽數(shù)一說更有利于寺廟的建設(shè),造十八個羅漢總比造五百羅漢化錢少、耗工小,而且更容易精塑細雕,造就風(fēng)采和特色,這也是五百羅漢多數(shù)是石刻和畫像而少見雕塑的重要原因。

五代時十八羅漢之說已為佛門接受,寺廟中就出現(xiàn)了佛殿二側(cè)各有九尊羅漢的景觀。原有的羅漢名稱不夠,有的寺廟就自說自話地加上了斯里蘭卡高僧慶友和我國玄奘法師,湊成了十八之數(shù)。但畢竟因為沒有正式的“批準手續(xù)”,歷代對增加的二位羅漢頗有爭議,乾隆皇帝和當時的章嘉活佛就不認賬。

乾隆自然有乾隆的想法。有清一代,康熙和乾隆祖孫倆都信奉佛教,康熙甚至認為自己是佛僧投胎,他在南游金山寺時曾寫過“朕本西方一衲子,然何落到帝王家”的詩。乾隆則自認為修行已達到了羅漢的境界:“圣心與佛心無二無別”。

雖不敢與觀音、普賢、文殊、地藏等菩薩相比,但也到了不為世間一切所惑的程度,可以成為永享人間香火的金身羅漢。乾隆十年,他在寄題獨樂寺詩中就說過:“丈六金身應(yīng)好在,春風(fēng)過后偶相思?!睘榱擞懞们?,大臣們便設(shè)計出那身又似帝王又似佛僧的蝙蝠式打扮,直讓人覺得削尖腦袋往羅漢堆里鉆的滑稽可笑。以風(fēng)流名世的乾隆皇帝莫非真如民諺所譏諷的那樣貪婪:“巴了千鈿要萬鈿,做了皇帝要登仙”?

臥佛殿是全寺的核心。殿前高懸著慈禧太后手書的“性月恒明”大匾,殿內(nèi)乾隆帝御筆“得大自在”的匾額之下,橫臥著長5.3米,高約八十公分的銅鑄佛像。頭西足東,雙腿直伸,左手平放在腿上,一臂曲肱而枕,雙目緊閉,面目安詳寧靜,側(cè)身作睡臥狀。身上的方格彩衣袈裟圖案精美,炫麗奪目,華貴雍容。巨佛身后環(huán)立著“十二圓覺”塑像,相傳這是釋迦牟尼在婆羅樹下涅盤時,向他的弟子們囑托后事的情景。

據(jù)介紹,臥佛造于唐代,初為木雕。元代至治元年(1321),改為銅鑄,重54噸。據(jù)元史記載,“用工七千,冶銅五十萬斤”才鑄造成功。臥佛前有銅制“五供八寶”,“五供”是祭祀用品:一個八卦香爐,兩個燭臺和花瓶,均為銅制;“八寶”是佛家象征吉祥如意的八件法寶:輪、螺、傘、蓋、花、罐、魚、結(jié)分列其旁。殿內(nèi)左右的玻璃櫥內(nèi)還陳設(shè)著十一雙巨型黃緞云鞋,十雙是清代十朝皇帝的祭供,另一雙則是竊國大盜袁世凱在八十一天的“洪憲皇帝”夢中的仿效。

這是慈禧御筆題匾

三世佛殿前,有兩棵挺拔蒼勁的古樹,據(jù)說是從印度移植來的娑羅樹。娑羅樹被稱為佛國三寶樹之一,因為釋迦牟尼就“涅槃”在娑羅樹下。娑羅樹木質(zhì)堅硬、花型美觀。每逢春末夏初之際,白花盛開,花朵如同無數(shù)座潔白的小玉塔倒懸枝葉之間。那神韻,那風(fēng)致,構(gòu)畫出佛門的莊嚴肅穆,讓人感受那涵蓋天地的博大和深沉。

臥佛寺不是很大,只有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建筑,從南向北一字排開。游覽的時候,正值寺院維修,只有臥佛殿對外開放,許多景點被彩條布所圍繞,只能從縫隙中觀瞧。因此,前后用不了多長時間。

走在臥佛寺內(nèi),似乎聽到一個悠遠的聲音,發(fā)出神秘的呼喚,或者詰問: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

Hash:043995858c6ab7d7238d4c0e878c5825f691869e

聲明:此文由 武阿哥0100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