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體育博物館:在古今歷史中見證山西體育崛起

每個人,都有關于體育鍛煉的體驗和記憶。個中滋味,顧拜旦在他《體育頌》中的形容可謂精準:“啊,體育,你就是樂趣!想起你,內心充滿歡喜……你可使憂傷的人散心解悶,你可使快樂的人生活更加甜蜜”。

太原這座城市里,有一個承載著人們體育記憶的地方——山西省體育館。它是太原的地標建筑之一,凝聚著山西近半個世紀的體育風云,定格了眾多馳騁賽場的運動名將的身影,也年復一年地孕育著體育愛好者的夢想,揮灑著市民快樂健身的汗水。如今,山西省體育館內還有一個新的“身份”——山西省體育博物館。

這是全國為數不多的體育類地方專項博物館,不僅介紹了古代體育發(fā)展歷史的脈絡,也用眾多展品、老照片和獎杯再現了山西體育發(fā)展的歷程。今天,“晉地寶藏·山西博物館之旅”帶你走進山西省體育博物館,在厚重的歷史中感受體育文化的悠久,在一塊塊獎牌背后了解山西體育的發(fā)展之路。

1 歷史中體育文明散發(fā)獨特魅力

山西省體育館始建于1958年,1961年投入使用,是新中國成立后建設的第一批體育館。如今的山西省體育博物館,是在2010年本著“外部修舊如舊,內部煥然一新”的原則開始整修的。當你置身其中,就像推開了一扇認知的大門,讓你重新認知體育、感受體育的魅力。

古代體育廳:“玩”,體育運動的雛形

在古裝劇中,我們能看到很多游藝的場景,比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里的“投壺”“馬球”,《一腳定江山》里的“蹴鞠”,還有射箭、放紙鳶等……這些看似是古人休閑時的娛樂項目,其實都是體育運動的一種。在山西省體育博物館,你就能看到“古代體育”的種類:球類、射藝、棋類、百戲社火以及武藝。雖然展柜內的文物實物不是很多,但是對于古代體育發(fā)展歷程的表達非常完整。山西省體育博物館從我省各類壁畫、磚雕等文物中,梳理和尋找關于體育的線索和細節(jié),追溯其發(fā)展史和演變史,講述山西歷史與體育相關的故事。

步入展廳,率先看到的就是石球。早在距今1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就使用石球。這可是各種球類運動的雛形。當然,對山西這個歷史悠久的文物大省來說,石球屢屢被發(fā)現。1953年,山西臨汾丁村遺址發(fā)現了石球,后又在山西陽高縣許家窯遺址中出土了2000多個石球。經考古專家判斷,這些石球是舊石器時代的遺存,起初它是原始人用來狩獵獲取食物的器具,但隨著人類農耕文明日漸發(fā)達,石球也開始有了最原始的游戲功能。

在古代體育球類運動家族里,除了蹴鞠、馬球,還有一項娛樂運動叫“捶丸”。在山西洪洞廣勝寺水神廟中,就有元代《捶丸圖》壁畫,圖中擊球者的動態(tài)以及球窩、球杖,還有整個地形,描繪得非常形象。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幅《捶丸圖》,至少說明當時的山西人十分喜愛捶丸運動。而古代的捶丸,與現在的高爾夫十分相似。

西周時期,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即:禮、樂、射、御、書、數。射,指的就是禮射,這是廣大學子的必備技能,融合了比賽、禮樂和宴飲等內容。秦漢以后,廢除了禮射,在射箭的基礎上演變出投壺,成為技巧難度相對容易而娛樂性更強的宴賓游戲。古代的射藝,還是射箭運動的鼻祖,所以在山西省體育博物館的展陳中,還展示了鏃,也就是我們說的箭頭。既然有箭頭,那證明古人已經開始使用弓箭了,不管是戰(zhàn)爭時代的武器,還是騎射技藝的比拼和展示,都已經具備了射擊射箭的核心工具和技能。

棋類,也算是競技體育運動中的一種。在古代,棋類的種類很豐富,從象棋到圍棋再到六博棋,這些在山西都能找到根兒。在體育博物館內,這些故事也逐一呈現。山西省沁縣爛柯山上,有一處北魏時期雕刻的“二人對弈”的石像,不難看出老者們對弈的是象棋。如今,這幅對弈的場景被還原在了展館之內,呈現了棋逢對手、妙招疊出的情景,也說明象棋運動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經在三晉盛行。展柜內,還有一塊塊或黑或白的石塊,是從陵川棋子山采集回來的。傳說,有二位老者在此山中對弈,一位年輕人在觀戰(zhàn),兩位老人在對弈中打翻了棋盤,撒得漫山遍野都是黑白棋子,“棋子山”因此得名。山上那些顏色深淺不一的圓形石塊,據說就是黑白棋子化成的。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民間社火和武藝都有著特殊的地位,它們既是祖祖輩輩人流傳下來的“智慧”,也是民間體育項目逐步發(fā)展的歷程。在山西沁縣南涅水石刻中,就有著內容豐富的百戲項目雕刻,表明了在北魏時期山西就已經存在了相當成熟的爬桿、抖空竹等技巧性活動;展柜中展示的馬戲磚雕,為山西襄汾金元墓出土,通過磚雕呈現出的內容,可以看出當時社火活動非常風靡。地下文物反映地上生活,石棺上的雜?;顒?、南涅水石刻的百戲圖、磚雕上的馬戲活動,都可以看出至少魏晉到金元時期,百戲社火項目豐富多彩,受人喜愛,且從未間斷。

近現代、當代體育廳:山西體育的起步階段

古代體育注重“玩樂”,讓人在修身養(yǎng)性之間體會到了運動的魅力,那么到了近代和當代時期,體育就正式出現了。19世紀末,近代體育項目開始傳入山西,在三晉大地上兵式操形式開始出現,體操、田徑、球類依次在軍校、教會學校、普通學校開展起來,逐步在社會上推廣,這是山西現代體育的奠基期。步入近現代、當代體育廳,你能看到山西體育事業(yè)的蹣跚起步,宛若看到了一棵幼小樹苗直至長成參天大樹。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十月,舉行最早的運動會——“萬壽節(jié)”學生大運動會(“萬壽節(jié)”為慈禧太后70壽辰而取名),有迅跑(短跑)、最遠驅奔(長跑)、排害猛進(障礙賽)、長驅競優(yōu)(競走)以及民俗體育等14個比賽項目,此次運動會已初具近代體育比賽的內容和特點。10年之后的民國四年(1915年),山西舉辦了學校第一屆運動會,撐桿跳作為新興項目首次亮相。

在此時期內,由孔祥熙(山西太谷縣人)代請一批體育教師,推動了當時的學校體育教育事業(yè)。1918年,在山西定襄縣舉辦了大規(guī)模的運動會,共計96所小學和一所中學參加,是山西境內開展最早的縣級運動會。到了1919年,山西全省第一次學校聯(lián)合運動會在太原舉行,參賽隊伍中有山西大學、太原師范學院等眾多學校。20世紀30年代山西為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運動技術水平,還從全國各地聘請了體育教育專家和運動員來晉執(zhí)教。

作為體育博物館,該展廳內有一個板塊非常吸引人,那就是“根據地體育”的內容。在很多綜合或革命專題類博物館里,你能看到很多紅色崢嶸歲月及戰(zhàn)爭年代中遺留下來的革命文物。但是在體育博物館,你看到的是根據地中留下的與體育相關的深刻印記。

山西主要有晉綏革命邊區(qū)和晉察冀邊區(qū),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中,以八路軍總部領導下的一二九師和一二○師開展的體育活動最引人矚目。

你知道棒球運動是誰開展起來的嗎?那是劉伯承倡導起來的運動,在386旅大力推廣,到1942年前后發(fā)展到極盛時期,幾乎人人都會打,如722團2炮連,從連長到炊事員都會打棒球,大家都喜歡,有空就比賽,技術提高很快。他們還創(chuàng)編了一首《棒球歌》:“一根木棒三尺三,小小球兒圓又圓。大家走上運動場,你攻我守干一場。看得準,打得狠,練習瞄準打敵人?!?/p>

誰又是籃球運動的推崇者?答:朱德。1937年底,朱德率八路軍總部東渡黃河,駐扎在洪洞縣馬牧、白石一帶,次年春,移駐武鄉(xiāng)縣王家峪。為了提高部隊指戰(zhàn)員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朱德強調運動要經常,打仗是格斗,體力鍛煉很重要,并帶頭參加體育活動。1938年元旦,朱德在洪洞縣杜戍村檢閱686團全體指戰(zhàn)員后,和干部、戰(zhàn)士打了一場籃球,當時朱德已年過半百,但他身體強壯、球技嫻熟,博得了觀眾的贊賞。左權將軍也很喜愛體育活動,他最喜歡打排球,他和戰(zhàn)士們一起修排球場,制簡易排球網,一起上場打球。

1940年,晉綏邊區(qū)第一屆運動會在興縣舉行,比賽項目有田徑、籃球、排球、拔河等。運動會結束的前一天已聽到了炮聲,賀龍司令派練兵團去狙擊,比賽則繼續(xù)進行,運動會下午閉幕后,士兵背上背包,掛上糧袋就直接奔赴前線了。根據地戰(zhàn)斗頻繁,物質生活極度艱苦,在這樣的情況下,八路軍繼承工農紅軍的光榮傳統(tǒng),積極倡導和組織軍隊與地方開展體育活動,增強體力,振奮精神,為中國近代體育譜寫了新篇章。

在隨后的板塊中,就是山西當代體育的發(fā)展了,從全民健身,到體育場館的建設,從山西體育彩票的建設到職業(yè)體育俱樂部的成立和成熟,山西體育事業(yè)在蓬勃發(fā)展中銳意進取,這些成果和成就被定格在體育博物館中,更留存在了山西體育發(fā)展的版圖中,讓公眾了然于心。

2 體育名人堂的那些山西健兒們

在體育博物館二樓,是“山西體育名人堂”展廳。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人名,他們是山西體育事業(yè)發(fā)展中的前輩。早在1985年,原國家體委就授予山西292名老體育工作者“新中國體育開拓者”榮譽稱號,他們?yōu)槲沂◇w育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的名字值得永遠銘記。

在二層展廳,你能看到很多山西運動員的“身影”,從奧運會到亞運會再到全運會,每一位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的勇士們,都在展廳內得以呈現。你瞧,奧運會蹦床項目冠軍董棟,他的簽名球衣就放在展柜內。山西的摔跤名將梁磊,早在體育博物館成立之初,他就將自己摔跤生涯中取得的獎牌全部捐贈了出來,其中有全運會金牌3枚、銅牌1枚;亞運會銅牌1枚,亞錦賽銀牌2枚、銅牌2枚;國際A級賽事銀牌2枚;全國年度比賽金牌10枚,加上全國比賽獎牌,共計37枚。在偌大的玻璃展柜里,擺放的全是梁磊的獎牌,那是一個運動員的青春,飽含了眾多汗水、淚水和血水的記憶……這里,有運動員一生中最為耀眼和光彩的見證,所以當大家來此參觀時,別忘了到此展柜去看一看。

博物院不僅僅記錄歷史,更多的是把知識傳遞給公眾,如果你想了解與體育相關的常識,那就一定要仔細品味了。在“奧林匹克走廊”的展示空間中,主要展示了現代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歷史?,F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發(fā)展、憲章及歷屆的國際奧委會主席、歷屆的中國奧委會主席等情況,以及歷屆奧運會的簡介,在此一目了然。

為了增加互動,該展廳鋪設了環(huán)形跑道,還有領獎臺,如果你看到興致盎然,不妨也奔跑起來吧,順便站在領獎臺上感受一下全場聚焦的快樂和榮耀。

3 國防科技展廳:山西無線電運動雄風

走出體育博物館主館,參觀還未結束,順著體育博物館往南走100米,有第二個大展示板塊——國防科技展廳。

國防科技展廳以開辦科技體育特色項目展覽為重要內容,把以前分散的無線電、航空展廳合并擴大,集中展現了國防運動的壯大和發(fā)展。

值得一提的是,展廳內很多展品都是全國唯一。

你或許會問,體育和國防科技有什么關系?新中國成立后需要建設有效的國防力量,國家很需要國防建設的人才。上世紀50年代,國家將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時期的換代裝備移交給國家體委(國防運動委員會),培養(yǎng)航空、射擊、無線電重要人才,當時培養(yǎng)出來的很多人才都輸送到部隊和國防通信部門。

展廳東側,能看到一個像儲物柜一樣的“大家伙”,這是個400瓦發(fā)射機,是軍體局無線電訓練時曾使用過的設備。這樣功率的發(fā)射機,在部隊是當時的集團軍才可以配備的。1997年軍體局撤銷,各類設備要進行處理,山西省無線電定向運動協(xié)會從廢品收購員手下“搶救”下來這部機器。據了解,這是全國現存唯一的400瓦民用電子管發(fā)射機。

展廳內,你還能通過琳瑯滿目的展品,看到中國無線電發(fā)展的脈絡。展柜內放滿了各種發(fā)報機、無線電發(fā)射機,比如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用的“71式報話機”,以及“大哥大”的鼻祖“步談機”等等。時至今日,不少無線電愛好者常常聚集此處,用摩爾密碼發(fā)報,用無線電發(fā)射信號,相互切磋彼此的技藝,也將無線電運動的科普帶到千家千戶。

4 小展品大故事,你千萬別錯過的“經典款”

接下來,就要為大家推薦幾件展品,這些展品背后不僅僅記錄了一個時代,更折射了山西體育發(fā)展的歷程,值得你駐足觀看。

新興力量運動會獎章

新興力量運動會獎章由我省女子籃球運動員李香林捐贈,她曾代表新中國參加該項運動會?!靶屡d力量運動會”的背景是這樣的:1952年7月17日,國際奧委會在赫爾辛基舉行第47屆會議,以33票對20票的多數通過了邀請中國運動員參加本屆奧運會的決策。但由于退守臺灣國民黨一再阻攔,中華全國總會收到邀請電時,已離奧運會開幕僅幾個小時了。7月19日,周恩來總理做出批示:“一定要去,五星紅旗在奧運賽場升起就是勝利!”本屆奧運會后,為抗議有國家?guī)ь^在國際奧委會內搞“兩個中國”,新中國離開奧運賽場長達32年之久,直至1984年才重返奧運大家庭。在此期間,印度尼西亞倡議,要舉辦不受大國控制的新興力量運動會的設想,立即得到了中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1963年11月10日,第1屆新興力量運動會在雅加達開幕,該項運動會也僅舉辦過這一屆,所以這枚獎章彌足珍貴。

畫報上的“王氏姐妹花”

在近現代、當代體育廳內,你能看到一幅幅泛黃的畫報和老照片,其中最吸睛的莫過于一對“洋娃娃”——王春菁、王春葳。王氏姐妹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王憲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山西寧武人。1906年山西省用英國的庚子賠款退款辦了山西大學西齋,并保送了6名學生去英國留學,王憲便是六人之一。在英國學習期間,王憲認識了后來的春菁、春葳的母親愛倫·派克。學成后王憲便帶著妻子回國。每逢周末夫妻倆都要打網球,每次打網球他們都要帶上春菁、春葳。久而久之,姐妹倆與網球結下了不解之緣。

1933年10月10日至20日,在南京召開了第五屆全國運動會。這是山西第一次參加全國女子網球比賽,王氏姐妹參賽。其時,全國體育事業(yè)比較落后,更何況網球這種“貴族運動”,許多省還沒有開展這個項目,而山西隊的王氏姐妹竟囊括單打、雙打冠軍,成為那屆運動會轟動一時的新聞。南京的報紙以醒目標題報道,“山西得女子網球錦標——全勝四川連得三組王氏姐妹打遍天下”。此后,她們還多次代表山西隊參加華北運動會,取得驚人戰(zhàn)績。當時的東方畫報、上海良友雜志社、勤奮書店等報紙雜志都給以充分報道。

山西驕傲周曉蘭和董棟

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我省共有33名運動員代表中國參賽,取得2金4銀3銅。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作為山西人有一種自豪感,因為重返奧運大家庭的中國代表團中,有一名來自山西的運動員,被譽為“天安門城墻”的女排名將周曉蘭,她為我省奪得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枚奧運金牌(團體)。28年后,倫敦奧運會山西選手、蹦床運動員董棟又實現了山西奧運單項金牌零的突破,山西體育翻開新的篇章。

北京奧運會火炬和中國金牌運動員簽名簿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取得51枚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第一次位居奧運會金牌榜首位,創(chuàng)造了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奧運會以來的最好成績。展廳內有一把北京奧運會火炬,為時任山西省體育局局長蘇亞君捐贈,該火炬是蘇亞君傳遞的山西第8棒火炬;另有一個《2008年北京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金牌運動員簽名簿》,上面都是獲得了奧運冠軍的中國運動員的簽名,非常珍貴。2018年,在山西省體育博物館國防科技體育廳揭幕儀式上,時任山西省體育局局長、現任山西華艦體育控股集團董事長趙曉春將自己的這份收藏捐贈了出來,豐富了該館館藏。

5 山西體育冷知識

山西體育史上的十大教授

20世紀30年代,山西為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運動技術水平,用高薪聘請“十大教授”來晉執(zhí)教。所謂“十大教授”(亦稱“十大體育教員”),指時任山西省立工業(yè)??茖W校及省立一中體育主任兼“華北體育聯(lián)合會”執(zhí)行委員張武成從1933年前后從外地聘請來的體育工作者?!笆笔莻€概述,并非專指十個人,具體為17人。這些“教授”為改變山西體育落后面貌起了重要的作用,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運動員。

山西最早的足球隊——“動生”足球隊

20世紀初期,太原的一些院校和大同的省立三中等學校都組建了學校足球隊。其中一支足球隊,以其扎實的基本功、嫻熟的技術水平成為當時球隊中的佼佼者,它就是“動生”足球隊,這是山西最早的足球隊。“動生”足球隊成立于1931年11月,球隊的指導員為張武成、高錦江。高錦江就是“十大教授”之一,華北足球名將。全體隊員共18人,都是來自太原市的大中專學生。1931—1937年華北運動會山西省足球代表隊的隊員,多數是選自“動生”足球隊。這些隊員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動生”足球隊的隊長劉錦標,大家都稱他為“草上飛”,被譽為一代青年國腳?!捌咂呤伦儭北l(fā)后,隨著抗日戰(zhàn)爭發(fā)展,“動生”足球隊的隊員隨各院校先后離開太原,1937年球隊解散?!皠由弊闱蜿犑?0世紀30年代山西現代體育短暫繁榮的一個縮影。

山西是第七屆華北運動會的東道主

華北運動會,是中國近代體育史上影響力最大、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區(qū)域性運動會。1919年4月14日至16日,第七屆華北運動會在太原舉行。據《陽曲縣志》記載,為承辦此次運動會,當時的山西政府臨時將小五臺(當時為太原舊城池,東南處一片曠野)派工兵部隊平整碾軋成為“小五臺體育場”。

晉地寶藏·山西省體育博物館地圖

因為運動,人類生生不息。因為體育和健身,人的靈魂更有歸依。山西是華夏文明發(fā)祥之地,同時孕育了燦爛的體育文明。在旅游和研學中,我們如何更好地了解山西體育文化呢?就讓山西文博達人閆鑫帶領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1、運動源起(5天)

山西地處黃河中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勤勞聰慧的祖先,在生產勞動、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體育形態(tài)。在這片沃土上,遺留下很多舊、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蘊藏著多種體育文化,也成為很多體育項目和群眾健身運動的源頭。

山西省體育博物館—太原迎澤公園藏經樓(群眾體育文化代表場所之一)—太原崛(山圍)山(體驗健身步道及尋找壁畫佛傳故事中的運動場景)—大同市博物館(看陽高縣許家窯遺址出土舊石器時代石球、北魏雜技傭等)—云岡石窟(第五十窟北壁雕有撞伎即爬竿伎)—朔州峙峪舊石器時代遺址(出土兩萬八千年前的石鏃)—朔州右玉玉龍國際跑馬場及國際馬術俱樂部(有汗血寶馬,承攬國內國際賽事)—長治沁縣爛柯山(弈棋爛柯傳說地)—晉城陵川縣棋子山(傳說中的圍棋發(fā)源地)

2、壁上風生(3天)

佛教壁畫中常見佛傳故事,其中,佛傳故事中常表現體育活動場景,如射箭、舉重等,表現太子未出家前宮廷的生活,以烘托佛教創(chuàng)始人在宮廷的貴族生活。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體育活動是古代必不可少的一項娛樂健身運動。

山西省體育博物館—太原崛(山圍)山多福寺(壁畫佛傳故事)—忻州繁峙縣巖山寺(有金代壁畫“射九重鼓圖”,凝固一箭射穿九鼓的瞬間)—呂梁汾陽市圣母廟(有明代壁畫“侍女圍棋圖”)—晉中平遙鎮(zhèn)國寺(壁畫佛傳故事)—晉中太谷凈信寺(有清代壁畫“逾馬奔馳圖”)—臨汾洪洞廣勝寺水神廟(有著名的元代壁畫“捶丸圖畫壁”“對弈圖”)

3、諸子百戲(3天)

中國古代體育運動中,有一項獨特的項目——百戲。百戲就是雜技表演,有點類似現代體育的體操表演。秦漢之際,這一運動形式已經成為貴族享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在墓葬中、石窟上都雕刻有它的形象。

山西省體育博物館—山西博物院(民族熔爐展廳有百戲石刻)—長治沁縣南涅水石刻(有北魏石刻立體“百戲圖”)—臨汾襄汾縣丁村(曾出土兩塊擊鞠即打馬球的磚雕)—運城稷山馬村金代磚雕墓(有金代竹馬戲、擊鞠等內容)—呂梁離石漢畫像磚博物館(畫像磚上的雜技)

山西晚報記者 呂國俊 孫軼瓊 南麗江 通訊員 楊敬

Hash:5ed65381c393bfbfc92a9e3ac09920b1fdc7f63e

聲明:此文由 山西晚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