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第一叢林 唐僧在此受戒的皇家禪院
成都,承載著三千余年歷史的十大古都之一。如果要問在成都人心目中最能體現(xiàn)成都韻味的古老地標是誰?那么處于繁華的春熙路、太古里商圈包圍中的大慈寺肯定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大慈寺始建于魏晉時期,天竺僧人寶掌禪師東游中土,入蜀駐蓉建空慧寺以供奉普賢菩薩,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正殿門上“古大圣慈寺”的題刻為清光緒年間,時任四川按察使的著名書法家黃云鵠所題。
歷史上由于唐玄宗、唐僖宗先后避亂幸蜀,許多宮廷畫師也隨之入川,使得蜀中繪畫之風大盛。歷經(jīng)唐、宋、明、清數(shù)朝,近千年間,眾多知名畫師在大慈寺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精美絕倫的壁畫,使大慈壁畫藝術光彩奪目,比肩敦煌。
安史之亂,唐玄宗避禍入蜀,大慈寺無相禪師(新羅王子)廣施仁義,救濟災民,并為唐皇祈福。玄宗感其忠義仁慈,乃御筆敕書"大圣慈寺"匾額,賞地千畝。
其后,大慈寺面積不斷擴大,南到新南門,北到猛追灣,東至東門大橋和武成橋,西到新光華街,幾乎是大半個東門片區(qū),共有96院,樓閣、亭臺、塔房、廳舍、殿堂8542間,供有佛像1215尊,天王、明王、藥王像262尊。
于是,大慈寺作為蜀中規(guī)模空前的皇家禪院,成為唐代第一大廟,高僧云集,名聲大噪,香火鼎盛,名僧輩出。“震旦第一叢林”的美譽傳遍宇內四海。(震旦是古印度對中國的稱呼)
天下文人騷客紛紛入蜀,畫師工匠樂師藝伶也爭相匯聚成都。古書《大圣慈寺畫記》曾這樣描繪當年成都的盛景:“舉天下之言唐畫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較之,莫如大圣慈寺之盛。”
在唐代,幾乎所有出名的畫師都在大慈寺留有作品。因而大慈寺最有特色和影響的文物是名畫和銅佛。據(jù)專家評價:該寺所有畫像"皆一時絕藝",是一座極其珍貴和罕見的藝術寶庫。不過該寺曾有的大小數(shù)百尊銅佛、石佛,均于戰(zhàn)亂中被毀。
歷史上大慈寺多次毀于火災和戰(zhàn)亂,現(xiàn)存諸殿系清代順治后陸續(xù)重建。但始終未能再現(xiàn)唐宋時期盛況。殿宇現(xiàn)有天王殿、彌勒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和說法堂、藏經(jīng)樓等,均為清代木構建筑,寺內殿宇宏麗,雄偉壯觀,院庭幽深,古木參天。
這里是有名的唐代高僧三藏法師受戒之圣地。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玄奘入川游學,學習佛教經(jīng)綸。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年滿二十歲的玄奘,正式在大慈寺受具足戒,萌發(fā)前往天竺求取真經(jīng)的宏愿。隨后于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踏上漫漫西行路。
大慈寺培養(yǎng)出一代高僧玄奘大師,造就玄奘高尚品格與無上智慧,使得玄奘立志解惑、西行取經(jīng),最終完成馳名中外的西天取經(jīng)。
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興起滅佛運動,大慈寺因有唐玄宗御題的匾額,故爾在蜀中得以保全。但是在明末張獻忠入川后,由于張獻忠痛恨朱明王朝富養(yǎng)僧侶,于是將大慈寺僧眾屠戮寺廟焚毀。
現(xiàn)在的大慈寺,夾在高樓大廈中,占地僅七十畝,雖然規(guī)模漸次縮小,但是小巧精致,寺中游走,僧人手植的曼陀羅和香客祈福的紅綢帶相映成趣。只是寺內精美壁畫等珍貴藝術再也無法復原,著實令人痛心疾首。
門外喧囂不絕,寺內林木參天。梵音飄飄、清幽安然、香煙繚繞,人們在此燒香祈福、參觀游覽、品茶聽琴,感受心禪的寧靜與安詳。有人說:大慈寺的美,其實就是一種極致的禪韻。
大慈寺還是禪茶文化的發(fā)祥地,據(jù)說日韓茶道都是從這里學來的。而且在唐宋極盛時,大慈寺是當時成都名流打卡地,附近商業(yè)繁榮,寺前形成諸如燈市、花市、蠶市、藥市、麻市、七寶市等季節(jié)性市場。
寺前廣場上,建于明朝的惜字塔挺拔依舊,塔高7.6米,為雙層六角磚式結構,采用青磚砌成。它默默見證著大慈寺的滄桑變遷。
蘇東坡盛贊大慈寺“精妙冠世”!的確,大慈寺長期雄踞著成都佛教中心、文化中心、商業(yè)中心和娛樂中心的地位,甚至可以這樣說,大慈寺培育出成都最吸引人的城市氣質:熱愛生活、樂觀包容的生活態(tài)度;安閑舒逸、寵辱不驚的生活方式,多姿多彩的藝術流派和民俗文化。
Hash:16908ebfb392810dc75ec5b615fb1cfa3d9909c2
聲明:此文由 無巍不至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