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各處古跡美景,背后的歷史故事
湛江,是個有故事的城市……
嶺南名祠--雷祖祠位于雷州城西南五里之英榜山,始建于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是紀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陳文玉(雷祖)的祠堂。
在民間傳說中,陳文玉是一位充滿神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相傳陳文玉是從一個大卵中爆出,出生時雷電交加,烏云密布;兩掌有文,左曰“雷”,右曰“州”。
唐貞觀年間,為了安穩(wěn)邊疆,啟用土著陳文玉出任本州刺史。陳文玉意識到本州乃天南重地,為了使黎庶安寧,于是大修城池,公款不足的時候自己捐出薪俸,并把古臺州改名雷州。為了紀念這一個德政昭彰的地方官,郡民于州城西南五里英榜山立祠以拜,即今之“雷祖祠”。
三元塔
三元塔創(chuàng)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當時雷州推官歐陽保(江西建新人,舉人)為了使雷郡形勝改觀,啟興人文之風,于是提倡建此塔。
于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元月興工,至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四月落成。初命名“文魁塔”,又稱“啟秀塔”。后來因為挖塔基的時候發(fā)現(xiàn)蛇卵三只,認為是“三元及第”之兆,故改名為“三元塔”。
十賢祠創(chuàng)建于宋咸淳十年。宋朝自乾興至紹興150年間,有丞相寇準、學士蘇軾、侍郎蘇轍、正字秦觀、樞密王巖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綱、趙鼎以及參政李光、編修胡銓等十位名相賢臣先后謫居或路過雷州。他們體恤民情,倡辦教育,對傳播中原文化,促進雷州文化教育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深受人民的愛戴。
南宋知雷州軍事虞應(yīng)龍為示“敬賢如師”、“疾惡如仇”,乃建“十賢祠”,還請好友文天祥作《雷州十賢堂記》,以志其事。
邦塘古村
邦塘古村是國家歷史文化名村,位于雷州城西郊6公里外,有500多年歷史。
據(jù)說,邦塘村人是李世民的后裔。邦塘村為李姓。
據(jù)《舊唐書》卷八十六,《列傳》卷三十六有關(guān)高宗、中宗之子記載:“高宗八男,則天順圣皇后生中宗……肖淑妃生許王素節(jié)”;“許王素節(jié)高宗之第四子也……被縊死,年四十三,則天令以庶人之禮葬之”;“素節(jié)被殺之時,子瑛……等九人并為則天所殺,惟少子琳、 欽古等以年小,特令長禁雷州……。”唐高宗是李世民長孫皇后的獨生子,素節(jié)是高宗的第四子,長禁雷州的素節(jié)之子琳、 欽古是李世民的重孫子。是李世民的后裔?這個歷史之謎且留待有興趣的史學家、學者們考究。
真武堂位于雷州市雷城南亭街口。宋天圣年間,名相寇準貶居雷州時親自創(chuàng)建。
相傳在天圣元年(1023年)的一個深秋之夜,有巨星轟然墜落于寇準居所前的池塘,封建迷信的雷州人民以為是天降災(zāi)難,紛紛燒香禮拜。次日,寇準命人戽干池塘水,獲得一塊烏黑發(fā)亮的隕石,認為是北方玄武七宿之石,借此向百姓講授科學原理,便建真武堂紀念。
貴生書院位于徐聞明清古城內(nèi)。明萬歷十九年( 1591 ),大戲劇家湯顯祖上書觸犯神宗皇帝和權(quán)臣,被貶為徐聞縣添注典史。在任上,見徐聞“其地人輕生,不知禮義”,因此與知縣熊敏捐資于萬歷十九年( 1591 )創(chuàng)建書院。
以“君學道以愛人”為宗旨,宣揚“天地之性人為貴”、“知生則知自貴,又知天下之生皆當貴也”,這對當時社會教化起了一定的作用。
大漢三墩
大漢三墩旅游區(qū)位于徐聞縣南山鎮(zhèn),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fā)港遺址所在地。三墩島古時稱作“瀛島”,也叫“小蓬萊”,是一個古老、美麗又神奇的地方。
三墩島的由來有一個凄美的傳說故事:相傳很久以前,中原地區(qū)三位如花似玉的姐妹為了逃避被朝廷招進皇宮為宮女,一路南逃,最后還是擺脫不了官兵的搜查,只好跳進海里。幾天之后,在三姐妹跳海的海面上突然冒出三個小墩,便是現(xiàn)如今的“三墩”。
宋皇城遺址
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這里曾是宋末皇帝駐足過的地方。宋皇來到硇洲,一晚夢見龍游于海中,以為吉兆,便封硇洲為“翔龍縣”。他們在這里開設(shè)帝基,建造行官營房,將士日夜操練。宋皇城毀于無本海定麥福之手,現(xiàn)仍留城墻遺址。
陸秀夫廟
陸秀夫廟位于硇洲島北港管區(qū)黃屋村,有一座頗具規(guī)模的神廟叫調(diào)蒙(讀粉)宮,是硇洲群眾為紀念南宋大臣陸秀夫所建的廟宇。 陸秀夫(1236—1279)南宋抗元名臣。
宋皇來到硇洲,當時文武百官俱全,尚擁有兵馬數(shù)萬,于是決定在硇洲建“皇城”。后來,元兵緊逼,“皇城”建不成。只得移兵遷往新會崖山.元兵趕到,血戰(zhàn)一場。宋軍寡不敵眾,全軍覆滅。陸秀夫背著宋帝、頸掛玉璽投海,壯烈殉國。后人非常敬仰陸秀夫舍身報國的精神,于公元1636年,建了一座神廟,以作紀念。1986年4月下旬,硇洲群眾再集資重建了陸秀夫廟(又叫大候王宮),重塑了神像。
湖光巖是距今16至14萬年間經(jīng)多次平地火山爆炸深陷而形成的瑪珥湖。“湖光巖”,這三個字是宋朝宰相李綱寫的。
李綱在位時力主抗金,被貶到海南。當時楞嚴寺的住持釋琮是李綱的同鄉(xiāng),也是幼時好友,力邀李綱到此一游。晚上,李綱被月光映照下的湖光山色所陶醉,靈光乍現(xiàn),揮毫寫下“湖光崖”三個大字,后又覺不妥,將“崖”改為“巖”。
寸金橋公園始建于1958年,為紀念遂溪人民抗法斗爭改為現(xiàn)名。
1898年,法帝國主義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廣州灣的無理要求,當年4月在遂溪縣武裝登陸,強占海頭炮臺(今霞山區(qū)沿海)。法帝國主義入侵后,所到之處四出燒殺擄掠,妄圖擴大“租借”范圍。敵人的野蠻的暴行激起了廣大人民的極大憤慨,進而爆發(fā)震驚中外的抗法斗爭。1899年,清政府不顧人民反對,與法國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把廣州灣租借給法國,懾于人民的反抗,法國不得不將租界西線從萬年橋(現(xiàn)遂溪縣新橋糖廠附近)退至赤坎西面的文章河橋(今寸金橋)。
Hash:4f82f1eec60506f420e6a4bf510141f7f036054b
聲明:此文由 湛江吃喝玩樂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