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村,有著東莞罕見的高規(guī)格明代斗拱牌樓
建城1258年的東莞,是嶺南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亦是近代開風氣之先的地方,留下了大量歷史深厚、意義重大的人文景觀?!段幕苣穲髷y手城記,策劃《城記文化專列》,從“莞之源——東莞城市原點”西城樓出發(fā),歷時一年,行走在莞邑大地,穿梭于街頭巷尾,每周深入挖掘東莞各鎮(zhèn)街的人文和歷史,記錄這一座城市的記憶。同時邀請有興趣的讀者乘坐,將一路文化風景,與你分享。
——編者按
城記文化專列第十四站
企石江邊村
江邊村位于企石鎮(zhèn)中部,始建于元朝,是民國時企石最富有的村落。村內(nèi)歷史遺產(chǎn)豐富,還與不少杰出人物有淵源。清代就出過一品大官,被皇帝封為“振威將軍”的黃龍韜。江邊村至今保留了200多座古建筑,大部分為明清時期所建。其中,規(guī)模最大、年代最久遠的祠堂,就是海瑞曾住過的黃氏宗祠。2013年,江邊村晉升為“中國景觀村落”。
元代以來,
黃氏族人便在江邊村繁衍生息。
村落背山而建,面向東江,
遙望秀美羅浮山,
一派人杰地靈。
(江邊村村頭,何德和攝)
明朝時期,黃氏宗祠維系著族人的根脈,
有著當時需要朝廷批準
才能興建的斗拱牌樓。
(黃氏宗祠的斗拱牌樓的規(guī)格在明朝時期屬朝廷批準才能興建的級別,何德和攝)
因為這里曾留下眾多名流學士的足跡。
通判黃學伊倡議建黃氏宗祠,
著名清官海瑞曾小住于此。
清代時期,一個小村,
有著文武并舉的大格局
振威將軍黃龍韜
紀念手足之情立冠堂公祠,
國學生黃卓平有才獲賜“司馬
(“振威將軍”黃龍韜命人修建的冠堂公祠,黃廣洪老先生守護這座公祠逾20載,劉蘭蘭攝)
(黃伯棠老人時常過來查看司馬第的情況,劉蘭蘭攝)
武舉人黃殿光為興盛家風而修家塾。
民國時期,江邊村成了企石最為富庶之地,
紅石青磚的民居和
延綿10公里的花崗巖路可以印證。
上個世紀80年代,人們陸續(xù)遷出,
古村落的炊煙日漸稀薄。
三十多年來,
黃淦榮以及眾多村民,
希望有更多的措施
來保育他們古老的家園,
2004年,企石鎮(zhèn)劃定了
古村落的控制保護范圍,
禁止破壞之后,便是聚攏人氣。
無論是食客慕名前來品嘗“江邊水丸”,
還是旗袍佳人邂逅古村,
又或者是文人雅士來此采風潑墨,
都是一個讓江邊村走活化之路的良好開端。
》》觀點
古村落的生產(chǎn)力來自于人氣
用古村落來留住鄉(xiāng)愁,這個話題屢見不鮮。在網(wǎng)上搜索關鍵詞,就有大量的相關文章。然而,眾多報道中所提及的古村落是湘西、黔東南等一帶相對邊遠的古村落,對外交通不甚便利,是造成配套落后,人口流失等問題的根源。
但江邊村乃至東莞眾多古村落大多與新社區(qū)毗鄰,形成新宅與舊居共存的二元空間。“鄉(xiāng)愁”只是一路之隔,并不遙遠。
或許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感受:一座建筑,如果沒有斷絕“人氣”,總能歷久彌新,年久無人的空屋才會敗落。在江邊村眾多古建筑中,冠堂公祠的保育方式是值得借鑒的。公祠目前被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使用功能,每日有人打掃,也對村民開放作休憩場所,逢年過節(jié),一些紀念活動也在此進行。它是作為一座有用的建筑被一代代人集體使用和養(yǎng)護著,因而能得到最及時的止損和修復。
同時,借力古村落深厚的歷史人文氣息,將文化活動以及關注文化保育的人士聚攏到江邊村來是近年江邊村的重要工作之一。
黃淦榮說今年的婦女節(jié)當天,企石鎮(zhèn)婦聯(lián)、總工會聯(lián)合在江邊村開展“古村落遇上旗袍”攝影大賽。旗袍佳麗們與攝影師還深入古村景點、黃大仙公園、千年秋楓樹、漁民村等地方進行拍攝創(chuàng)作。這個活動不僅為女士們提供了一個展示美麗與個性的平臺,同時也推廣了企石的本土文化特色,受到群眾的歡迎。企石鎮(zhèn)還計劃成立鎮(zhèn)級文聯(lián),將江邊村一些古建筑作為粵樂社、書法協(xié)會的日?;顒訄鏊?,在這古典的氛圍下延續(xù)中華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就會相得益彰。
》》鏈接
萬福庵貝丘遺址
萬福庵遺址,位于江邊村北的一處低矮臺地,因該處原有一座人稱“萬福庵”的寺廟,故得名。從1960年至2001年,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先后進行4次調查和清理,出土和采集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其中以施赭紅色彩的圈足盤和繩紋夾砂陶最具特征,因而認定該遺址為史前新石器時代晚期較早階段的貝丘遺址。遺址中心區(qū)面積約12000平方米,年代距今約5000-6000年。萬福庵遺址是珠江三角洲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處文化遺產(chǎn),對研究古代社會的演進,嶺南文明起源、文化交流以及民俗文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保護江邊古村落,早在2004年,企石鎮(zhèn)就劃定了江邊村古建筑群和萬福庵貝丘遺址保護范圍與建筑控制地帶,設立保護標志,建立文物檔案,并邀請華南理工大學建筑文化遺產(chǎn)保護設計研究所對重點文物建筑進行了測繪與修繕設計。
》》變遷
◎距今約5000年前,先民聚居于江邊村北,留下陶器、石器、骨器等物品;
◎元代,黃姓氏族遷入江邊村;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黃學伊倡議修建黃氏宗祠;
◎明隆慶六年(1572年),海瑞被貶,前來探訪黃學伊時小住黃氏宗祠;
◎清咸豐九年(1859年),官至一品,受朝廷封誥“振威將軍”的族人黃龍韜命人重修黃氏宗祠;
◎1862年,黃龍韜為紀念舍生相救的胞弟黃禮賢而修建冠堂公祠,1874年建成;
◎1913年,武舉人黃殿光,修建而生家塾,成為江邊村第一所學堂;
◎解放初期:冠堂公祠在建國初期曾作東莞市第七區(qū)政府的會堂;
◎2004年,企石鎮(zhèn)就劃定江邊村古建筑群和萬福庵貝丘遺址保護范圍與建筑控制地帶;
◎2009年,江邊古村落被列為“廣東省古村落”;
◎2012年,江邊村入選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
◎2013年,江邊村晉升為“中國景觀村落”。
橋頭莫家拳
莫家拳被譽為“廣東五大名拳”之一,原稱“六度陰陽掌”,它發(fā)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賽場、習于日常、載于武藝、歸于武德。莫家拳具有鮮明的嶺南特色和樸實大方的南拳風格,以腿法見稱。莫家拳主要分布在橋頭鎮(zhèn)大洲村、石水口村、嶺廈村的莫氏三村,代代相傳,經(jīng)久不衰。莫家拳現(xiàn)列為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本文原刊于《文化周末》報530期“城記文化專列”
策劃 | 曾理、鄭子龍 統(tǒng)籌 | 林玉清
版面設計 | 何德和 本期主筆 | 林玉清
執(zhí)行 | 常雪梅 、郭石磊、柯秋彬、周月嬌 編輯|夏覺得
城記往期回顧:
橫瀝
茶山
高埗
萬江
莞城
Hash:bc6531aaecc7649ca05c77d83b7f5ad7cf0d2ec7
聲明:此文由 文化周末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