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寺立寺前的苦修老頭陀

五蓮

因山而名

五蓮山

光明寺而禪

光明

以諸位高僧為魂

奮戰(zhàn)在我縣旅游文體工作一線的陳東剛先生繁忙之余,潛心研究蓮山文化,筆耕不輟、著作頗豐。今擇取其研究成果繁樹一葉,推出《五蓮山眾僧》系列,逐期將蓮山著名高僧記之,以慰眾位讀者。今天推出系列第一篇——《凍死不入光明寺的老頭陀》。

山 里 那 些 和 尚

陳東剛

公元1602年的夏天。

明神宗朱翊鈞頒發(fā)了一道特殊的與和尚有關(guān)的圣旨,發(fā)大藏六百七十八函,賜玉磬、御仗、寶幡、內(nèi)帑千金,賜山“五蓮”,賜寺“護國萬壽光明”,遣御馬監(jiān)漢經(jīng)廠提督張思忠賚以往,賜心空和尚紫伽梨主事。

(明神宗朱翊鈞畫像)

諾大的一份地產(chǎn),拱手送給了和尚。一位妙手回春,醫(yī)治神宗母親李皇太后眼疾的川蜀高僧--心空和尚。

自此,光明寺以“皇家佛院”、“齊魯四大名剎”而名動天下。

據(jù)傳,自萬歷起光明寺先后受到崇禎、順治、康熙、乾隆等帝御寵,甚至慈禧太后和國民黨蔣介石都眷愛過光明寺。方志記載:光明寺“踴躍天顏,輝煌御簡;梵唄琳瑯,輪法輪于昭代;層檐璀璨,敞杲日于中天”??梢?,當時和尚及和尚居住的光明寺是融奢華寵愛于一身的。況且,繼開山和尚心空之后,泰雨、海霆、普善、翰修、緒讓幾位主持對光明寺擴建修葺不斷,使其擁有了領(lǐng)袖北方佛壇,權(quán)傾朝野上下的地位。

筆者曾循光明寺遺跡,遍尋當年寺廟的輝煌。寺廟主體建筑坐南朝北,前望五朵列巒,后倚大悲峰,左控天竺峰,右制望海樓。門前觀音澗、櫻桃環(huán)翠欲滴,有漱玉、洗缽、般若、錫扣、太乙五泉泠泠如落玉。以放生池、三道山門、漿塔子、伽藍樓、護法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為中軸線,東西兩側(cè)配殿、轎房、杠房、五觀堂、齋堂、東西禪堂、御使樓、御幡樓、分貝閣、方丈室,六進院落,七級抬升。另有兩處佛學(xué)院(蓮峰書院、雨花深處)順寺院東墻分列,五處塔林分布于山上萬松林、松梵谷、云堂竹林、朵朵青峽谷、南苑等地。

中國有不少“人以地而名,地以人而名”的先例,歷數(shù)天下寺院,光明寺的規(guī)模并排不上輝煌與巍峨名剎之列,更不要說“皇家佛院”、“四大名剎”的“氣勢”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光明寺成為領(lǐng)袖江北佛壇,權(quán)傾朝野的寺廟呢?追其由,大概是光明寺那些和尚的原因吧,是光明寺心空和尚和他的弟子們而使其有名。

一、凍死不入光明寺的老頭陀

在說光明寺的那些和尚前,先介紹一位與光明寺幾乎沒有關(guān)系的和尚。

史料記載,五蓮山在唐朝就有僧人“筑精藍習(xí)靜”,宋代有比丘,戒比尼于此。這些僧人,大概是最早開山立柜的開拓者。隨后,又有一位進山早于心空,獨居頹廢已久的云堂寺,不愿隨心空入流的老頭陀(謹此名,別無記載)。清人李織齋在方志中對其曾戲言:“門無扉,供無幾,僧無衲;無游人,無燈火,三仁王像一老頭陀,伴涼月,伴寒霜,伴苦雨凄風(fēng);頭陀拾殘葉燒折腳,鐺煮麻麥飯,食之面寂而冷;余問:‘奚不去?’謝曰:‘吾留與如來共雪山苦行也’噫!此僧可謂善解嘲矣。”

老頭陀不是川蜀高僧,卻是個“方腦殼”。此時,其心中凄涼,早來于心空,早打下佛陀營盤,卻將名山名水和清風(fēng)翠竹,就那么輕飄飄拱手相讓于心空了。剃度禪宗云游八方的心空出身川蜀望族,絕不是“死腦筋”。他要干凈利索、不欠情不留面、名正言順地接手五蓮山,要讓天子來辦理這個交接手續(xù)。于是,“汗輪雪蹬,心血幾枯,始得空山有姓,法社有名,泉石三被綸音,亦可謂海隅盛典破天荒矣”。

心空成功了,他的北京之行,奠定了心空和光明寺四百年的長青基業(yè),落成了氣勢恢宏的光明寺。心空也曾邀請老頭陀到光明寺里一起干,但回答很簡單:“吾留與如來共雪山苦行也”。當世這種苦行修煉,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的大無畏的樂觀主義和尚真是不多了,只能說這是個埋頭修煉的和尚而已!(未完待續(xù))

大美五蓮

關(guān) 注 │ 微 信 :dameiwulian│

即 可 每 天 看 到 我 們 的 精 彩 推 薦

專 注 原 創(chuàng) 、 分 享 經(jīng) 典

與 五 蓮人一路同行

更多五蓮精彩,盡在閱讀原文

Hash:fb5c8bfaddeaa6581bfa7729fd1a64f324b41da6

聲明:此文由 大美五蓮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