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孤峰上居然有一座望夫塔,還有動人傳說
仙水溪畔的高望山
(俗稱塔山)
上有座石塔麗影,
曰“望夫塔”。
以往常常路過仙榜路,總要瞪眼找尋回望山巔愴然孤立的望夫塔,對這個走過唐風(fēng)明雨的標(biāo)志性古建,心中總有一種莫明的敬畏,畢竟它是千年時光的濃縮。
這冷寂的悠悠古塔令我百思不解的是,近年來竟成為仙游戀人們的祈福地。這個周末,偷得浮生半日閑,來塔山邂逅觸摸沉甸甸石塔蘊(yùn)藏的愛情密碼。驅(qū)車直抵紫溪畔的后南溪村,不一會兒就順暢駛到近半山腰的“凌煙洞”,又沿著逶迤的盤山公路蜿蜒而上,10來分鐘后來到了半山腰石砌而簡陋的“將軍亭”,在盡頭停好車坐看海拔八百五十七米的塔山顛,望夫塔遙不可及。
“孤峰一點(diǎn)望夫塔”。拾級而上,幽靜雅致,恍如方外之地,沿路奇巖怪石,松樹蕭森,綠茵馥郁。“兔耳”“牙笏”“相公石”“元寶石”“九魚洞”等勝景,無不惟肖惟妙,讓人目不暇接而又怦然心動。最令人稱奇叫絕的是動靜相宜在此觀的“風(fēng)動石”,形如圓鼓,矗立在斜臥的石盤上,山風(fēng)颯然時,好似搖搖顫顫,擺動不已,但用力撼之,卻安如泰山。
在酣暢淋漓地沿著斑駁古石道登跋中,鳥鳴清脆,蟲聲親切,深入心靈與骨髓,陣陣松濤中若隱若現(xiàn)的主峰突兀眼前,巍峨神奇,一鼓作氣登頂穿過一個刻有“桃源深處”字樣的古寨石門,頓時別有洞天,念茲在茲的石塔悠然可見,一塊縣級文保的石碑直立路旁。
就在這山巔石塔的正下方,竟然還藏著全石結(jié)構(gòu)、上下依山兩層遞進(jìn)的古剎塔山寺。此寺系漢元帝時始建,當(dāng)時這高望山本叫鳳天山,意為飛鳳朝天,歷經(jīng)滄桑屢建屢廢,最后一次毀于二百年前,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末民眾集資重建,而寺后的望夫塔就如熠熠生輝的鳳冠。站在寺前極目四望,青山逶迤,天高云淡,一覽無余的東鄉(xiāng)平原,坦蕩如砥,阡陌縱橫,田園錯落,美不勝收!
一睹寺后莆田市海拔最高的石塔——望夫塔,果然突兀雄壯,渾厚挺拔,石構(gòu)圓形五層八角樓閣式,頂部蓋以石雕瓦,正中串疊石餅和葫蘆頂,塔門前有“恭祝今上皇帝”的石刻殘碑,彷佛訴說著它的滄桑歷史……相傳始建于唐代,北宋時碧溪郭氏在旗山建立“崇壽祠”,因石塔有礙風(fēng)水而被拆,只留塔基。明清時亦幾建幾毀,現(xiàn)塔為與鳳天寺一同以原形制復(fù)建,每層有石制的挑檐,每層均有門窗,可層層遠(yuǎn)眺??此埔驐l石砌筑做工粗獷,但仍不失古樸幽雅,雄姿長在,依然耐看呢。
于是沿著塔內(nèi)壁出挑石塊螺旋的陡窄石梯,扶壁迂回拾級而上,登頂沿著挑檐繞著圓形塔身環(huán)視,立體畫卷呈現(xiàn),但見懸崖連連,如履薄冰,極目俯視,一望無垠的高山草甸、碧綠泛藍(lán)的水庫、玉帶蜿蜒的高速路和縱三線盡收眼底,還有平疇綠野上新村廠房扎堆的東鄉(xiāng)平原,阡陌街市,一派迷人的風(fēng)光盡收眼底,真乃妙不可言!
塔基四周還散布著10多叢高山茶,心情頓覺寧靜與安然。原來,塔山地勢險峻,早晚云霧繚繞,所產(chǎn)茶葉香氣高銳,曾被宋時的主持契行選為貢茶,稟明塔山勝跡及周氏香娘貞潔事跡,賜下至今尚存的“恭祝今上皇帝”石碑,且香娘被褒封為“塔山夫人”。可望著塔下榜頭美景,慨嘆這“天上塔山,人間仙境”的勝景同時,又心生納悶:此塔為何又叫“望夫塔”呢?
流傳千年的凄美傳說,才成為令人神往的圣地。相傳古時仙游東鄉(xiāng)平原的榜頭一帶是汪洋大海,塔山就在依北的海邊,山下住著一對恩愛夫婦。一天,丈夫林坐良出海捕魚,臨行約定明年梅花開時就回家,可是其夫一去多年未歸,其妻周香娘天天爬上山頭去看。為了能看更遠(yuǎn),她每天壘塊石頭,最終壘石成塔。一天,她目睹著丈夫的船就要到岸,卻又掉頭駛?cè)?。原來,丈夫看到石塔,誤以為不是家鄉(xiāng)。香娘喜極生悲,縱身跳海自盡。民間也將此塔稱作“望夫塔”,音義“旺夫”。
正如明貢士林允升詩云“此塔曾傳為望夫,朝朝拾級自踟躕。懷人長共云航緲,雨落空山淚滴珠?!弊鳛榘耦^最為久遠(yuǎn)的標(biāo)志性建筑,到過榜頭的人,估計都會到這里來看看的,不必說看那朝日初起的霎霞繚繞,或看那夕照之際的云蒸霧蔚,都是一種極美的享受,更別說還有千年之后女主人公亙古不變的一腔期翼化成了一尊執(zhí)著、千年相思……
作者:今報通訊員 陳國孟 文/圖
編輯:余立凡 審核:蔡晨暉
Hash:768cd71e8f073f1d265e89a3e8f22e642c5abb2d
聲明:此文由 仙游今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