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
天壇位于北京城南端,東城區(qū)永定門內(nèi)大街東側(cè)。占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墻兩重,形成內(nèi)外壇,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
天壇
主要建筑物在內(nèi)壇,南有圜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條貫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橋,把這二組建筑連接起來。外壇古柏蒼郁,環(huán)繞著內(nèi)壇,使主要建筑群顯得更加莊嚴宏偉。壇內(nèi)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筑工藝的發(fā)達水平。天壇公園,是中國保存下來的最大祭壇建筑群。
祈谷壇
祈谷壇上為祈年殿。殿高33米,直徑24.2米,宏偉壯觀,氣度非凡,是昔日北京的最高建筑之一。祈年殿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取名大祀殿,為寬12間,縱深36間的黃瓦玉陛重檐垂脊的方形大殿。
大祀殿與其說是祭壇,不如說是一座宮殿,后來嘉靖皇帝旨意拆除,并于1545年在大祀殿原址上建成大享殿,清王朝建立后,用它來舉行祈谷禮。1751年,正式將大享殿更名為祈年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祈年殿,更換藍瓦金頂。光緒十五年(1889年)八月二十四日,雷雨交加,祈年殿不幸被雷電擊中,焚燒。因楹柱為檀香木,香飄數(shù)里。
祈年殿
三音石與回音壁
三音石:皇穹宇殿門外是一條由大長方石鋪成的甬路,站在甬道第三塊石板上,敝開殿門,并將全殿窗戶緊閉,使殿門到殿內(nèi)正中神龕之間沒有任何障礙物,然后面對殿門說話,就可以聽到非常洪亮的三聲回聲,而且站在殿外任何地方都可以聽到。由于這聲音是在供奉“皇天上帝”的建筑里發(fā)出來的,而且回聲很大,因而就有“人間偶語,天聞若雷”之說。于是又稱這些石板為“天聞若雷石”。還稱這些石板為“三才石”,即取天、地、人三才之意。人們必須是站在人石上說話,為讓“皇天上帝”聽到,還必須打開殿門,而說話的回聲便是“皇天上帝”的回答。
其實,這種奇妙的現(xiàn)象,正是因為皇穹宇的殿門高,而石階下面的第三塊石板和殿門以及殿內(nèi)神龕上面的殿頂形成一條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站在第三塊石板上說話,聲波可以沿著斜線直接傳入殿內(nèi),碰到圓形殿壁、殿頂后再返回殿外。又因第三塊石板位于垣墻的中心,所以站在這里擊掌,都能聽到它的回聲,只是由于聲波傳播的距離不同,所以才會聽到次數(shù)不同的回聲。由于其他石板與殿門和殿內(nèi)的壁三點之間難以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斜線,所以即使站在那里的其他石板上擊掌或說話,就不可能聽到回聲。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圍墻,墻壁是用磨磚對縫砌成的,墻頭覆著藍色琉璃瓦。圍墻的弧度十分規(guī)則,墻面極其光滑整齊,對聲波的折射是十分規(guī)則的。只要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后,貼墻而立,一個人靠墻向北說話,聲波就會沿著墻壁連續(xù)折射前進,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無論說話聲音多小,也可以使對方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悠長,堪稱奇趣,給人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秘氣氛。所以稱之為“回音壁”。
天圓地方之象
圜丘
圜丘壇在天壇南半部,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坐北朝南,四周繞以紅色宮墻,上飾綠色琉璃瓦,俗稱“子墻”。子墻四周各有一大門。北門叫成貞門,也稱北天門;東門叫泰元門,也稱東天門;西門叫廣利門,也稱西天門。南面正門叫昭亨門,也稱南天門。
圜丘
每座門上題有滿漢合璧門額。將各門名稱的第二個字順序排列為元、亨、利、貞。這種排列是據(jù)《周易》的“乾卦四德”而定?!霸?,代表始生萬物,天地生物無偏私;“亨”為萬物生長繁茂亨通;“利”,為天地陰陽相合,從而使萬物生長各得其宜;“貞”,為天地陰陽保持相合而不偏,以使萬物能夠正固而持久。
皇帝每年祭天時,都從西邊牌樓下轎,然后步入昭亭門,進昭亭門到圜丘壇。四周繞有兩層名叫 墻的藍色琉璃瓦矮墻。第一層墻為方形叫外;第二層墻為圓形叫內(nèi) ,象徵“天圓地方”。內(nèi)中央處,就是祭天臺(也叫拜天臺),即圜丘臺。
天心石簡介
臺面墁嵌九重石板,是象徵九重天的意思。每當祭天時,在壇臺中央的太極石上供奉著皇天上帝牌,外面支搭藍色緞幄帳,象征皇天上帝居住在九天之上。古代中國認為天屬陽,地屬陰,引申開來,奇數(shù)屬陽,偶數(shù)屬陰。圜丘之所以都用奇數(shù)去構筑,就是因為它們都是陽數(shù)。而在10以下,最大的陽數(shù)是9,引申下去,9就是最大、無限、至極的意思。
中國過去皇帝稱為“九五之尊”,中國古詩詞中也有“九霄”、“九天”、“九重天”……其中的“九”都是這個意思。圜丘在建筑設計中使用奇數(shù),而且反復使用其中“九”的倍數(shù),正是中國古代匠師對這種概念的運用和發(fā)揮,使“天”的觀念能在祭祀建筑中更好地體現(xiàn)。
圜丘臺中心是一塊呈圓形的大理石板,稱作天心石,也叫太極石。站在圜丘臺中間的圓心石上輕輕喚一聲,就立即從四面八方傳來回聲,好似眾人齊鳴,一呼百應。封建帝王附會說這是皇天上帝在向凡人發(fā)出“圣諭”。
其實,這種現(xiàn)象是聲波被阻的回音。從圓心石發(fā)出的聲波傳到四周的石欄以后,就同時從四周迅速反射回來,聲波振動較大;又由于圜丘壇的半徑較短,所以回聲很快。據(jù)測試,從發(fā)音到聲波返回到圓心的時間,總共只有0.07秒,所以站在圓心石上的人聽起來,聲音格外響亮。因此,圜丘壇上的圓心石又稱為“億兆景從石”。
說完了天壇的概況
關于天壇的秘密
你了解多少呢?
天壇為什么蓋得有點歪
北京城最重要的幾大建筑幾乎都壓在了中軸線上。但是作為古代皇帝祭天的神圣場所,天壇這么重要的建筑,卻在中軸線往東一點。
要知道,天壇和故宮一樣,都是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那會的北京城,還沒有地壇、日壇、月壇和先農(nóng)壇,作為北京獨一無二的祭祀建筑群,天壇的選址完全可以在故宮附近挑個壓著中軸線的顯要位置,而不是現(xiàn)在的南二環(huán)邊上。
那么,作為古代皇帝祭天的神圣場所,天壇這么重要的建筑,為什么偏偏選在了南邊,又不建在中軸線上呢?
其實,這其中的根源不在于永樂皇帝和天壇的設計者們,而在于天上的太陽。因為按照《易經(jīng)》的說法,東南方向是皇宮的巳位,是至陽之位,是太陽光線最充足的方位,當然也就是建造祭天之地的最佳場所了。所以天壇就被古人選在了北京城南中軸線靠東一點的位置。
祈年殿為何一圈都是門?
祈年殿絕對算是天壇里的一個360°無死角的明星建筑。因為不管你從哪一個角度看,祈年殿長得都一樣,一圈都是門,打開后四邊都有穿堂風??墒?,它為什么會被建成這樣呢?
另外,《明會典》(明代官修的一部以行政法為內(nèi)容的法典)明確記載了大祀殿(祈年殿初名)在1420年天壇建成之初是一座矩形建筑??蔀槭裁次覀儸F(xiàn)在看到的是三重圓形尖頂建筑呢?
其實,這一切都要“ 歸功” 于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由于明武宗死后無嗣,所以作為武宗堂弟的朱厚熜就被張?zhí)螅魑渥谥福┖蛢?nèi)閣首輔楊廷和破格提拔成了皇帝,也就是說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所以,朱厚熜為了證明自己的皇位是天意如此,便號召群臣翻閱古籍尋找證據(jù),沒想還真被他搬出了不少“禮數(shù)”。比如,天壇在永樂皇帝建造之初叫天地壇,于是他便在北京城的北邊、東邊和西邊分別蓋了地壇、日壇和月壇,以分擔天壇祭祀的壓力。
同時他還按照“天圓地方”的說法, 把天壇的主要建筑都建成了圓形,矩形的大祀殿被改建成了圓形的大享殿。在設計大享殿的時候,他參考了中國古代傳說中最早的祭祀建筑“明堂” (一個一圈兒開窗、四面通風的獨特建筑),最后將大享殿建造成了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一圈兒開門、四面通風的三重圓頂建筑。
圜丘為何是禿頂?
圜丘是皇帝舉行祭天大典的場所,又稱祭天壇。據(jù)史料記載,祭天大典在冬至那天舉行,開始祭祀時間為 “日出前七刻”,也就是天還沒亮的時候。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寒冬臘月的凌晨,皇帝帶著皇室宗族和文武百官,在圜丘壇祭天大典上瑟瑟發(fā)抖……由此可見,祭天大典不是一件什么舒服事兒,建造一個露天的祭天之地也不是什么明智之舉。那么,為什么圜丘壇依然被建成了露天的呢?
原來,在嘉靖皇帝之前,祭天和祭地這些祭祀活動,都是要在祈年殿里舉行的。在嘉靖皇帝建造了地壇、日壇、月壇和圜丘壇之后,祈年殿便成了祈谷的地方,祭祀的神仙是皇天上帝,必須是屋下祭。
而圜丘壇卻成了祭天的場所,是大報天的地方,必須在壇上祭。但是,嘉靖皇帝為了更加貼近諸天神祇,便沒有建造屋頂。而他之后的所有的明朝皇帝,甚至連清朝的各個皇帝也沿襲了這個規(guī)矩,把祭天的儀式安排在了圜丘壇上。
皇帝祭天時為什么住在西廂房?
天壇里的齋宮是歷位皇帝來天壇祭天時的住所。永樂皇帝建造天壇之時,天壇還算在城外,所以為了保護好皇帝,便在齋宮的外面特意修了一條御河。因此齋宮有個外號叫“小紫禁城”。
齋宮在天壇西路,也就是天壇的西部,估計大家也都在上圖看到了,這座相當氣派的建筑在天壇的方位格局簡直不能再慘了,位置偏僻不說,還是個坐東朝西的西廂房,作為九五之尊的皇帝怎么能住這種地方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天壇是祭天的場所,皇帝要對老天爺稱臣,自稱天子。老天爺坐北朝南,皇帝退居到天子之位,只能坐西朝東了。
天壇是個講禮的地方,按照從老天爺開始的排序,皇帝在天壇的地位確實不算太高。紫禁城里的琉璃瓦是金黃色的,而齋宮雖然也是皇帝住的地方,琉璃瓦卻是一水兒的青綠色。面對高高在上的老天爺,皇帝也只能屈尊和平民老百姓一個住房待遇了。
七星石為什么是八塊石頭?
七星石在天壇七十二長廊東南的場地中,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塊巨石。但是,在上圖大家可以明顯地看到,在七星石的東北隅還有一塊小石,所以七星石實際上是由八塊石頭組成的。那么,七星石為什么是八塊石頭呢?
關于這個,有一種說法是:七星石原是明朝嘉靖年間設置的七塊鎮(zhèn)石,寓意泰山七峰。滿清入主中原之后,為了表明滿族也是華夏民族的一員,乾隆皇帝詔令于東北方向增設一小石,寓意華夏一家、江山一統(tǒng)。
第二種說法是,七星石之所以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是因為我國古人不把北斗七星當作勺子,而是把它當作玉皇大帝巡游四方所坐的“地車”(《史記·天觀書》:斗為地車,運于中央,臨制四方)。天壇作為祭天之地,玉皇大帝的地車當然也在祭祀之列,七星石擺成北斗七星狀就解釋得通了。
而第八塊小石頭,它在七星石中的方位,剛好對應著天上開陽星的輔星(我國古人看它距離開陽星不遠,于是便把它叫做“輔”),這說明古人對天象的觀測非常準確,這樣一顆比較暗的輔星,都沒有被落下。所以很有可能,古人一開始設置七星石的時候就是擱的八塊。
丹陛橋上的路怎么走?
丹陛橋也稱海墁大道,是天壇內(nèi)壇的主軸線,是連接祈年殿和皇穹宇的南北大道。任何走上這座橋的游客,想必都會被中央那條稍微凸起的石板道所吸引。但是你們知道嗎?這條路并非皇帝祭天時所走之路,而是只有宦官才能走的路,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這里面大有學問。其實丹陛橋的路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南端高約1米,北端高約3米,由南向北逐漸升高,象征著皇帝的步步高升 ,所以丹陛橋其實是一條“升天之路”。
而橋面正中央的那條石板路就是所謂的“神道”,而右側(cè)為“御道”,左側(cè)為“王道”。祭天之時,王公大臣走王道,皇帝走御道,而宦官則走神道。之所以宦官走神道,是因為宦官的手中捧著皇天上帝的靈位,代表的是“神”,所以必須走中央,而皇帝只能屈尊走“以右為尊”的右側(cè)。
除此之外,皇帝在登上丹陛橋之前還必須先在橋東的具服臺漱洗更衣,甚至明朝皇帝到此還要脫掉鞋子,以表示不將絲毫微塵帶到神壇之上。
天壇哪里體現(xiàn)了“天”的內(nèi)涵?
天壇的特殊性體現(xiàn)在一個“天”字上,所以天壇中的建筑在細節(jié)上處處為這個至高無上的“天”服務。
其中最突出的莫過于圜丘,它無論在尺度上還是在構件的數(shù)量上,都集中并反復使用了“九”這個數(shù)字,以象征“天”和強調(diào)與“天”的聯(lián)系。那么,為什么是“九”而不是其他數(shù)字呢?因為我國古人認為“九”為數(shù)之極,是最尊貴的象征。
圜丘壇與“九”的關系極為密切,比如它的中心是一塊圓形大理石,被稱作“天心石”。從中心面向外,3 層臺面每層都鋪有9環(huán)扇面形狀的石板,上層從第1環(huán)的9塊到第9環(huán)的81塊,中層從第10環(huán)的90塊到第18環(huán)的162塊,下層從第19環(huán)的171塊到第27環(huán)的243塊。3層總計378個9,共3402塊,象征“九重天”。
天壇體現(xiàn)了古人的哪些天文觀?
天壇的圍墻俗稱天地墻,北邊為圓形,象征地象,南邊為方形,象征天象,體現(xiàn)了中國古人“天圓地方”的樸素天文觀。
祈年殿的殿正中有4根通天柱,象征著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中層有12根金柱,象征著一年的12個月。外層有12根檐柱,象征著一天的12個時辰。中、外層相加共24根柱,象征著一年的24個節(jié)氣。三層相加共28根柱,象征著周天二十八星宿。
除此之外,頂部還有8根童子柱。三層加頂部共計36根柱,象征著三十六天罡星。而祈年殿東邊的七十二連房則象征著七十二地煞星。
圜丘四面石欄上雕刻花紋的石板數(shù),第一層每面欄板45塊,四面共180塊,由20個9組成。第二層每面欄板27塊,四面共108塊,由12個9組成。第3層每面欄板18塊,四面共72塊,由8個9組成。三層臺面的欄板總數(shù)為360塊,正合歷法中“ 一周天”的360度 ,也就是一年中的360天。
以上來自 天安門印象。
******************
天壇是北京“天地日月”諸壇之首,是我國和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制形最完美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它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場所,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是一座典型壇廟。天壇有莊嚴華美的殿宇,蒼古繁茂的林木,在京華諸多名勝中堪稱翹楚。
天壇位于北京城南的中軸線東側(cè),占地面積達273萬平方米,幾乎是紫禁城的四倍大。昔日的皇家壇廟,現(xiàn)已為公園開放,成為北京市區(qū)富有特色的旅游公園。無論從架構、力學還是美學角度來看,天壇都是出類拔萃、舉世無雙的建筑杰作。
天壇作為皇家祭壇的歷史長達四百九十多年,一直是無上神圣的公園,昔日的皇家所在。明清時期,天壇屬于皇家禁地、保護地,平民不得進入。但制度上雖如此規(guī)定,實際執(zhí)行并不總是嚴格。明朝后期,天壇神樂署那些奏樂、演舞的道士們?yōu)榱酥\求生財之道,在樂署周圍開設茶舍,招人入壇游玩。京城逐漸形成了端午節(jié)去天壇踏青的風俗,一些權貴和太監(jiān)甚至在此射箭取樂。到了清朝初期,風氣依然如此。直至雍正年間,皇帝聽說有大臣官員在壇內(nèi)飲酒嬉戲、放鷹打槍等事,動了怒,使用強制手段嚴加整治,自此進壇游玩的人銳減。
盡管當時還是經(jīng)常有人違反規(guī)定進入天壇,但對天壇古建筑的管理還是比較完備的。壇內(nèi)屋宇、器物例有歲修,古樹名木有專人管理,保護與修茸相結合,天壇才會成為風景優(yōu)美的踏青去處。
1912年2月,隨著清帝的退位,祭天儀式遂成為歷史。天壇公園1918年元旦正式向民眾開放。至此,天壇終于實現(xiàn)了從皇家祭壇到平民公園的功能轉(zhuǎn)化,這是繼社稷壇、先農(nóng)壇之后,又一座對公眾開放的皇家壇廟園林。
天壇建筑群總平面圖
天壇的主要建筑包括圜丘壇、皇穹宇和祈年殿均位于內(nèi)壇,從南到北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全部宮殿、壇基都朝南成圓形,以象征天。整個布局和建筑結構,都具有獨特的風格。當年的皇帝從紫禁城出發(fā),走正陽門大街向南,過天橋,穿過繁華的鬧市街區(qū),向東便進人幽靜深遠的神壇禁地,開始祭天的儀程。歲月流逝,時光帶走了帝王的輝煌與榮耀,卻留下了一座世界矚目的美好園林。
圜 丘 壇
圜丘壇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 當年建造的圜丘較今天的略小而高一些,臺面以青色琉璃磚鋪墁,周圍欄板柱子皆青色琉璃。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加以擴建。工程歷時三年多,改建后的圜丘比明代更加寬闊壯觀,臺面改用艾葉青石,欄板使用漢白玉,一直保留至今。
從昭亨門北望,圜丘臺即在眼前。圜丘臺又稱祭天臺、拜天臺,是圜丘壇的主體建筑,是天壇最成功的建筑之一,最撼人心魄的是它的神秘。它的建造完全照應古人“天圓地方”之說。天為陽,地為陰,圜丘的選址也按古人“陽中之陽”的觀念,選在都城的東南方巽位,各種數(shù)據(jù)也極盡之陽數(shù),即9或9的倍數(shù)。建造者通過圜丘反映了當時樸素而鮮明的世界觀,表達了當時人們對天神的無限尊崇和渴望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強烈愿望。
圜丘壇有兩道遺墻環(huán)繞,外墻方形,內(nèi)遺圓形,兩重遺墻皆紅墻藍瓦,內(nèi)外遺四面都設標星門,共24座,石造,上飾云版,下嵌抱鼓,造型優(yōu)美,富有韻律,有“云門玉立”之稱。
站在圜丘壇最上層中央的圓石上面雖小聲說話,卻顯得十分洪亮。因此每當皇帝在這里祭天,其洪亮聲音,加上祭禮時那莊嚴的氣氛,更具神秘效果。這是因為壇面光滑,聲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傳播,碰到周圍的石欄,反射回來,與原聲匯合,則音量加倍。
壇周長534米,壇高5.2米,分上、中、下三層,各層欄板望柱及臺階數(shù)目均用陽數(shù)(即9的倍數(shù)),符"九五"之尊。壇面除中心石是圓形外,外圍各圈均為扇面形,數(shù)目也是陽數(shù)。每層都有漢白玉欄板望柱,均為9的倍數(shù)。頂層中心的圓形石板叫做太陽石或者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擊,聲波會被近旁的欄板反射,形成顯著的回音。
皇 穹 宇
圜丘壇以北是皇穹宇,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壇外壝北側(cè),坐北朝南,圓形圍墻,南面設三座琉璃門,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東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壇祭祀神位的場所。祭天時使用的祭祀神牌都存放在這里。
在圜丘臺北望,皇穹宇盡收眼底,皇穹宇有三座拱券式琉璃宮門,門上彩畫黃綠相間,精美別致,是北京城僅有的幾處琉璃彩畫之一?;蜀酚钤┥竦?,建成后不久就改名為皇穹宇,是存放祭天神牌的場所。
皇穹宇,由藍琉璃瓦單檐攢尖頂,東西南三面出階,前開三門,殿前丹陛石刻有二龍戲珠圖案,臺基周圍漢白玉欄板。大殿由8根檐柱環(huán)繞支撐,三層溜金斗拱,層層上疊,天花層層收縮,藻井內(nèi)有團龍一條,金光閃爍,金柱瀝粉貼金纏枝蓮,大殿內(nèi)外施龍鳳和璽彩畫,富麗堂皇。
大殿正中陳設“皇天上帝”神版,青飾金書,滿漢合璧,被供奉在金龍神龕內(nèi),龕前9級木階梯,后護金龍屏風,下面石須彌座前有9級石階,供案上設五供。大殿兩側(cè)設皇帝列祖列宗配位神牌,現(xiàn)大殿內(nèi)按咸豐朝恢復歷史原貌,陳設有配位八座。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圍墻,墻高3.72米,厚0.9米,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墻壁是用磨磚對縫砌成的,墻頭覆著藍色琉璃瓦。圍墻的弧度十分規(guī)則,墻面極其光滑整齊,對聲波的折射是十分規(guī)則的。
回音壁使用的是山東臨清城磚磨磚,磚質(zhì)地細密,敲之有聲,斷之無孔。人面向北對墻說話,聲波沿著光滑的圓形圍墻連續(xù)反射,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兩人分別站在東西配廡后,距離60多米,中間還有兩座大殿相隔,說話聲音卻如同打電話一樣清晰,聲音悠長,堪稱奇趣。
祈 年 殿
祈年殿,這座圓形大殿建筑,在眾多中國古建筑中顯得卓爾不群。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筑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后,改名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于雷火,數(shù)年后按原樣重建。
大殿在1889年被雷擊起火焚毀,翌年,皇帝召集群臣商量重建祈年殿。因找不到圖樣,掌管國家建筑事務的工部便把曾經(jīng)參加過祈所殿修繕事務的工匠們召集來,讓他們根據(jù)記憶、口述制成圖樣,再施工建造。因此,今天我們看到的祈年殿是清代光緒年間的建筑,但是,基本建筑形式、結構,還保留著明代的樣子。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圓形的祈谷壇,整座祭壇上屋下壇,屋即祈年殿,壇即三層漢白玉圓臺,壇高約5.2米,上層徑約68米,中層徑約80米,下層徑約91米,各層皆繞以石欄,上層石欄望柱飾以盤龍,螭首出水;中層望柱飾以鳳紋,鳳首出水;下層望柱飾以朵云,云紋出水。南北向中陛間有三幀巨大的漢白玉石雕丹陛,上層龍紋,中層鳳紋,下層山海云紋,雕刻精美,堪稱石刻藝術珍品。
祈年殿殿高32米,藍色琉璃圓形三重檐攢尖頂,上重檐下南向懸掛九龍華帶金匾,匾上青底金書“祈年殿”。
殿徑32.6米,步入大殿,金碧輝煌,富麗莊重,仿佛置身天上宮闕,大殿當中4根龍井柱,柱身飾以瀝粉貼金海水江涯西蕃蓮紋,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層12根金柱,象征一年的12個月;外層12根為檐柱,象征一天12個時辰;中外兩層共24根柱子,象征24個節(jié)氣,加上中間四根大柱共28根,象征周天二十八星宿。加上柱頂?shù)?根童柱共36根,象征三十六天罡。祈年殿的這種設計,也是古人“重農(nóng)”思想的反映。
祈年殿殿內(nèi)龍鳳和璽彩畫,金龍飛舞,彩鳳翩翩,典雅莊重,富麗堂皇。殿頂為龍鳳藻井,上中下三層皆為圓形,層層收縮,疊落起來形成隆,斗拱憑榫卯支于圓穹內(nèi)壁,正中金色龍鳳雕飾,高高突起的龍頭,栩栩如生的龍身和鳳羽,襯托出天宇的崇高偉大,具有極強的裝飾效果。
當人們跨出祈年殿的大門,往南望去,只見那條筆直的甬道,往南伸去,一路上門廊重重,越遠越小,極目無盡,仿佛是從天上下來一般,莊嚴大氣而又充滿神秘。
天壇,它從歷史中走來,矗立在我們面前,讓我們驚嘆,也讓我們著迷。它那崇高而優(yōu)雅的造型和空間令我們再一次驚嘆于中國古代建筑與景觀設計的精妙。作為華夏文明的積淀之一,天壇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的每一座建筑、每一處設計都展示著中國古代文明特有的寓意。只是站在這里,就足以使每個游人穿越時空,抵達中華文明的深處。
本文參考資料:
《北京天壇》王貴祥
《當代北京公園史話》陳義鳳
以上來自 角樓圖書館。
Hash:6df073afd41f17424a07daaad1eec87c502d6bc8
聲明:此文由 社區(qū)新聞早知道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