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探秘“大咖說”:南校場燒鍋遺址特有的歷史文化價值,你知道嗎?

中華美酒何年釀,齊魯景芝第一缸。

始祖東夷傳技藝,古城處處尚飄香。

5月9日、10日

——首屆山東酒友薈暨芝香嘉年華

重磅開啟

主播、大咖“直播+實地探訪”帶領廣大酒友

云游覽齊魯古鎮(zhèn)、云科普酒史文化

云探秘醉美芝香、云體驗古法釀造

……

南校場燒鍋遺址

伴著陣陣濃郁的酒香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

中國酒文化史專家王賽時

為大家講解了傳承千年的景芝傳統(tǒng)釀酒技藝

以及南校場燒鍋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

↓↓↓

南校場燒鍋遺址

南校場燒鍋遺址,是當年景芝“七十二燒鍋”中唯一保存完整的遺址,也是迄今為止國內白酒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釀酒作坊之一。

在南校場燒鍋遺址內,天鍋、石磨、甑桶、酒簍、酒窖……一件件古老的釀酒器具,像神奇的時光機器,不僅還原了傳統(tǒng)的釀酒工藝,也將直播間的觀眾們帶到了景芝“72座燒鍋”的歷史時期。

現如今的南校場燒鍋遺址,已形成了保護和挖掘源遠流長的酒文化,展示景芝釀酒工藝與釀造現場相結合的古釀酒坊,被批準為濰坊市十佳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榮獲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

就是在這里,景芝匠人用畢生心血所釀制的美酒沉淀發(fā)酵,也是在這里,記錄了景芝厚重的釀造文化和釀酒歷史,更記載著傳承千百年的景芝匠心。

南校場燒過遺址占地面積400平方米,古老窖池100多個,在這里,從出窖、潤料拌料、裝甑等流程再到最后的入窖,全部人力完成。從一定程上來說,這里就是景芝傳統(tǒng)釀酒工藝與匠心精神的最佳代表。

“一斤酒來八斤汗”,雖然夸張卻也是釀酒工匠的真實寫照。

例如出窖,2米深的古窖池中一鍬一鍬的挖出酒醅,既要保證速度,而且還要兼顧酒醅的準確分層,下鍬的深度一絲一毫都需要精準的把握,沒有多少年的經驗是絕沒有這樣的技藝修為,有時對于絲毫的精準拿捏或許毫不遜色于歐陽修說的賣油翁。

比如說裝甑。他們在那么一塊地上時而似閑庭信步,時而似深海擒龍,時而似急雨落花,整個過程,如果把甑桶看成一塊畫布,那么每一鍬下去都該是不可多得的潑墨驚世之作,不要以為是為花拳繡腿好看,這是對于裝甑關鍵因素——對汽的預判和捕捉后的反應。

桃花柳絮春開甕,細雨斜風客到門”,置身于南校場燒鍋遺址,仿佛穿越到了古時熱鬧繁忙、盛極一時的燒酒作坊,看到的更是“天睛沿街搬壇攜簍,提瓶攥壺,爭相搶購景芝美酒”的場景……

想不想實地探訪南校場燒鍋遺址?

歡迎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全程云游景芝!

Hash:07d0c090486aa2e7304c548af06151756c3670b1

聲明:此文由 景芝酒業(y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