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紅螺寺

紅螺紅螺寺景區(qū)位于北京懷柔區(qū)城北5公里的紅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區(qū)55公里,景區(qū)總面積800公頃,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

紅螺寺始建于東晉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原名“大明寺”(明正統(tǒng)年間易名“護國資福禪寺”,因紅螺仙女的美妙的傳說,俗稱“紅螺寺”)。

紅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勢而建,布局嚴謹,氣勢雄偉。它背倚紅螺山,南照紅螺湖,山環(huán)水繞,林木豐茂,古樹參天。紅螺寺處于紅螺山山前的千畝蒼翠的古松林之中,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剎”的優(yōu)美的畫卷。紅螺寺背倚紅螺山,南照紅螺湖。寺周圍各種樹木有600多種,植物種類60多個,林內(nèi)生活繁衍著多種鳥類和野生小動物。據(jù)林業(yè)部門測算,紅螺寺轄區(qū)內(nèi)有各種樹木百萬余株,林木覆蓋率90%以上。寺東的松林浴園生長著1000多畝茂盛的古松林樹,百年以上的古樹就逾萬株,是北京市重要的古樹群之一。

歷史

紅螺寺的開山鼻祖佛圖澄,是以“神異”著稱的第一個僧人。據(jù)《高僧傳》記載,他是一位精通咒術(shù)、了悟禪機,能洞察過去預(yù)知未來神通廣大的高僧。西晉末年,佛圖澄由于感夢來尋找中國北方佛教發(fā)祥地,二十余年無果。東晉咸康四年他跟隨后趙石勒、石虎北征段遼來到漁陽城(現(xiàn)懷柔地區(qū)),發(fā)現(xiàn)紅螺山山形上部如舞動雙翅的大鵬金翅鳥,下有佛祖成道時“觸地印”瑞像,此山暗契圣教,瑞顯佛儀,恰合他感夢之境,于當(dāng)年創(chuàng)建此寺,起名“大明寺”,即現(xiàn)在的紅螺寺。

“紅螺寺”乃是明正統(tǒng)年間“護國資福禪寺”的俗稱,來源于一個民間故事。流傳到現(xiàn)在,故事有幾個版本,不過是說玉皇大帝的兩個女兒來到這里,化成兩個巨大的紅螺棲身紅螺湖。不同版本在于兩個仙女下界原因的區(qū)別:貪戀人間風(fēng)景、愛慕人間感情或者肩負拯救黎民于水火的重任。紅螺寺的原名被人們遺忘了,反倒是這個帶著風(fēng)情故事的俗名被佛界與人界共同接受,或許這也暗示著紅螺寺一度會成為一片絢爛紅塵,陷進無盡的人間煙火中去。

大唐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根據(jù)《中庸·哀公問政》中“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的寓意,對少數(shù)民族的政策上實行“懷柔政策”,使其歸附自己,這是自漢代以來首次將“以戰(zhàn)為主”改為“以和為主”的政策。在李世民的恩允下,北方少數(shù)民族靺鞨族8000多人,內(nèi)遷到懷柔桃谷山定居。唐皇朝撥款,將紅螺寺進行了大規(guī)模擴建,希望紅螺寺能為皇室社稷降祥賜福,以求國泰民安,民族和諧,天下統(tǒng)一。

金世宗完顏雍在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將當(dāng)時皇室最權(quán)威的大圣安寺住持高僧佛覺禪師派往紅螺寺做主持,以示金朝皇恩浩蕩,金皇統(tǒng)治如佛之慈悲。佛覺禪師在紅螺寺講學(xué)多年,法席盛大。

在元代成吉思汗時期,為保護紅螺寺,以法典《大扎撒》為依據(jù),發(fā)布鐫刻“榜示碑”并安放于寺廟山門墻上?!鞍袷颈备攀隽思t螺寺本系皇家寺院,是為皇室祈壽祈福的地方,各色人等不得對本寺非理搔擾,并確定了寺廟的界限和土地樹木等,不得侵占、砍伐。

元代的云山禪師是主持皇室祠廟大圣安寺的高僧,經(jīng)常受到皇帝的召見和請教,云山當(dāng)時還領(lǐng)有榮祿大夫大司空的官銜,是皇上的政治顧問,常解答皇帝對有關(guān)時政的咨詢。在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皇上恩準云山大師歸老紅螺寺。云山大師到紅螺寺后用累朝所賜金銀珍寶,又向社會募集部分銀兩,再次修繕了紅螺寺。

因為紅螺寺是北方佛教的發(fā)祥地,是十方常住寺,同時還是云游僧人學(xué)習(xí)進修佛學(xué)知識的寺院,使得來這里學(xué)習(xí)的僧人非常多,所以在紅螺寺西側(cè)的甘澗峪溝內(nèi)建有寺廟群,號稱“二十四廟七十二庵”,都是紅螺寺所管轄的下院。

明英宗正統(tǒng)二年(公元1437年),英宗的大姐順德長公主大婚,皇室為成婚大禮大修佛事,出資重修了紅螺寺。明正統(tǒng)年間,皇帝英宗朱祁鎮(zhèn)來寺降香,在看到佛頂放光后,認為是護國賜福的祥瑞之像,龍顏大悅,特親筆賜“護國資福禪寺”的寺名,現(xiàn)此名仍刻于紅螺寺山門上。明熹宗皇帝朱由校于天啟五年(公元1626年)賜紅螺寺一口“天啟大銅鐘”,至今已有著370多年的歷史,現(xiàn)存放于紅螺寺大雄寶殿內(nèi)。大銅鐘上鐫刻皇帝敕賜的鐘銘為:

清攝政王多爾袞為保大清江山永固,朝拜紅螺寺后親筆題匾《大光明藏》并掛于大雄寶殿。后匾額隨大殿拆毀而遺失。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4年),康熙帝圣駕紅螺寺降香,在寺前竹林西側(cè)的山亭中設(shè)御座賞竹。后懷柔知縣吳景果寫詩《竹下作》:“……六百一十有三桿,特令中官記其數(shù)……”反映了康熙皇帝賞竹時的情景。 清嘉慶年間為了保護紅螺寺廟產(chǎn),在大雄寶殿前設(shè)立了“四至石碑”,碑文中明確紅螺寺八個方向的范圍界限。此碑現(xiàn)仍立于紅螺寺大雄寶殿前。

清嘉慶年間,際醒大師在紅螺寺創(chuàng)建凈土道場,弘揚佛法,救世度人。大師苦心經(jīng)營勤儉持寺,募置大量土地為永久之計,創(chuàng)造并實行了“福田制”這一善舉。當(dāng)時紅螺寺共擁有約360頃的田地,把這些田地以低廉的租金交給農(nóng)民耕種,紅螺寺用收取的廉價租金除部份供自用外,其余的均用于為百姓做善事。在實行“福田制”之外,還在寺內(nèi)設(shè)“舍粥場”賑濟孤貧;每年臘月二十五為附近窮苦百姓送包餃子的白面;開設(shè)藥房炮制觀音普濟丹,舍藥救人?!吧嶂唷㈥P(guān)面、施藥”三件善事也形成制度,并長期堅持下來。紅螺寺“福田制”和“三善事”等善舉的實施,維護了一方平安,造福了一方百姓。

清末慈禧太后也曾朝拜過紅螺寺,對紅螺寺神奇的“竹林”、“古銀杏”和大殿后的“藤纏松”景觀贊不絕口。在寺南的青龍山觀看寺廟全景時,發(fā)現(xiàn)紅螺寺群山環(huán)抱、藏風(fēng)聚氣、祥云籠罩,是一處風(fēng)水寶地。慈禧太后許愿希望香火旺盛的紅螺寺能保佑大清江山,并重賞了紅螺寺。慈禧寫了“?!薄ⅰ皦邸眱蓚€大字,掛于寺院東跨院的客堂,回宮后不久又差人送來了“四扇玉屏風(fēng)”、“九曲蓮花燈”兩件重寶,玉屏風(fēng)擺在了客廳里,蓮花燈掛于大雄寶殿內(nèi)正中的釋迦牟尼像前。

解放后紅螺寺一度被易為學(xué)校,寺廟的核心建筑大雄寶殿于1972年被拆毀,集中存放在殿內(nèi)的大量文物、法器、佛經(jīng)等盡數(shù)丟失,文物保護區(qū)大部分建筑也因年久失修而破舊不堪。紅螺寺景區(qū)從1990年開始進行保護性的開發(fā)建設(shè),逐步修復(fù)修繕了殿堂、羅漢園、觀音寺等,開辟了旅游線路,大量植樹栽花綠化美化環(huán)境,不斷增加完善旅游配套設(shè)施,同時還投巨資在紅螺山西側(cè)復(fù)建了“山西庵”、“三皇廟”、“朝陽寺”、“天溪庵”、“圣泉山觀音寺”等五處紅螺寺下院,并融入了“儒、道”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使紅螺寺佛教文化有了補充和延伸,“佛、儒、道”三教合一形成了紅螺山紅螺寺地區(qū)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內(nèi)涵。

建筑布局

古寺占地百畝,分五處庭院,房244間。中院以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為軸心,設(shè)有東西四所配殿;千手觀音殿,伽藍殿,際醒祖師殿,印光祖師殿和誦經(jīng)房數(shù)間。東院為接待處;西院為方丈退居寮和十方堂;東下坎北為老僧退居寮和延籌堂,南為練習(xí)功場;西上坎為螺螄塔和骨灰堂。

紅螺三絕景:雌雄銀杏、御竹林、紫藤寄松

雌雄銀杏

在雄寶殿前有兩棵古銀杏樹,東邊的雌樹清秀矮小些,西邊的雄樹高大粗壯,這棵雄的銀杏樹,樹齡在1100年以上,樹高30多米,整個樹的圍度達到7米之多,雖逾千年但生機不減。每年春天雄樹開滿淡黃色的小花,秋天不見果實,而雌樹每年春天不見花開秋天卻果實累累,人們覺得它們象天作一雙、珠聯(lián)璧合的夫妻,所以也稱他們?yōu)?a href='/jingdian/77777' target=_blank>夫妻樹。

有句俗語說:“獨木難成林”,而紅螺寺中的雄銀杏樹卻有“獨木成林”之勢,因為它從根部長出了十個筆直筆直向上發(fā)展的枝干,而且這十個支干又有一個非常神奇的傳說,當(dāng)?shù)厝讼鄠鳎繐Q一個朝代,這棵雄銀杏樹就從根部長出一個新的支干,現(xiàn)在是十個支干和一個主干。這兩棵銀杏樹春天是古樹吐新芽,夏天則枝繁葉茂綠樹成蔭,到了秋天,金黃色銀杏葉把大雄寶殿襯托得輝煌壯觀,惹人駐足留連。銀杏樹是孑遺植物,我國特有的植物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個樹種,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賞價值,所以雌雄銀杏被稱為“紅螺三絕景”之一。

御竹林

山門前的這片竹林為元代云山禪師所栽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據(jù)《懷柔縣志》記載:清康熙32年(公元1694年)圣駕紅螺寺降香,看到這片翠綠的竹林倍感新奇,即令身邊的官員清點竹子的數(shù)量為613株,臨走前叮囑寺內(nèi)的僧人和當(dāng)?shù)氐墓賳T要對竹林善加保護,以便他常來觀賞,后來人們就稱這片竹林為“御竹林”。在竹林西北角還有一個照原樣恢復(fù)的“觀竹亭”,當(dāng)年清康熙帝就曾在原亭內(nèi)設(shè)御座賞竹。紅螺寺竹林四季常青長勢茂盛,有竹約百萬株,被稱為“紅螺三絕景”之一。

我國竹的種類繁多,約250余種,紅螺寺的竹子為黃槽京竹,俗稱玉鑲金(竹子整體為綠色,溝槽為黃色,稱玉鑲金,反之稱金鑲玉)。竹是禾木科多年生植物,中空有節(jié)常綠,古人將竹子人格化比喻為“君子”,正所謂“未曾出土先有節(jié),即使凌云也虛心?!?蘇東坡詩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紅螺寺這片北方四季常綠的竹林已成為景區(qū)的一大雅景。

紫藤寄松

在大雄寶殿后三圣殿前的院落西側(cè),是“紅螺三絕景”之一的紫藤寄松。這景是一棵平頂松和兩口藤蘿構(gòu)成,這棵平頂松高約6米,枝分九杈,把它有力的臂膀平行的伸向了四面八方,而兩棵碗口粗的藤蘿又如龍盤玉柱一樣爬滿了整個枝頭,為這棵松樹增添了媚嫵之感,而且松藤并茂形成了一把天然的巨傘,遮蔭面積近300平米。

每年5月初,滿架的藤蘿花就象一串串的紫瑪瑙墜滿整個枝頭,如一片紫色的祥云浮在殿宇之間,濃郁的花香飄滿整個寺院。古時候每年花季,本寺的住持,就會邀請京城附近寺院的住持長老、名人雅士來紅螺寺,坐在樹下賞花論道。

元代《紅螺山大明寺碑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微風(fēng)夜聽金鋃鐺,諸天衛(wèi)法藤蘿旁”,此景至少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俗話說:“藤纏松,松難生”,而紅螺寺中的松藤卻和睦相處了800多年,藤不離松,松不辭藤,相親如初,所以它被稱為“紅螺寺三絕景”之一。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漢傳佛教寺院的正殿,又稱大殿,通常供奉三身佛或三世佛。紅螺寺的大雄寶殿供奉的是橫三世佛。橫三世佛從空間上分別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在大殿里供奉的位置也是自西向東依次排列。大雄寶殿兩側(cè)供奉的是十八羅漢,釋迦牟尼像后供奉的是海島觀音,觀音左側(cè)是善財童子,右側(cè)是龍女,還是男左女右。此外,有趣的是還有唐僧師徒四人也出現(xiàn)在觀音旁邊的塑像群里。

牌樓

紅螺寺大門前有氣宇軒昂的四柱三門式巨型牌樓,畫棟雕梁,牌樓上方有人大常委副委員長盧嘉錫題寫的“京北巨剎”四個大字。

三圣殿

從左至右分別是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

阿彌陀佛做兩手相托狀,以接引眾生。在佛教中,阿彌陀佛的佛號是皈依(阿)-無量(彌陀)-覺者(佛),連起來就是皈依、供奉無量覺者。阿彌陀佛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觀音主“悲”,表示下化眾生,勢至主“智”,表示上求菩提,兩位菩薩協(xié)助阿彌陀佛接引念佛眾生,合稱為“西方三圣”。三圣殿內(nèi)兩邊墻上畫的是佛教二十諸天護法像,天王殿里的四大天王和韋馱菩薩均在其列。

達摩殿祖師殿

三圣殿的西面是達摩殿,達摩是禪宗祖師,出現(xiàn)在凈土宗的寺院里,可能正是我國大乘佛教各教派殊途同源的佐證吧。

伽藍殿

伽藍殿供奉的是護法伽藍神,伽藍指僧院,護法伽藍就是護衛(wèi)寺院的神。紅螺寺供奉的護法伽藍是武圣關(guān)公。

伽藍殿是寺院道場的通稱,佛教伽藍神的代表形象?!纲に{神」,就狹義而言,指伽藍土地的守護神;廣義而言,泛指所有擁護佛法的諸天善神。我們見到的伽籃菩薩像穿圓領(lǐng)寬大之深綠袍,胸前加掛一盔甲,展現(xiàn)出華麗富麗之氣。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飛龍紋外,還有散布袍身的云紋,及袖邊、衣擺的花瓣紋,以紅和橙色裝飾。加有一層外袍。

大殿的東邊配殿,一般是伽藍殿。

經(jīng)文引述

《法苑珠林》卷五二:“護法伽藍神斯有十八神,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四名嘆妙,五名嘆美,六名摩妙,七名雷音,八名師子,九名妙嘆,十名梵響,十一名摩妙,十二名佛聽,十三名嘆德,十四名廣目,十五名妙眼,十六名徹聽,十七名徹視,十八名遍視。”

《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jīng)》卷四:護僧伽藍神有十八人,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四名巧妙、五名嘆妙、六名廣妙、七名雷音、八名師子音九名妙美、十名梵響、十一名人音、十二名佛奴、十三名嘆德、十四名廣目、十五名妙眼、十六名徹聽、十七名徹視、十八名遍觀。此謂之為‘十八伽藍神’。

紅螺湖

紅螺湖景色優(yōu)美,湖水蕩漾,綠樹成蔭,山水相依,百鳥爭鳴,湖中半島綠蔭簇傭著“紅螺仙女”巨型雕像,“紅螺仙女”手捧寶珠阿娜多姿印影在湖水中,更增添了紅螺湖的幾分美麗。紅螺湖面積1200畝,其中水面1000畝,陸地200畝。

紅螺山

紅螺寺背靠紅螺山,雙峰并立,東峰海拔811.90米,西峰海拔812.9米。因其雄偉高大和位置突出,自古就是京北地區(qū)重要的地理標(biāo)志性名山。紅螺山的形象,還是一座天然的佛成道相。山頂是展翅飛翔的大鵬金翅鳥。東西雙峰是雙翅,雙峰之間尖銳的小山峰是鳥喙。雙峰下面的山體是結(jié)跏跌坐佛身。山中下部,五道彎曲的山脊恰似一只巨手,指向山麓曾出雙紅螺的珍珠泉。這只巨手,是佛祖所施成道印。紅螺山映現(xiàn)的佛祖成道相,自古就經(jīng)高僧指認,為無數(shù)信仰者頂禮膜拜。開發(fā)10多年來;紅螺寺景區(qū)持續(xù)投資進行山上旅游景觀和旅游設(shè)施建設(shè),在山腰處重建觀音寺,栽植培育大片紅葉、梅林,修筑登山步道直通雙峰的東頂,步道長度約8公里。并在步道沿線的視野開闊處修建兩組供游客觀景及休息的亭廊,以滿足游客登高望遠、爬山野游的需要。

紅螺塔

紅螺雙塔全部由漢白玉石雕筑而成。這座覆缽式雙塔的基座,建在一個長方形的塔臺上,塔身正面雕有龕門,龕內(nèi)刻有“紅螺塔”三個大字。塔身上方雕有十五層相輪,剎頂為寶珠。據(jù)清康熙年間《懷柔縣志》記載:“山下有泉名紅螺泉。中有二螺大如斗,夕吐光焰,山色為之殷紅……天時兩紅螺死,寺僧為雙浮屠之建雙塔,從此紅螺山得名,寺院也從此得名紅螺寺?!?/p>

千手觀音殿

據(jù)《千手千眼大悲心經(jīng)》訊載,觀世音在過去修行時,因聽千光王靜如來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生大慈悲心,想到塵世間眾生災(zāi)難深重,難以解脫,便發(fā)愿要具足千手千眼,以“利益安樂一切眾生”。因其誓愿功德無量,所以立即就得到了這種身相。千手表示遍護人生,千眼表示遍觀世間?!扒智а邸?,寓意大慈大悲、法力無邊。大慈即給一切眾生以快樂;大悲,即撥除一切眾生苦厄??傊智а塾^世音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表現(xiàn)。如果有情眾生供養(yǎng)他,則被認為可得到消災(zāi)、增益、敬愛、降伏等四種成就法,從而顯示了她無比廣大的慈悲之心。

山門殿

山門上書“護國資福禪寺”,是明英宗朱祁鎮(zhèn)(正統(tǒng)年間,親征被擒之前)親筆所書。紅螺寺的山門一大兩小,也稱為“三門”(空門,無相,無作)。

五百羅漢園

五百羅漢園坐落在寺東千畝松林中,占地20公頃。500尊羅漢像是由青石材質(zhì)真人比例雕刻而成,并以高5米的漢白玉石佛為中心分10組分布排列,他們或坐或立,相貌神態(tài)各異,形成了一組大型佛教藝術(shù)雕塑群。

天王殿

天王殿正中前座供奉彌勒佛(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彌勒菩薩,即將要成佛。準佛?!哈哈),背后供奉韋馱,殿兩側(cè)供奉四大天王,韋馱與四大天王都是佛教二十諸天護法神。

四大天王分別為:

東方持國天王(東北角)——他能護持國土,所持琵琶代表責(zé)任、秩序、和諧。主調(diào)。

南方增長天王(東南角)——他能使人善根增長,所持寶劍代表勇猛、開拓、精進。主風(fēng)。

西方廣目天王(西南角)——他能凈天眼觀察保護人民,所持龍代表機敏、觀察。主順。

北方多聞天王(西北角)——他能以大福德保護人民并了解四方事,為四天王中神力最大。所持寶傘代表和平、清凈、辟除煩惱。主雨。

在藏傳佛教中,廣目右手托一佛塔;多聞左手神鼠右手幢幡,這種形象可以再藏傳佛教寺院中見到,如拉卜楞寺等。

紅螺寺中的韋馱塑像為雙手合十,金剛杵橫在腕上,表示加納,云游僧人可以免費吃住。如果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那就意味著不接待來僧掛單,行腳僧不要自討沒趣,最好另投山門。

祖師殿

際醒祖師(1741—1810)

河北豐潤人,俗姓馬,字徹悟、納堂;號際醒,又號夢東,是凈土宗第十二代祖師。

際醒祖師精通經(jīng)史,二十三歲出家,遍習(xí)圓覺、法華、楞嚴、金剛諸經(jīng)。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到紅螺寺創(chuàng)建凈土道場,時稱法門第一人。祖師專以凈土為悅,恒常講演,勸人念佛。四方學(xué)者云集,聲名遠揚。朝鮮等東南亞地區(qū)的僧人也不遠萬里,前來求經(jīng)學(xué)道,至使紅螺寺聲名遠播,香火日盛。世人稱之為:“海內(nèi)凈土首推紅螺焉”。際醒亦被奉為凈土宗第十二代祖師。其弟子整理出的《夢東禪師遺集》流傳至今。

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十二月十七日,“際醒祖師面西而坐,手結(jié)彌陀印,安然圓寂。供奉七日,面目如生,慈和豐滿,白發(fā)變黑,光潤異常。二七入龕,三七荼毗,獲舍利百余粒。弟子尊師遺命請靈骨于普同塔內(nèi)。” 一九九三年四月,懷柔縣文物管理所清理普同堂地下室時,發(fā)現(xiàn)了際醒祖師舍利塔。經(jīng)進一步清理,找到了十三顆舍利和三顆牙齒。從此,紅螺寺珍寶——際醒祖師舍利子重現(xiàn)于世人面前,供人們瞻仰。

印光大師(1861—1940)

俗姓趙,陜西合陽人,法號圣量,別號常慚愧僧。大師“初讀程朱書,受其辟佛之影響,病目幾喪明,得聞佛經(jīng),始悟前非。”后于21歲時出家,勤習(xí)功課,功讀《發(fā)愿文》和《龍舒凈土文》,從中悟出念佛及了生脫死之道,即專修凈土,心不離佛。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87年),印光聞聽紅螺寺為專修凈土道場,于是不辭勞苦從湖北竹溪蓮花寺來紅螺寺參學(xué)悟道。他如饑似渴地攻讀際醒傳授的遺經(jīng),立大志一心念佛。六年后凈業(yè)大進,后往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再后又至報恩寺,開始對眾開示,并設(shè)凈土道場,為此,世上留下了:“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印光大師被譽為“民國第一尊宿”,列為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

文章來源于旅游日志官方網(wǎng)站:www.lvyourizhi.com

旅游日志,旅游出行參考平臺,您身邊的景點百科!

旅游日志QQ群: 466764812

Hash:685c13c77783bec54467551add7765a78401a808

聲明:此文由 旅游日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