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驚呆了|板栗溝原來是這樣的,看到它我情不自禁賦詩一首......

徐家溝地處內(nèi)江市中區(qū)靖民鎮(zhèn)長安村,峽谷地形,因盛產(chǎn)板栗,享有“板栗溝”的美譽。

板栗溝

俯瞰板栗溝

走進徐家溝,房前屋后,溝里溝外,板栗樹隨處可見,從山頂望去,深溝險壑如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綠被。據(jù)說,很早以前,在長安村附近打出了鹽井,正是當(dāng)時的鹽商帶來了板栗種子,才有了今天板栗樹滿溝的壯觀景象。

徐家溝的板栗樹,幾十年、上百年的比比皆是。這里樹齡最長的要數(shù)長安村4組黃大爺院外那棵280年的“明星板栗樹”,樹干粗壯,樹冠寬闊,樹葉濃密,掩映著農(nóng)家小院。5月開花,6月掛果,9月成熟,這棵老樹每年可結(jié)板栗百余斤。借助板栗樹漫山遍野的大好優(yōu)勢,去年9月,長安村在徐家溝舉辦了首屆“板栗旅游文化節(jié)”。

采石場和水渠

板栗溝呈U字形,穹隆地貌,環(huán)溝的巖石層大部分掩映在翠綠的竹林和板栗樹之中。山野田土間,不時可看到散落的巨石點綴成景。

漫步徐家溝,采石的痕跡隨處可見。在林中不僅能見到因采石形成的凹型崖壁,在山上還有一處早已廢棄的寬大采石場,由于一層一層均勻地開采,其開采立面遠看竟然如同用條石砌成的石墻,很有美感,其規(guī)則的線條展現(xiàn)出一種別樣的韻味。

而一道裸露在山路旁的懸崖峭壁,則成為了攀崖項目的絕佳場地。路過此處,正好看到一名專業(yè)人員在幫助一名十二三歲的男孩套上裝備,講解攀爬要領(lǐng)。小男孩興致勃勃,躍躍欲試。

采石場

當(dāng)?shù)刎S富的巖石資源,為農(nóng)田水利等基礎(chǔ)設(shè)施的建設(shè)提供了便利。從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方向開車前往徐家溝,途經(jīng)雙雁村,就會看到一座石拱橋般的水渠橫亙空中。水渠跨度大,共有大小16拱。水渠最高處距地面有四層樓高,故此被老百姓稱為“天橋”。水渠雖然早已棄置,但它卻見證了上世紀(jì)60年代大興水利的歷史。而從徐家溝通往龔家鎮(zhèn)方向的路上,也有一段同時期修建的水渠,它不及“天橋”那么高,沒有“天橋”那般的跨度,在留住歷史記憶的同時,又承擔(dān)起新的使命。粉刷一新,書寫著“長安新村”的水渠,如今成為長安村的門戶。

古寨遺韻

古寨門

在徐家溝,散布村落的古遺跡引人入勝。隨著指示牌逐一尋去,可發(fā)現(xiàn)南宋時期修建的永安寨遺址。當(dāng)殘存的石基和一道2米高的石砌寨門出現(xiàn)在眼前時,讓人仿佛一下回到遠去的時代。那風(fēng)化嚴(yán)重的石頭、那積年的苔蘚、那橫插門柵的石孔以及山寨石墻上布滿的網(wǎng)狀黃桷樹樹根,一同訴說著久遠的故事。據(jù)村民介紹,古寨原有寨門12道,目前僅存這一道較小的寨門。

繼續(xù)探訪,會看到早已被叢林覆蓋的古炮臺遺址。當(dāng)?shù)匾晃恍臻T的大爺75歲,非常熱心,我碰到他時,他背著一個大背簍尋采草藥,聽說我要去找古炮臺遺址,老人家二話不說,停下手中的活就給我當(dāng)上了向?qū)?。炮臺建在一座山頭之上,雖然大炮早已不見,但從架炮的位置看,炮口的方向應(yīng)該是對著同一山梁的另一個山頭,如今,這道山梁已被劈開了一個通道,內(nèi)遂高速公路由此穿過。

密林小道和清代石碑

在炮臺背面的山下,順著古寨門向右,有一條幽靜的溝中小道,遮掩在濃密的板栗樹和翠竹之中,蜿蜒于險峻的崖壁旁。穿行在這條綠色長廊間,倍感寂靜和清涼帶來的愜意和舒適。陽光透過密林,灑下斑駁的影子,落在地上,落在葉上,落在巖石之上。

這林間的小道,步步亦景,隨便一站,即可拍下一幅秀美的畫面。在道路盡頭,一方寬大的石壁上雕刻的字跡則向人們揭示著另一段歷史:一位官居翰林的徐姓皇親由清朝庭派遣到當(dāng)?shù)毓ぷ?,死后葬于此處,并在巖壁上刻碑紀(jì)念,徐家溝地名也由此而來。

地主莊園

竹徑通幽

站在徐家溝U形底的山頂向北遙望,坐落于汪家嘴、背靠長山崖的一片竹林中,掩藏著曾經(jīng)稱霸一方的康姓地主莊園遺址。據(jù)當(dāng)?shù)匕傩罩v,地主莊園以前寬得很,但絕大部分建筑都已拆除修建了新房。行走于此,從尚存的一面青磚墻、一段石欄桿、一座四合院依稀可感受到莊園盛極一時的氣場。而當(dāng)?shù)卮迕裰鲃訋泛蜔崆榻榻B,讓我感到親切如故,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山洞

距徐家溝不遠,隱藏著兩個天然形成的山洞。一個是洞口開在峭壁上的“藏兵洞”,一個是位于山下的“硝洞”。

據(jù)說,兩處山洞都與土匪盤踞和藏身有關(guān),“硝洞”則因部隊在此制作火藥而得名。“藏兵洞”被山中的植被遮掩,洞口很難發(fā)現(xiàn),隱蔽性極強。“硝洞”呈貝雷帽形狀,由外而內(nèi),高度逐漸降低。洞口開闊,有十二三米寬,近4米高。洞內(nèi)面積千余平方米,有三個籃球場那么大,可容納上千人。山洞空氣潮濕,巖石中有水慢慢滲出,形成水滴滴下,在空曠的山洞中發(fā)出清脆悅耳的回響。以前,夏季炎熱的時候,村民都喜歡到“硝洞”避暑納涼。村民說,洞中從來沒有巖石掉下。目前,還有個別村民以洞為房,居住在洞里。

后記

到板栗溝時值初夏,我們看到了漂亮的紫色藍花楹、臭草花,也第一次見識了條形的板栗花。而尤其吸引我們的,是盛開在曠野的思茅草花。一片又一片,隨風(fēng)搖曳,婀娜多姿,遠遠望去,如欣賞一場大自然帶來的盛裝舞會。壯麗的場面惹得同學(xué)們紛紛加入其中,與花共舞。感慨同學(xué)們的歡聚和暢游,我寫下一首小詩《相約板栗溝》:

初夏出門早,

天氣晴剛好。

又是一回喜相逢,

少年心,人未老。

舊面孔,新容顏,

攀肩拉手話流年。

踏平岡,穿翠廊,

誰說春去無風(fēng)光?

你依竹,我執(zhí)柳,

采石場上騰空舞。

五月板栗滿樹花,

石巖旁樂哈哈。

山中思茅花勝雪,

迷了雙眼醉了風(fēng)。

彩巾飛,歡聲遠,

相顧張張是笑臉。

回首三年同窗情,

且看今朝鄉(xiāng)間行。

舉杯何須邀明月,

身邊都是同學(xué)。

農(nóng)家小院野味香,

鬧聲驚得池魚慌。

興未盡,意茫茫,

再驅(qū)輕騎向遠方。

贊是一種鼓勵 | 喜歡本文的親們,請在下面點贊哦~

Hash:a35c8cf9ace0fef7cd2ad0b48f47a869a753a243

聲明:此文由 佚名_355526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