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娃拍復(fù)古照嘛,就在臨平弄堂里的口袋公園

余杭臨平,我在這里長大,也在這里生活,所居之地從上塘河桂芳橋(2013年桂芳橋連同大運河一起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橋南-橋北-橋南-橋北來回搬遷。

實際上小鎮(zhèn)最初的發(fā)展也不過沿著河道的三五條街道以及其中交錯著的里弄,橋南的家在其其弄(左右少一撇一捺,如“乒乓”,發(fā)音"jie ge"),這片早已拆遷了,那棟在一片平層瓦房中建起的兩層小洋房不到十年也一起被拆了,連照片都不知道落在哪里。橋北除了街道翻新、商鋪林立和不斷轉(zhuǎn)讓,80年代的房子卻也破除不了格局、所以弄堂還在。

這兩年的宅居生活,加上這長逾百日的疫情和網(wǎng)課,有一種時間、空間都被壓縮的感覺。只是每日下樓晃蕩,也就是這一兩年城建改造的弄堂里的 “口袋公園”便成了我眼中新生的景,于是帶上小妞拍拍照片,隨意度日也讓孩子有些許快樂和知曉。

大園文化

深處老城腹地,趙家弄以西、美人堂弄以北、大園弄以東、史家埭路以南。顧名思義,這里有一條大園弄,原先還有一口大園井。據(jù)史料記載,民國時期,趙家弄是臨平最為繁盛的街區(qū),“民信局、鄔家茶店、爆竹店”和趙家弄盡頭的應(yīng)家大院,無一不顯示出趙家弄的熱鬧和繁華。其實這些我無從感知,只記得臨平百貨大樓有多火,買了一架20余鍵盤的紅色小鋼琴是真好。

洋園春曉

為民國年間的“臨平十景”之一。洋園系清乾隆時,大學(xué)士孫士毅的私家花園,曾是余杭歷史上官階最高之人的私家花園!原來去外婆家的路上還有這樣一個重量級宅子啊。

龍興橋

位于臨平鎮(zhèn)東原龍興寺旁,為南北向跨上塘河單孔石橋。其始建年代無考,于宋天禧年間重修,明洪武和清乾隆兩次重建。橋因龍興寺而名“龍興橋”。到了龍興橋也就到了小時候出鎮(zhèn)子的邊界, 也就到了不復(fù)再見的高中學(xué)校。這會兒走到龍興橋我都不太會再往東走,就覺得該轉(zhuǎn)身了。

大圓井、洋園、龍興橋還有我感情最深的桂芳橋,走一趟也不過一課時。城建花了不少周章改建的“口袋公園”在《余杭晨報》也有很好的文章。市井文化、市井觀之,一屆布衣帶著女兒入了這片所居之地的鏡頭,能夠稍許感知老底子的文化也就可以了。

最后你親眼所見一定會有落差哈,那也大可不必失望。所謂景色,身在其中、未必入心,看多了也會審美疲勞,但是給女兒拍好看的照片我還不曾膩過(呵呵)。這里不僅是我成長生活的地方,也是大山小愛以及很多人的老家啊。

第97篇

做一個安靜且獨立的人、

一鏡看世界、一眸觀內(nèi)心!

Hash:e5be0f0569937d06d9c8e580cd13cc7e5f5269e5

聲明:此文由 來往吧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