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拐小學的變遷與江瀆廟
汪家拐小學的變遷與江瀆廟
青羊教育局所屬原汪家拐小學,其地有著上千年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因為它的前身即是成都著名古跡——江瀆廟的一部份。所謂“江瀆”就是江神。按《廣雅》所記:“江神謂之奇相?!薄督洝氛f:“帝女也,卒為江神?!薄妒駰冭弧氛f,奇相為“古震蒙氏之女,竊黃帝玄珠,沉江而死。”不管是奇相,還是帝女,都是上古的神話傳說。古人皆以岷江為長江正源,“江瀆”也就是長江的神祗。
江瀆廟始建于秦代,《漢書·郊祀志》載:“秦并天下,立江瀆廟于蜀?!币院笃浦两駥覛医?。明時,曹學佺所著《蜀中名勝記》將江瀆廟列為“南門之勝”。當時,廟祀仍巍然,廟內(nèi)有銅鑄神像、巨鐘等文物,明亡后廟毀于兵燹,清重建。民國時期廢祠廟興學校,在原址上興辦了南城小學,后更名為汪家拐小學。原廟內(nèi)文物,包括明鑄銅像、鐵花枝、鐵瓶曾移至少城公園內(nèi)(今人民公園)公開展覽。筆者幼時曾攀爬過巨大的江瀆神像。像為座像,豐唇、廣頤,身著玉帶補服,一副王者氣慨。兩旁江瀆夫人像身著霞披鳳襖為命婦打扮。上世紀六十年代神像移至省博物館,至今神像仍立放在省博物館新址,供人參觀。
按陸游《江瀆廟記》所說:“成都自唐有江瀆廟,其南臨江?!笨墒峭艏夜招W并不靠江。其實,在唐以前成都南門有兩條江,《括地志》云:“大江,一名汶江自溫江而來,也就是后來的流江、清江、南河。另一條江叫郫江又叫永平江,成都江、內(nèi)江,西北自新繁而來。郫江由西向南經(jīng)羅城西閶門(位置大約在今老西門),沿著同仁路一線約在今西勝街街口古石犀寺附近折向東方,遂與大江并行,即李白詩所說:“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碑敃r成都人想出南門必先經(jīng)過郫江上的江橋再過流江上的萬里橋才行。到了晚唐成都節(jié)度使高駢修筑羅城讓郫江改道才形成了今天府河的格局。由于郫江移往城北城東,加上市廛日趨繁華,舊河道則逐漸斷流淤塞形成了一連串故道上湖泊,至今故道上仍留有方池街、上池街、下蓮池、糞草湖等地名。
過去,江瀆廟門在文廟西街(包括了今天的省衛(wèi)生干部管理學院),面臨上蓮池。宋時,文彥博祭江瀆神,會賓游嘗,陸游曾留有《江瀆廟納涼》詩:“雨過荒地藻荇香,明月如水浸胡床。天空作意憐饑客,乞與今年一夏涼?!庇钟幸弧陡信f絕句》:“半紅半白官池蓮,半醒半醉女郎船?!笨梢娭钡角宕瓰^廟、上蓮池仍名實相副,池內(nèi)蓮花灼灼,蓮葉田田,是文人雅集,酬唱的場所。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當筆者來到汪家拐小學代課時,大部份廟宇建筑猶存,幾進的大殿,巨大的木柱,從上梁文字來看,當是康熙六年重修的。從大殿那些被煙薰火燎黑得發(fā)亮的大梁上,猶可想見到昔日的繁榮,特別是每當江瀆廟會,午夜清醮,鐘磬齊鳴,聲聞于天的盛況。
一九六六年舊廟建筑遂成危房,全被拆掉,從此不復(fù)有當初的面貌。小學九十年代又被拆了重修了一次。前年由于需要,舊址與園丁飯店(即原華陽縣文廟,也就是后來的二十七中,市教育局基礎(chǔ)建備處)一并劃給了石室中學。汪家拐小學也與上池街小學合并為彩虹橋小學,從而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去年深秋,故地重來,已了無過去的痕跡。時空變幻使人感覺猶如白云蒼狗,參加工作最初十年就在此度過的,就連操場上離離的野草也曾托根于我們舊時的足跡。年輕時代種種往事似乎仍歷歷在目,恍如隔日。彈指間,去日兒童皆長大成人,昔年的小伙、姑娘如今也兩鬢染霜早已為人父母為人之祖了。
然而,不僅人在變,我們的城市、學校也在變,變得更新,更現(xiàn)代化了。今天一座巨大的仿漢綠色琉璃單闕矗立在小學舊址上,一代新人正在這里茁壯成長。
發(fā)表于09年11月2日成都日報,《天下成都》欄目
Hash:196a75152780a40d426984c08d2adb892a88c0fd
聲明:此文由 譚先智文化藝術(shù)公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