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圖悅讀|《漳州鄉(xiāng)村文化記憶之鄉(xiāng)風鄉(xiāng)俗》26.?長泰珪塘“三公下水操”民俗的由來

如果有天堂,那里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悅 讀

點藍色字關注

漳州鄉(xiāng)村文化記憶之鄉(xiāng)風鄉(xiāng)俗》26.長泰珪塘“三公下水操”民俗的由來

長泰珪塘“三公下水操”民俗的由來

長泰縣巖溪鎮(zhèn)珪塘社是葉氏家族聚居福地,自古耕讀傳家,民風淳樸,人文鼎盛。珪塘祭祀民俗發(fā)源于明代,距今近六百年歷史。該活動每年正月十七在珪塘普濟巖舉行,以“三公下水操”為核心,主要紀念宋末名臣文天祥、張世杰、陸秀夫等三位愛國名臣,歌頌三公與天地齊輝的浩然正氣與民族氣節(jié),并教育后裔弘揚傳承三公“忠義勇”的愛國精神。

文天祥、張世杰、陸秀夫身為南宋末年三大著名愛國名臣,因其英勇抗元、寧死不降,而被人們尊稱為“宋末三杰”、“宋末三君子”,又因其最后犧牲在九龍一帶,亦稱“九龍三公”。民間傳說,陸秀夫當年在廣東崖山海戰(zhàn)兵敗后,背負著年幼的皇帝趙昺連同國家玉璽,憤然投海殉國。長泰珪塘葉氏族譜記載,時珪塘葉氏開基始祖葉棻任長泰縣尉,積極督辦糧餉,支持前方“三君子”的抗元活動,其子葉耆亦在抗元戰(zhàn)斗中英勇獻身。珪塘葉氏先輩及宋末“三公”的忠勇愛國和壯烈義舉,受到了無數后人的景仰。明弘治末年,巖溪珪塘普濟巖移建時,珪塘葉氏祖先恭城縣令葉儀、桂平縣令葉玭倡議在普濟巖崇祀“三公”,每年舉行“三公下水操”,以表達對三公“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凜然民族氣節(jié)的崇敬和緬懷之情。

如今,每年新春正月十七,“三公下水操”民俗活動都會如期在珪后村普濟巖舉行。一般以角落為單位,各選六名青年為代表,個個生龍活虎,神采奕奕。傍晚時分,入選的青年們早早來到普濟巖,參加祭天祭祖祭三公的儀式。下水操開始了,只見他們光著上身,赤著腳丫,六人一組,抬著竹轎,轎上綁著神像,來到巖前的方塘,然后縱身躍入冰冷的水中。此時,春寒料峭,天空還下著毛毛細雨,人在水中,轎浮水面,壯士們高聲呼號,齊心協(xié)力,左右擺動神轎。他們模擬當年南宋左丞相陸秀夫背負皇帝趙昺不甘為虜、投海繼續(xù)與敵軍頑強搏斗、直至犧牲的悲壯場景。神像修長胡須在水面上被甩直,神轎一進一退上下顛簸。水池四周吶喊聲更是響徹一片。鑼聲震天,鼓聲動地,八音齊鳴,熊熊火把映照之下,“下水操”的場面極其壯觀。每年珪塘社的“下水操”民俗活動都會吸引遠近的人們紛至沓來。普濟巖人潮洶涌,花燈璀璨,已然成了歡樂歡慶的海洋

珪塘“下水操”民俗活動展現(xiàn)了閩南人特有的代代相傳的家國情懷和愛拼會贏的精神。凡珪塘葉氏人家,即使開枝散葉,遠隔千里,至今仍保留著祭拜宋末“三公”的習俗?,F(xiàn)該項民俗活動廣泛流傳于漳州、廈門、泉州、莆田、福州、廣東海陸豐、南海臺灣彰化等地。2008年,以“下水操”活動為核心的巖溪珪塘祭祀民俗活動被列入了省級非遺保護名錄。舉辦“下水操”民俗活動的珪后村也先后被評為中國傳統(tǒng)村落、全國文明村、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等。

講述者:葉秋露 男 67歲 長泰二中退休老師

采錄者:葉小秋 女 40歲 長泰縣文體局(旅游局)干部

采錄時間、地點:2017年7月于長泰縣

漳州市圖書館林樞樓

在建中的漳州市圖書館新館

編輯:林菁菁

責編:鄭炳文

審核:許麗君

監(jiān)制:蔡宇飛

Hash:bb694052c6a3694ca055cf51d77e02d8c00b442f

聲明:此文由 一根藤上七個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