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太平鎮(zhèn)老街小巷
初識太平鎮(zhèn),總覺得并沒有什么驚奇的地方,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與就地走訪,總有一種難舍難離的依戀。無論春風送暖,無論細雨輕風,這里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站在花團錦簇綠草叢生的湖邊,放眼遠眺,綠涯無邊,溪水纏綿,朦朧的山間云霧繚繞宛如仙境,構(gòu)成了一幅幅恬靜唯美的山水畫卷。
轉(zhuǎn)眼之間,在太平鎮(zhèn)已“定居”一年有余,這里不僅四季如春草木蔥綠鮮花盛開,而且還盛產(chǎn)時令的新鮮水果蔬菜;這里的居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熱誠質(zhì)樸,淳厚豪爽,他們熱愛原始的自然景觀和絢麗多彩的山水風光,更深深地熱愛這一方養(yǎng)育他們的熱土。
近日閑暇之余,聞聽左鄰右舍小敘。在老人們的記憶里,還是惦念那條承載昔日風雨的老街和悠長狹窄的小巷,兩邊是經(jīng)歷無數(shù)風雨依舊斑駁的老屋,厚重破舊的木門,雕花鏤空的窗戶。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磚一瓦,一點一滴,深藏著許多歷盡艱辛的歷史和歲月滄桑的印記。
太平鎮(zhèn)建制年代久遠,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北宋治平前,叫衡山鎮(zhèn)。北宋元豐時,因當?shù)亍芭f多大窯”,因此俗稱“窯子壩”,明代末年始稱太平鎮(zhèn)。又因地處“漢唐巴蜀古驛道”必經(jīng)之路且盛產(chǎn)陶器,也被稱之為“東山旱碼頭”。
孤身遠離車來人往的喧囂嘈雜,不妨探尋一下老街小巷背后的隱秘角落,雖說眼前孤寂的老街已失去往日的繁華,但是小巷里的民居卻是時光靜美古韻盎然。
懷著著敬畏的心情,徘徊在一個人煙稀少的街巷,依舊可以從磚墻上的風痕看到昨日的影子,眼前樹木茂盛碧綠蒼翠,不遠處凋零的窗格上映出的街景,仿佛敘述著過去消失的故事。這時和煦陽光正濃,情不自禁觸摸墻體粗糙的肌膚,不免感觸萬端,親臨老街小巷,感受一下木制結(jié)構(gòu)建筑的原始魅力,也領(lǐng)略一下歲月風塵浸染風霜的世間。
老街幽深,巷子蜿蜒。踏上老街的青石板路,周圍的環(huán)境幽靜而又安逸,樹影搖曳,風語輕訴。抬眼望去,年久失修的臨街店鋪,飛檐翹角的青瓦屋頂,殘缺不全的木質(zhì)門墻,錯綜復雜的雕花格窗,還有傳統(tǒng)民間的手工作坊,色彩陳舊的家居飾品……
這里居住的老人有靜有動,一把竹椅,一把搖扇,一抹陽光,守著老屋,守著孤獨,守著寂寞,守著自己心中的一份純凈;一起聊天,一室品茶,一桌牌藝,談著情感,談著悲喜,談著往事。仿佛都在談?wù)摾辖中∠锱d旺與落魄,好似都在講述老街小巷市井與煙火。
這里的常年住戶,家家都有一個生機盎然的“私家花園”,或門前養(yǎng)花,屋后種菜;或買賣生意,自給自足;或以鄰為伴,其樂無窮。窗下的陰涼處幾只小貓小狗,或?qū)σ?,或嬉戲,或酣睡,或打鬧……
據(jù)說,眼前這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有的差不多已有60多年的歷史,殘缺的瓦礫,草泥的土墻,陳舊的樓梯,扭曲的護欄,烏黑的門板,斑駁的地面,無不顯示著滄桑的憂愁,無不記載著歲月的印記。
臨近木制結(jié)構(gòu)的房屋,與房主熱情攀談,也許是路過的叫賣聲驚動了看家護院的小狗,不安的走來走去,遠處幾條狗同時的叫喚,瞬間打破了老街小巷原有的寧靜。
屋檐下晾曬著隨季的衣物,木墻上粘貼著幾張泛黃的年畫,門廳內(nèi)擱置著多把竹椅,角落里倚靠著一輛老式自行車,桌子上擺放著一臺深褐色的座鐘,收音機里正在播放著川劇選段……一件件已成為歲月見證的物品,一幅幅已流逝已久的畫面,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感懷過去的時光,鄉(xiāng)土的氣息,熟悉的味道,仿佛穿越到了上個世紀最樸實無華的市井生活。
走過山石壘砌的小橋,穿行曲折狹窄的巷子,左右兩旁均為櫛次鱗比、錯落有致的老屋,經(jīng)過幾十年雨水沖刷的墻面明顯地露出了壘砌的磚石,陰暗的墻角里滯留的苔蘚呈現(xiàn)了深綠的野氣。目睹油漆駁落的木門,銹跡斑斑的門環(huán),既淺且窄的小巷,高低不平的石階,內(nèi)心泛起一縷莫名的牽絆和憂思的漣漪。這些遺留下來的各式老屋,默默地陪伴著老街小巷的居民度過春夏秋冬,見證著昔日的繁華和旺盛與今天的失落和無奈。
城市里老街其實都有相似之處,但真正留戀老街的還是上年紀固守的原鄉(xiāng)人,老街還是那條老街,小巷還是那條小巷,就像太平老街小巷,居住著許多的祖上沿襲下來的傳統(tǒng)老藝人。
駐足在老街小巷,只慢慢看一眼,便覺得恍若昨日。眼前的一切很難見到的老行當,只有在太平老街小巷里才能尋得一些許多年未見的“老店”“老手藝”“老行當”“老字號”“老藝人”,這正是舊時百姓生活的恬適情趣。
從事幾十年手藝的剃頭匠,理發(fā)、剃頭、剪鼻須,得心應手輕車熟路。顧客半躺在竹椅上,微閉雙目,剃頭匠將毛巾用熱水浸透,平敷在顧客臉上,老道地擦拭著剃頭刀,然后在顧客面頰、耳廓、額前輕輕地撫過,動作嫻熟輕快。
鐵匠鋪里風箱一拉,風進火爐,爐膛內(nèi)火苗直躥,鍛打金屬敲擊的聲音平緩均稱富有節(jié)奏不絕于耳,鋤頭、鐮刀、鎬頭等擺在店門前,較輕的農(nóng)具穿在繩子上,掛在鋪外,青黛的顏色,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老布鞋再熟悉不過了,這種純手工納制的千層底布鞋,一針一線都是那么排列有序,白布裱成袼褙,經(jīng)绱做作成鞋。整雙布鞋黑白搭配均勻,形狀中規(guī)中矩,自然流暢,既樸實大方而又結(jié)實耐用。
熟練的編篾(miè)人在明媚的陽光下熟能生巧運指如飛。厚薄各異的篾條在編篾師傅手里乖巧聽話“翩翩起舞”,片刻之間編織到一起,形成了竹筐框架的輪廓,一個個六角形的篾眼,布局完美排列整齊。
……
此地此景,在遐思之中想起了從前那些慢時光,幸福的生活都是靠勤勞的雙手“打磨”和不斷的進取換來的,專注真心,熱愛分享。他們平凡的生活是依靠自己獨有的那門老手藝,在四季變幻與交替之間,悲與喜、苦與樂、得與失,承載著歲月與光陰的香濃,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獲得是一種充實快樂的幸福。
一株歷經(jīng)滄桑百年的香樟古樹,通風清涼心身舒暢的陰涼處,聚集著幾個老人很樂意講起這條老街小巷的前世今生。糧油站曾經(jīng)的繁忙,蔬菜店曾經(jīng)的擁擠,老油坊曾經(jīng)的香味,太平池曾經(jīng)的清涼……一些歷史典故、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如數(shù)家珍娓娓道來。
橋爐子橋是南北走向的單孔石拱橋,由青石與花崗石、武康石混合砌筑而成,凹凸不平的路面,風化侵蝕的護石欄,積垢脫落疤痕,承載了幾代人的情懷與記憶 ,見證了多少奔波遠去的身影。
石梯子坡,又名橫街子街,是太平鎮(zhèn)現(xiàn)存歷史比較悠久的老街,歷史淵源可以上溯到明代時期,房屋均建在高矮不同的地基上,中間坡道起伏,為避免雨天濕滑遂采用砂石板鋪墊坡路,曾經(jīng)也是繁華一時的集市,現(xiàn)已退出大眾視線。
在老街小巷上山墻上鑲嵌醒目的一塊浮雕,畫面上刻著六個字“上成都、下簡陽”。簡陽古時被譽為“蜀都東大門”,從重慶到成都必經(jīng)簡陽,也就進入了成都地界,是兩地陸路必由之“古驛站”,所有的繁華都能在這畫面中找到生動的圖釋。
舊時的太平小學沿襲民國建筑風格,現(xiàn)今只剩下個豎立門頭。據(jù)說太平小學曾經(jīng)是一個文廟,解放后改成了學校,但具體確定時間還需要進一步考證。經(jīng)過重新修繕,遠遠的就能看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钡淖謽?,這些充滿年代感的字體總有點懷舊的感覺。
太平場油坊只留下昨天的影像,臨街的墻面上所展示的照片記錄著當年榨油的整個過程。油坊規(guī)模不大,當年以花生、芝麻、棉籽等為原料,用石器、木材、金屬物等器具把油料里的油壓榨出來,進行加工榨油。而后,所余下渣料做成其形圓,統(tǒng)稱之為餅。
烈士陵園位于老街小巷,任陳二同志在1949年10月28日在太平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舍身忘死立奇功,為此特修建了陵園。墓碑題有“為人民而死重如泰山”,大門左右兩側(cè)書寫“捐軀太平垂千古,挺進川西建奇功?!薄T谠缒?,附近的太平小學每年都會組織小學生前來吊唁沉睡多年的英雄。
時間斗轉(zhuǎn),歲月流逝,城鎮(zhèn)變遷,發(fā)展迅速,注入現(xiàn)代文化生活元素的太平鎮(zhèn)老街小巷,更多漂亮的高層樓宇和縱橫交錯的大街早已湮沒了老街小巷昔日的繁華與鼎沸。然而,老街依然留存著傳統(tǒng)韻味和民俗風情,小巷依然保持著民風淳樸和人文歷史,太平鎮(zhèn)老街小巷還是以懷舊的姿態(tài)和固有的情懷,煥發(fā)出獨特的安寧魅力,成為人們心中永不褪色的記憶,它靜靜地生活著,靜靜地觀望日出日落,而它身上卻散發(fā)著靈魂與境界,氣質(zhì)與力量,成為歷史濃厚的文化底蘊和難以忘懷的記憶。
站在太平鎮(zhèn)的街頭,想起了《西江月》贊之:千年太平古鎮(zhèn),滄桑歲月留痕。地靈人杰任縱橫,育出繁花似錦。山嶺林木滴翠,平壩花果飄香。小堰口內(nèi)桃花源,更是人間仙境。
在本公眾號發(fā)布的作品, 同時會在騰訊內(nèi)容開放平臺【企鵝號】、【360圖書館】等主流平臺網(wǎng)頁版同步刊出。敬請作者前往關(guān)注并收閱!
關(guān)聯(lián)閱讀
行走丨那一盞燈
行走丨紛紛的情欲
行走丨又見合歡花開
行走丨歌心依舊
同題丨空城
旅途上的故事,請告訴我們;
有喜歡的文字,請分享到朋友圈。
Hash:2338731ba75a20d325ec1a109997fe4aa3515f9f
聲明:此文由 說走就走千山萬水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