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大名府故城
--------柴元魁/文
大名府故城位于今大名縣城東大街鎮(zhèn)一帶,以現(xiàn)在的大街鎮(zhèn)魏州、御營、雙臺三個村為中心,現(xiàn)在的東門口、南門口、鐵窗口、北門口四個村莊是故城的東、南、西、北四大城門舊址,城址面積約為36平方公里,大運河(現(xiàn)稱衛(wèi)河)在城東臨城而過,是古運河岸邊上一顆隱逸的歷史文化明珠。
大名府故城宮殿區(qū)遺址
大名府故城宮殿區(qū)遺址
大名府故城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至明建文三年(1401年)四月,漳、衛(wèi)兩河同時泛濫,城淪于水中,淤泥土一丈多深,此城遂成為廢墟,其間經(jīng)歷了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北宋、金、元、明9個朝代、歷時1042年。
今北京、天津兩市全部、河北大部、河南、山東兩省北部、內(nèi)蒙古東南、東北部、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部、俄羅斯遠東的東南部及朝鮮半島等廣大地區(qū)。
田弘正、何進韜、何弘敬、樂彥禎、羅弘信、史思明,五代的楊師厚、李存勖、郭威、柴榮,北宋的王欽若、包拯、寇準、呂夷簡、韓琦、文彥博、歐陽修、黃庭堅、蘇轍等歷史名人都在此地居過官從過政。唐中期天寶年間(742-756年),魏州(今大名)人口已由13萬增至110多萬,成為全國聞名的“河朔重鎮(zhèn)”,城西水運發(fā)達的運河水系,曾使這座故城商賈云集,百業(yè)興旺,素有“手工作坊排成排,飯莊酒樓門對門”之說。詩仙李白曾沿運河游歷,看到魏州的繁華、富庶,欣然提筆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魏郡接燕趙,美人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沖。青樓夾兩岸,萬室喧歌鐘。天下稱豪貴,游此每相逢?!边@個時期,便是大名府歷史上第一次興盛時期。北宋初年,為了抵御北方強悍的契丹民族(后稱遼)在大名府故城修建了宋代的北京。宋太宗、宋真宗親征討伐契丹時,都曾駐蹕大名府故城督戰(zhàn)。史志上記載大名“環(huán)漳水而襟衛(wèi)河,面太行而抵沙麓”,有“樞轂中原,襟帶齊魯”之勢,世稱“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域,被譽為“畿輔八府之首”,“河朔重鎮(zhèn)”,甚至有“昔謂帝不得,不帝;王不得,不王;猾賊據(jù)之,令天下不安”之說。
《宋大詔令》載宋真宗謂大名言:“實當河麓,席盈之懿兆,冠千里之上腴,隱亞然北門,壯我中華”,足見其地理位置具有“固形勢以控扼天下之樞”的重要性,是兵家必爭之地。北宋名相寇準督陣大名府時曾出楹聯(lián)贊:“東郡股肱今佑輔,北門鎖鑰古天雄”。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正式稱大名府為北京,作為東京(今開封)的陪都,以示仁宗若契丹南侵,必御駕親征之決心。
現(xiàn)如今大名府故城雖早已不復存在,但她所蘊含的九朝歷史文化風韻和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仍被世人廣為追憶和稱頌。
歷史上大名府故城從建到圮,歷經(jīng)多次興建與修繕,但建筑形式和規(guī)模,主要源于唐宋時期。為此,我們對大名府故城稱為唐宋大名府故城。
大名府故城城墻紅寺段遺址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隋武陽郡復為魏州(今大名)。安史之亂后,唐朝地方形成了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當時的魏州(今大名)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設魏博節(jié)度使,并置大都督府,與成德、盧龍、淄青號稱“河朔四鎮(zhèn)”(魏博鎮(zhèn),治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成德鎮(zhèn),治恒州,今河北正定;盧龍鎮(zhèn),治幽州,今北京;淄青鎮(zhèn),治青州,今山東青州市益都),魏博居四鎮(zhèn)之首,首轄貝、博、魏、衛(wèi)、相、澶等州(貝州治今河北清河縣、博州治今山東聊城市、魏州治今河北大名縣、衛(wèi)州治今河南衛(wèi)輝市、相州治今河南安陽市、澶州治今河南清豐縣西南)。從763年,田承嗣為第一任魏博節(jié)度使,直至唐代滅亡的100多年間,除田弘正歸附朝廷外,魏博始終不受朝廷節(jié)制。當時民間有“長安天子,魏府牙軍”之說。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魏博節(jié)度使附馬都尉田悅(田承嗣的侄子)在魏州叛唐稱“魏王”,置百官,抗唐命,改魏州為大名府,以府為都,此乃大名府名稱之始。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魏博節(jié)度使樂彥楨征調(diào)轄區(qū)六州百姓,沿魏州城西的河門舊堤擴筑外城,至此,魏州城方圓80里。城由內(nèi)向外分為王城(又稱牙城、皇城、內(nèi)城)、羅城(又稱中城)、大城(又稱外城)三層,號“河北雄鎮(zhèn)”。王城是羅城、大城的中心,王城有東、西、南、北4座門,內(nèi)有武德殿、文思殿、畫堂、寢殿等4座殿堂。羅城周長40里,建有5座門,南為南磚門、觀音門,其它三面分別為橙槽門、冠氏門和朝城門。大城周長80里,建有8座門,南、北、東、西各2門,分別為南門、觀音門、北河門、魏縣門、冠氏門、朝城門和上斗門、下斗門,此為大名府故城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興建。時有“魏博六州(時,魏博領魏、博、貝、衛(wèi)、相、澶6州)戶口,天下之半”之說,由此可知,當時魏州已是可與都城長安(時,長安城周長73,4里)相媲美的全國大都市。五代時期大名府故城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先后被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占據(jù),除后梁外皆把大名府故城定為都城(國都或陪都)。這一時期,大名府故城略有修繕和改建。后唐莊宗李存勖于后梁末帝龍德三年(923年)四月,在此建都登位稱帝后,將魏州改名為東京興唐府。后晉天福二年(937年)九月,又將這座城改為鄴都廣晉府,為其陪都。并于晉高祖天福七年(942年)閏月,將鄴都宣明門改為朱鳳門,并改武德殿為視政殿、文思殿為崇德殿、畫堂為天清殿、寢殿為乾福殿,其門悉從殿名王城(即皇城)四門,依東西南北順序分別稱作萬春門、千秋門、乾明門和玄德門。改羅城南磚門為廣運門、觀音門為金明門、橙槽門為清景門、冠氏門為永芳門、朝城門為景風門;改大城(即外城)南門為昭明門、觀音門為廣義門、北河門為靜安門、魏縣門為應福門、冠氏門為迎春門、朝城門為興仁門、上斗門為延清門、下斗門為通遠門。后漢乾佑元年(948年)三月將這座城又改名為大名府,并改廣晉縣為大名縣,此為大名府名的正式發(fā)端,也是大名縣名的初始。之后,府縣同名,大名縣名一直延續(xù)至今。
北宋慶歷二年(1042年)五月,為防契丹南侵,宋仁宗升大名府為北京,作為東京(今開封)的陪都,朝廷撥庫銀十萬兩,由宰相呂夷簡主持,改修外城,增建宮城,使大名故城周長為四十八里二百零六步,“其勢略如都城”(時,開封府城周長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使其與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并稱四京,這是大名府城四為國都、六為陪都中時間最長、最有影響的一次都城史,長達86年。
一、撤去八十里外城,以唐朝羅城為京城(即外城)基本輪廓,周長為四十八里二百零六步,有內(nèi)外城門17座。南城建有3門,東城、西城和北城各建有2門。南城3門:中為南河門、東為南磚門、西為鼓角門;北城2門:正北為北河門、西為北磚門;東城2門:正東為冠氏門、東南為朝城門;西城2門:正西為魏縣門、西南為觀音門。又引御河之水經(jīng)西渠穿大名府故城而過,并修建水關2個,上水關為善利(關)、下水關為永濟(關)。宋元豐七年(1084年),廢去善利、永濟二關。
二、修內(nèi)城為宮城(即皇城),周長為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即宋真宗駐蹕行宮,建有5門。南城3門:中為“順豫門”、東為“省風門”、西為“展義門”;東城為東安門;西城為西安門。當時未設北門,宋熙寧九年(1076年)在北城建門1個,為靖武門。南順豫門內(nèi)東西各有1門:為左寶成門、右寶成門。往北為班瑞殿,殿前有東西兩門:東為凝祥、西為麗澤。班瑞殿東南是時巡殿門,往北為時巡殿,殿前有東西兩門:東為景清,西為景和。再往北,依次為靖方殿和慶寧殿。
三、宋熙寧九年(1076年),北宋又改故城京城(即外城)正南的南河門為景風門,南磚門為亨嘉門,鼓角門為阜昌門;改正北的北河門為安平門,北磚門為耀德門;改正東的冠氏門為華景門,東南的朝城門為安流門;改正西的魏縣門為寶成門,西南觀音門為安正門。華景、安流、寶成、安正四門之內(nèi)各修二重門1座,分別取名為春祺門、巽齊門、利和門和靜方門。華景門(原冠氏門)和寶成門(原魏縣門)外各建甕城(又稱月城、子城)1座,東為泰通,西為宣澤。
歷史上大名府故城曾經(jīng)有過三次較為有影響的為都(國都、陪都)史。
第一次是五代的時候,后唐莊宗李存勖在此建都登位稱帝。后梁末帝龍德三年(923年)四月,晉王李存勖在打敗后梁(亦稱朱梁)占據(jù)魏州(今大名)后,在皇城南邊筑壇祭天,登位稱帝,國號大唐(后唐),年號同光,建都魏州,都名東京。以魏州原府舍為宮殿取名“興圣宮”。同時,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把縣衙在魏州城里的元城縣改名為興唐縣,貴鄉(xiāng)縣改為廣晉縣(元城、貴鄉(xiāng)兩縣都是現(xiàn)今的大名縣)。當年攻克開封,滅掉后梁,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轄有13個節(jié)度、50個州。同年12月,后唐從東京(今大名)移都洛陽,降東京興唐府為副都。同光三年(925年)改東京名為鄴都。
第二次是北宋宋仁宗時期,在此建陪都北京。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契丹族建立的遼國逐漸強大起來,便集結(jié)重兵于幽、薊一帶(今北京以東薊縣、通縣之處),聲稱南侵宋朝。宋仁宗召集文武官員緊急商量對策,官員有三派不同的意見:一是逃跑派,主張避開契丹的鋒芒,把京城從汴梁遷到洛陽;二是主和派,主張派員去契丹求和,割地、賠金;三是以丞相呂夷簡為首的抗戰(zhàn)派,主張迎敵北上,把大名建為北京,敵若南犯,就御駕北京,親自指揮抗戰(zhàn)。他說:“使契丹得渡過河,雖高城深池,何可恃焉?我聞契丹畏強侮怯,遽城洛陽,亡以示威。反長彼勢;宜建都大名,示將親征,以伐其謀?!比首诓杉{了呂夷簡的主張,遂于慶歷二年(1042年)五月把大名建為陪都——北京。
第三次是金天會八年金封藩國大齊皇帝劉豫在此建都。12世紀初,北方女真強大起來,于1125年滅掉了遼國,臣服了西夏。接著又進兵中原,南下攻宋,兩次攻破宋京汴梁,俘去了宋徽宗與宋欽宗,于公元1127年滅掉了北宋,從此,在我國北方廣大土地上建起了一個金朝。為便于統(tǒng)治,金于金天會八年(1130年)九月在中原(冀、魯、豫)地區(qū)建立了一個藩國(藩輔),國號大齊,立原北宋濟南知府劉豫為大齊皇帝,既為鄰國之君,又為金朝之子,建都大名府,都名仍為北京,年號阜昌,以南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為阜昌元年。金太宗天會十年,阜昌三年(1132年)四月劉豫從大名遷都汴梁,改北京(大名)為北都。金太宗天會十五年,阜昌八年(1137年)十一月金廢齊國,降劉豫為蜀王,后改封曹王,遷居臨潢府(今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附近)而死。劉豫當皇帝共8年,其中以大名作國都2年,作副都6年。
大名府故城城址現(xiàn)存2處重點保護區(qū):府城墻遺址和大街遺址。府城墻遺址,位于鐵窗口村東南,地表保存有一段城墻,高6至7米,寬15至17米,長約140米。另外,還有幾段城墻最長約180米。這幾段城墻都能看到明顯的夯土層,土質(zhì)堅硬,附近隨處便能看到瓷片、陶片及當年的磚瓦。大街遺址,包括魏州、御營、雙臺三個村及雙臺村北宮殿區(qū)遺址,全部埋于地表以下3至5米處。遺址南北長3000米,東西寬1500米,面積約4.5平方公里。1米以下即可發(fā)現(xiàn)豐富的文化層,建筑遺跡明顯,宮殿區(qū)遺址遺存有豐富的陶瓷等文物殘件。當?shù)厝罕娙⊥習r不斷發(fā)現(xiàn)唐、宋、元、明時期的陶瓷殘件,曾出土有黃釉注壺、青瓷碗、白釉黑花罐、白釉黑花燈型器、石刻神佛像、旗桿座等文物。
大名府故城因系一次性水毀,保存完好,其建筑基址、宮舍布局、街區(qū)民房保存優(yōu)于其他廢棄的城池。文物考古專家考證后認為,大名府故城是中國最具發(fā)掘價值的北宋都城,若對之進行發(fā)掘,必將會填補我國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項空白。1993年7月15日河北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大名府故城作為宋代古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Hash:440c85f31881d9cb24a9be6d0fea707a35f6c7f4
聲明:此文由 大名信息港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