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西大街百米壁畫將拆除 或將以拍照方式留存“城市記憶”
易小陽用畫筆把身邊熟悉的人繪到墻上,做成一幅西大街版《清明上河圖》長江日報記者李子云攝
近日,漢陽西大街上的一百米圍墻前,每天不少市民前來“打卡”。街頭的裝修師傅說,這墻要拆了,反而出名了。
待拆的墻何以走紅?因為上面畫滿了居民的記憶。這面墻要拆了,墻上的壁畫將何去何從?
畫卷中記錄了他們樂觀生活的精神
2011年底,西大街陸續(xù)開始拆遷,街頭建起了一道圍墻,一段圍墻剛好對著居民易小陽的家,讓從小喜歡畫畫的易小陽產生了一種想法:在墻壁上作畫。
61歲的易小陽有深厚的“西大街情結”。他對這里的一點一滴非常熟悉。
2011年12月開始,一個月時間內,易小陽繪就了最早的一幅畫卷,取名“老西大街”,這是一幅西大街的全景,充滿市井生活氣息。
這幅一時心血來潮的作品得到街坊們的一致好評,商戶們主動當起模特,配合他完成繪畫;行人路過會主動找到他,要求入畫。在街坊們的鼓勵下,易小陽把這項創(chuàng)作堅持了下來。
在畫完首幅作品后,易小陽決心用畫筆把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繪到墻上,做成一卷完整的西大街版《清明上河圖》。易小陽發(fā)現(xiàn),熟悉的市井小販身上也蘊含了可貴的精神力量。
“這個人很有本事”,易小陽指著墻上一幅名為“賣藕湯”的人像說,這個街坊為了生計做過很多工作,拉過車、擺過攤、賣過各種湯水,這種頑強奮斗的精神令他動容。
一位彭姓老板專賣炒飯,一家5口人輪班工作,24小時不歇業(yè)?!艾F(xiàn)在他們好了,2015年就回老家了,家里買了新房和車”,這是對一家人勤勞的回報。十多年的記憶形成了一幅名為“炒花飯”的畫,留在了墻上。
還有一位陳姓老板,來自河南,當年兩個兒子讀書,為了生計,他一個人賣雞湯,每天從早忙到晚??啾M甘來,大兒子考上研究生,小兒子考上大學,陳老板7年前就在馬鸚路租了一個大門面。這個故事,也被易小陽留在了墻上。
易小陽畫的都是市井中的小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他們代表的就是西大街向上、質樸的品質。雖然不少畫中人已經離開,但他們身上那種樂觀生活、勇于奮斗的精神被永遠記錄在這百米長卷中。
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百米壁畫
剛開始,這幅“畫卷”是專屬易小陽一個人的,他說,站在墻邊,拿起筆,就有了靈感,隨便一筆就可以繪成心中的形象,一切都那么自然。
后來,易小陽在江漢大學當老師,他也會帶著學生來西大街寫生。在他的鼓勵下,這些來自天南海北的大學生們紛紛將自己理解的西大街畫在了墻上,留下了他們對西大街的記憶。在他們眼中,西大街有著這個城市形象的各種意像。
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有的居民要“截留”下自家門口的墻壁,龍飛鳳舞寫下書法作品;慕名來到西大街的游客有時也會技癢,將自己對西大街的理解畫在了墻上空白處。
對于這一切,易小陽感到很欣慰,在西大街這塊拼圖上,他個人的記憶只是很小的一塊,只有將所有人的記憶拼接在一起,才是原汁原味的西大街。
采訪中,居民們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一個有趣的細節(jié),自從這面墻畫上了壁畫,就基本上看不到小廣告,多年來,大家都像愛護眼珠子一樣保護著這份珍貴的記憶。
或將通過拍照方式保留這份“城市記憶”
據(jù)地方志記載,西大街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是古漢陽城內著名的商業(yè)街。2005年,漢陽舊城風貌區(qū)建設規(guī)劃出臺,西大街東段和顯正街西端納入其中,計劃5年內投資30億元重塑漢陽“城市之根”。
63歲的仇引娣因為拆遷已經搬走6年了,但她堅持每天搭公交車來西大街買菜,順便看看這幅畫。不少居民覺得,將來這幅壁畫被拆了太可惜,應該要想辦法保存下來。
讓易小陽感到驚詫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西大街”。武大的一位學生在電話中詳細向他了解作畫的經過;中南民大的幾位大學生相約來看壁畫,還專門給他帶了水果……
對于畫作的命運,易小陽覺得即使被拆也能接受,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因影響城市建設。
西大街社區(qū)相關負責人稱,對于這幅壁畫,社區(qū)一直在積極與各方聯(lián)系,想把這幅畫復制到社區(qū)適合的位置,作為社區(qū)的特色。
西大街所在的漢陽區(qū)建橋街相關負責人證實,墻所在區(qū)域確實是在拆遷紅線范圍內。他表示,為了城市進一步發(fā)展需要,會按照相關政策處理,但在今后的規(guī)劃中會保護好原有歷史風貌,重視歷史情懷和歷史印跡,這些會具體體現(xiàn)在建筑的整體設計中,也會體現(xiàn)在文化氛圍的營造中。
武漢城市歷史文化專家胡榴明說,做了10年的老建筑研究,她非常能夠理解居民們的情感。老武漢人“有井水處必有人家”的情感,值得每一個做老建筑和文史資料研究的學者重視。她建議,如果這堵墻無法保留,是否可以拍下照片,復制下來,在博物館再現(xiàn),讓這些活生生的歷史留存下來。
漢陽區(qū)文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大街里確實有一些涉及保護的建筑,但這面彩繪墻是臨時搭建的待拆遷圍墻,不符合文物保護的要求。市民們對城市熱愛的情懷值得珍視,將研究具體方案,通過拍照方式保留這份鮮活的“城市記憶”。
Hash:31e0ca0cf6b606e5b687a2459a56ebf69c510d24
聲明:此文由 湖南先知道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