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武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川陜革命根據地游記
在歡度祖國成立69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2周年之際,兄弟姊妹相約大巴山區(qū)——川陜革命根據地,重走長征路,緬懷先烈!探訪紅軍精神,重溫昔日的烽火硝煙!
川陜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反對蔣家王朝的獨裁統治,為建立自由、民主、沒有壓迫和剝削的新中國的主戰(zhàn)場。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大區(qū)域,在爭取建立新中國偉大戰(zhàn)斗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在國民黨軍隊與地方反動武裝的圍追堵截下,無數革命先烈前赴后繼,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徐向前元帥、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總政治部的帶領下,轉戰(zhàn)于崇山峻嶺之間,缺吃少穿,條件極端惡劣。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取得更大的勝利,在黨中央的統一指揮下,于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八日,經過激烈的強渡嘉陵江戰(zhàn)役,走上了堅苦卓絕的長征之路!
萬源保衛(wèi)戰(zhàn)是關系川陜革命根據地生死存亡的一次決戰(zhàn)。1934年夏季,堅守在萬源主戰(zhàn)場的紅四方面軍40個團、8萬多指戰(zhàn)員,在徐向前、陳昌浩、李先念等指揮下,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浴血奮戰(zhàn),粉碎了國民黨軍隊140多個團、26萬余人的圍攻,共殲敵6萬多人,俘敵2萬多人,取得紅四方面軍戰(zhàn)史上最輝煌的勝利,成為紅四方面軍反"六路圍攻"中具有決定性的關鍵一戰(zhàn)。 徐向前同志評價這次戰(zhàn)役說到:“反劉湘的六路圍攻是我們在四川打得時間最長最艱苦的一個戰(zhàn)役。在紅四方面軍的歷史上,也可以說是規(guī)模最大、持續(xù)時間最久……戰(zhàn)績最輝煌的一個戰(zhàn)役……在反‘六路圍攻’中最有決定意義的是萬源一帶的決戰(zhàn)防御。假如萬源失守,我軍就有被壓出川北的危險。敵人拼了死命,我們也拼了死命,這是關系川陜革命根據地生死存亡的一次決戰(zhàn),不拼命不行啊!” 為什么說:不拼命不行啊!看看許世友將軍揮刀血戰(zhàn),大家會馬上明白。 許老將軍常掛在嘴上的幾句話是:紅軍槍彈不足,大刀是冷兵器中最為便當、最讓敵人膽寒、最有號召力的一種兵器。 萬源之戰(zhàn)的規(guī)模不算最大,但萬源之戰(zhàn)的白刃格斗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1933年4月初,四川軍閥劉湘集中50多個團的兵力,在對川陜蘇區(qū)發(fā)起的總攻中,猛撲萬源至通江一線紅軍陣地,已進至師指揮所右側的山腳下。情況十分危急,師長許世友決定使用74團反擊這股敵人, 反擊的號聲一響,許世友親自帶著師直屬分隊參加反擊。他手執(zhí)偃月刀,沖在前面,只見他右劈梅花,左掃殘葉,又追又閃,又刺又防,三挑兩戳,十幾個川軍士兵做了刀下鬼。其余的川軍士兵嚇得大喊:“天神下凡了!天神下凡了!”紛紛逃走。戰(zhàn)士們見師長都沖鋒在前,勇氣大增,如潮水一樣撲向敵人,喊殺聲震天撼地。 許世友一馬當先沖入敵陣后,見一個敵軍指揮官正揮舞著手槍大喊大叫,便飛身過去,劈頭就是一刀。也不知道是刀太快,還是砍得猛,那家伙的頭向山坡下滾出了好遠,身子還踉踉蹌蹌地向前跑了好幾步…… 一場血與火的拼殺結束了,漫山遍野都是敵人的尸體,突入之敵全部被殲,一個師,從師長到士兵,每人一把大刀與敵人短兵相接,這種場面是極為罕見的。 許多史學家論斷:如果“萬源保衛(wèi)戰(zhàn)”失利,紅四方面軍被壓出川北,川陜革命根據地必然被摧毀,那么20萬國民黨軍就會夾擊長征途中的中央紅軍。僅剩3萬余人的中央紅軍行至川西,不但得不到紅四方面軍的接應,而且會遭到川、黔、滇各路敵人重兵的圍追堵截,甚至有被敵人吃掉的危險,那么整個中國革命的進程就將會大大推遲。所以萬源保衛(wèi)戰(zhàn)的偉大勝利不但關系到紅四方面軍的生死,川陜蘇區(qū)的存亡,而且關系到整個工農紅軍的命運,中國革命的前途。
華鎣山游擊隊——是指1947年至1949年由中國共產黨南方局所領導川東臨時工作委員會所組織的一系列革命武裝起義,因其起義和活動地點靠近或在川東平行嶺谷最西側-華鎣山,因此統稱這些地下武裝為華鎣山游擊隊。 華鎣山,是四川盆地東部平行嶺谷山脈,為世界最為典型的橫向褶皺山系,長約300公里,東緩西陡,海拔為700米至1000米,主峰高1704米,為盆地底部最高峰。山上峰巒疊嶂,森林茂密,天然適合作為小型游擊隊根據地。 1948年8月至9月在黨的領導下,華鎣山周圍許多縣的聯合起義,像春雷一樣持續(xù)打響。加上前期小規(guī)模起義,合計參加起義武裝有2000余人。由于華鎣山起義聲勢浩大,有力支援國統區(qū)的地下斗爭,遭到敵人強大兵力圍剿,而且還驚動了在南京的蔣介石。9月24日,蔣介石給四川省保安司令部去電,查詢華鎣山土共情況,并令迅予撲滅”。使華鎣山游擊隊遭到了重大犧牲,但它并沒有被消滅,在總結經驗,改變斗爭策略后,一直堅持斗爭到解放。 華鎣山武裝起義威震敵膽,擾亂了國民黨后方戰(zhàn)場,牽制了敵大批兵力,為配合人民解放軍正面戰(zhàn)場的勝利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充分體現了廣安共產黨人對黨的事業(yè)無限忠誠,面對強大的敵人威武不屈,拼搏獻身的革命英雄氣概。 值得一提的是:雙槍老太婆。在真實華鎣山斗爭中是沒有的,她是小說《紅巖》中虛構的一個人物,應該說是很多革命烈士的組合體。
紅軍渡——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fā)地,強渡嘉陵江戰(zhàn)役紀念地,是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之一。來這里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聆聽那段蕩氣回腸的歷史。除了樹皮和野菜,就靠草鞋加腳板,如果缺少堅強的革命意志,哪來的紅軍二萬五!
紅軍城——1932年至1934年紅四方面軍開展革命活動的根據地。當時是川陜省委、川陜蘇維埃政府、西北軍事委員會、紅四方面軍總部所在地。 這口號!
順道游覽了“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置縣長達2244年,歷任知縣182位,素有“到了昭化、不想爹媽”美譽的昭化古城。
城內古跡遺址眾多,文化底蘊深厚。
在歷任知縣中陜西籍共計九人。更讓我們驚喜之處卻是發(fā)現,我們身為南鄭人,古城的第一任知縣——祝龜,他竟然就是咱老鄉(xiāng)!
快看!快看!南鄭人。人才輩出呀!
談古論今
人店合一 生意興隆
棧道之都 養(yǎng)生天堂——明月峽
因峽谷形如一輪彎月,峽谷兩岸的山巖多呈銀白色,月光與巖壁、江水交相輝映,使整個峽江都好像鍍上了一層朦朧的月光,因此得名。明月峽集先秦棧道、金牛驛道、纖夫道、嘉陵水道、川陜公路、寶成鐵路于一峽,是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人文景觀,堪稱“中國交通歷史博物館”。
在返程途中,我們拐道領略了——寧強掛壁公路的險峻、宏偉和它奇特的美景!
這條公路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當地村民居住、出行的生活條件。大家無不為國家的親民愛民、以人為本的政策叫好!
探訪在古城中;矗立在棧道上,
古人的聰明才智,現代人又如何!
奔馳在高速路;注視著掛壁道,
國力的強盛,人們的美好生活,這一切的一切,如果沒有革命先烈的拋頭顱、灑熱血,沒有無數革命志士的前赴后繼,沒有舉世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一定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出游!
不丟長征意志 不忘初心 傳承紅軍精神 繼續(xù)前進
【作者簡介】劉春武,男,出生于1969年。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現居陜西省漢中市,陜西省水務集團南鄭區(qū)供水公司員工。愛好攝影,熱愛文學寫作及詩詞,多篇作品曾在省水務集團及集團供水公司網站發(fā)表。
審核:田也,作者:劉春武,責編:天輝,序號:1006
Hash:3d86cbbaa7af2e4349b705ba5148aacdbe575b33
聲明:此文由 赤土嶺文協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