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皇帝創(chuàng)造的宣德瓷器的輝煌
自從唐朝設立官窯以來,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xiàn)了三個里程碑式的時期:一、宋朝;二、明朝;三、清康、雍、乾三代。
作為古陶瓷第二高峰期的明宣德年,產(chǎn)生了以青花為勝的諸多品種,幾乎囊括明以前的所有出現(xiàn)過的器形和種類,前朝有過的,它產(chǎn)生了,前朝沒有的,它也創(chuàng)燒了,其品類之 多,色釉之豐富,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畫像
宣德皇帝朱瞻基(1398-1435),為明朝第五位皇帝。史稱"太平天子"。
宣德一朝雖然僅持續(xù)了短短的十年(1425-1435),但是由于宣宗全力發(fā)展生產(chǎn),提倡藝術創(chuàng)作,使社會經(jīng)濟,文化有了長足的長進。
當時繪畫、書法以及瓷器、漆器、銅器等各種藝術門類都有輝煌成就,并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宣德帝朱瞻基筆下的《蓮蒲松蔭圖》(局部)
?宣德年間御窯生產(chǎn)上,燒造出數(shù)量驚人、品類豐富、獨步瓷壇的“宣德官窯”佳器。
從杯、盤、碗、鍾、罐、瓶,到尊、觚、缸、斗、澆、洗、壺等應有盡有。
每一種類中又劃出了諸多分類,如壺,就有僧帽壺、執(zhí)壺、葫蘆型扁壺、貫耳壺、蓮瓣紋 滷壺、桃形壺等等。
你能想象到的,它必有生產(chǎn),你想象不到的,它照樣呈現(xiàn)出來。
明宣德 霽藍釉刻花蓮瓣紋滷壺 通蓋高10.6cm,口徑2.8cm,足徑7.1cm深8.2cm 臺北故宮藏
明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紋八角燭臺
明宣德青花花卉紋蓋豆
?色釉上更是豐富多彩,青花、青花釉里紅、琺瑯彩、寶石紅、寶石藍、霽藍、灑 藍、礬紅、黃釉、綠釉、紫金釉、仿哥釉、仿汝釉、仿龍泉釉等等不一而足。數(shù)量更是大的驚人。
據(jù)《大明會典》記載,在宣德八年,“尚膳監(jiān)題準燒造龍鳳瓷器, 一次即達44萬3千5百件”。還不包括龍鳳紋飾之外的其他種類。
明宣德寶石紅僧帽壺-臺北故宮
明 宣德 霽藍釉盤 高4.2cm,口徑17.4cm,底徑10.9cm 臺北故宮藏
明宣德灑藍釉缽
明宣德仿汝窯斗笠碗臺北故宮藏
?宣德官窯有極為嚴格的管理制度,朝廷派官員督陶,負責宮廷用瓷的生產(chǎn),特別是對貢余品、次品管理近乎苛刻。
督陶官張善“貪酷虐下人不堪,所造御用器,多以分饋其同列”。
宣德二年(1427年),為了整肅紀律,杜絕官窯貢余品的外流,宣德帝將督陶官張善處以極刑,將所有貢余品、次品一律集中打碎,就地掩埋,既維護了皇權的威嚴,也“打”出了官窯瓷器的至精至美。
明宣德 黃釉碗殘件,景德鎮(zhèn)出土
明宣德 醬釉水仙盆殘件,景德鎮(zhèn)出土
?宣德帝少年得志,軍政之余愛蟲憐花,指使太監(jiān)到全國各地甚至遠至朝鮮搜羅“鳥獸花木與諸珍異之好”,甚至出現(xiàn)了“上有所好,下必甚之”的風氣。
據(jù)有關文獻記載,宣德帝死的當年,按照太皇太后的這道命令不僅砸掉了宮中所有的蟋蟀罐,而且景德鎮(zhèn)御窯廠燒制好尚未進貢的蟋蟀罐全部打碎深埋地下,一直到正統(tǒng)、正德時期仍停止燒造。
明代宣德青花海水怪獸紋蟋蟀罐
明代宣德青花螭龍紋蟋蟀罐
明代宣德青花鳳穿牡丹紋蟋蟀罐
明宣德仿汝釉蟋蟀罐-北京故宮
?小編查閱了不少記載和資料,由于宣德皇帝朱瞻基是位愛古賞古的天子,在他的十年里,十分重視瓷器生產(chǎn),而且新創(chuàng)品種不斷。
據(jù)有關資料顯示,宣德朝景德鎮(zhèn)官窯在當時每月生產(chǎn)三十余萬件,一年就是四百萬件,那么十年呢!這其中還不包括外銷瓷以及民窯產(chǎn)品的產(chǎn)量。
明·宣德 民窯青花瓷套件 (十一件)
?這么多型制,這么豐富的色彩,如此恢宏的數(shù)量,是否影響了它的應有價值?
因收藏界歷來有“物以稀為貴”之說。
但是,這條定律恰恰在宣德官窯器上沒起到太大作用。
凡到代的宣德官窯佳器,在之后的歷朝歷代,直至 當今中外收藏界均是熱捧的品種。
在國際大拍上動輒過千萬,甚至過億。為什么?
原因很簡單:型正、色絕!
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碗,在2017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以6500萬港元的價格起拍,以2.02億港元落槌,加買家傭金以2.29億港元成交。
?事實上,宣德朝先后十年間,真正燒造官窯的時間只有七年多些時間。
據(jù)《明實錄》記載:“宣德五年九月,工部奏遣官燒造白瓷龍鳳紋器皿畢,又請增燒,上以勞民費物,逐命八年后復燒造瓷器?!?/p>
中間停燒了近二年多時間。
顯然是宣德帝的旨意:已意識到燒造官窯費工費料,為民生和國力著想,竟然停燒了二年多。
所以,宣德朝真正燒官窯器的時間先后加起來總共七年有余時 間。
但由于它每次燒造的量大,七年多時間也給瓷壇留下了驚人的數(shù)量。
明宣德窯 霽藍釉水仙盆 高5.6cm,口長22cm,口寬15.1cm 足長20.2cm,足寬13.1cm 臺北故宮藏
明宣德紅釉金彩雙龍趕珠紋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宣德 青花圖案花紋葫蘆形綬帶耳扁壺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官窯上書本朝款最早在宋時,但都是書在底部,包括永樂 款(以刻款居多)。
只有宣德朝不拘一格,視器物而定,底足、外壁、口沿等均可出現(xiàn)。
也有少量不落款的。
但宣德八年以后,幾乎全落“大明宣德年制”款。
官窯 上書款和選擇書款的位置,并非制瓷藝人或督窯官可以隨性左右的,沒有皇帝的首肯,是誰也不敢輕舉妄動的。
能不按前朝之制,隨型而書,此例雖小,但也可說明 宣德帝的不拘一格的獨特作風。
敢闖前朝之無,破先帝之例,其為文為政均可見一斑!
?宣德時期最具時代特色的是"德"字"心"上無一橫,"德"字的古寫一直非?;靵y,其"心"上的橫時有時無。
而宣德時不僅瓷器,其它工藝品的題款"心"字上都少一橫,這恐怕與宣德皇帝本人的書寫習慣有關。
宣德青花能夠蜚聲中外馳譽藝林,與宣德皇帝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以及他對工藝美術品的特殊愛好有著直接的關系。
不同時期的御窯是一面歷史的鏡子,它清晰地映示出那個時代的政治、文化和風俗的面貌,也是君王審美情趣的折射!
注:本站上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場,也不代表收藏界的價值判斷。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chuàng)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fā)布文章,敬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Hash:10da578aabbb84a2b7b57fa1d00038bf6400589c
聲明:此文由 金陵古韻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