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龍門山,藏在深山密林中的世外桃源
文字&攝影|流蘇
龍門山,聲名遐邇,名貫九州,威震四方。在百度上查找 ,全國就有14處龍門山。我要說的龍門山,既不是四川江蘇浙江的龍門山,也不是河南海南的龍門山,更不是山西陜西的龍門山,當然,也不是山東濟寧泗水的龍門山。而是山東省會濟南府的龍門山。它是一個藏在深山密林中的世外桃源。說來慚愧,濟南的龍門山,我竟然是第一次傳聞,坐井觀天,毫無疑問!八月未央,夏末秋初,與家人一道來了次龍門山處女游,那叫一個新鮮影響,熱血沸騰。濟南龍門山天然生態(tài)公園,坐落濟南南部山區(qū)的柳埠鎮(zhèn)馬家峪,地處泰山北麓,南距泰安48公里,北距濟南52公里,介于濟南、泰安、萊蕪三地之間。龍門山景區(qū),是一處集農業(yè)參觀、天然科普、國學研修、度假休閑為一體的天然生態(tài)公園。它以山巒森林為依托,以泉溪瀑湖為特征,以探險拓展為亮點,以天然天成與人工再造相結合,營建出了一個既有天然特征又有人文氣息的古樸與時髦相聯(lián)婚的娛樂休閑場所,可謂“高端大氣上檔次”,不去不知道,一去忘不掉,再去更逍遙!
龍門山,得名于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龍門泉”,是“龍門泉”的發(fā)源地,也是“龍門泉”泉洞內巨龍石的龍脈所系。其占地5000余畝,地質資源豐厚,是聞名的泰山石出產地,其石多白色,形狀獨特,花紋繁復,象形石皆活靈活現(xiàn)。它的天然植被極為豐厚,可查考的植物品種聽說千余種,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一路探幽而行。龍門山景區(qū)內,峰巒疊嶂,山水相依,水資源相當豐厚,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長,可謂“山高水長”。在海拔710米高的龍門山里,聽說共有五眼清泉,最聞名的是坐落海拔605米處的“母泉”,是濟南名泉的源頭之一,被人稱為“根源谷”。也是咱們沿著木棧道登頂途中遇到的一處極端震撼的名泉。泉流,從山頂一向向下流動成溪,遇石阻路則聚水成湖,遇崖壁則跌水成瀑。臨泉而立,清風徐來,大珠小珠,親吻肌膚,胸懷頓感開闊清爽。
整個景區(qū)內,共有大巨細小五個潭(湖),一個淺池。規(guī)模較大的潭湖有三個。最大的潭湖,是龍門山腳下、景區(qū)外圍的一個煙波浩渺的大湖。湖中有一處湖心亭,由蜿蜒的湖中棧橋聯(lián)接至岸邊。第二處潭湖,在網紅抖音“喊泉”處,叫“鏡面湖”,湖面安靜如鏡,真的名副其實,只有當游人拿著話筒,各種尖叫怪聲齊發(fā)時,三個均等分布的“喊泉”泉眼,隨著聲音分唄的巨細,便迸發(fā)出高矮不一、胖瘦不同的泉流水柱,飛濺的泉花與噴灑出的水霧,在陽光下構成了一道道美麗的彩虹,甚是美好驚艷,令人賞之不倦,久久不愿離去。這兒是孩子們最喜歡放聲撒歡的地方之一,也是龍門山景區(qū)的中心地段。喊泉,不僅能“聞”聲起舞,還伴隨著吶喊聲持續(xù)上升,聲音越大,水柱越高,最高可達30多米,不僅歡樂暢懷,還能夠訓練肺活量呢,可謂一箭雙雕!
脫離鏡面湖再往上攀爬,就是龍門書院牌坊(左側)和龍?zhí)镀?/a>(右側)。“龍門書院牌坊”,雕梁畫棟,古樸高雅,莊重大氣,牌坊下是一溜數(shù)十級的青石臺階。石階下方,就是“飲馬灣”,層層疊疊的泰山石,色澤呈白、土黃、淺咖色。這些露出的泰山石與盤繞其間的奶油色的木棧道融為一體,在青山綠水間,剛柔相濟,甚是拙樸搶眼。石階的兩邊是茂盛的植被——綠的草坡、白的石階、紅的牌坊相襯,藍天、白云、碧水、清風相伴,那叫一個美!簡直美到無言以對!第三個潭湖是在“龍門書院”牌坊的后面、“龍門書院”的西面、孔夫子塑像(國學廣場)的正南面,呈長方形。山清水秀現(xiàn)影子,天光云影共徜徉,真乃“半畝方塘一鑒開”!“問渠那得清多么, 為有源頭活水來”。再溯流而上,則是“根源谷”進口牌坊,循著木棧道一路攀爬,則是聞名的“母泉”。她像一位撒花的天女,裙裾飄飄,長袖善舞,在秋風中吟吟哦哦、環(huán)佩叮當,將一方六合渲染得云蒸霞蔚、如描如繪。這一帶,深澗蜿蜒,構成一道峽谷,兩邊峭壁騰空,如斧劈刀削,木棧道騰空飛架,行走其中,俯視四周,可謂巨幅山水畫,人在畫中行,畫在行人中,移步換景,美不勝收。跋涉中,不管峰巒,仍是溝壑,一片龍吟虎嘯之聲不絕于耳,那是飛瀑的歡歌聲聲。
龍門山,山勢峭拔,松柏潑綠,亂石疊障,周邊溝壑毗鄰,煙云繚繞,兼具南方丘陵的溫婉秀潤和北方山巒的奇絕宏偉。山野尋幽 ,一路驚喜不斷。路遇許多昆蟲,有翩躚的蝴蝶,有多彩的蜘蛛,還有成雙結對的知了,以及好戰(zhàn)的螳螂。隨手拍下或錄下,定格美好,共享美好!這兒面還有一個小插曲——我錄制螳螂的視頻時,這家伙太兇了,錄著錄著,它竟然直撲我的手機而來,嚇得我當時差點摔了手機!我錄它,本想錄個側面看全身,但它的頭始終追隨著我的手機轉動,虎視眈眈的,我琢磨著它很機敏,心里暗想,它會不會突然來撲手機?結果,想啥有啥,這家伙真不是善茬,直接沖著我的手機,“呼”的一下猛撲過來!樂酉酉壹點姐姐說,“螳臂不擋車改螳臂襲機了哈”。木木姐說,“露出他人隱私,還不給你一刀啊”。這視頻,我覺得應該配個《追捕》的插曲,或是弄個《十面埋伏》是不是更應景?算了,仍是原聲呈現(xiàn)吧,天籟之聲,多美好!
攀爬途中,還經常能夠遇見大蛺蝶、麝鳳蝶、蜂鳥鷹蛾這樣的珍稀物種。只可惜,蝴蝶飛呀飛,我沒有翅膀干著急,好在抓拍到了一只在孔雀草花上翩躚的蝴蝶女王瑪卡翁鳳蝶。嗯,真是女王范兒!它高雅從容,任你怎樣拍,都閑庭信步寵辱不驚!至于秋老虎的炎炎烈日下,不管是山上的墨綠,仍是崖壁間披掛的鵝黃,抑或是瀑布噴灑到溝澗石壁上的蒼綠;不管是藍天上的白云,仍是澗底透著綠意的陽光,都在清爽的秋風中讓你感覺到爽心悅目的快意。沿著九曲回環(huán)的木棧道一向攀登,經過一線天木棧道,總算來到山頂高地,這就是聞名的“高空玻璃觀景臺”。觀景臺,是一個200多平米的規(guī)則長方形渠道,周圍是一圈木柵欄,上面掛滿了火紅的一串串絹花。三分之二的地面鋪了一塊碩大的玻璃鏡子,玻璃鏡子的右面則是豎起一塊目測2米多高的玻璃幕墻,上面綴滿了灼灼桃花,粉嘟嘟的,甚是浪漫妖嬈。
地面鏡子與毗鄰的玻璃幕墻將藍天白云和觀景亭及周圍的簇簇花兒,一攬入懷淺笑嫣然,簡直就是令人戀戀不舍的“桃花源”仙界!山頂觀景,云海輕移,俯視足下,壁立千仞。近賞龍門山,如詩如畫,遠觀龍門山,如夢似幻。仿若置身甘南的扎尕那,別有一番驚喜在心頭!觀景臺下的茂盛森林,宛如綠色的海洋,露出出來的飛檐翹首,就是“望龍亭”和“攬翠亭”。遠處綠樹掩隱中的瓦舍點點,則是“龍門書院博物館”和“龍門書院拓展體會館”。陽光篩落澗底,綠意氤氳的各種樹木,婀娜多姿,或比肩站立,或遙相對望,還有許多藤蔓植物,或披掛成簾,或彼此纏繞,為整個峽谷穿上一件生機盎然、香氣濃郁的迷彩盛裝。龍門山上植被茂盛,色彩斑斕。不管仰望仍是俯視,全都令人唏噓震撼,這兒峰巒疊起,險象環(huán)生;森林茂盛,野徑幽邃。抬眼望,藍天上白云悠悠,站在山頂,仿若伸手一扯,就能撕下一片云朵來。令人時間處于深度獵奇之中,滿心都是對于不知道國際揭秘般的驚喜和等待。
漫山遍野盡是桃樹、李樹、櫻桃樹、杏樹等果樹,時值秋季,正是瓜果飄香的時節(jié)。一路走來,腳下時不常有老練掉落在地上的桃子,被游人不小心踩爛了少許,發(fā)出著絲絲甜嘻嘻的果香味,令人口舌生津垂涎欲滴。沿途,還發(fā)現(xiàn)了金銀花、葛根、霍香、何首烏、連翹等天然的中草藥。穿行在蜿蜒又寬敞的木棧道上,烈日似被篩子左搖右晃地篩下,網眼相同的光點撒在地上、身上、樹葉上、溪水中。風是幽香的,空氣是甜潤的,其間峽谷幽靜飛瀑成群,流泉明澈鳥蟲成韻,原始森林異彩繽紛,云海天光變幻莫測,清風拂面不覺汗流。眼里的綠,耳畔的音,身上的爽,都不由分說地令人陶醉——龍門山,真是一個美妙無比的百寶山!另外,景區(qū)內還有月牙瀑,望夫石,臥佛石,覽翠石、親子探險樂土,水母長廊,賞花亭,龜背亭,戲溪望岳等天然和人文景觀。
Hash:5ed6ae6d026f31c02dd087cb0f07de31c0394b45
聲明:此文由 旅游望遠鏡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