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這座千年古塔,名氣雖不如滕王閣,卻是南昌人的“鎮(zhèn)城之寶”

江西省省會南昌,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自古就是“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地,2000多年的建城史,為南昌留下了薪火相傳的文化與大量的歷史遺跡。來到南昌旅游,除了享譽中外的滕王閣,在市區(qū)還隱藏著不少值得一看的名勝古跡,繩金塔就是其中一處。

繩金塔,位于南昌市西湖區(qū)金塔街165號,原古城進賢門外,是南昌城內與滕王閣齊名的人文景點。據記載,該塔始建于唐天祐年間(公元904-907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南昌民謠“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中的“藤”即滕王閣,“塔”即繩金塔。

這座有著1100年歷史的江南名塔,也是南昌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相傳在建塔之前,一位名叫惟一的僧人來到此地,重建起一座毀于60年前的晉朝古寺——市林寺,并將其更名為千福寺。寺院開光之日,他依托菩薩的預示,在寺后掘地五尺,挖出了一個鐵函。

鐵函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分別刻有“驅風”、“鎮(zhèn)火”、“降蛟”字樣),還有金瓶一個,盛有青色和紅色舍利子三百粒。惟一和尚于是按佛教儀規(guī),就地建造寶塔,將舍利子等寶物供奉其中,繩金塔因此而得名,后來這座千福寺也被人們稱為繩金塔院。

這件事在當時的南昌城中引起轟動,來繩金塔院學佛的信眾也絡繹不絕。1100多年來,繩金塔屢毀屢建,現在我們看到的塔,是清朝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重建而成,并在1985年、2000年由國家文物局、政府撥款和社會各界資助下修復。

這座典型的江南磚木結構樓閣式塔,高50.86米,塔身為七層八面(明七暗八層),內正外八形,各部位尺寸比例勻稱,線條柔和流暢,可與上海“城隍廟”、南京夫子廟”相媲美。尤其飛檐下懸掛的銅鈴,是按照制作古代編鐘的工藝,每層一個音階,七層七音,微風吹過,悅耳動聽。

繩金塔內建有旋步梯,游人可沿著樓梯拾級而上。由于樓梯狹窄而陡峭,需側身謙讓,彼此才能通行。登至古塔頂層憑欄遠眺,贛江煙波浩渺,遠處青山時隱時現,令游人仿佛如入畫境,感受到千年古塔積淀下來的深厚歷史底蘊。

有趣的是,繩金塔的塔形如筆,南昌民間相傳,此塔可使文風興盛,同時可以鎮(zhèn)住火災,因而清代江西巡撫岳浚,胡寶泉,阿霖,劉坤一等四位巡撫都先后重修了繩金塔。自塔修復以后,南昌的火災果然減少,同時也出了許多舉子進士,官宦名臣和文人學者。

南昌有一首民謠“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它的意思是說:如果滕王閣倒了,南昌的財富就要流失;如果繩金塔倒了,南昌就徹底敗落了,由此可見繩金塔在南昌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相比起重建過29次的滕王閣,繩金塔素有“水火既濟,坐鎮(zhèn)江城”之譽,堪稱南昌的鎮(zhèn)城之寶。

Hash:d5afd15fbb0e518331f3ca3b7057453a35ff496b

聲明:此文由 亂碼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