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道之二十六——殊像寺:沉睡中的帝王家廟
導 語
清晨6 時,霞光初現。
伴隨著絲絲縷縷的陽光,整座城市正在慢慢蘇醒。
隱藏在鬧市區(qū)的殊像寺,不聲不響,仿佛還在沉睡著,如遺世獨立。
沒有修行的僧人,沒有紛擾的游客。紅色的院墻,青灰色的殿脊,蒼綠色的參天古木,殊像寺沐浴在橙紅色的朝霞之中,安靜、從容……
“噹,噹,噹?!倍呿懫鸸と藥煾敌蘅樀铋T的聲音,仿佛提醒著人們,它還在,它一直都在。
跨越了一扇門,仿佛進入到了另一個空間。眼前這座有著兩百余年歷史的皇家寺廟,依舊保留著清朝時期的古風古韻,由于殊像寺一直沒有對外開放過,與其他寺廟相比,這里似乎少了一些香火氣息。
風吹過,殿堂上懸掛的鈴鐺叮當作響,置身其中,仿佛一切紛紛擾擾都隨風而去,只留下這片刻的安寧。
紅墻綠柳
揭開帝王家廟神秘面紗
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皇太后70 歲壽辰時,乾隆皇帝陪伴皇太后到山西五臺山禮佛。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說法道場,山下有座殊像寺,塑有文殊菩薩像。文殊是“文書師利”或“曼殊室利”的略稱,而“文殊”又譯“曼殊”,“曼殊”音近“滿珠”、“滿洲”,釋迦牟尼曾預言:東方主尊菩薩是文殊,有時現比丘像,有時現國王像。中國居世界東方,西藏達賴喇嘛進丹書時,稱清朝皇帝為“曼殊師利大皇帝”,進而有了“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的傳言。
回到京師,太后命人按照五臺山文殊菩薩的模樣雕刻石像供于香山寶相寺。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乾隆皇帝下旨特命內務府仿照五臺山殊像寺的格局、香山寶相寺的文殊菩薩相貌在承德修建殊像寺。
乾隆四十年(1775 年),殊像寺正式落成,乾隆皇帝參加瞻禮,并作詩道:“殊像全規(guī)臺廟模,撰辰慶落禮曼殊。金經蒙古猶常有,寶帙皇朝可獨無?譯以國書宣白業(yè),習之修士翊浮圖。雖然名實期相稱,師利應嗤謂是乎”。
該廟喇嘛皆為滿族,故清廷對此處按家廟管理。
當時,乾隆皇帝所看的佛經都為藏文或蒙文,沒有滿文經卷。他認為,在滿族統(tǒng)治的國家里,不可沒有滿文經卷。于是在殊像寺建成時開始譯制工作,1773 年(乾隆三十八年),成立了譯經館,譯制滿文藏經。
歷時18 年,終于譯成216 卷滿文大藏經,編輯成3 部,存于殊像寺會乘殿經閣中。可惜,這3 部藏經一部被日本侵略者盜走,現存于日本東京;一部在法國巴黎圖書館;一部下落不明。
在外八廟中,殊像寺是唯一有滿族喇嘛,并誦習滿文經卷的寺廟。早年間,寺廟東西兩側有佛倉、僧舍、大廚房,每年的大型宗教活動日,僧眾吃齋飯時,都會在此做飯。在院內原有一口大深鍋,據說,當時每年的臘月初八寺內都會熬一鍋牛肉粥,放齋飯三天三夜,附近的百姓都爭先到這里吃粥,以祈吉祥長壽。
尹東紅/攝
清新靈動
寺廟園林展現獨特之美
殊像寺是乾隆家廟,是皇帝和太后進香的場所,寺內建筑布局高低錯落,內部考究,環(huán)境幽雅,園林氣息濃厚,寺中疊石更為馳名。
殊像寺為典型漢式寺院,東西寬約115 米,南北長約300 米,占地面積23000 平方米。在建筑上既沿守了漢族佛寺布局嚴謹的傳統(tǒng)風格,又精巧地利用地形,將亭臺樓閣靈活布置其中,形成了高低錯落、主次分明、清新脫俗的建筑布局。寺廟還采
用庭園布局的手法,大規(guī)模疊砌假山,使古樸典雅的建筑掩映在園林景觀中,靈活生動中彰顯出莊嚴肅穆的宗教氛圍,成為中國古代皇家寺廟園林景觀完美融合的典范。
殊像寺是寺廟園林中的佳例,它既借用園林手法而又不同于一般園林,它在利用和美化建筑空間的同時,又使之符合宗教氣氛的要求。
殊像寺前半部分由山門殿、天王殿、會乘殿等建筑組成。自會乘殿之后,地勢陡然上升,而建筑布局自然靈巧,沒有寺廟莊嚴肅穆的氣勢,假山石橋、方亭、高閣構成一幅淡雅別致的山水畫,融寺廟于園林之中,頗具特色。
尹東紅/攝
走進殊像寺,首先踏入的就是威武肅穆的山門殿,山門殿位于寺廟的最南端,殿前左右兩側置石獅一對。山門殿內供護法神哼哈二將的神像各一尊,這兩尊護法金剛體魄雄偉、面貌猙獰、頭戴寶冠、裸露上身,衣裳纏于腰間,手持金剛杵,讓人頓時肅然起敬。
過山門殿,東西兩側有鐘、鼓二樓。鐘樓東側還有當年寺內喇嘛居住的僧房。所謂晨鐘暮鼓,即早晨先擊鐘,以鼓應之;日落擊鼓,以鐘應之。
值得一提的是,殊像寺擊鐘與其他寺廟不同,破曉前連擊鐘24 下,喇嘛起床;7 時擊鐘15 下,喇嘛上殿念經;9 時又擊鐘15 下,僧眾念二遍經;中午擊鐘15 下,喇嘛吃飯休息;下午6 點擊鐘緊7 下,慢8下,平20 下,鐘聲響后關閉四門,喇嘛不得隨意出門。日落擊鼓,以14 下鐘聲應之,喇嘛完成一天功課,總計百八鐘。
山門殿正北為天王殿,因受自然、人為因素的影響,天王殿現已全部損壞,僅存基址。過了天王殿,地勢逐漸升高,登上臺階,就來到了殊像寺的主殿——會乘殿。
會乘殿位于寺廟中心,居高臨下,是全寺主殿。殿內正中供有杉木金漆塑像三尊,即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觀音菩薩,是佛教里有名的“三大士”。
三座塑像皆高一丈七尺,中間的文殊菩薩,騎在青獅上,兩手持蓮花,正在說法講經,十分智慧和威猛,是現存佛像中不可多得的瑰寶。文殊菩薩的東邊是騎白象的普賢菩薩,西邊是騎朝天吼的觀音菩薩,皆是神態(tài)慈祥、令人敬仰。因為文殊菩薩是寺廟的主尊,所以將他供奉在觀音菩薩和普賢菩薩中間。
在三大士前面的供桌兩側,各有一座八角三層南木塔,高兩丈,每座塔內供鎏金鋼質無量壽佛304 尊。
如今,壽塔猶存,佛已無存。
據傳,民國年間,鎏金銅佛在姜桂題任熱河都統(tǒng)時期被盜。
走過會乘殿,往北望去,依山就勢堆砌起一座氣勢磅礴、格調自然的假山,將莊嚴肅穆的建筑與清新自然的園林連成一片,讓人心曠神怡。
殊像寺的寺廟園林在承德寺廟中最有特色,堆砌的假山疊石與真山相結合,壘石穿洞,曲徑幽深,奇妙無比。
沿假山兩側蹬道,過石洞、石橋,攀援而上,見假山如朵朵祥云,載運一座高閣,名“寶相閣”。閣內石須彌座臺基上有一尊11.6 米高的木雕文殊菩薩騎獅像,據說此像是按照乾隆皇帝的相貌塑造的,恰好附會了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的傳言。
魅力依舊
百年寺廟游客心向往之
在承德寺廟群中,殊像寺雖然不及普陀宗乘之廟宏偉,不及普寧寺壯觀,卻獨具優(yōu)美的寺廟園林風格,假山疊石錯落有致、建筑格局主次分明,層層升高,在承德諸寺廟中特色鮮明。
隨著清王朝的衰落和連年戰(zhàn)亂,解放前夕,殊像寺已經破敗不堪。除了保存下來的門殿、會乘殿以及新修復的圍墻和鐘鼓樓以外,其他建筑僅?;?。會乘殿、鐘鼓樓等建筑在1949 年后由政府多次修繕,仍保持原有風貌。
1975 年,國家重新修建了天王殿和東西配殿,寺內三身木雕菩薩像為國家級文物。1988 年,殊像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殊像寺位于避暑山莊之北,普陀宗乘之廟西側,地理位置優(yōu)越。然而,有“乾隆家廟”之稱的殊像寺似乎一直很“低調”。在承德眾多的寺廟當中,這座充滿著戲劇色彩而又獨具建筑特色的寺廟從未對外開放過。
1985 年之前,殊像寺曾為學校使用。1987 年,殊像寺內山門、鐘樓和鼓樓得到整修,寺內大部分違章建筑被拆除。2002 年,又修復了寶相閣,整修了假山,清整了基址,殊像寺得到更多保護。
2010 年,中央財政投入專項資金6 億元人民幣,實施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投資數額最大的單項文物保護工程。殊像寺的維修保護工作也一直在進行,但由于寺廟不具備開放條件,目前還不會開放。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每天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景區(qū)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殊像寺作為外八廟中的一座寺廟,經常會迎來慕名而來的游人,盡管知道寺廟不對外開放,游人們還是欣然而至,在門口為其拍照、與其合影留念,近身寺廟感受它的莊嚴與神秘……
本報記者:于麗靜 通訊員:李暉
編輯:建安
Hash:e5714e848c48b9897e4159938dd6eb6e0133dcff
聲明:此文由 承德晚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