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張氏始祖仲文公遷居河南府永寧縣”的歷史考證
《金門寨村張氏家族文化》之二——關于“張氏始祖仲文公遷居河南府永寧縣”的歷史考證
關于“張氏始祖仲文公遷居河南府永寧縣”的歷史考證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關于“張氏始祖仲文公遷居河南府永寧縣”的歷史文獻主要為明清時期的歷史文獻,明代有八種,清代有十余種。關于“德里張氏始祖遷居河南永寧”的說法有兩種:1.元末避兵張氏始祖仲文公遷居河南府永寧縣德里村;2.元末避兵張氏始祖母黨氏(仲文公夫人)攜子張貴遷居河南府永寧縣德里村。另有大門樓村《張氏家譜》和《張氏祖塋碑》佐證資料,亦可作為重要參考。大門樓村張氏來源為:元末避兵張氏始祖仁美公配魏氏與仲武公遷居永寧大門樓村。
清順治十四年《張氏家乘》
現(xiàn)將明清兩代有關“德里張氏始祖遷居河南府永寧縣的歷史文獻”介紹于后,并加以考證。
一、明代的歷史文獻均記載,“張氏始祖仲文公避兵遷居河南永寧”。現(xiàn)將明代有關“張氏始祖仲文公遷居河南永寧的歷史文獻”介紹于后。明代文獻共八篇。
1.明 詹鐘玉《張中丞傳》;
2.明 王鐸《都御史張公傳》;
3.明 王鐸代 《通議大夫巡撫四川葆一張公(張論)墓志銘》;
4.明 何吾騶《通議大夫巡撫四川葆一張公(張論)墓志銘》;
5.明 姜逢元《通議大夫巡撫四川葆一張公(張論)墓表》;
6.明 侯恂《巡撫四川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葆一張公(張論)神道碑》;
7.明 邢紹德《巡撫四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葆一張公行狀》;
明代文獻:
1.明朝武林詹鐘玉所撰《張中丞傳》記載:
“公諱論,字建白,其先同州人,始祖曰仲文者,始徙永寧家焉。(仲)文生貴,貴生玹,玹生銲,銲生注,注生樸,樸生稔,稔生公父(士)益,傳世久遠,樹德不衰,至于公而始大?!?/p>
《張中丞傳》收錄于清順治十年《永寧縣志》卷七 人物志 勛業(yè);清康熙三十一年《永寧縣志》卷五 人物志 勛業(yè)。
清康熙三十一年《永寧縣志》人物志 卷五 勛業(yè)
2.明朝天啟進士、通議大夫、協(xié)理詹事、詹事府正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經筵講官孟津年眷晚生王鐸撰《都御史張公傳》記載:
“公諱論,字建白,世縣陜之同州,其徙河南永寧,傳凡八而生公(指張論)。”
《都御史張公傳》收錄于清順治十四年《張氏家乘》卷三 行實;清順治十年《永寧縣志》卷七 “人物志 勛業(yè)”;清同治六年《河南府志》卷41 人物志 名臣。
王鐸撰《都御史張公傳》
3.明朝王鐸代撰《通議大夫巡撫四川葆一張公(張論)墓志銘》記載:
“張氏自同州至永寧,(仲)文生貴,貴生玹,玹生銲,銲生注,注生樸,樸生稔,稔生(士)益,(士)益贈某官,(士)益生公。公諱論,字建白,別號葆一,以御史為四川巡撫、都察院,階通議大夫、右副都御史者也。壽六十四,以某季月日竁于某原。”
本文收錄于王鐸《擬山園選集》卷六九《北京圖書館善本書目叢刊》第111冊。
4. 明朝萬歷進士、資善大夫、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何吾騶拜撰《明故誥封通議大夫、巡撫四川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葆一張公墓志銘》記載:
“張氏自同州至永寧,(仲)文生貴,貴生玹,玹生銲,銲生注,注生樸,樸生稔,稔生(士)益,稔、(士)益皆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士)益生公。公諱論,字建白,別號葆一,嘗為御史大夫,撫蜀者也。壽六十四,以崇禎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竁于豐家原?!?/p>
本文收錄于清順治十四年《張氏家乘》卷二 志述
《張公(張論)墓志銘》
《張公(張論)神道碑》
5.明朝萬歷進士戶部尚書、兵部右侍郎侯恂拜撰《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巡撫四川等處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張公(張論)神道碑》記載:
“公諱論,字建白,別號葆一,其先為秦同州人,后因避兵徙永家焉,自(仲)文始也。
(仲)文生貴,貴生玹,玹生銲,銲生注,注生樸,樸生金竹公稔,稔生兌泉公(士)益,代有隱德。兌泉公有異征,篤生公。”
本文收錄于清順治十四年《張氏家乘》卷二 志述。
侯恂拜撰《張公(張論)神道碑》
6.明朝萬歷進士、太子太保、資政大夫、禮部尚書、通家侍生姜逢元頓首拜撰《通議大夫巡撫四川葆一張公(張論)墓表》記載:
“按公諱論,字建白,別號葆一,其先秦同州人,諱(仲)文者避兵徙永寧,遂世為寧產。懋隱德,遞傳金竹公稔,兌泉公士益,而生公,生有異征,少嶄露頭角?!?/p>
本文收錄于清順治十四年《張氏家乘》卷二 志述。
7.明朝萬歷進士、文林郎、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予告終養(yǎng) 舊寅眷晚生 邢紹德 頓首拜狀《巡撫四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葆一張公行狀》記載:
“按公諱論,字建白,別號葆一,其賔于國,祀于鄉(xiāng)。為兌泉公士益者,公父也,士益出于金竹公稔,稔出于樸,樸出于注,注出于銲,銲出于玹,玹出于貴,貴出于仲文,其先為秦同州人,至(仲)文以避兵徙永家焉,此艱難之始也,代有隱德。篤生公,有異征。”
本文收錄于清順治十四年《張氏家乘》卷三 行實。
8. 明朝崇禎年間金門寨二門八世《張母王氏墓碑》記載:
“吾父諱溫,字進德,號明良,先吾母卒,壽七十,葬北里村西南山下祖塋之次。自始祖諱仲文者卜葬其北,其二世祖貴,祖珷、祖鎧、祖濬、祖機、祖烰,至吾父凡八世,咸族葬焉?!?/p>
《張母王氏墓碑》原立于金門寨東南原柏墳二門祖塋進士墳,1958年墳被平,墓碑被運到村中。1968年寨根村在南坑北側修建石磨及二級站,墓碑被運到站房,作為固定電機底座使用,1982年后被張世聚運回院中放置在井臺上,2004年該碑被埋到院中混凝土地平下。
二、清代的歷史文獻有二十余種,清代的德里張氏家族纂修的家譜文獻有十余種和碑記五種。
張鼎延纂修的《張氏家乘》等家譜文獻,德里張氏祖塋《張氏始祖墓碑》等,以及清代名人為張氏歷史人物所寫的碑銘兩種: 1.吳偉業(yè)所撰《通議大夫兵部右侍郎永寧張公鼎延神道碑銘》; 2.呂履恒代裴蘆院先生作《藍孺張公(張琯)暨呂宜人合葬墓志銘》。 還有洛寧縣大門樓村張氏家族清代張捷科等纂修的《張氏家譜》三種及大門樓村《張氏家族祖塋碑》。
(一)清代德里張氏家譜文獻有十余種,其中德里張氏現(xiàn)存最早的家譜為張鼎延纂修的《張氏家乘》,張鼎延于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修譜時,才界定為張氏始祖(指祖母黨氏)攜子張貴遷居永寧縣金門川德里村。 他的主要依據(jù)是: 德里張氏祖塋中沒有始祖張仲文墓。 該譜記載: 張氏始祖母黨氏攜子張貴遷居河南永寧縣金門川德里村。 “元末兵起,祖諱仲文者,在秦不知所終。 室人黨氏攜家避兵永寧金門川卜德里村以居,俗呼德里為北里,遂占籍焉。 ”后世修譜均相沿這種說法。 清乾隆三十六年《張氏始祖墓碑》也相沿這種說法。
張鼎延于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所修河南永寧《張氏家乘》,有關張氏始祖遷居河南永寧的記載為:
1.十世孫張鼎延《張氏家譜自序》云:“吾宗之著姓遠矣,自同徙永凡八世,而篤生我中丞公,至余小子以及兒輩又三世矣!際流寇之變,譜乘委於灰燼,族屬半罹兵戈,余小子幾不免焉?!?/p>
2.十世孫張鼎延《張氏家譜又序》云:“十世孫鼎延曰:吾宗夙以孝友著聞,周宣王之世,至留侯良丞相安世,又以功名顯於漢代,世德流傳遠矣。嗣后,兵燹相繼,時代遷流不一,故其詳莫得而考焉。故老相傳,自秦同州徙豫云?!?/p>
3.查河南府永寧縣清順治十四年《張氏家乘》“世系”:
①“十世孫曰:吾家其先同州,不詳所自始。元末兵起,祖諱仲文者,在秦不知所終。室人黨氏攜家避兵永寧金門川卜德里村以居,俗呼德里為北里,遂占籍焉?!?/p>
②“陜西祖諱仲文配黨氏,子一曰:貴?!?/p>
③“河南祖諱貴,配陳氏,子四曰:琇配加氏,珷配彭氏,珍配秦氏,玹配侯氏?!?/p>
④河南永寧縣《張氏家乘》“張氏紀年”:
一世
“張氏始祖諱仲文陜西同州人。元末兵起,在秦不知所行事。配黨氏,攜家避兵永寧,遂卜德里村以居焉,是為張氏始祖,子一曰:貴?!?/p>
二世
“貴,仲文之子,娶長者陳仲武女,子四,長琇,次珷,三珍,四玹。長者德公取其家產五分之一給其子,四給公之四子,四子各擅分產環(huán)金門川德里村以居,至于今不替,生卒俱缺。”
4.據(jù)清雍正元年【1723年】下王召村二門十一世孫廩膳生員張璔《張氏二門家譜序言》云:“吾家自同州來至永,至今已三百余年矣?!?/p>
(二)德里張氏家族石刻碑記,清代的歷史文獻還有五種石刻碑記,主要有兩種說法,①《通議大夫兵部右侍郎永寧張公鼎延神道碑銘》、《藍孺張公(張琯)暨呂宜人合葬墓志銘》皆記載為:始祖張仲文元末避兵遷居河南永寧;②張氏家族的《張氏始祖(祖母黨氏)墓碑》記載為:始祖張仲文,元末避兵祖母黨氏攜子張貴遷居河南永寧縣北里村。
《張公(張鼎延)神道碑》
1.清吳偉業(yè)所撰《通議大夫兵部右侍郎永寧張公鼎延神道碑銘》記載:
“謹按張氏陜西同州人,始祖仲文避兵徙洛之永寧,仲文以下六世諱士益,緣其子中丞公貴得封,中丞公諱論,仕至四川巡撫、都御史。以元配段夫人生公(張鼎延),公萬歷壬戌進士,起家行人,考選兵科?!?/p>
清乾隆五十五年《永寧縣志》卷三 丘墓
本文收錄于①清朝錢儀吉《碑傳集》卷十:明臣部院大臣 張鼎延;②吳偉業(yè)《吳梅村全集》卷四;③清同治六年《河南府志》藝文志 卷89;④清乾隆五十五年《永寧縣志》藝文志;⑤民國四年《洛寧縣志》及⑥民國六年《洛寧縣志》藝文志。
民國六年《洛寧縣志》卷七 藝文
2.呂履恒代裴蘆院先生作《藍孺張公(張琯)暨呂宜人合葬墓志銘》記載:
“張氏裔出清河,自漢以來世居同州,元末有仲文者,奉母遷河南之永寧,八傳至公之祖論始顯,由進士官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父鼎延由進士歷官兵部右侍郎,母廉氏累封夫人。公諱琯,字伯潤,號藍孺,生有至性,以忠孝大節(jié)自期,見義勇為。”
本文收錄于①清呂履恒《冶古堂文集》卷四15--19;②清李桓《國朝耆獻類征初編》卷二百十五守令一31—33。
張氏始祖墓碑
3.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德里張氏祖塋《張氏始祖(祖母黨氏)墓碑》記載:
張氏始祖墓碑陽拓片
“【志籍貫】:原籍陜西同州,村名雁羗,俗呼念橋。元末避兵,至永居德里村,俗呼北里村。及后傳衍繁多,地不敷養(yǎng),遂爾星居四方。父母之邦,尚其勿忘!”
張氏始祖墓碑陰拓片
【志世系】:“陜西祖諱仲文,歿于陜。祖母黨氏攜子貴,至永贅德里村陳氏,子四曰:長諱琇配加氏,次諱珷配彭氏,三諱珍配秦氏,四諱玹配侯氏,自此分為四門,支派雖分,原本則一,敦睦勿替,是所望於后裔。”
4.中方村二門清嘉慶八年《曾祖張公諱見賢之墓碑》:
“ 張氏系譜記:公諱見賢,配王氏,累居金門川德里村。及公之身始遷中方,歿葬於斯。公二世祖諱貴,始祖仲文,舊籍陜西同州府人,元末兵起,攜家避兵於永寧金門川卜德里村。貴祖贅陳氏,遂家焉。仲文在秦終,亦不知其所歸?!?/p>
5.同治六年金門寨二門《皇清 待贈張公大人(公諱有昇,字云高。)原配張氏合葬墓》記載:
“始祖諱仲文,舉進士,祖貴,祖珷,祖錠,祖滋,祖時,祖和,祖士泰,祖詠,祖見明,祖玉,祖象辰,祖亮,以至于吾父十四世矣!父諱有昇,吾母張氏?!?/p>
三、據(jù)清代大門樓村《張氏家譜》和《張氏合族祖塋碑》記載:張仁美配魏氏,同州府大荔縣東雁羗村人,元末避兵遷居永寧縣大門樓村,為大門樓村張氏始祖。二世祖仲武公,相傳與金門川德里村張氏係分兩門。
①據(jù)清道光二十七年(1827年)大門樓村十七世孫邑庠生張捷科所撰《張氏家譜》記載:“(大門樓張氏)始祖考諱仁美,妣魏氏,元末人,同州府大荔縣東雁羗村乃故里也,因避兵來至永邑大門樓村居焉?!薄岸雷婵贾M仲武,妣失傳,相傳與金門川德里村張氏係分兩門。”
清道光二十七年大門樓村《張氏家譜》
清代大門樓村《張氏家譜》
清道光二年(1822年)《張氏合族祖塋碑記》
②據(jù)磨頭村清道光二年(1822年)進士張際庚所撰《張氏合族祖塋碑》(大門樓張氏祖塋)記載:“(大門樓張氏)始祖諱仁美,原籍陜西省同州府大荔縣東雁羗村,自元末遷居永邑北大門樓村,與邑南金門川德里張氏係分兩門?!?/p>
③在清代大門樓村張氏家廟正殿供奉張氏始祖仁美公配魏氏,二世祖仲文公、二世祖仲武公神主牌位。自古以來,一直沿襲至今。
④自古以來,在大門樓張氏家族世代流傳:張氏始祖仁美公配魏氏與二世祖次祖仲武公遷居永寧縣大門樓村立祖,二世祖長祖仲文公遷居德里村立祖,三祖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一帶立祖,此支后裔失考。
通過以上大門樓張氏家族多處歷史文獻記載和張氏世代故老相傳,這些記載和傳說基本一致。關于張氏遷居河南永寧的基本情況為:大門樓張氏始祖諱仁美,祖籍陜西省同州府大荔縣東雁羗村。元末避兵,始祖仁美公與次子仲武公遷居永寧縣邑北大門樓村立祖,大門樓村張氏為仲武公之后。大門樓張氏與邑南金門川德里張氏(仲文公后裔)分為兩大門派。
四、陜西同州雁羗村《張氏家譜 》的歷史記載。
清乾隆八年(1743年)舉人出身的洛南縣儒學訓導張大受所修(陜西同州雁羗村)《張氏家譜 》記載:“先世自仲文公徙居河南永寧”。該譜中關于“河南永寧張氏的歷史記載”均沿襲雁羗村天啟七年張閱機、張珽所修《張氏家譜 》的內容。
《張氏家譜 序言》云:“(張氏家族)世居同州雁羗村,即今所謂念喬(埝橋)也。先世自仲文公徙居永寧,六傳而金竹公稔,生贈君兌泉,居永八世?!?/p>
張氏歷代遷徙中有一條,“河南永寧縣一支,自明初而遷,無譜可考?!?/p>
據(jù)此可知:河南永寧張氏始祖為仲文公,自明初遷居,仲文公為元末明初人。
清乾隆八年陜西同州雁羌村《張氏家譜 》
五、關于“張氏始祖遷居河南府永寧縣的傳說”。
我在少年之時,族祖父張金生、張生民等人經常給我講起張氏家族的歷史和傳說故事,特別是明四川巡撫張論、兵部侍郎張鼎延的傳說,主要有:“巡撫爺張論修建金門寨”,“巡撫爺張論守衛(wèi)金門寨”,“巡撫爺張論智射李自成”,“巡撫爺張論之死”,“拴馬石的來歷”,“傳統(tǒng)戲劇《三上轎》的來歷”等,以及“張氏始祖遷居河南”“張氏始祖遷居德里”的傳說,都給我留下了終生難以磨滅的印象。
人生之路雖然漫長,但緊要之處只有數(shù)步。特別是一個人在少年時期,這是一個人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而我在少年時期經常接觸的是張氏家族文化。德里村是張氏家族的發(fā)源地,金門寨是張氏家族的發(fā)祥地,這里是德里張氏家族四門的核心,《張氏家譜》編纂于此,四門張氏家廟修建于此,金門寨是張氏四門的后裔主要祖居地,四門張氏是德里張氏的主體和核心,這里有許多張氏文化遺存,金門寨張氏的地位在德里張氏家族中舉足輕重。我們家歷代先祖世居在南學院,祖宅為張氏南學院舊址,那里不僅遺存有“南學院”,下院中還遺留有巡撫爺留下的白色花崗巖“古石槽”,石槽兩個側面雕刻有精美的牡丹花圖案,長6米余,這么大的精美石槽,全國罕見,為世之精品,相傳為巡撫爺故居遺物。祖父們經常給我講起“古石槽”的來歷。由于長期耳濡目染,我慢慢就對德里張氏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致力于德里張氏文化的調查研究。
1981年—1989年期間,時值改革開放初期,在全國各地興起修墳祭祖的熱潮,德里張氏家族以德里村張同年、金門寨張生民為首,倡議“修復德里張氏祖塋,張氏合族修墳祭祖”活動。各門戶首由大門下王召村張長升、二門寨根村張遂虎、三門德里村張同年、四門金門寨張生民(張七)等人分工負責,聯(lián)絡各村張氏支派思想動員工作,積極籌劃“修復德里張氏祖塋,重樹張氏始祖墓碑,建立碑樓”等有關事宜。當時我也參與其中,跟著族祖張生民到寨根、祿地、金山廟、磨頭村走訪,跟著族伯張遂虎到大原、中方、陳宋村各村進行串聯(lián)活動。我還多次前往張長升、張同年家,詳談了解張氏家族各村的有關情況,親自接觸各村負責人,了解各村《張氏家譜》遺存現(xiàn)狀,查看各村張氏支派神祗、家譜、石碑,及時收集《張氏家譜》資料。我經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走訪德里張氏以及大門樓張氏各村六十——八十多歲的長者,向許多知情者了解家族歷史。其中有金門寨張金生,張生民,張來運、張治戌、張海英、張同禮、張崇法等;寨根村張延升、張延忠,張全智;德里村張留、張同年、張江水、張仁杰、張文杰、張西珍、張聚臣、張永禮、張念官、張同聚;金山廟村張長發(fā)、張振聲、張福恩、張保泰、張金虎、張安民;中方村張元煥;大原下街張典正;祿地村張禮、張延明、張連起;陳宋村張此耐、張書魁、張連中、張振海、張京周、張春華、張鐵聚、張少俄;磨頭村張石頭、張懷中、張守林、張世旺、張滿州;南宅張公選、張水、張迎年;張家?guī)X張滿堂、張建周;大門樓村張夢喜、張明禮、張順廷、張彥章;城村張伯均、張澤選、張傳亮、張亞東、張鵬飛等許多張氏族人,他們中許多人都知道“張氏始祖仲文公遷居永寧的歷史事實”,說是歷代先祖?zhèn)飨聛淼?,這件事在張氏家族中世代廣為流傳,廣為傳頌,廣為人知。張氏家族老人言談之間,尊祖敬宗之心,不知不覺,溢于言表,充滿了對張氏始祖及歷代祖先的無比崇敬和懷念之情。
現(xiàn)將張氏始祖遷居河南永寧的傳說情況詳述于后:
“在德里張氏家族中,歷代先祖故老相傳這樣一種說法:張氏祖居陜西同州雁羗村。張氏始祖兄弟三人,長祖仲文公遷居德里村立祖,次祖仲武公遷居大門樓村立祖,三祖仲魁公(也有傳說叫仲昆或仲泉)遷居洛陽邙山嶺一帶立祖,仲魁公后裔失考。世傳張氏始祖仲文公夫婦攜子張貴遷居永寧縣德里村?!?/p>
“從明初迄今,世代相傳始祖仲文公夫婦攜子張貴避兵遷居河南府永寧縣邑南金門川北里村。仲文公遷永之時,仲文公那時尚在盛年,三十多歲,其子張貴,當時正在少年。數(shù)十年后,貴公四子均已成家立業(yè),仲文公年老思鄉(xiāng)心切,遂返回同州探親祭祖,因病亡故于雁羗,歸葬雁羗村老塋,故河南府永寧縣德里張氏祖塋沒有仲文公墓,而以張氏始祖母黨氏立祖,為德里張氏始祖。”
六、關于“張氏始祖仲文公遷居河南府永寧縣歷史考證”的結論
根據(jù)以上明清兩代歷史文獻記載和德里、大門樓張氏家譜、陜西同州雁羗村張氏家譜記載,以及張氏先祖世代相傳,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張氏祖籍陜西同州雁羗村。張氏先祖仁美公,生三子,仲文、仲武、仲魁。張氏始祖兄弟三人,長祖仲文公遷居德里村立祖,次祖仲武公與父仁美公遷居大門樓村立祖,三祖仲魁公(也有傳仲昆或仲泉)遷居洛陽邙山嶺一帶立祖,仲魁公后裔失考。
張氏始祖仲文公夫婦攜子張貴避兵遷居河南府永寧縣邑南金門川德里村。張氏始祖遷居永寧縣德里村的歷史基本情況為:
德里村張氏祖塋《張氏始祖墓碑》
自隋唐時期至元朝末年,張氏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陜西同州雁羗村,現(xiàn)在為陜西省大荔縣埝橋鄉(xiāng)東埝橋村。雁羗村張氏始祖為張載,仲文公為其后裔,相傳為其三十二世孫。
元末避兵,張氏始祖仲文公徙居河南府永寧縣南金門川北里村,今為河南省洛寧縣陳吳鄉(xiāng)德里村。張仲文為永寧縣德里村張氏始祖。
張氏始祖仲文公與始祖母黨氏攜子張貴避兵遷居河南府永寧縣南金門川北里村(今德里村),其時張仲文那時尚在盛年,三十多歲,其子張貴,尚在少年。數(shù)十年后,貴公四子均已成家立業(yè),仲文公年老思鄉(xiāng)心切,返回同州探親祭祖,因病亡故于雁羗,歸葬雁羗村老塋,故河南永寧縣德里村張氏祖塋沒有仲文公墓,德里張氏祖塋以始祖母黨氏葬此立祖。
仲文公配黨氏,生一子張貴。貴公贅德里村陳氏,生四子,長諱琇配加氏,次諱珷配彭氏,三諱珍配秦氏,四諱玹配侯氏,自此德里張氏分為四門,世代繁衍,迄今680余年,傳25世,后裔達萬余人,名人輩出,成為洛寧望族。
作者簡介:張澤武,洛寧縣陳吳鄉(xiāng)新寨村人,2003年發(fā)起并組織成立了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2006年參與組織籌備成立洛陽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副秘書長。2017年被推舉為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
Hash:1e74b12919a1c017a42a8e5c32d337f5b77860d4
聲明:此文由 大美洛寧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