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jīng)注》里的張家口
原創(chuàng):楊年生 水經(jīng)注探究系列 5月24日
《水經(jīng)注》里的張家口
一、《水經(jīng). ?水注》里的張家口
?水又東,逕陽原縣故城南?!?a href='/dili/' target=_blank>地理志》曰:代郡之屬縣也,北俗謂之比郍州城。
據(jù)常文鵬介紹今陽原縣城南有戰(zhàn)漢時代遺址,范圍不是很大;因其距縣城較近,破壞較嚴重;而陽原縣城北、南及附近的三分溝村均有大量漢墓出現(xiàn),縣城北關、南關均發(fā)掘過漢墓,有完整發(fā)掘報告;此外陽原水現(xiàn)在還有,就在縣城東邊一點,流向、出處與酈氏記載一致。漢代故城通常具有處于兩河夾角處的特征,漢陽原縣亦不例外恰在這一夾角區(qū)域(陽原水和桑干河之間);因此根據(jù)方位、考古綜合考量,陽原縣城南戰(zhàn)國、漢遺址應為漢陽原縣故城。
?水又東,陽原水注之,水出縣東北澤中,北俗謂之太拔回水,水自澤東南流注于?水。
通過Googleearth 鳥瞰推析,東北澤約為今陽原縣城南河公園、水泉村一帶。
又東逕東安陽縣故城北,趙惠文王三年,主父封長子章為代安陽君,此即章封邑,王莽之競安也。《地理風俗記》曰:五原有西安陽,故此加東也。
揣骨疃村東北約1000米有揣骨疃城址[1],戰(zhàn)漢時代,遺物豐富,為安陽縣城的可能性較大。
?水又東,逕昌平縣,溫水注之,水出南墳下,三源俱導,合而南流,東北注?水。
?水又東逕昌平縣故城北,王莽之長昌也。昔牽招為魏鮮卑校尉,屯此。
此處溫水至祁夷水間酈道元所謂的“昌平縣故城”直至今日依然讓無數(shù)學者困惑不已;通過爬梳相關文獻,可以歸納為如下三種主要觀點:
其一是認為此處注文有誤;此“昌平故城”并非漢志之故城而是北魏太和年間僑置之昌平縣或昌平郡。主要以趙一清、王北辰為代表。其中趙一清認為該故城是指北魏僑置之昌平縣但非漢上谷郡昌平縣故城[2];而王北辰則結合后文昌平郡條的記載綜合考量后認為該昌平故城當指北魏之昌平郡故城[3]。
其二是認為此處注文沒有問題,此昌平故城即為漢志之昌平縣故城。主要以清末著名學者楊守敬為代表;楊氏在注疏本中對此昌平故城進行了罕見的大篇幅詳疏,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此“昌平故城”即“漢志之昌平故城”。而《水經(jīng)注》卷十四提及的易荊水畔的“昌平縣故城”楊氏認則認為“即晉志昌平所移徙也”。
第三種觀點主要由尹均科提出,他并未否認此處是西漢上谷郡昌平故城,但卻認為此處非指東漢昌平縣故城,他認為“《水經(jīng)注·?水》中所謂之昌平縣故城,亦即在今河北省陽原縣境者,此為西漢昌平縣”、“今昌平東南之昌平縣故城應是東漢者。在論及昌平縣沿革時,兩漢昌平縣應加以區(qū)別。[4]”
綜合考量上述三種觀點,筆者大致有如下論證:
首先,宏觀文獻層面而言《后漢書·盧芳傳》中“芳入朝,南及昌平,有詔止,令更朝明歲。”的記載恐怕是最有說服力的。因為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盧芳“入居高柳”(今陽高縣城北李官屯村一帶)“南及昌平”之方位描述實際上已經(jīng)告知了我們上谷郡昌平縣故城惟有位于此處陽原境內(nèi)方能稱之為“南及”若位于卷十四提及的易荊水畔則只能謂“東顧”了;因此楊守敬、尹均科等的思路是基本正確的,即“此昌平故城即為漢志之昌平故城?!?/p>
但趙一清、王北辰等的論證亦不可草率否定,因為北魏所僑置的昌平縣(郡)很可能是郡縣同治且治所亦可能利用了原漢昌平縣故城。
至于尹均科所謂“今昌平東南之昌平縣故城應是東漢者”一說;鑒于楊守敬已在疏中對此已作了大量嚴密論證故此處不再贅述而是姑且存疑。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上述三種觀點均因當時條件所限,局限于宏觀層面文獻的邏輯推導而未有較確切之考古依據(jù)作支撐。有鑒于此,筆者按注文方位、距離等描述,爬梳了相關考古資料,綜合考量此處所謂“漢志之昌平故城”約今陽原縣丁家堡村遺址[5]。(2013,河北省文物局)
?水又東北,逕桑乾縣故城西,又屈逕其城北,王莽更名之曰安德也?!段和恋赜洝吩唬捍潜本攀镉猩G?。城西渡桑乾水,去城十里有溫湯,療疾有驗,《經(jīng)》言出南,非也,蓋誤證矣。魏任城王彰以建安二十三年,伐烏丸,入涿郡,逐北,遂至桑乾,正于此也。
酈道元所指的溫湯應為三馬坊鄉(xiāng)溫泉,而離溫泉十里的桑干城則是位于今陽原縣龍鳳坡村東北之黃土城[6]。
?水又東流,祁夷水注之,水出平舒縣,東逕平舒縣之故城南澤中?!妒酚洝罚w孝成王十九年,以汾門予燕,易平舒,徐廣曰:平舒在代。王莽更名之曰平葆。后漢世祖建武七年,封揚武將軍馬成為侯國。其水控引眾泉,以成一川。《魏土地記》曰:代城西九十里,有平舒城。西南五里,代水所出,東北流,言代水,非也。
祁夷水即今壺流河,發(fā)源于山西渾源、廣靈交界處的石人山一帶[7]。
平舒縣城故址在今廣靈縣作瞳鄉(xiāng)百疃南堡村西南[8]。(2006,山西文物局)
平舒縣之故城南澤結合Google earth鳥瞰綜合考量約今廣靈西洼、稻地村、水神堂附近聯(lián)袂成片之洼地。
祁夷水又東北,逕蘭亭南,又東北,逕石門關北,舊道出中山故關也。又東北流,水側有故池。按《魏土地記》曰: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魚池,池西北有代王臺,東去代城四十里。
“蘭亭”初步考證約今廣靈縣蕙花村[9]。該處漢遺北鄰壺流河符合“逕蘭亭南”之描述。(2006,山西文物局)
石門關約今廣靈東、西石門村一帶。
代王魚池約為今壺流河水庫范疇;此處東北端與代王城鎮(zhèn)相去約16.6公里,西北端相去約21公里,基本符合“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魚池”。
壺流河水庫風光
祁夷水又東北,得飛狐谷,即廣野君所謂杜飛狐之口也。蘇林據(jù)酈公之說,言在上黨,即實非也。如淳言在代,是矣。晉建興中,劉琨自代出飛狐口,奔于安次,即于此道也?!段和恋赜洝吩唬捍悄纤氖镉酗w狐關,關水西北流,逕南舍亭西,又逕句瑣亭西,西北注祁夷水。
由蔚縣城向南15公里左右,便到了飛狐口,谷口北端為蔚縣北口村。飛狐關水沿北口村、石荒村、君子疃村一線西北流注入祁夷水。
關于飛狐陘的重要性僅舉一例即可知曉:抗戰(zhàn)期間,正當閻錫山與日軍膠著于雁北時,坂垣師團突然楔入靈丘一帶,于是局勢急轉(zhuǎn)直下,大同、太原相繼淪陷;而這其中的奧妙便是閻錫山的同學板垣征四郎曾親自徒步勘察過飛狐徑這條極不起眼但卻極具戰(zhàn)略意義的狹窄通道。
奇險飛狐峪
奇險飛狐峪 摘自龍牙戰(zhàn)術公眾號
祁夷水又東北流,逕代城西。盧植言:初筑此城,板干一夜自移於此,故代西南五十里大澤中,營城自護,結葦為九門,于是就以為治。城圓匝而不方,周四十七里,開九門,更名其故城曰東城。趙滅代漢封孝文為代王。梅福上事曰;代谷者,谷中之地,恒山在其南,北塞在其北,上谷在東,代郡在西,是其地也。王莽更之曰厭狄亭。《魏土地記》曰:城內(nèi)有二泉,一泉流出城西門,一泉流出城北門,二泉皆北注代水。
代城,位于河北蔚縣城東北約20華里處的壺流河南岸,是這一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也是唯一的橢圓形城址[10]。
壺流河由西南向東北繞城流過。城內(nèi)有兩泉,一泉向北偏西方向出城,匯入壺流河;另一泉西出匯入壺流河。代王城城址呈橢圓狀(城圓匝而不方)周回達四十多里,其城址規(guī)模及形狀均極其罕見。
祁夷水又東北,熱水注之。水出綾羅澤,澤際有熱水亭。其水東北流,注祁夷水。
綾羅澤按地名考析應與今蔚縣北綾羅村、李家綾羅村有淵源;但按酈注記載則是祁夷水在經(jīng)過代王城后方有熱水注入,距北、李綾羅村等相去太遠;而從Google earth 鳥瞰此處河水則是直接注入了上游的代王魚池(約今壺流河水庫)。故疑此段注文位置有誤,應將其置于代王城條前。
又東北,谷水注之,水出昌平縣故城南,又東北入祁夷水。
谷水:不詳。
此處酈道元所指昌平縣故城,從方位推析仍應指前文所謂的西漢昌平縣故城。
祁夷水右會逆水,水導源將城東,西北流逕將城北,在代城東北一十五里,疑即東代矣,而尚傳將城之名。應劭曰:城徙西南,去故代五十里,故名代曰東城?;騻鲿瑰e,情用疑焉,而無以辨之。
逆水又西,注于祁夷之水,逆之為名,以西流故也。
按清光緒《蔚州志》:逆水,今清水河;將城,當在西合營。
結合考古資料初步考證將城約今蔚縣西合營鎮(zhèn)苗家寨村西約500米處[11]。
祁夷水東北逕青牛淵,水自淵東注之。耆彥云,有潛龍出于茲浦,形類青牛焉,故淵潭受名矣。潭深不側,而水周多蓮藕生焉。
青牛淵即今蔚縣蓮花池村附近。(按“水周多蓮藕生焉”)
祁夷水又北,逕一故城西,西去代城五十里,又疑是代之東城,而非所詳也。
此故城(疑為代之東城)的位置初步考證在今蔚縣小棗堡村與任家莊村附近[12]。
又逕昌平郡東,魏太和中置,西南去故城六十里。
此處“西南去故城六十里”之“故城”仍應指前文所謂的漢昌平縣故城(即楊守敬認為的“漢志之昌平縣故城”)
北魏昌平郡疑與今蓮花池遺址有淵源。(約今蓮花池村北500米處[13])
此地距溫水與祁夷水之間的昌平縣“故城”(約今陽原縣馬圈堡鄉(xiāng)石盆村)距離約26公里(Google earth 測定有些許系統(tǒng)誤差),約為59北魏里,與“西南去故城60里”基本吻合。
又北,連水入焉,水出雊瞀縣東,西北流,逕雊瞀縣故城南,又西逕廣昌城南,《魏土地記》曰:代南二百里有廣昌城,南通大嶺,即實。非也?!妒萦洝吩唬浩绞娉菛|九十里有廣平城,疑是城也,尋其名狀,忖理為非。
雊瞀(gòu mào),漢上谷郡屬縣;按清《一統(tǒng)志》:在蔚州東;光緒《蔚州志》:在桃花堡北,與保安州界。
結合酈注及考古資料綜合考量雊瞀故城約今蔚縣桃花鎮(zhèn)八村北150米處[14]。(2013,河北省文物局)
雊,雉雞叫聲;瞀,紛亂。
倒刺山即今小五臺山,因山頂平、大,山勢陡峭,看似山腳向里收,所以時稱倒刺山。
此處地肥水美,林木葳蕤,雉雞成群,噶叫紛亂,故名雊瞀。
值得注意的是“雊瞀”故縣之名稱由來極可能與褐馬雞有關。由于小五臺山是我國褐馬雞僅有的幾處棲息地,在國際上褐馬雞被譽為“東方寶石”,和大熊貓齊名;而漢雊瞀所轄(約今涿鹿西南部、蔚縣東部)與今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多有重合;故此處嘎嘎亂叫的雉雞群中極可能包含有一定數(shù)目的褐馬雞;由此則“雊瞀”故縣之名稱由來則恐怕是褐馬雞相關的最早記載了(該物種1862年方被英國博物學家斯文侯發(fā)現(xiàn))。
又西逕王莽城南,又西,到剌山水注之,水出到剌山西。山甚層峻,未有升其巔者?!段和恋赜洝吩唬捍菛|五十里有到剌山,山上有佳大黃也。
王莽城:按清光緒《蔚州志》:當在吉家莊東,去太平、會子二河交流處不遠也。結合注文方位描述及考古資料綜合考量王莽城約今吉家莊鎮(zhèn)西太平村北50米處[15]。(2013,河北文物局)
“到剌山水”應為今金河,源出倒刺山(即今小五臺山)北臺與東臺之間。
此地大黃為北方大黃系消炎驅(qū)火之良藥。
其水北流,逕一故亭東,城北有石人,故世謂之石人城。西北注連水,又北,逕當城縣故城西。高祖十二年,周勃定代,斬陳豨于當城,即此處也。應劭曰:當桓都山作城,故曰當城也。
石人城,按《保安州志》:石人城在州西南,相傳即今石人村。初步考證石人城約今蔚縣祁家皂鄉(xiāng)陳家灣村東之古城遺址[16]。
當城縣故城,西漢置屬代郡,治在今河北蔚縣黃梅鄉(xiāng)定安縣村。(按清光緒《蔚州志》載:當城即舊定安縣)
又逕故代東,而西北流注祁夷水。
代之東城初步考證疑與今蔚縣小棗堡村、任家莊村附近遺址有關[17]。(2013,河北文物局)
圖表 7陳家灣水庫(倒刺水)遠處為小五臺山(倒刺山)。(采自網(wǎng)友夢回家鄉(xiāng)2015年9月27日蔚縣吧貼圖)
祁夷水西有隨山,山上有神廟,謂之女郎祠,方俗所祠也。祁夷水又北,逕桑乾故城東,而北流注于?水?!兜乩碇尽吩唬浩钜乃銎绞婵h北,至桑乾入治,是也。
桑干城即今位于陽原縣龍鳳坡村東北之黃土城[18]。
?水又東北逕石山水口,水出南山,北流逕空侯城東?!段和恋赜洝吩唬捍菛|北九十里,有空侯城者也。其水又東北流,注?水。
初步考證空侯城即今宣化縣付家堡城址,位于付家堡村南約100米處[19]。(2013,河北文物局)
?水又東,逕潘縣故城北,東合協(xié)陽關水,水出協(xié)溪?!段和恋赜洝吩唬合侣宄俏髂暇攀铮袇f(xié)陽關,關道西通代郡。其水東北流,歷笄頭山。闞骃曰:笄頭山在潘城南。即是山也。又北逕潘縣故城,左會潘泉故瀆。瀆舊上承潘泉于潘城中,或云,舜所都也?!段和恋赜洝吩唬合侣宄俏髂纤氖镉信顺?,城西北三里有歷山,山上有虞舜廟?!妒萦洝吩唬簭V平城東北一百一十里,有潘縣?!兜乩碇尽吩唬和趺Ц麡湮?。其泉從廣十數(shù)步,東出城,注協(xié)陽關水。雨盛則通注,陽旱則不流,惟湃泉而已。關水又東北流,注于?水。
潘縣故城位于涿鹿縣保岱鄉(xiāng)鎮(zhèn)內(nèi)。古城地勢平坦,南距桑干河15公里,面積約1960000平方米,時代為戰(zhàn)、漢,形制與保存現(xiàn)狀:正方形城址,邊長約1400米,夯筑,殘高2-6米,夯層厚8-16厘米[20]。
厲山即覆釜山,即釜山。保岱村西北約三里的窯子頭村,村外群山中有一山形體圓整恰如覆釜或釜山[21]”。
古協(xié)陽關水即今岔道河。
又東,逕雍洛城南。《魏土地記》曰: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桑乾水在城南東流者也。?水又東,逕下洛縣故城南,王莽之下忠也。魏燕州廣寧縣,廣寧郡治。《魏土地記》曰:去平原五十里,城南二百步有堯廟。
雍洛城即今涿鹿朝陽寺遺址,已經(jīng)考古初步確認;“雍洛”之義為?水之塞[22]。
下洛城約位于今涿鹿縣城西北(據(jù)常文鵬考證逐鹿縣城西過去有個很大的漢代遺址,可能與下洛城有關。)
?水又東,逕高邑亭北又東逕三臺北。?水又東,逕無鄉(xiāng)城北。《地理風俗記》曰:燕語呼毛為無,今改宜鄉(xiāng)也。
據(jù)常文鵬介紹高邑亭約今涿鹿縣向陽村附近;而宜鄉(xiāng)城可能是龍王塘遺址,該遺址保存很好,與雍洛城一個級別,與水經(jīng)注相符,城中曾出銘文,上寫宜鄉(xiāng)城)
三臺遺址位于今涿鹿縣上四堡村東;此處已經(jīng)考古發(fā)掘初步考證[23]
?水又東,溫泉水注之。水上承溫泉于橋山下?!段和恋赜洝吩唬合侣宄菛|南四十里有橋山。山下有溫泉,泉上有祭堂。雕檐華宇,被于浦上,石池吐泉,湯湯其下,炎涼代序,是水灼焉無改,能治百疾,是使赴者若流。池水北流入於?水。
涿鹿橋山在今河北省涿鹿城東南四十里的溫泉屯鄉(xiāng)溫泉屯村南,以其別有洞天形若拱橋故名。
鑒于涿鹿礬山鎮(zhèn)一帶為“黃帝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的所在地(經(jīng)侯仁之先生考證);不少學者依據(jù)《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崩,葬橋山”的記載,認為真正的黃帝陵應在涿鹿橋山;但此處《水經(jīng)注》僅提及祭堂而未提及黃帝冢;蓋因此處系黃帝戰(zhàn)斗生活過的地方故于此設祭。
筆者以為司馬遷之所以未指明橋山是何處之橋山,蓋因黃帝陵位于陽周橋山已為時人所共識;這一點從漢武帝十幾萬大軍祭黃陵之舉即可窺知(北巡朔方,勒兵十余萬,還,祭黃帝冢橋山)。
故《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崩,葬橋山”中之橋山實則是司馬遷默認為陽周橋山;此外結合《水經(jīng)注》卷三走馬水條方位描述及大量考古依據(jù)表明秦漢陽周橋山亦非今之陜西黃陵;故真正的黃帝陵究竟何處仍撲朔迷離。(特別鳴謝:本文得到目羽兄弟的不吝指點,在此致以衷心謝意?。?/p>
………..
?水又東,左得于延水口。
水出塞外柔玄鎮(zhèn)西,長川城南小山,即修水也?!?a href='/shanhaijing/' target=_blank>山海經(jīng)》曰:梁渠之山,無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
修水即今東洋河。
不少學者認為今河北省尚義縣三工地鎮(zhèn)土城子遺址[24]系“北魏柔玄鎮(zhèn)故址”,從遺址規(guī)模(100多萬平米)形制(與已考證的懷朔鎮(zhèn)遺址類似)來看應屬“六鎮(zhèn)”之一,但此處距修水(東洋河)源頭較遠,無法形成與注文相符之有效方位參照;而據(jù)清人沈垚《六鎮(zhèn)釋》中考證六鎮(zhèn)自西而東的順序(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判斷則此處可能系懷荒鎮(zhèn)而非柔玄鎮(zhèn)。
內(nèi)蒙古當?shù)貙W者常謙先生認為位于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城西北15公里處土城村古城即為北魏長川城故址[25]。
但曲英杰先生對此有不同看法,他認為:“以土城子城址屬長川城,則顯然與注文所述不符。依注文,柔玄鎮(zhèn)城在東,則此土城子城址當即為其所在,此城形制規(guī)整,東臨南北通道,亦當屬北魏中后期所筑鎮(zhèn)城。長川城在西,當即在臺基廟村南城卜子遺址。二者均南臨灘川地,有二道河水自西北流經(jīng)城址西南及南面。二道河當即清時兆哈河,亦即古于延水之源,清時已是‘源出平地’。經(jīng)千余年演化其‘城南小山’消失于地面,似亦在情理之中。而在此二兩座城址東西并存的情況下,僅憑所謂‘元山子’即判定土城子樹長川城似不夠妥切。[26]”
顯然上述曲英杰先生的質(zhì)疑是有道理的,但若按中國文物地圖集(內(nèi)蒙古分卷)臺基廟城址[27]被定為元代遺存而非北魏遺存,若此則又增添了判定臺基廟城址為柔玄鎮(zhèn)之疑慮;故柔玄鎮(zhèn)究竟何處至今未能有令人信服之判定。
東南流逕且如縣故城南。應劭曰當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故縣也。代稱不拘,名號變改,校其城郭,相去遠矣。《地理志》曰:中部都尉治。
中國文物地圖集(內(nèi)蒙古分冊中卷)認為且如故城在今興和縣南灣鄉(xiāng)古城村內(nèi)城址[28]。(2003,內(nèi)蒙古文物局)
對此筆者不敢茍同。
首先,經(jīng)google earth 鳥瞰作空間維度的方位校驗;南灣鄉(xiāng)古城村處于于延水(東南流時)之西南且中間隔有高山峻嶺,與注文“東南流逕且如縣故城南”的方位描述嚴重不符。
其次,與后文所考證的延陵故城(按注文、光緒《天鎮(zhèn)縣志》及山西文物地圖集等綜合考量延陵故城即今南灣鄉(xiāng)古城村遺址)有沖突。
因此,且如故城非今之興和縣南灣鄉(xiāng)古城村城址。
但真正的且如故城究竟在哪里呢?
按注疏本熊會貞考訂此處注文傳抄有誤,“應劭曰當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中的“當城”當為“馬城”之誤[29];因為位于祁夷水支流連水之畔的當城據(jù)此處至少二百里之遙,故熊會貞指出了這一傳抄之謬并予以訂正。
按此且如故城當在馬城(今懷安縣柴溝堡鎮(zhèn)良民溝村西南的西大崖遺址)西北方向二十公里左右的范疇,且位于于延水之北側。
為此筆者爬梳了相關文普資料,結合酈注初步考證且如故城即今尚義縣新廟遺址[30]。(2013,河北文物局)
新廟遺址位于尚義縣小蒜溝鄉(xiāng)新廟村北50米處。
首先從方位考量此處位于馬城(今懷安縣柴溝堡鎮(zhèn)良民溝村西南的西大崖遺址)的西北方向、于延水(東洋河)之北側。符合注文“東南流逕且如縣故城南”的方位描述
其次從距離考量,此處距馬城(西大崖遺址)約二十一公里左右(約合47.5北魏里[31]),亦大致符合“應劭曰當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備注“當城”為“馬城”之訛)的描述。
其三,新廟遺址為這一地域內(nèi)最具規(guī)模之遺存。
當然上述論證仍待微觀層面的進一步細探甄別。
修水又東南逕馬城縣故城北。《地理志》曰:東部都尉治?!妒葜尽吩唬厚R城在高柳東二百四十里,俗謂是水為阿頭。阿頭出戎方,土俗變名耳。
“懷安縣柴溝堡鎮(zhèn)良民溝村西南的西大崖遺址即為戰(zhàn)漢時期代郡下領縣馬城,馬城作為代郡的東部都尉治,是漢代邊郡中的一座重要的軍事城池,其由甲骨文記載中的古國—馬方發(fā)展演變而來[32]?!?/p>
又東逕零丁城南,右合延鄉(xiāng)水。
按注文所述零丁城當囿于舊堡鄉(xiāng)、北沙城鄉(xiāng)之范疇。
結合此區(qū)域內(nèi)相關考古資料推析,最可疑者為零丁城者當為北沙城村一帶漢遺[33]。(2013,河北文物局)
…………..
雁門水又東逕大寧郡北,魏太和中置。有修水注之,即《山海經(jīng)》。所謂修水東流注于雁門水也。《地理志》有于延水,而無雁門、修水之名,《山海經(jīng)》有雁門之目,而無說于延河,自下亦通謂之于延水矣。
水側有桑林,故時人亦謂是水為叢桑河也。斯乃北土寡桑,至此見之,因以名焉。
于延水又東逕罡城南。按《史記》,蔡澤,燕人也,謝病歸相印,號罡成君,疑即澤所邑也。世名武罡城。
罡城,按民國《懷安縣志》:罡城,在縣東北。
結合注文及河北文物地圖集綜合考量陽門堡一帶漢墓群[34]當與罡城有關,故罡城亦應在佐近。(2013,河北省文物局)
于延水又東,左與寧川水合,水出西北,東南流逕小甯縣故城西,東南流,注于延水,又東,逕小寧縣故城南,《地理志》寧縣也,西部都尉治,王莽之博康也。《魏土地記》曰:大甯城西二十里有小甯城。
小寧故城,楊守敬認為即萬全縣治(清代)。按此小寧故城當即今萬全鎮(zhèn)。(守敬按:前漢縣屬上谷郡,後漢、魏因?!兑唤y(tǒng)志》,晉省。即今萬全縣治。)
從Google earth 作方位考量,雖與注文“東南流逕小甯縣故城西”的描述相符,但以今萬全鎮(zhèn)當小寧故城卻距于延水太遠,以注文“逕小寧縣故城南”考量似不夠妥切。(故筆者此處存疑)
熊會貞認為此處的大寧城當指下文的廣寧故城而非上文的大寧郡城。(會貞按:此大甯城謂下廣寧縣城,非上大寧郡城也。大寧郡城在寧縣之西南,廣寧縣城則在寧縣之東。蓋舊以廣寧縣為大寧,以寧縣為小寧,故《魏土地記》載兩城,直以小寧城、大寧城名之。而酈氏敘兩縣,亦以小寧縣故城、大寧縣故城稱之[35]。)
昔邑人班邱仲,居水側,賣藥于甯,百馀年,人以為壽,后地動宅壞,仲與里中數(shù)十家皆死,民人取仲尸棄于延水中,收其藥賣之。仲被裘從而詰之,此人失怖,叩頭求哀。仲曰:不恨汝,故使人知我耳。去矣。后為夫馀王驛使來寧,北方人謂之謫仙也。
楊守敬認為此處“班邱仲”當作“瑕邱仲”,“瑕邱”是復姓。(守敬按:《列仙傳》作瑕邱,本復姓[36]。)
于延水又東,黑城川水注之。水有三源,出黑土城西北,奇源合注,總為一川,東南逕黑土城西,又東南流,逕大甯縣西,而南入延河。
按注文“東南流”的流向及“水有三源”結合Google earth鳥瞰綜合考量黑城川水非楊守敬認為的清水河[37]而應系今之萬全縣城東河。
首先從流向考析;清水河源于東北山嶺向西南方向流,不符“東南逕……,又東南流”的注文描述。
其次城東河的三條支流連針溝、大柳溝、大東溝至水關村入干流;符合“水有三源”的描述,而清水河卻無法滿足。
延河又東,逕大甯縣故城南。《地理志》云廣寧也,王莽曰廣康矣?!段和恋赜洝吩唬合侣宄俏鞅卑偃铮写箦赋恰?/p>
下洛城在今涿鹿縣城附近,西北一百三十里正當今張家口市區(qū)。
此外按注文“大甯城西二十里有小甯城”考量,大寧故城當距小寧故城(按楊守敬考證即今萬全鎮(zhèn))東20里左右,而張家口市西北郊區(qū)一帶亦基本符合。
因微觀層面考古依據(jù)的缺憾抑或大寧故城遺址已遭破壞而無從尋覓,故我們只能通過上述宏觀層面的文獻邏輯推導與中觀層面的Googleearth方位校驗綜合考量大寧故城(據(jù)常文鵬稱是張家口考古界最大的謎團)當囿于今張家口市西北郊區(qū)一帶。
于延水又東南,逕茹縣故城北,王莽之谷武也,世謂之如口城?!段和恋赜洝吩唬撼窃?a href='/jingdian/35638' target=_blank>雞鳴山西十里,南通大道,西達甯川。
戰(zhàn)國時燕國在涿鹿張家堡與下花園交界處置上谷郡茹縣城。此處平坦開闊、土肥水美、菜茹有畦,故稱茹地,建縣稱茹縣;其位置初步考證約今張家口下花園區(qū)張家堡村一帶。(按注文“城在雞鳴山西十里”推析)
于延水又東南,逕鳴雞山西?!段和恋赜洝吩唬合侣宄菛|北三十里有延河,東流,北有鳴雞山。《史記》曰:趙襄子殺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也。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將何歸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殺。代人憐之,為立祠焉,因名其山為磨笄山。每有野雞群鳴于祠屋上,故亦謂之為鳴雞山。
《魏土地記》云:代城東南二十五里有馬頭山,其側有鐘乳穴。趙襄子既害代王,迎姊。姊,代夫人。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義也。磨笄自刺而死,使者自殺。民憐之,為立神屋于山側,因名之為磨笄之山,未詳孰是?
摩笄山亦名“鳴雞山”,按上述方位描述即今之“雞鳴山”。該山系孤峰,突兀高峻,如天外飛來,故有“飛來峰”之稱;山頂存乾隆四十六年(1781)一統(tǒng)古碑曰:“唐太宗駐蹕其下,聞雉啼而命曰雞鳴”,按此則“鳴雞山”改“雞鳴山”系唐太宗所為。
于延水又南,逕且居縣故城南,王莽之文居也。其水東南流注于?水?!兜乩碇尽吩唬河谘铀?a href='/dongzhi/' target=_blank>東至廣甯入治,非矣。
且居縣故城,按注文結合考古資料,初步考證且居縣故城與今懷來縣東八里城址[38]有關。(2013,河北省文物局)
…………
又東過涿鹿縣北。涿水出涿鹿山,世謂之張公泉。東北流,逕涿鹿縣故城南,王莽所謂褫陸也。
西漢涿鹿縣故城,即今涿鹿縣礬山鎮(zhèn)三堡村北之逐鹿故城址[39]。(2013,河北文物局)
黃帝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而邑于涿鹿之阿,即於是也。其水又東北與阪泉合,水導源縣之東泉。《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晉太康地理記》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尤泉會,水出蚩尤城,城無東面,《魏土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淵而不流,霖雨并則流注阪泉,亂流東北入涿水。
涿鹿之野是4700多年前黃帝與炎帝阪泉之戰(zhàn)、黃炎聯(lián)盟與蚩尤涿鹿之戰(zhàn)的地方,堪稱中華第一古戰(zhàn)場。
按注文“黃帝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而邑于涿鹿之阿,即於是也”推析,此處涿鹿故城當與“黃帝城”(堪稱中華第一城)有著深厚的淵源。
1983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以侯仁之教授為組長的一行十名學者赴涿鹿考查,確認涿鹿縣礬山鎮(zhèn)一帶正是司馬遷、酈道元等人記載的“黃帝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的所在地。
王北辰先生實地考證后確認“蚩尤泉在礬山鎮(zhèn)南的龍王塘村內(nèi),一在生產(chǎn)隊部院內(nèi),石砌泉口;一在生產(chǎn)隊部前,石砌泉口直徑約6—7米。泉水出村北流,至礬山鎮(zhèn)外與阪泉水相合,泉流都如《水經(jīng)注》所記。至于蚩尤城,當?shù)貍髡f在龍王塘村南一里多農(nóng)田中,現(xiàn)在連城墻一段遺跡都難以辯認了[40]”。
涿水又東逕平原郡南,魏徙平原之民置此,故立僑郡,以統(tǒng)流雜。
平原郡疑與今懷來縣桑園鎮(zhèn)萬窯遺址有關[41]。
涿水又東北逕祚亭北,而東北入?水。亦云,涿水枝分入匈奴者,謂之涿邪水。地理潛顯,難以究昭,非所知也。
祚亭,按方位、考古等綜合考量疑與懷來縣桑樹梁遺址有關[42]。
二、《水經(jīng).沽河注》里的張家口
沽河從塞外來,沽河出御夷鎮(zhèn)西北九十里丹花嶺下,東南流,大谷水注之,水發(fā)鎮(zhèn)北大谷溪,西南流,徑獨石北界,石孤生,不因阿而自峙。
御夷鎮(zhèn),成一農(nóng)以實地勘察與有關文獻相參照,確定了《水經(jīng)注》中提供的幾個與御夷鎮(zhèn)有關的地理標志,即“沽河”、“大谷水”、“獨固門”、“獨石”的位置,經(jīng)過實地探勘,最后在赤城縣貓峪堡西南1里處找到一座古城的遺跡,其地理環(huán)境與《水經(jīng)注》的記載完全吻合,斷定它即是北魏的御夷鎮(zhèn)。成一農(nóng)在實地踏勘中在城內(nèi)西南角發(fā)現(xiàn)的大量瓦片、陶片,多為遼金元時代遺物。而成一農(nóng)測量的該城址規(guī)模相當大,東西長約417米,南北長約420米[43]。故此御夷鎮(zhèn)城址本文姑且存疑。(近日筆者與成先生進行了溝通,成先生稱20多年前他在現(xiàn)場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繩紋陶片等遺物)
又南,九源水注之,水導北川,左右翼注。八川共成一水,故有九源之稱,其水南流,至獨石注大谷水。大谷水又南徑獨石西,又南徑御夷鎮(zhèn)城西。魏太和中,置以捍北狄也。
大谷水,成一農(nóng)認為即今白河。
又東南,尖谷水注之,水源出鎮(zhèn)城東北尖溪,西南流徑鎮(zhèn)城東,西南流注大谷水,亂流南注沽水。
尖谷水,比對地形圖,約今約沿清泉堡、中堡白銀溝一線注入白河的那條小支流。(成一農(nóng)認為即今清泉河)
又南出峽,夾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以其藉險憑固,易為依據(jù),巖壁升聳,疏通若門,故得是名也。
沽水又南,左合乾溪水,引北川西南徑一故亭東,又西南注沽水。沽水又酒南徑赤城東,趙建武年,并州刺史王霸為燕所敗,退保此城。城在山阜之上,下枕深隍,溪水之名,藉以變稱,故河有赤城之號矣。
乾溪水,約沿梨木溝、威震、廟梁灣一線注入今白河。
故亭, 疑與云州鄉(xiāng)威震遺址(青銅時代)有關。(河北文物局,2013)
赤城,按注文 “沽水又酒南徑赤城東”結合相關文普資料綜合推析,赤城約今赤城鎮(zhèn)黃土嶺遺址。該處漢遺址規(guī)模龐大[44],亦大致符合注文“城在山阜之上,下枕深隍”的描述。
沽水又東南與鵲谷水合,水有二源,南即陽樂水也,出且居縣?!兜乩碇尽吩唬核隹h東南流徑大翮山、小翮山北,歷女祁縣故城南?!兜乩碇尽吩唬簴|部都尉治。王莽之祁縣也。世謂之橫水,又謂之陽田河。
又東南徑一故亭,又東,左與候鹵水合,水出西北山,東南流徑候鹵城北,城在居庸縣西北二百里,故名云候鹵,太和中,更名御夷鎮(zhèn)。又東南流注陽樂水。陽樂水又東南傍狼山南,山石白色特上,亭亭孤立,超出群山之表。又東南徑溫泉東,泉在山曲之中。又徑赤城西,屈徑其城南,東南入赤城河。河水又東南,右合高峰水,水出高峰戍東南,城在山上,其水西南流,又屈而東南,入沽水。
大翮、小翮山即今海坨山,位于延慶縣張山營鎮(zhèn)北部與河北赤城縣交界處,主峰海拔2241米,為燕山山脈最高峰。北京2022年冬奧會高山滑雪和雪橇雪車項目將在小海坨山(自然保護區(qū)外)舉行。與北部的張家口市崇禮縣滑雪場地以及北京市內(nèi)的冰上項目場地連成一線。
鵲谷水,按“水有二源”推析,一源約今三道河水庫,另一源約今大海坨村南之山嶺。
陽樂水,約今沿大海坨鄉(xiāng)、鎮(zhèn)川堡、朱家窯一線的那條小支流。
女祁縣故城,按注文“水出縣東南流徑大翮山、小翮山北,歷女祁縣故城南”結合文普資料綜合推析女祁縣故城即今規(guī)模龐大的大海坨鄉(xiāng)水廠遺址。(河北文物局,2013)
故亭,比對文物地圖集疑即今周家溝遺址。(河北文物局,2013)
候鹵城(御夷鎮(zhèn)),按注文“左與候鹵水合,水出西北山,東南流徑候鹵城北”結合文普資料綜合考量疑即今赤城艾家溝遺址。
沽水又西南流出山,徑漁陽縣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水出北山黃頒谷,故亦謂之黃頒水,東南流注于沽水。沽水又南,漁水注之,水出縣東南平地泉流,西徑漁陽縣故城南。應劭曰:在漁水之陽也??贾T他說,則無聞,脈水尋川,則有自。今城在斯水之陽,有符應說,漁陽之名當屬此,秦發(fā)閭左戍漁陽。即是城也。漁水又西南入沽水。沽水又南與螺山之水合,水出漁陽城南小山?!段和恋赜洝吩唬撼悄衔謇镉新萆?,其水西南入沽水。沽水又南徑安樂縣故城東?!稌x書地道記》曰:晉封劉禪為公國。俗謂之西潞水也。
漁陽郡故城即今懷柔北房鎮(zhèn)梨園莊村東城子地[24]。秦漢時漁陽郡治所在此,《史記?陳涉世家》中“發(fā)閭左謫戍漁陽”即此地。(2008,北京文物局)
七度水、漁水等小支流今均已干涸,河道亦無從辨晰。
安樂縣故城,今順義區(qū)后沙峪地區(qū)古城村北。(北京文物局,2008)
南過漁陽狐奴縣北,西南與濕馀水合,為潞河;沽水西南流徑狐奴山西,又南徑狐奴縣故城西。漁陽太守張堪,于縣開稻田,教民種殖,百姓得以殷富。童謠歌曰:桑無附枝,麥秀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視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沽水又南,陽重溝水注之,水出狐奴山,南轉(zhuǎn)徑狐奴城西,王莽之所謂舉符也。側城南注,右會沽水。沽水又南,濕馀水注之。
漁陽狐奴縣故城, 今順義區(qū)北小營鎮(zhèn)北府村南狐奴山前,遺址面積接近50萬平米。城址已毀。(北京文物局,2008)
濕馀水,今溫榆河,古代又稱?馀水。
沽水又南,左會鮑丘水,世所謂東潞也。沽水又南徑潞縣為潞河?!段和恋赜洝吩唬撼俏魅镉新汉邮且?。
鮑丘水,今潮河。又稱東潞水。
潞縣故城,按注文“潞城西三十里有潞河”。侯仁之先生認為:從方位看,應是東漢到北魏的潞城。東漢潞縣故城約今河北省三河縣西南城子村。尹鈞科等《北京歷史地圖集》編輯組經(jīng)過野外考察,在今三河縣西南境、潮白河東岸的城子村處,發(fā)現(xiàn)了一處漢代遺址,面積較大,在被河水沖刷過的地面上,多散布漢代磚瓦陶片。經(jīng)過多年反復討論分析,認定這里應是東漢至北朝時的潞縣治所。這一結論與《魏土地記》所謂“潞城西三十里有潞河”是吻合的[45]。(備注:西漢潞縣故城位于通州區(qū)潞城鎮(zhèn)古城村[46]。)
又東南至雍奴縣西,為笥溝;?水入焉,俗謂之合口也。又東,鮑丘水于縣西北而東出。又東南至泉州縣,與清河合,東入于海。清河者,派河尾也。沽河又東南徑泉州縣故城東,王莽之泉調(diào)也。沽水又東南合清河,今無水。清、淇、漳、洹、滱、易、淶、濡、沽、滹淪,同歸于海。故《經(jīng)》曰派河尾也。
雍奴縣,按注文“又東南至雍奴縣西,為笥溝”作方位推析,此處雍奴縣故城應指西漢雍奴故城,即今天津武清區(qū)大宮城城址。(2002,天津文物局)
備注:東漢雍奴即“魏遣張郃、樂進圍雍奴”之城,治今通州區(qū)德仁務古城[47];附近的晾鷹臺墓群[48]可為佐證。
笥溝,約今北運河。
泉州故城,治今天津城北武清縣城上村。遺址東西600米,南北500米。城墻為夯筑,寬17米,夯層厚10厘米,殘高約2米。城址東北部是永定河。城址內(nèi)遺存豐富,出土文物較多,并曾在東南11公里處的雙口鎮(zhèn)發(fā)現(xiàn)印有"泉州"二字的陶罐、陶缽和陶盆殘片。
[1]劉建華:《張家口地區(qū)戰(zhàn)國時期城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與研究》,《文物春秋》1993年第4期,第25頁
[2]趙云:按《一統(tǒng)志》,昌平故城在蔚州北,魏太和中置。漢昌平縣屬上谷郡,今順天府昌平州界是也。今蔚州乃漢代郡地,漢時,桑干為代郡治,不應上谷之縣,反在其西。昌平縣是后魏所僑置。《水經(jīng)注》以為即牽招所屯,非是?!兜匦沃尽罚?a href='/pingchangjun/' target=_blank>平昌郡領昌平縣,天平中置,而失太和所置郡縣事也。
[3]王北辰:《<水經(jīng)注>所記昌平故城辨》,《北京社會科學》1990年第1期。
[4]尹均科:《兩漢昌平縣新解》,《北京社會科學》,1986年創(chuàng)刊號,第122頁。
[5]《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2013年,第118頁。
[6]常文鵬:《代郡桑干城考》,《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10年第一期。
[7]劉維毅:《山西古今地名詞典》,三晉出版社,2009年9月,第76頁。
[8]山西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圖集》(中),2006年,中國地圖出版社,第112頁。
[9]山西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圖集》(中),2006年,中國地圖出版社,第112頁。
[10]劉建華:《張家口地區(qū)戰(zhàn)國時期城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與研究》,《文物春秋》1993年第4期,第22頁
[11]《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2013年,第127頁。
[12]《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2013年,第126頁。
[13]《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2013年,第128頁。
[14]《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2013年,第127頁。
[15]《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2013年,第127頁。
[16]劉建華:《張家口地區(qū)戰(zhàn)國時期城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與研究》,《文物春秋》1993年第4期,第26頁
[17]《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2013年,第126頁。
[18]常文鵬:《代郡桑干城考》,《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10年第一期
[19]《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2013年,第107頁。
[20]劉建華:《張家口地區(qū)戰(zhàn)國時期城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與研究》,《文物春秋》1993年第4期,第27頁
[21]王北辰:《黃帝史跡涿鹿、阪泉、釜山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
[22]常文鵬:《河北涿鹿朝陽寺遺址調(diào)查》,《張家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第23卷第一期,第29頁
[23]賈金標;王培生等:《涿鹿上四堡遺址發(fā)掘簡報》,《文物春秋》,2012年03期,第19頁
[24]河北省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72頁
[25]常謙:《北魏長川古城遺址考略》,《內(nèi)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第1期
[26]曲英杰:《水經(jīng)注城邑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338頁
[27]內(nèi)蒙古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分冊》,西安地圖出版社,2003年11月,第558頁
[28]內(nèi)蒙古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分冊》,西安地圖出版社,2003年11月,第558頁
[29]《水經(jīng)注疏》,第1175頁
[30]河北省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71頁。
[31]按陳夢家先生考證的與北魏接近的北周一里約合今442.41米計算
[32]常文鵬:《代郡馬城考》,《北方文物》,2015年第1期,第33頁
[33]河北省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60頁。
[34]河北省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61頁
[35]《水經(jīng)注疏》,第1179頁
[36]《水經(jīng)注疏》,第1179頁
[37]《水經(jīng)注疏》第1180頁“守敬按:……此水今名清水河,出張家口邊外?!?/p>
[38]河北省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207頁
[39]河北省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241頁
[40]王北辰:《黃帝史跡涿鹿、阪泉、釜山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第47頁
[41]河北省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206頁
[42]河北省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206頁
[43]成一農(nóng):《太和年間北魏御夷鎮(zhèn)初探》,《北大史學》,1998-12-31
[44]河北文物局,2013
[45]尹鈞科《北京歷代建置沿革》,北京出版社,1994,224-226頁
[46]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通州區(qū)文化委員會:《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中國文物信息網(wǎng)》,2017-03-24
[47]韓嘉谷:《通縣晾鷹臺為東漢雍奴縣故城東門舊址考》,《北京文博》第46頁
[48]北京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北京分冊》(下),科學出版社,2008年7月,第316頁
Hash:7dbcb80ab28df5dce076be8e0306d54680d41d7e
聲明:此文由 水經(jīng)注里的名勝古跡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