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忠祠,中廟姥山島景區(qū)重要的人文景點!

作為巢湖旅游名片,巢湖北岸鳳凰磯上的中廟歷來為游人覽勝之處。中廟又名“忠廟”、“圣妃廟”,因位居巢湖和合肥兩城之中而得名。

中廟始建于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在歷史上幾經(jīng)戰(zhàn)亂毀壞,至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在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倡議下,中廟得以募捐重修,如今的中廟依然基本保持了李鴻章時代的規(guī)模。

或許不少游客還不熟悉的是,在中廟東側(cè)約200米處,還有一座古樸典雅、保存仍算完好的清末古建筑,它坐北朝南,襟巢湖面姥山,氣勢恢宏,這就是昭忠祠。

昭忠祠是清代才有,為當時紀念衛(wèi)國戰(zhàn)爭中陣亡的將士而建的廟宇或祠堂,以昭示忠良將士之意而起名。目前全國已知的昭忠祠僅有福建福州昭忠祠、遼寧營口昭忠祠、以及安徽巢湖昭忠祠三座。

和其他地方昭忠祠略顯不同的是,位于中廟的這座昭忠祠因系李鴻章為祭奠和紀念淮軍陣亡將士所建又稱淮軍祠。

昭忠祠位于中廟東側(cè),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建筑,清光緒18年(1892年),恰逢淮軍創(chuàng)建30周年,淮軍創(chuàng)始人李鴻章已年屆70歲,他回首往事鄉(xiāng)情繾綣,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是淮軍中無數(shù)同患難共赴死的鄉(xiāng)鄰宗親用血肉之軀,換來了他的頂戴花翎。

李鴻章上書光緒朝廷,在淮軍故里巢湖北岸的中廟古鎮(zhèn),建造一座祭祀淮軍陣亡將士的祠堂——昭忠祠。到1894年的6月,昭忠祠落成竣工。由著名桐城派大師吳汝綸抱病寫出《合肥淮軍昭忠祠記》。

巢湖淮軍昭忠祠能夠較快建成,與退休在籍和各地的淮軍將領(lǐng)踴躍捐贈有很大關(guān)系。以劉銘傳為例,不但捐出了數(shù)百兩銀子,還親筆撰寫了兩幅楹聯(lián)。

1982年11月,中廟昭忠祠即被當時的巢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立有保護標志石碑1塊,現(xiàn)已是省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昭忠祠還修葺一新,門口的紅柱顏色鮮艷,屋檐下的門牌刻畫圖案也栩栩如生。歷經(jīng)100多年,這座祠堂今日仍然面向巢湖,祭奠英魂、昭示忠誠。

今天的昭忠祠已經(jīng)成為中廟姥山島景區(qū)重要的人文景點,也是一處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展現(xiàn)淮軍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

攝影大鵬

Hash:69223ff0cd2abc56d10e564fd930db782f7a5192

聲明:此文由 巢湖市旅游局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