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旅行—河北靈壽那些聞名四方的美食

靈壽歷史悠久,上古時為冀州,自古以產(chǎn)靈壽木而得名,春秋屬晉,戰(zhàn)國初為中山國,后為燕趙屬地,公元前206年設縣。見于史書和地方志的著名歷史人物有樂羊、樂毅、曹彬、曹皇后、韓億父子、付氏家族等20多人。古中山國遺址、北齊幽居寺、明朝傅氏牌坊是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2011年8月,被聯(lián)合國地名專家組認定為“千年古縣”。

腌肉

腌肉面是靈壽縣獨有的地方名吃。面條是地道的手搟面,口感韌性十足,腌肉是本地特產(chǎn),有一種獨有的咸香味。面條到處有,靈壽腌肉面很獨特。到靈壽去一定別忘記點一碗腌肉面。

鍋貼餅子

玉米面或高梁面、谷子面、山藥面、谷糠面等和面(玉米面和谷子面都要先用開水潑面),趁熱鍋貼鍋邊,飯熟餅熟,挨鍋一面烤焦成黃褐色,酥脆可口。吃慣細糧,整塊原生態(tài)玉米面餅子,可以一邊懷舊,一邊時尚。

榆錢飯

榆錢飯的做法其實很簡單,主要就是榆錢和玉米面,將它們混好,然后放在秕子上蒸。不過那也是要掌握一定的火候,要不不是太干就是太粘。

金針菇

壽縣食用菌栽培從二十世紀80年代開始,經(jīng)過近30年的發(fā)展,已成為靈壽縣三大特色主導產(chǎn)業(yè)之一,產(chǎn)業(yè)涉及11個鄉(xiāng)鎮(zhèn)、150多個行政村,品種主要有白金針菇、黃金針菇、白靈菇、杏孢菇、雞腿菇、平菇等。其中以金針菇為主,具有熱量低、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種維生素的營養(yǎng)特點。

丹參

靈壽丹參別號:血參、赤參、紫靈壽丹參、紅根等,以根入藥,是常用中藥材,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養(yǎng)血安神等功效。靈壽丹參已有兩千多年的種植歷史,目前種植面積達2.6萬畝。“靈壽丹參”已于2016年申報國家地理標志商標。

甘薯

靈壽縣甘薯種植從明代就開始了。1980年以前,作為糧食替代產(chǎn)品用以人畜自食。甘薯種植以丘陵及淺山區(qū)為主,包括慈峪、塔上、狗臺、燕川、譚莊、牛城、青同、岔頭等鄉(xiāng)鎮(zhèn)。食用甘薯習慣上以鮮食為主,但民間早就有加工淀粉、粉條的傳統(tǒng)工藝,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jié)構(gòu)的科學化,甘薯食品逐步成為飽食肉蛋奶類食品人群餐桌上的新寵。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獨特視角看社會!歡迎關注 峰輕揚

Hash:163065d6164ed43e50252bd03242f4fe21505b2c

聲明:此文由 峰輕揚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