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靜安區(qū)康定路街道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
導(dǎo)讀:上海市靜安區(qū)康定路街道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 1.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 2.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地址 3.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信息技術(shù)學(xué)院 4.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乘幾號(hào)線 5. 靜安區(qū)康定路995號(hào) 6.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信息技術(shù)學(xué)校怎么樣 7.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怎么坐地鐵 8.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樓
1.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
宋朝一共有18位皇帝(北宋9位,南宋9位):
北宋(960——1127)
一、
謚號(hào):?jiǎn)⑦\(yùn)立極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廟號(hào):太祖
帝名:趙匡胤
輩份:第一代
在位:960——976(16年)
生卒:927——976(49歲)
皇考:趙弘殷第二子
生母:杜氏
年號(hào):建?。?60——963)乾德(963——968)開(kāi)寶(968——976)
二、
謚號(hào):至仁應(yīng)運(yùn)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廣孝皇帝(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廟號(hào):太宗
帝名:趙匡義(趙光義、趙炅)
輩份:第一代
在位:976——997(21年)
生卒:939——997(58歲)
皇考:趙弘殷第三子
生母:杜氏
年號(hào):太平興國(guó)(976——984)雍熙(984——987)端拱(988——989)淳化(990——994)至道(995——997)
陵墓:永熙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三、
謚號(hào):應(yīng)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圣章元孝皇帝
廟號(hào):真宗
帝名:趙恒
輩份:第二代
在位:997——1022(25年)
生卒:968——1022(54歲)
皇考:太宗第三子
生母:李氏
年號(hào):咸平(998——1003)景德(1004——1007)大中祥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乾興(1022)
陵墓:永定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四、
謚號(hào):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廟號(hào):仁宗
帝名:趙禎
輩份:第三代
在位:1022——1063(41年)
生卒:1010——1063(53歲)
皇考:真宗第六子
生母:李氏
年號(hào):天圣(1023——1032)明道(1032——1033)景佑(1034——1038)寶元(1038——1040)康定(1040——1041)慶歷(1041——1048)皇佑(1049——1054)至和(1054——1056)嘉佑(1056——1063)
陵墓:永昭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五、
謚號(hào):體乾應(yīng)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圣宣孝皇帝
廟號(hào):英宗
帝名:趙曙(趙宗實(shí))
輩份:第四代
在位:1063——1067(4年)
生卒:1032——1067(35歲)
皇考:太宗子商恭靖王趙元汾子濮安懿王趙允讓第十三子
生母:任氏
年號(hào):治平(1064——1067)
陵墓:永厚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六、
謚號(hào):紹天法古運(yùn)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圣孝皇帝
廟號(hào):神宗
帝名:趙頊
輩份:第五代
在位:1067——1085(18年)
生卒:1048——1085(37歲)
皇考:英宗長(zhǎng)子
生母:高氏
年號(hào):熙寧(1068——1077)元豐(1078 ——1085)
陵墓:永裕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七、
謚號(hào):憲元繼道顯德定攻欽文睿武齊圣昭孝皇帝
廟號(hào):哲宗
帝名:趙煦
輩份:第六代
在位:1085——1100(15年)
生卒:1076——1100(24歲)
皇考:神宗第六子
生母:朱氏
年號(hào):元佑(1086——1094)紹圣(1094——1098)元符(1098——1100)
陵墓:永泰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八、
謚號(hào):體神合道駿烈遜功圣文仁德慈憲顯孝皇帝
廟號(hào):徽宗
帝名:趙佶
輩份:第六代
在位:1100——1125(25年)
生卒:1082——1135(53歲)
皇考:神宗第十一子
生母:陳氏
年號(hào):建中靖國(guó)(1101)崇寧(1102——1106)大觀(1107——1110)政和(1111——1118)重和(1118——1119)宣和(1119——1125)
九、
謚號(hào):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廟號(hào):欽宗
帝名:趙桓
輩份:第七代
在位:1125——1127(2年)
生卒:1100——1161(61歲)
皇考:徽宗長(zhǎng)子
生母:王氏
年號(hào):靖康(1126——1127)
陵墓:永獻(xiàn)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南宋(1127——1279)
十、
謚號(hào):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廟號(hào):高宗
帝名:趙構(gòu)
輩份:第七代
在位:1127——1162(35年)
生卒:1107——1187(80歲)
皇考:徽宗第九子
生母:韋氏
年號(hào):建炎(1127——1130)紹興(1131——1162)
陵墓:永思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一、
謚號(hào):紹統(tǒng)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廟號(hào):孝宗
帝名:趙昚(趙伯琮、趙瑗、趙瑋)
輩份:第八代
在位:1162——1189(27年)
生卒:1127——1194(67歲)
皇考:太祖少子秦王趙德芳五世孫秀王趙子偁子
生母:張氏
年號(hào):隆興(1163——1164)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
陵墓:永阜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二、
謚號(hào):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圣哲慈孝皇帝
廟號(hào):光宗
帝名:趙敦
輩份:第九代
在位:1189——1194(5年)
生卒:1147——1200(53歲)
皇考:孝宗第三子
生母:郭氏
年號(hào):紹熙(1190——1194)
陵墓:永崇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三、
謚號(hào):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廟號(hào):寧宗
帝名:趙擴(kuò)
輩份:第十代
在位:1194——1224(30年)
生卒:1168——1224(56歲)
皇考:光宗第二子
生母:李氏
年號(hào):慶元(1195——1200)嘉泰(1201——1204)開(kāi)禧(1205——1207)嘉定(1208——1224)
陵墓:永茂陵(? ?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四、
謚號(hào):建道備德大功復(fù)興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廟號(hào):理宗
帝名:趙昀(趙與莒、趙貴誠(chéng))
輩份:第十一代
在位:1224——1264(40年)
生卒:1205——1264(59歲)
皇考:宋太祖的十世孫,山陰尉趙希瑀子(一說(shuō)實(shí)為史彌遠(yuǎn)抱養(yǎng)之民間孩子,無(wú)宋室血統(tǒng))
生母:全氏
年號(hào):寶慶(1225——1227)紹定(1228——1233)端平(1234——1236)嘉熙(1237——1240)淳佑(1241——1252)寶佑(1253——1258)開(kāi)慶(1259)景定(1260——1264)
陵墓:永穆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五、
謚號(hào):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廟號(hào):度宗
帝名:趙禥(趙孟啟、趙孜)
輩份:第十二代
在位:1264——1274(10年)
生卒:1240——1274(34歲)
皇考:理宗弟趙與芮子
生母:黃氏
年號(hào):咸淳(1265——1274)
陵墓:永紹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六、
謚號(hào):孝恭懿圣皇帝
廟號(hào):無(wú)
帝名:趙顯
輩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4——1276(2年)
生卒:1271——1323(52歲)
皇考:度宗子
生母:全氏
年號(hào):德佑(1275——1276)
十七、
謚號(hào):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廟號(hào):端宗
帝名:趙昰
輩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6——1278(2年)
生卒:1268——1278(10歲)
皇考:度宗長(zhǎng)子
生母:楊氏
年號(hào):景炎(1276——1278)
十八、
謚號(hào):少帝、幼主、末帝、衛(wèi)王
廟號(hào):無(wú)
帝名:趙昺
輩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8——1279(1年)
生卒:1271——1279(8歲)
皇考:度宗子
生母:俞氏
年號(hào):祥興(1278——1279)
擴(kuò)展知識(shí):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guó)歷史上承五代十國(guó)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gè)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guó)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諸將發(fā)動(dòng)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jié)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zhèn)割據(jù)和宦官專(zhuān)權(quán)亂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qiáng)中央集權(quán),并剝奪武將兵權(quán)。宋太宗繼位后統(tǒng)一全國(guó),宋真宗與遼國(guó)締結(jié)澶淵之盟后逐漸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guó)大舉南侵,導(dǎo)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gòu)于南京應(yīng)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后與金國(guó)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lián)蒙滅金,1235年爆發(fā)宋元戰(zhàn)爭(zhēng),1276年元朝攻占臨安,崖山海戰(zhàn)后,南宋滅亡。
宋朝是中國(guó)歷史上商品經(jīng)濟(jì)、文化教育、科學(xué)創(chuàng)新高度繁榮的時(shí)代。 [有人推算,1000年中國(guó)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占世界經(jīng)濟(jì)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guò)當(dāng)時(shí)西歐? ??400美元。 后世雖認(rèn)為宋朝“積貧積弱” ,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huì)經(jīng)濟(jì)的繁榮實(shí)遠(yuǎn)超過(guò)盛唐。
宋朝時(shí)期,儒學(xué)復(fù)興,出現(xiàn)程朱理學(xué),科技發(fā)展迅速,政治開(kāi)明,且沒(méi)有嚴(yán)重的宦官專(zhuān)權(quán)和軍閥割據(jù),兵變、民亂次數(shù)與規(guī)模在中國(guó)歷史上也相對(duì)較少。北宋因推廣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長(zhǎng),從980年的3710萬(wàn)增至1124年的12600萬(wàn)。
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jìn),造極于趙宋之世。 ”西方與日本史學(xué)界中亦有學(xué)者認(rèn)為宋朝是中國(guó)歷史上的文藝復(fù)興與經(jīng)濟(jì)革命的時(shí)期。
宋朝立國(guó)三百余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dú)沒(méi)有直接亡于內(nèi)亂的王朝
2.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地址
1、太祖 趙匡胤: 建隆 960年-963年十一月; 乾德 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 開(kāi)寶 968年十一月-976年十二月。
2、太宗 趙光義: 太平興國(guó) 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 ; 雍熙 984年十一月-987年; 端拱 988年-989年; 淳化 990年-994年; 至道 995年-997年。
3、真宗 趙恒: 咸平 998年--1033年; 景德 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 1008年-1016年; 天禧 1017年-1021年; 乾興 1022年。
4、仁宗 趙禎: 天圣 1023年-1032年十一月; 明道 1032年十一月-1033年; 景佑 1034年-1038年十一月; 寶元 1038年十一月-1040年二月; 康定 1040年二月-1041年十一月; 慶歷 1041年十一月-1048年; 皇佑 1049年-1054年三月; 至和 1054年三月-1056年九月; 嘉佑 1056年九月-1063年。
5、英宗 趙曙: 治平 1064年-1067年。
6、神宗 趙頊: 熙寧 1068年-1077年; 元豐 1078年-1085年。
7、哲宗 趙煦: 元佑 1086年-1094年四月; 紹圣 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 元符 1098年六月-1100年。
8、徽宗 趙佶: 建中靖國(guó) 1101年;崇寧 1102年-1106年; 大觀 1107年-1110年; 政和 1111年-1118年十月; 重和 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 宣和 1119年-1125年。
9、欽宗 趙桓: 靖康 1126年-1127年。
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祖(927—976)趙匡胤,漢族,歷朝歷代的政變事件屢見(jiàn)不鮮,“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軍最高統(tǒng)帥趙匡胤發(fā)起的一次成功的政變。趙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僅統(tǒng)一了大半個(gè)中國(guó),而且治國(guó)有方。宋朝的經(jīng)濟(jì)和文化之所以能夠達(dá)到我國(guó)歷史上的又一個(gè)高峰,與趙匡胤的治國(guó)之道有密切的關(guān)系。歷史證明,趙匡胤是一位推動(dòng)歷史發(fā)展的杰出人物。他對(duì)待權(quán)臣剛?cè)岵?jì),懷柔安撫,很好的解決了天下統(tǒng)一后的軍權(quán)問(wèn)題,永不消逝的英雄——趙匡胤。
宋太宗——趙光義
宋太宗(939年—997年)趙炅,漢族,本名趙匡義,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后改名炅。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歲,比秦王太宗像趙廷美大8歲。22歲時(shí),參與陳橋兵變,擁立其兄趙匡胤為帝,曾參與太祖統(tǒng)一四方的大業(yè)。太祖駕崩,38歲的趙光義登基為帝,是為太宗,在位共21年(976~997),59歲去世,是宋朝的第二個(gè)皇帝。
3.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信息技術(shù)學(xué)院
北宋皇帝廟號(hào)、名字、年號(hào)及年代表:
1、太祖 趙匡胤: 建隆 960年-963年十一月; 乾德 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 開(kāi)寶 968年十一月-976年十二月。
2、太宗 趙光義: 太平興國(guó) 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 ; 雍熙 984年十一月-987年; 端拱 988年-989年; 淳化 990年-994年; 至道 995年-997年。
3、真宗 趙恒: 咸平 998年--1033年; 景德 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 1008年-1016年; 天禧 1017年-1021年; 乾興 1022年。
4、仁宗 趙禎: 天圣 1023年-1032年十一月; 明道 1032年十一月-1033年; 景佑 1034年-1038年十一月; 寶元 1038年十一月-1040年二月; 康定 1040年二月-1041年十一月; 慶歷 1041年十一月-1048年; 皇佑 1049年-1054年三月; 至和 1054年三月-1056年九月; 嘉佑 1056年九月-1063年。
5、英宗 趙曙: 治平 1064年-1067年。
6、神宗 趙頊: 熙寧 1068年-1077年; 元豐 1078年-1085年。
7、哲宗 趙煦: 元佑 1086年-1094年四月; 紹圣 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 元符 1098年六月-1100年。
8、徽宗 趙佶: 建中靖國(guó) 1101年;崇寧 1102年-1106年; 大觀 1107年-1110年; 政和 1111年-1118年十月; 重和 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 宣和 1119年-1125年。
9、欽宗 趙桓: 靖康 1126年-1127年。
編輯本段北宋皇帝傳記
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祖(927—976)趙匡胤,漢族,歷朝歷代的政變事件屢見(jiàn)不鮮,“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軍最高統(tǒng)帥趙匡胤發(fā)起的一次成功的政變。
趙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僅統(tǒng)一了大半個(gè)中國(guó),而且治國(guó)有方。宋朝的經(jīng)濟(jì)和文化之所以能夠達(dá)到我國(guó)歷史上的又一個(gè)高峰,與趙匡胤的治國(guó)之道有密切的關(guān)系。歷史證明,趙匡胤是一位推動(dòng)歷史發(fā)展的杰出人物。他對(duì)待權(quán)臣剛?cè)岵?jì),懷柔安撫,很好的解決了天下統(tǒng)一后的軍權(quán)問(wèn)題,永不消逝的英雄——趙匡胤。
宋太宗——趙光義
宋太宗(939年—997年)趙炅,漢族,本名趙匡義,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后改名炅。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歲,比秦王太宗像趙廷美大8歲。
22歲時(shí),參與陳橋兵變,擁立其兄趙匡胤為帝,曾參與太祖統(tǒng)一四方的大業(yè)。太祖駕崩,38歲的趙光義登基為帝,是為太宗,在位共21年(976~997),59歲去世,是宋朝的第二個(gè)皇帝。
宋真宗——趙恒
宋真宗(968-1022)997年即位,在位25年 真宗趙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學(xué)”,前期頗勤于政事。
公元1004年,真宗簽定“澶淵之盟”,每年向遼國(guó)進(jìn)貢,澶淵之盟后的100多年里,宋遼之間維持著和平局面,另外,宋遼雙方在邊境地區(qū)開(kāi)展貿(mào)易,宋用絲織品、稻米、茶葉等,換取遼的羊、馬、駱駝等。宋真宗時(shí),經(jīng)濟(jì)迅速發(fā)展,發(fā)行“交子”,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宋仁宗——趙禎
宋仁宗(1010-1063)1022年即位,在位41年。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時(shí)才12歲,由皇太后垂簾聽(tīng)政,1033年親政,仁宗任用范仲淹等賢臣,發(fā)起了歷史上著名的慶歷新政,雖改革失敗,但同樣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也為隨后的王安石變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chǔ)。
仁宗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頗能約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古代歷史學(xué)家、政治家的稱(chēng)贊,是當(dāng)時(shí)的偶像皇帝。仁宗死于1063年,舉國(guó)哀悼,死時(shí)訃告送到敵對(duì)國(guó)家遼國(guó),竟然“燕境之人無(wú)遠(yuǎn)近皆哭”,連遼國(guó)皇帝耶律洪基也握著使者的手號(hào)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識(shí)兵革矣。
”
宋英宗——趙曙
宋英宗趙曙(1032-1067)漢族,原名宗實(shí),后改名趙曙,太宗曾孫,濮王允讓之子。仁宗無(wú)子,英宗幼年被任宗接入皇宮撫養(yǎng) ,賜名為宗實(shí)。1050年為岳州團(tuán)練使,后為秦州防御使。
1055年立以為嗣。英宗在位期間,任用舊臣韓琦等人,不想改革,但與遼國(guó)和西夏沒(méi)有發(fā)生戰(zhàn)爭(zhēng)。1067年,病逝于宮中福寧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
宋神宗——趙頊
宋神宗趙頊(1048-1085)漢族,1067年即位,在位18年。
英宗長(zhǎng)子,1067年即位。1069年起用王安石變法,雖然新法推行了十幾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對(duì)下,變法失敗,新法于神宗死后被廢除。神宗兵伐西夏,期圖一舉殲滅西夏。在慶州(今甘肅慶陽(yáng))宋軍大破夏軍,占領(lǐng)西夏二千里土地。不過(guò)后來(lái)在永樂(lè)城之戰(zhàn)中慘敗。
神宗在位時(shí),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完成,這是我國(guó)第一部編年通史。
宋哲宗——趙煦
宋哲宗(1076年—1100年)趙煦,原名趙傭,漢族,宋神宗第六子。謚號(hào)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圣昭孝皇帝。
元佑八年三月即位,太皇太后高氏聽(tīng)政。太后去世后,親政。在位十五年(1085~1100),建元元佑、紹圣、元符。元符三年卒,年二十五。廟號(hào)哲宗,葬永泰陵。事見(jiàn)《宋史》卷一七、一八《哲宗紀(jì)》。哲宗恢復(fù)王安石變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減輕農(nóng)民負(fù)擔(dān),使國(guó)勢(shì)有所起色。
次年改元“紹圣”,并停止與西夏談判,多次出兵討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 哲宗是北宋較有作為的皇帝。但是由于在新黨與舊黨之間的黨爭(zhēng)不但沒(méi)有獲得解決,反而在宋哲宗當(dāng)政期間激化,種下了北宋滅亡的結(jié)果。
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1082~1135)趙佶,漢族,號(hào)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謚號(hào)體神合道駿烈遜功圣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
畫(huà)家,書(shū)法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生母宋神宗欽慈皇后陳氏。哲宗病死,太后立他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國(guó)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擅長(zhǎng)楷、草書(shū)及山水、人物、花鳥(niǎo)、墨竹。
擅長(zhǎng)婉約詞,創(chuàng)立“瘦金體”。
宋欽宗——趙桓
宋欽宗(1100~1156)趙桓,曾名亶、煊,是北宋末代皇帝,生于元符三年(1100)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在金兵大舉入侵之際,徽宗禪讓帝位,趙桓被迫即位,是為欽宗,改次年為靖康元年。
宋欽宗即位后“聲技音樂(lè),一無(wú)所好”,頗有振作之意。殺或貶蔡京,童貫等奸臣。雖任用李綱抗金,但欽宗過(guò)于軟弱,不久便免其職務(wù)。靖康二年,與其父徽宗同被金兵俘虜北去,在位一年零兩個(gè)月。紹興二十六年(1156)死于燕京,享年57歲,葬于永獻(xiàn)陵(今河南省鞏縣)。
趙桓死在燕京是史書(shū)有記載的,有定論的?!掇o海》、《中國(guó)歷史大事年表》等說(shuō)他死在五國(guó)城是不對(duì)的。
南宋 皇帝
宋高宗 趙構(gòu) (1127年—1162年)
宋孝宗 趙昚 (1162年—1189年)
宋光宗 趙敦 (1189年—1194年)
宋寧宗 趙擴(kuò) (1194年—1224年)
宋理宗 趙昀 (1224年—1264年)
宋度宗 趙禥 (1264年—1274年)
宋恭帝 趙隰 (1274年—1276年)
宋端宗 趙是 (1276年—1278年)
宋幼主 趙昺 (1278年—1279年)
╝。
4.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乘幾號(hào)線
宋皇室960年—1279年
廟號(hào)謚號(hào)姓名統(tǒng)治時(shí)間年號(hào)
宋太祖啟運(yùn)立極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趙匡胤960年—976年建隆960年—963年、干德963年—968年、開(kāi)寶968年—976年
宋太宗至仁應(yīng)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趙光義976年—997年太平興國(guó)976年—984年、雍熙984年—987年、端拱988年—989年、淳化990年—994年、至道995年—997年
宋真宗應(yīng)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趙恒997年—1022年咸平998年—1003年、景德1004年—1007年、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天禧1017年—1021年、干興1022年
宋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趙禎1022年—1063年天圣1023年—1032年、明道1032年—1033年、景祐1034年—1038年、寶元1038年—1040年、康定1040年—1041年、慶歷1041年—1048年、皇祐1049年—1054年、至和1054年—1056年、嘉祐1056年—1063年
宋英宗體干應(yīng)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圣宣孝皇帝趙曙1063年—1067年治平1064年—1067年
宋神宗紹天法古運(yùn)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圣孝皇帝趙頊1067年—1085年熙寧1068年—1077年、元豐1078年—1085年
宋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圣昭孝皇帝趙煦1085年—1100年元祐1086年—1094年、紹圣1094年—1098年、元符1098年—1100年
宋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圣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趙佶1100年—1125年建中靖國(guó)1101年、崇寧1102年—1106年、大觀1107年—1110年、政和1111年—1118年、重和1118年—1119年、宣和1119年—1125年
宋欽宗恭文順德仁孝皇帝趙桓1125年—1127年靖康1126年—1127年
宋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趙構(gòu)1127年—1162年建炎1127年—1130年、紹興1131年—1162年
宋孝宗紹統(tǒng)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趙昚1162年—1189年隆興1163年—1164年、干道1165年—1173年、淳熙1174年—1189年
宋光宗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圣哲慈孝皇帝趙惇1189年—1194年紹熙1190年—1194年
宋寧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趙擴(kuò)1194年—1224年慶元1195年—1200年、嘉泰1201年—1204年、開(kāi)禧1205年—1207年、嘉定1208年—1224年
宋理宗建道備德大功復(fù)興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趙昀1224年—1264年寶慶1225年—1227年、紹定1228年—1233年、端平1234年—1236年、嘉熙1237年—1240年、淳祐1241年—1252年、寶祐1253年—1258年、開(kāi)慶1259年、景定1260年—1264年
宋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趙禥1264年—1274年咸淳1265年—1274年
宋恭帝孝恭懿圣皇帝趙顯1274年—1276年德祐1275年—1276年
宋端宗裕文昭武愍孝皇帝趙昰1276年—1278年景炎1276年—1278年
宋末帝衛(wèi)王趙昺1278年—1279年祥興1278年—1279年
5. 靜安區(qū)康定路995號(hào)
北宋初,設(shè)路以轄州,境內(nèi)隸郎延路延州,仍為延川縣地。至道子長(zhǎng)縣年間(995~997),境內(nèi)被兩夏占據(jù)。康定元年(1040),升安定寨為安定堡。慶歷元年(1041)設(shè)丹頭寨(在今史家畔鄉(xiāng)丹頭村)。
元符元年(1098)在安定堡西北置殄羌寨。崇寧元年(1102),在安定堡西北筑天降山駢城,政和八年(1118)更名制戎城。正大三年(1226),升綏平、懷寧、克戎3寨為綏平、懷寧、克戎3縣,今子長(zhǎng)縣南溝岔鄉(xiāng)屬懷寧轄,余為延川縣地。
蒙古憲宗二年(1252),升安定堡為安定縣,屬延安路轄。至元元年(1264)析置丹頭縣,至元四年(1267)撤丹頭縣并入安定縣。明洪武二年(1369),改延安路為延安府,子長(zhǎng)縣屬延安府綏德州轄。清代實(shí)行省、道、府、縣四級(jí)
6.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信息技術(shù)學(xué)校怎么樣
宋朝一共有18位皇帝(北宋9位,南宋9位):
北宋(960——1127)
一、
謚號(hào):?jiǎn)⑦\(yùn)立極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廟號(hào):太祖
帝名:趙匡胤
輩份:第一代
在位:960——976(16年)
生卒:927——976(49歲)
皇考:趙弘殷第二子
生母:杜氏
年號(hào):建?。?60——963)乾德(963——968)開(kāi)寶(968——976)
陵墓:永昌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二、
謚號(hào):至仁應(yīng)運(yùn)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廣孝皇帝(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廟號(hào):太宗
帝名:趙匡義(趙光義、趙炅)
輩份:第一代
在位:976——997(21年)
生卒:939——997(58歲)
皇考:趙弘殷第三子
生母:杜氏
年號(hào):太平興國(guó)(976——984)雍熙(984——987)端拱(988——989)淳化(990——994)至道(995——997)
陵墓:永熙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三、
謚號(hào):應(yīng)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圣章元孝皇帝
廟號(hào):真宗
帝名:趙恒
輩份:第二代
在位:997——1022(25年)
生卒:968——1022(54歲)
皇考:太宗第三子
生母:李氏
年號(hào):咸平(998——1003)景德(1004——1007)大中祥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乾興(1022)
陵墓:永定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四、
謚號(hào):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廟號(hào):仁宗
帝名:趙禎
輩份:第三代
在位:1022——1063(41年)
生卒:1010——1063(53歲)
皇考:真宗第六子
生母:李氏
年號(hào):天圣(1023——1032)明道(1032——1033)景佑(1034——1038)寶元(1038——1040)康定(1040——1041)慶歷(1041——1048)皇佑(1049——1054)至和(1054——1056)嘉佑(1056——1063)
陵墓:永昭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五、
謚號(hào):體乾應(yīng)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圣宣孝皇帝
廟號(hào):英宗
帝名:趙曙(趙宗實(shí))
輩份:第四代
在位:1063——1067(4年)
生卒:1032——1067(35歲)
皇考:太宗子商恭靖王趙元汾子濮安懿王趙允讓第十三子
生母:任氏
年號(hào):治平(1064——1067)
陵墓:永厚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六、
謚號(hào):紹天法古運(yùn)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圣孝皇帝
廟號(hào):神宗
帝名:趙頊
輩份:第五代
在位:1067——1085(18年)
生卒:1048——1085(37歲)
皇考:英宗長(zhǎng)子
生母:高氏
年號(hào):熙寧(1068——1077)元豐(1078——1085)
陵墓:永裕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七、
謚號(hào):憲元繼道顯德定攻欽文睿武齊圣昭孝皇帝
廟號(hào):哲宗
帝名:趙煦
輩份:第六代
在位:1085——1100(15年)
生卒:1076——1100(24歲)
皇考:神宗第? ?子
生母:朱氏
年號(hào):元佑(1086——1094)紹圣(1094——1098)元符(1098——1100)
陵墓:永泰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八、
謚號(hào):體神合道駿烈遜功圣文仁德慈憲顯孝皇帝
廟號(hào):徽宗
帝名:趙佶
輩份:第六代
在位:1100——1125(25年)
生卒:1082——1135(53歲)
皇考:神宗第十一子
生母:陳氏
年號(hào):建中靖國(guó)(1101)崇寧(1102——1106)大觀(1107——1110)政和(1111——1118)重和(1118——1119)宣和(1119——1125)
陵墓: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九、
謚號(hào):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廟號(hào):欽宗
帝名:趙桓
輩份:第七代
在位:1125——1127(2年)
生卒:1100——1161(61歲)
皇考:徽宗長(zhǎng)子
生母:王氏
年號(hào):靖康(1126——1127)
陵墓:永獻(xiàn)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南宋(1127——1279)
十、
謚號(hào):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廟號(hào):高宗
帝名:趙構(gòu)
輩份:第七代
在位:1127——1162(35年)
生卒:1107——1187(80歲)
皇考:徽宗第九子
生母:韋氏
年號(hào):建炎(1127——1130)紹興(1131——1162)
陵墓:永思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一、
謚號(hào):紹統(tǒng)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廟號(hào):孝宗
帝名:趙昚(趙伯琮、趙瑗、趙瑋)
輩份:第八代
在位:1162——1189(27年)
生卒:1127——1194(67歲)
皇考:太祖少子秦王趙德芳五世孫秀王趙子偁子
生母:張氏
年號(hào):隆興(1163——1164)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
陵墓:永阜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二、
謚號(hào):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圣哲慈孝皇帝
廟號(hào):光宗
帝名:趙敦
輩份:第九代
在位:1189——1194(5年)
生卒:1147——1200(53歲)
皇考:孝宗第三子
生母:郭氏
年號(hào):紹熙(1190——1194)
陵墓:永崇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三、
謚號(hào):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廟號(hào):寧宗
帝名:趙擴(kuò)
輩份:第十代
在位:1194——1224(30年)
生卒:1168——1224(56歲)
皇考:光宗第二子
生母:李氏
年號(hào):慶元(1195——1200)嘉泰(1201——1204)開(kāi)禧(1205——1207)嘉定(1208——1224)
陵墓:永茂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四、
謚號(hào):建道備德大功復(fù)興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廟號(hào):理宗
帝名:趙昀(趙與莒、趙貴誠(chéng))
輩份:第十一代
在位:1224——1264(40年)
生卒:1205——1264(59歲)
皇考:宋太祖的十世孫,山陰尉趙?,r子(一說(shuō)實(shí)為史彌遠(yuǎn)抱養(yǎng)之民間孩子,無(wú)宋室血統(tǒng))
生母:全氏
年號(hào):寶慶(1225——1227)紹定(1228——1233)端平(1234——1236)嘉熙(1237——1240)淳佑(1241——1252)寶佑(1253——1258)開(kāi)慶(1259)景定(1260——1264)
陵墓:永穆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五、
謚號(hào):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廟號(hào):度宗
帝名:趙禥(趙孟啟、趙孜)
輩份:第十二代
在位:1264——1274(10年)
生卒:1240——1274(34歲)
皇考:理宗弟趙與芮子
生母:黃氏
年號(hào):咸淳(1265——1274)
陵墓:永紹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十六、
謚號(hào):孝恭懿圣皇帝
廟號(hào):無(wú)
帝名:趙顯
輩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4——1276(2年)
生卒:1271——1323(52歲)
皇考:度宗子
生母:全氏
年號(hào):德佑(1275——1276)
十七、
謚號(hào):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廟號(hào):端宗
帝名:趙昰
輩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6——1278(2年)
生卒:1268——1278(10歲)
皇考:度宗長(zhǎng)子
生母:楊氏
年號(hào):景炎(1276——1278)
陵墓:永福陵(今廣東省新會(huì)縣南崖山)
十八、
謚號(hào):少帝、幼主、末帝、衛(wèi)王
廟號(hào):無(wú)
帝名:趙昺
輩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8——1279(1年)
生卒:1271——1279(8歲)
皇考:度宗子
生母:俞氏
年號(hào):祥興(1278——1279)
7.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怎么坐地鐵
北宋(960——1127)
一、
謚號(hào):?jiǎn)⑦\(yùn)立極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廟號(hào):太祖
帝名:趙匡胤
輩份:第一代
在位:960——976(16年)
生卒:927——976(49歲)
皇考:趙弘殷第二子
生母:杜氏
年號(hào):建?。?60——963)乾德(963——968)開(kāi)寶(968——976)
陵墓:永昌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二、
謚號(hào):至仁應(yīng)運(yùn)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廣孝皇帝(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廟號(hào):太宗
帝名:趙匡義(趙光義、趙炅)
輩份:第一代
在位:976——997(21年)
生卒:939——997(58歲)
皇考:趙弘殷第三子
生母:杜氏
年號(hào):太平興國(guó)(976——984)雍熙(984——987)端拱(988——989)淳化(990——994)至道(995——997)
陵墓:永熙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三、
謚號(hào):應(yīng)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圣章元孝皇帝
廟號(hào):真宗
帝名:趙恒
輩份:第二代
在位:997——1022(25年)
生卒:968——1022(54歲)
皇考:太宗第三子
生母:李氏
年號(hào):咸平(998——1003)景德(1004——1007)大中祥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乾興(1022)
陵墓:永定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四、
謚號(hào):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廟號(hào):仁宗
帝名:趙禎
輩份:第三代
在位:1022——1063(41年)
生卒:1010——1063(53歲)
皇考:真宗第六子
生母:李氏
年號(hào):天圣(1023——1032)明道(1032——1033)景佑(1034——1038)寶元(1038——1040)康定(1040——1041)慶歷(1041——1048)皇佑(1049——1054)至和(1054——1056)嘉佑(1056——1063)
陵墓:永昭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五、
謚號(hào):體乾應(yīng)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圣宣孝皇帝
廟號(hào):英宗
帝名:趙曙(趙宗實(shí))
輩份:第四代
在位:1063——1067(4年)
生卒:1032——1067(35歲)
皇考:太宗子商恭靖王趙元汾子濮安懿王趙允讓第十三子
生? ?:任氏
年號(hào):治平(1064——1067)
陵墓:永厚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六、
謚號(hào):紹天法古運(yùn)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圣孝皇帝
廟號(hào):神宗
帝名:趙頊
輩份:第五代
在位:1067——1085(18年)
生卒:1048——1085(37歲)
皇考:英宗長(zhǎng)子
生母:高氏
年號(hào):熙寧(1068——1077)元豐(1078——1085)
陵墓:永裕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七、
謚號(hào):憲元繼道顯德定攻欽文睿武齊圣昭孝皇帝
廟號(hào):哲宗
帝名:趙煦
輩份:第六代
在位:1085——1100(15年)
生卒:1076——1100(24歲)
皇考:神宗第六子
生母:朱氏
年號(hào):元佑(1086——1094)紹圣(1094——1098)元符(1098——1100)
陵墓:永泰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八、
謚號(hào):體神合道駿烈遜功圣文仁德慈憲顯孝皇帝
廟號(hào):徽宗
帝名:趙佶
輩份:第六代
在位:1100——1125(25年)
生卒:1082——1135(53歲)
皇考:神宗第十一子
生母:陳氏
年號(hào):建中靖國(guó)(1101)崇寧(1102——1106)大觀(1107——1110)政和(1111——1118)重和(1118——1119)宣和(1119——1125)
陵墓: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之寶山)
九、
謚號(hào):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廟號(hào):欽宗
帝名:趙桓
輩份:第七代
在位:1125——1127(2年)
生卒:1100——1161(61歲)
皇考:徽宗長(zhǎng)子
生母:王氏
年號(hào):靖康(1126——1127)
陵墓:永獻(xiàn)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8. 靜安區(qū)康定路987號(hào)樓
1093年北宋年號(hào)是元佑。
元佑八年。
北宋皇帝的年號(hào)如下:
宋太祖趙匡胤所用的年號(hào):
建?。?60年—963年。
乾德:963年—968年。
開(kāi)寶:968年—976年。
宋太宗趙炅所用的年號(hào):
太平興國(guó):976年—984年。
雍熙:984年—987年。
端拱:988年— 989年。
淳化:990年—994年。
至道:995年—997年。
宋真宗趙恒所用的年號(hào):
咸平:998年—1003年。
景德: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
天禧:1017年—1021年。
乾興:1022年 。
宋仁宗趙禎所用的年號(hào):
天圣:1023年—1032年。
明道:1032年—1033年。
景祐:1034年—1038年。
寶元:1038年—1040年。
康定:1040年—1041年。
慶歷:1041年—1048年。
皇祐:1049年—1054年。
至和:1054年—1056年。
嘉祐:1056年—1063年 。
宋英宗趙曙所用的年號(hào):
治平:1064年—1067年。
宋神宗趙頊所用的年號(hào):
熙寧:1068年—1077年。
元豐:1078年—1085年。
宋哲宗趙煦所用的年號(hào):
元祐:1086年—1094年。
紹圣:1094年—1098年。
元符:1098年—1100年。
宋徽宗趙佶所用的年號(hào):
建中靖國(guó):1101年。
崇寧:1102年—1106年。
大觀:1107年—1110年。
政和:1111年—1118年。
重和:1118年—1119年。
宣和:1119年—1125年 。
宋欽宗趙桓所用的年號(hào):
靖康:1126年—1127年
Hash:9abd87b67d52a4487d1ffc8cf4c7a790151e8891
聲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