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有10個著名景點 某地有10個著名景點,其中8 個為日游景點,2個為夜游景點.某旅行團要從這10個景點中選5個作為二
導(dǎo)讀:某地有10個著名景點 某地有10個著名景點,其中8 個為日游景點,2個為夜游景點.某旅行團要從這10個景點中選5個作為二 某地有10個著名景點,其中8 個為日游景點,2個為夜游景點.某旅行團要從這10個景點中選5個作為二日游的旅 某地有10個著名景點,其中8 個為日游景點,2個為夜游景點.某旅行團要從這10個景點中選5個作為二 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昆明旅游必去景點,昆明旅游景點 到云南昆明旅游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江蘇省有哪些旅游景點 中國有那些著名的風景?說名字。
某地有10個著名景點,其中8 個為日游景點,2個為夜游景點.某旅行團要從這10個景點中選5個作為二日游的旅
(1)甲、乙兩個日游景點至少選1個的不同排法有2640種;
(2)甲、乙兩日游景點在同一天游玩的不同排法有240種;
(3)甲、乙兩日游景點不同時被選,共有2640種不同排法.
試題分析:(1)甲、乙兩個日游景點選1個為 種,甲、乙兩個日游景點都選有 ,夜游景點的選法為 種,所以有 種;
(2)甲、乙兩日游景點在同一天游玩:排在之一天或第二天有 種,安排在上下午有 種,剩下的兩個景點從除去甲乙外的6個里選有 種,共 種;
(3)日游景點的排法為 種,甲、乙兩日游景點都不選有 種,所以甲、乙兩日游景點不同時被選,共有 種不同排法.
(1) (種)5分
(2) (種)10分
(3) (種)15分
答:分別不同排法總數(shù)是2640種,240種,2640種.16分
某地有10個著名景點,其中8 個為日游景點,2個為夜游景點.某旅行團要從這10個景點中選5個作為二
cdn
bcebos
com/b151f8198618367a39d76d4f2d738bd4b21ce5c2">
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昆明旅游必去景點,昆明旅游景點
1、石林風景名勝區(qū)
石林位于云南省會昆明東南郊80余公里處,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地地上眾多的山川名勝景區(qū)中,云南石林以其雄、奇、險、幽的地貌風光獨樹一幟。在世界溶巖地貌風光中。中國云南石林又以其面積廣,巖柱高,小尺度造型見長,一定范圍內(nèi)景點集中而獨占鰲頭。
2、世博園
世博園位于昆明市東北郊金殿風景區(qū),距市中心7公里,占地218公頃(約3270畝)。西南至東北長2.5公里,南北平均寬1.1公里。園內(nèi)森林密布,水面寬廣。世博園內(nèi)共移樹木、竹類1500種,約20萬棵(叢),其中有的樹齡長達數(shù)百年。
3、大觀公園
大觀公園位于昆明市城西,有近華浦和大觀樓、樓外樓、花圃和柏園等游覽區(qū)。園內(nèi)花木繁茂,假山、亭閣、小橋、流水,景色極為優(yōu)美。大觀公園有大觀樓長聯(lián)聞名于世。
4、官渡鎮(zhèn)
官渡鎮(zhèn)位于昆明東南郊,是昆明地區(qū)著名的歷史文化古鎮(zhèn)之一。官渡古鎮(zhèn)大門(大牌坊)位于昆明東南郊8公里處,地處滇池北岸、寶象河下游。官渡古鎮(zhèn)文化古跡眾多,人文景觀豐富,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面積內(nèi)就有唐、宋、元、明、清時期的五山、六寺、七閣、八廟等多處景觀。
5、九鄉(xiāng)風景區(qū)
九鄉(xiāng)風景區(qū)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昆明市宜良縣九鄉(xiāng)彝族 *** 鄉(xiāng)境內(nèi),距省城昆明90公里,據(jù)著名的石林風景區(qū)30公里。它是以溶洞景觀為主體,洞外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族風情融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名勝區(qū)。
到云南昆明旅游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必去的景點有兩個:石林,九鄉(xiāng)溶洞。
石林名聲在外,是最早成為5A景區(qū)的,也是云南旅游的名片。主要分為大石林、小石林、乃古石林,前兩個已經(jīng)開發(fā)完善,是多數(shù)游客都會去的,乃古石林還相對原始。
九鄉(xiāng)溶洞雖然只是4A級景區(qū),但是它的規(guī)模和奇妙,不亞于5A的連州地下河和重慶芙蓉洞。就是距離市區(qū)較遠,坐車需要轉(zhuǎn)車。
昆明市區(qū)去海埂公園,大觀樓,西山等,這幾個景區(qū)都是在滇池邊的??梢钥纯床┪镳^,還有去遠一點的元謀土林。
拓展資料:昆明隸屬云南省,享“ 春城”之美譽,地處云貴高原中部,北與涼山彝族自治州相連,西南與玉溪市、東南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鄰,西與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東與曲靖市交界, 昆明是 云南省的省會,市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重要的旅游、商貿(mào)城市,也是西部地區(qū)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江蘇省有哪些旅游景點
江蘇省5A-3A級旅游景區(qū)
江蘇省5A級旅游景區(qū)
? 無錫中視股份三國水滸景區(qū)( 無錫) ? 中山陵景區(qū) ( 南京) ? 南京夫子廟 ( 南京)
? 周莊古鎮(zhèn)游覽區(qū) ( 蘇州) ? 中華恐龍園 ( 常州) ? 金壇市 ( 常州)
? 拙政園 ( 蘇州) ? 留園 ( 蘇州) ? 周莊 ( 蘇州)
? 同里古鎮(zhèn) ( 蘇州) ? 中山陵風景名勝區(qū) ( 南京) ? 瘦西湖 ( 揚州)
? 三國水滸影視城 ( 無錫) ? 蘇州市虎丘山風景名勝區(qū) ( 蘇州)
江蘇省4A級旅游景區(qū)
? 陽山碑材景區(qū) ( 南京明文化村) ? 無錫靈山景區(qū) ( 無錫) ? 彭祖園景區(qū) ( 徐州)
? 徐州新沂市馬陵山景區(qū) ( 徐州) ? 東西連島景區(qū) ( 連云港) ? 虞山景區(qū) ( 常熟)
? 尚湖景區(qū) ( 常熟) ? 溱湖風景區(qū) ( 泰州) ? 漢文化景區(qū) ( 徐州)
? 蘇州西山 ( 蘇州) ? 白馬澗生態(tài)園 ( 蘇州) ? 鎮(zhèn)江南山風景名勝區(qū) ( 鎮(zhèn)江)
? 錦溪古鎮(zhèn) ( 昆山) ? 南京總統(tǒng)府 ( 南京) ? 玄武湖 ( 南京)
? 朝天宮 ( 南京) ? 南京閱江樓 ( 南京) ? 黿頭渚 ( 無錫)
? 江陰市濱江要塞旅游區(qū) ( 無錫) ? 云龍湖 ( 徐州) ? 紅梅公園 ( 常州)
? 天寧寺 ( 常州) ? 常州亞細亞影視城 ( 常州) ? 寒山寺 ( 蘇州)
? 蘇州樂園 ( 蘇州) ? 甪直古鎮(zhèn) ( 蘇州) ? 獅子林 ( 蘇州)
? 木瀆古鎮(zhèn) ( 蘇州) ? 東山 ( 蘇州) ? 網(wǎng)師園 ( 蘇州)
? 盤門 ( 蘇州) ? 穹窿山 ( 蘇州) ? 靜思園 ( 蘇州)
? 狼山 ( 南通) ? 濠河風景區(qū) ( 南通) ? 南通博物苑 ( 南通)
? 雨花臺風景名勝區(qū) ( 南京) ? 花果山 ( 連云港) ? 漁灣 ( 連云港)
? 孔望山 ( 連云港) ? 周恩來紀念館 ( 淮安) ? 個園 ( 揚州)
? 何園 ( 揚州) ? 大明寺 ( 揚州) ? 無錫市蠡園公園 ( 無錫)
? 無錫市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qū)( 無錫) ? 江陰市江蘇學政文化旅游區(qū)( 無錫) ? 焦山 ( 鎮(zhèn)江)
? 茅山 ( 鎮(zhèn)江) ? 鎮(zhèn)江市金山公園 ( 鎮(zhèn)江) ? 寶華山 ( 鎮(zhèn)江)
? 無錫市薛福成故居 ( 無錫) ? 徐州淮海戰(zhàn)役烈士紀念塔園林( 徐州) ? 南山竹海 ( 溧陽)
? 蘇州昆山亭林園 ( 蘇州) ? 蘇州甪直古鎮(zhèn)旅游區(qū) ( 蘇州) ? 沙家浜 ( 常熟)
? 蘇州市西園戒幢律寺 ( 蘇州) ? 常熟服裝城購物旅游區(qū) ( 常熟) ? 方塔 ( 常熟)
? 善卷洞風景區(qū) ( 宜興) ? 龍背山森林公園 ( 宜興) ? 千燈古鎮(zhèn) ( 昆山)
? 鎮(zhèn)江市鎮(zhèn)江博物館 ( 鎮(zhèn)江) ? 天目湖山水園 ( 溧陽) ? 省莊竹海 ( 宜興)
? 宜興市團氿風景區(qū) ( 無錫)
江蘇省3A級旅游景區(qū)
? 中視股份唐城景區(qū) ( 無錫) ? 桃花澗景區(qū) ( 連云港)
? 將軍山景區(qū) ( 南京) ? 連云港市石棚山景區(qū) ( 連云港)
? 徐州戲馬臺 ( 徐州) ? 白塘生態(tài)植物園 ( 蘇州)
? 將軍山 ( 南京) ? 淳溪老街 ( 南京)
? 東林書院 ( 無錫) ? 龍頭渚 ( 無錫)
? 龜山漢墓 ( 徐州) ? 戲馬臺 ( 徐州)
? 天平山 ( 蘇州) ? 光福古鎮(zhèn) ( 蘇州)
? 荷塘月色濕地公園 ( 蘇州) ? 定園 ( 蘇州)
? 師儉堂 ( 蘇州) ? 水繪園 ( 南通)
? 定慧禪寺 ( 南通) ? 南山湖旅游度假區(qū) ( 南京)
? 連島海濱度假區(qū) ( 連云港) ? 南京市溧水縣傅家邊科技園 ( 南京)
? 南京市銀杏湖生態(tài)旅游區(qū) ( 南京) ? 連島海濱浴場 ( 連云港)
? 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 ( 淮安) ? 大豐麋鹿 保護區(qū) ( 鹽城)
? 新四軍紀念館 ( 鹽城) ? 鳳凰島生態(tài)旅游區(qū) ( 揚州)
? 茱萸灣風景區(qū) ( 揚州) ? 揚州漢陵苑 ( 揚州)
? 唐城影視城 ( 無錫) ? 無錫市龍寺生態(tài)園 ( 無錫)
? 無錫市太湖花卉園 ( 無錫) ? 徐州市濱湖公園 ( 徐州)
? 鵝鼻嘴公園 ( 江陰) ? 香山旅游風景區(qū) ( 張家港)
? 桃花澗 ( 張家港) ? 東渡苑 ( 張家港)
? 蘇州太倉市太倉公園 ( 蘇州) ? 蘇州太倉市南園公園 ( 蘇州)
? 南通如皋市內(nèi)外城河風光帶 ( 南通) ? 南京市天生橋風景區(qū) ( 南京)
? 連云港市灌云縣大伊山風景區(qū) ( 連云港)
江蘇省2A級旅游景區(qū)
? 燕子磯 ( 南京) ? 游子山森林公園 ( 南京) ? 泰伯祠廟 ( 無錫)
? 徐州漢城 ( 徐州) ? 張?zhí)坠示?( 常州) ? 荊川公園 ( 常州)
? 震澤公園 ( 蘇州) ? 先蠶祠 ( 蘇州) ? 沈壽藝術(shù)館 ( 南通)
? 蘇中七戰(zhàn)七捷紀念館 ( 南通) ? 張謇紀念館 ( 南通) ? 高公島凰窩景區(qū) ( 連云港)
? 楚秀園 ( 淮安) ? 清晏園 ( 淮安) ? 蘇皖邊區(qū) *** 舊址 ( 淮安)
? 勺湖 ( 淮安) ? 九龍口 ( 鹽城) ? 東臺泰山寺 ( 鹽城)
? 發(fā)陽漁村 ( 鹽城) ? 永豐林農(nóng)業(yè)生態(tài)園 ( 鹽城) ? 息心寺 ( 鹽城)
? 溱潼古鎮(zhèn) ( 泰州) ? 嶂山森林公園 ( 宿遷) ? 徐霞客故居 ( 江陰)
? 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 ( 江陰) ? 高靜園 ( 溧陽) ? 鳳凰公園 ( 溧陽)
? 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 ( 溧陽) ? 張家港公園 ( 張家港) ? 龍池山 ( 宜興)
? 張溥故居 ( 太倉) ? 王錫爵故居 ( 太倉) ? 海安博物館 ( 南通)
? 王個簃藝術(shù)館 ( 南通) ? 八仙臺 ( 淮安) ? 泰興公園 ( 泰州)
? 鄭板橋故居、紀念館 ( 泰州) ? 泰興人民公園 ( 泰州) ? 泰興獨立支部舊址紀念館 ( 泰州)
中國有那些著名的風景?說名字。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到下來。
婺源號稱“中國最美的鄉(xiāng)村”,油菜花和古村落是婺源的兩張名片。婺源地處黃山、廬山、三清山和景德鎮(zhèn)旅游金三角區(qū)域。朱熹曾盛贊婺源:“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寂寞天柱山
體裁:散文
作者:余秋雨
2作品原文
現(xiàn)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這實在是不應(yīng)該的。
我曾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中國古代許多大文豪、大詩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潛山)安家。他們走過的地方很多,面對著佳山佳水一時激動,說一些過頭話是不奇怪的;但是,聲言一定要在某地安家,聲言非要在那里安度晚年不可,而且身處不同的時代竟不謀而合地如此聲言,這無論如何是罕見的。
唐天寶七年,詩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過時遠遠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選為自己的歸宿地:“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边^了些年,安祿山叛亂,唐玄宗攜楊貴妃出逃蜀中,《長恨歌》《長生殿》所描寫過的生生死死大事件發(fā)生在歷史舞臺上,那個時候李白到哪里去了呢?原來他正躲在天柱山靜靜地讀書。唐代正在漫漫艷情和浩浩狼煙間作艱難的選擇,我們的詩人卻選擇了天柱山。當然,李白并沒有煉成丹,最終也沒有“投跡歸此地”,但歷史還是把他的這個真誠愿望留下了。
想在天柱山安家的愿望比李白還要強烈的,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蘇東坡在40 歲時曾遇見過一位在天柱山長期隱居的高人,兩人飲酒暢敘三日,話題總不離天柱山,蘇東坡由此而想到自己在顛沛流離中年方40而華發(fā)蒼然,下決心也要拜謁天柱山來領(lǐng)略另一種人生風味?!澳陙硭氖l(fā)蒼蒼,始欲求方救憔悴。他年若訪潛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边@便是他當時隨口吟出的詩。后來,他在給一位叫李惟熙的友人寫信時又說:“平生愛舒州風土,欲卜居為終老之計?!彼@里所說的舒州便是天柱山的所在地,也可看作是天柱山的別稱。請看,這位游遍了名山大川的旅行家已明確無誤地表明要把卜居天柱山作為“終老之計”了。他這是在用誠懇的語言寫信,而不是作詩,并無夸張成分。直到晚年,他的這個計劃仍沒有改變。老人一生最后一個官職竟十分巧合地是“舒州團練副使”,看來連上天也有意成全他的“終老之計”了。他欣然寫道:
青山抵在古城隅萬里歸來卜筑居
把到天柱山來說成是“歸來”,分明早已把它看成了家。但如所周知,一位在朝野都極有名望的60余歲老人的定居處所已不是他本人的意向所能決定的了,和李白一樣,蘇東坡也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終老之計”。
與蘇東坡同時代的王安石是做大官的人,對山水景物比不得李白、蘇東坡癡情,但有趣的是,他竟然對天柱山也抱有終身性的迷戀。王安石在30多歲時曾做過3年舒州通判,多次暢游過天柱山,后來雖然宦跡處處,卻怎么也丟不下這座山,用現(xiàn)代語言來說,幾乎是打上了一個松解不開的“情結(jié)”。不管到了哪兒,也不管多大年紀了,他只要一想到天柱山就經(jīng)常羞愧:
相看發(fā)禿無歸計,一夢東南即自羞!
這兩句取自他《懷舒州山水》一詩,天柱山永遠在他夢中,而自己頭發(fā)禿謝了也無法回去,他只能深深“自羞”了。與蘇東坡一樣,他也把到天柱山說成是“歸”。
王安石一生經(jīng)歷的政治風浪多,社會地位高,但他總覺得平生有許多事情沒有多大意思,因此,上面提到的這種自羞意識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浮現(xiàn)于心頭:
看君別后行藏意,回顧潛樓只自羞。
只要聽到有人要到天柱山去,他總是送詩祝賀,深表羨慕?!皵堔\羨君橋北路”,他多么想跟著這位朋友一起縱馬再去天柱山啊,但他畢竟是極不自由的,“宦身有吏責,筋事遇嫌猜”,他只能把生命深處那種野樸的欲求克制住。而事實上,他真正神往的生命狀態(tài)乃是:
野性堪如此,潛山歸去來。
還可以舉出一些著名文學家來。例如在天柱山居住過一段時間的黃庭堅此后總是口口聲聲“吾家潛山,實為名山之福地”,而實際上他是江西人,真正的家鄉(xiāng)離天柱山(潛山)還遠得很。
再列舉下去有點“掉書袋”的味道了,就此打住吧。我深感興趣的問題是,在華夏大地的崇山峻嶺中間,天柱山究竟憑什么贏得了這么多文學大師的厚愛?
很可能是它曾經(jīng)有過的宗教氣氛。天柱山自南北朝特別是隋唐以后,佛道兩教都非常興盛。佛教的二祖、三祖、回祖都曾在此傳經(jīng),至今三祖寺仍是全國著名的禪宗古剎;在道教那里,天柱山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地維”,是“九天司命真君”的居住地,很多道家大師都曾在這里學過道。這兩大宗教在此交匯,使天柱山一度擁有層層迭迭的殿宇樓閣,氣象非凡。對于高品位的中國文人來說,佛道兩教往往是他們世界觀的主干或側(cè)翼,因此這座山很有可能成為他們漫長人生的精神皈依點。這種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風物,最能使那批有悟性的文人暢意適懷。例如李白、蘇東坡對它的思念,就與此有關(guān)。
也可能是它所蘊? ?的某種歷史魅力。早在公元前106年,漢武帝曾到天柱山祭祀,封此山為南岳,這次祭山是連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也跟隨來了的。后來,天柱山地區(qū)出過一些讓一切中國人都難以忘懷的歷史人物,例如赫赫大名的三國周瑜,以及“小喬初嫁了”的二喬姐妹。這般風流倜儻,又與歷史的大線條連結(jié)得這般緊密,本是歷代藝術(shù)家恒久的著眼點,無疑也會增加這座山的誘惑力。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官時曾急切詢問當?shù)匕傩罩啦恢肋@里出過周瑜,百姓竟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但這種寂寞可能更加增添了誘惑。一般的文人至少會對喬氏姐妹的出生地發(fā)生興趣:“喬公二女秀所鍾,秋水并蒂開芙蓉。只今冷落遺故址,令人千古思余風?!保_莊:《潛山古風》)
當然,還會有其它可能。
但是在我看來,首要條件還是它的自然風景。如果風景不好,佛道寺院不會競相在這里筑建,出了再大的名人也不會叫人過多地留連。那么,且讓我們進山。
我們是坐長途汽車進天柱山的,車上有10多個人,但到車停下以后一看,他們大多是山民和茶農(nóng),一散落到山岙里連影子也沒有了,真正來旅游的只是我們。
開始見到過一個茶莊,等到順著茶莊背后的山路翻過山,就再也見不到房舍。山外的一切平泛景象突然不見,一時涌動出無數(shù)奇麗的山石,山石間掩映著叢叢簇簇的各色林木,一下子就把人的全部感覺收服了。我在想,這種著名的山川實在是造物主使著性子雕鏤出來的千古奇跡。為什么到了這里,一切都變得那么可心了呢?在這里隨便選一塊石頭搬到山外去都會被人當作奇物供奉起來,但它就是不肯勻出去一點,讓外面的開闊地長久地枯燥著,硬是把精華都集中在一處,自享自美。水也來湊熱鬧,不知從哪兒跑出來的,這兒一個溪澗,那兒一道瀑布,貼著山石幽幽地流,歡歡地濺。此時外面正是炎暑炙人的盛夏,進山前見過一條大沙河,渾濁的水,白亮的反光,一見之下就平添了幾分煩熱;而在這里,幾乎每一滴水都是清徹甜涼的了,給整個山谷帶來一種不見風的涼爽。有了水聲,便引來蟲叫,引來鳥鳴,各種聲腔調(diào)門細細地搭配著,有一聲,沒一聲,搭配出一種比寂然無聲更靜的靜。你就被這種靜控制著,腳步、心情、臉色也都變靜。想起了高明的詩人、畫家老是要表現(xiàn)的一種對象:靜女。這種女子,也是美的大集中,五官身材一一看去,沒有一處不妥貼的,于是妥貼成一種難于言傳的寧靜。德國哲學家萊辛曾在《拉奧孔》一書中嘲笑那種把美女的眼睛、鼻子、嘴巴分開來逐個描繪的文學作品,這是嘲笑對了的。其實風景也是一樣,我最不耐煩有的游記作品對各項自然風景描摹得過于瑣細,因此也隨之不耐煩書店里的《風景描寫辭典》之類。站在天柱山的谷岙里實在很難產(chǎn)生任何分割性的思維,只覺得山谷抱著你,你又抱著山谷,都抱得那樣緊密,途不到一絲造字造句的空間。猛然想起黃庭堅寫天柱山的兩句詩:
哀懷抱絕景,更覺落筆難。
當然不是佳句,卻正是我想說的。
長長的山道上很難得見到人。記得先是在一處瀑布邊見到過兩位修路的民工,后來在通向三祖寺的石階上見過一位挑肥料的山民,最后在霹靂石邊上見到一位蹲在山崖邊賣娃娃魚的婦女。曾問那位婦女:整個山上都沒有人,娃娃魚賣給誰呢?婦女一笑,隨口說了幾句很難聽懂的當?shù)厥吭?,像是高僧的偈語。色彩斑斕的娃娃魚在瓶里停佇不動,像要從寂寞的亙古停佇到寂寞的將來。
山道越走越長,于是寧靜也越來越純。越走又越覺得山道修筑得非? ?完好,完好得與這個幾乎無人的世界不相般配。當然得感謝近年來的悉心修繕,但毫無疑問,那些已經(jīng)溶化為自然景物的堅實路基,那些新橋欄下石花蒼然的遠年橋墩,那些指向風景絕佳處的磨滑了的石徑,卻鐫刻下了很早以前曾經(jīng)有過的繁盛。無數(shù)的屋檐曾從崖石邊飛出,籌鈸聲此起彼伏,僧侶和道士們在山道間拱手相讓,遠道而來的士子們更是指指點點,東張西望。是歷史,是無數(shù)雙遠去的腳,是一代代人登攀的虔誠,把這條山道連結(jié)得那么通暢,踩踏得那么殷實,流轉(zhuǎn)得那么瀟灑自如。
如果在荊莽叢中劃開一條小路,一次次低頭曲腰地鉆出身子來,麻煩雖然麻煩,卻絕不會寂寞;今天,分明走在一條足以容納浩浩蕩蕩的朝山隊伍的暢亮山道上,卻不知為何突然消失了全部浩浩蕩蕩,光剩下了我們,于是也就剩下了寂寞,剩下了惶恐。
進山前曾在一堵墻壁上約略看過游覽路線圖,知道應(yīng)有許多景點排列著,一直排到最后的天柱峰。據(jù)說站在天池邊仰望天柱峰,還會看到一種七彩光環(huán)層層相套的“寶光”。但是,我們走得那么久了,怎么就找不到路線圖上的諸多景點呢?也許根本走錯了路?或者倒是抄了一條近路,天柱峰會突然在眼前冒出來?人在寂寞和惶恐中什么念頭都會產(chǎn)生,連最后一點意志力也會讓位給僥幸。就在這時,終于在路邊看到一塊石頭路標,一眼看去便一陣激動;天柱峰可不真的走到了!但定睛再看時發(fā)現(xiàn),寫的是天蛙峰,那個蛙字遠遠看去與柱字相仿。
總算找到了一個象樣的景點。天蛙峰因峰頂有巨石很像一只青蛙而得名。與天蛙峰并列有降丹峰和天書峰,一峰峰登上去,遠看四周,云翻峰涌,確實是大千氣象。峰頂有平坦處,舒舒展展地仰臥在上面,頓時山啊,云啊,樹啊,烏啊,都一起屏息,只讓你靜靜地休憩。汗收了,氣平了,懶勁也上來了,再不想挪動。這兒有遠山為墻,白云為蓋,那好,就這樣軟軟地躺一會兒。
有一陣怪異的涼風吹在臉上,微微睜開眼,不好,云在變色,像要下雨,所有的山頭也開始探頭探腦地冷笑。一骨碌起身,突然想起一路絕無避雨處,要返回長途汽車站還有漫長的路途。不知今天這兒是否還會有長途汽車向縣城發(fā)出?趕快返回吧,天柱峰在哪兒,想也不敢去想了。
后來,等我們終于趕回到那幅畫在墻上的游覽線路圖前才發(fā)現(xiàn),我們所走的路,離天柱峰還不到三分之一。許許多多景點,我們根本還沒有走到呢。
我由此而不能不深深地嘆息。
論爬山,我還不算是一個無能者,但我為何獨獨消受不住天柱山的長途和清寂呢?我本以為進山之后可以找到李白、蘇東坡他們一心想在山中安家的原因,為什么這個原因離我更加遙遠了呢?
也許不能怪我。要不然堂堂天柱山為何游人這般稀少呢?
據(jù)說,很有一些人為此找過原因。有人說,雖然漢武帝封它為南岳,但后來隋文帝卻把南岳的尊稱 *** 給了衡山,它既被排除在名山之外,也就冷落了。對這種說法只可一笑了之。因為天柱山真正的興盛期都在撤銷封號之后,更何況從未被誰封過的黃山、廬山不正熱鬧非凡?
也有人認為是交通不便,從合肥、安慶到這里要花費半天時間。這自然也不成理由,那些更其難于抵達的地方如峨眉乃至敦煌,不也一直熙熙攘攘?
我認為,天柱山之所以能給古人一種居家感,一個比較現(xiàn)實的原因是它地處江淮平原,四相鉤連,八方呼應(yīng),水陸交通暢達,雖幽深而無登高之苦,雖奇麗而無柴米之匾,總而言之,既寧靜又方便。但是,正是這種重要的地理位置,險要? ?又便利的生存條件,使它一次次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成了或要嚴守、或要死攻的要塞所在。這樣,它就要比其它風景勝地不幸得多。不間斷的兵燹靜乎燒毀了每一所寺院和樓臺,留下一條挺象樣子卻又無處歇腳的山路,在寂靜中蜿蜒。
我敢斷定,古代詩人們來游天柱山的時候,會在路邊的寺廟道院里找到不少很好的食宿處,一天一天地走過去,看完七彩寶光再灑灑脫脫地逛回來。要不然,怎么也產(chǎn)生不了在這兒安家的念頭。
因此,是多年的戰(zhàn)爭,使天柱山喪失了居家感,也使它還來不及為現(xiàn)代游人作應(yīng)有的安排。
空寂無人的山岙,留下了歷史的強蠻。
天柱山一直沒有一部獨立的山志,因此我對它的歷史滄桑知之不詳。約略可說一點的只是——
南宋末年,義民劉源在天柱山區(qū)率10萬軍民結(jié)寨抗元達18年之久,失敗后天柱山遭到掃蕩,劉源本人則犧牲在天柱峰下;明朝末年,張獻忠與官軍多次以天柱山為主戰(zhàn)場進行慘烈的搏斗,佛光寺等寺院都付之一炬,僅在崇禎十五年九月的一場戰(zhàn)斗中,張獻忠的起義軍戰(zhàn)死10余萬人,天柱山地區(qū)『尸橫二十余里”;以后,朱統(tǒng)價又以天柱山為據(jù)點抗清復(fù)明,余公亮也在這里聚眾造反。他們都失敗了,天柱山又一次受到血與火的蕩滌;天柱山成為更大的戰(zhàn)場是在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太平天國的將領(lǐng)陳玉成在此與清兵廝殺十幾年,進進退退,燒燒殺殺,待太平天國失敗后再去打點這個舊戰(zhàn)場,全山寺廟幾乎都已不復(fù)存在;……
是的,天柱山有宗教,有美景,有詩文,但中國歷史要比這一切蒼涼得多,到了一定的時候,茫茫大地上總要凸現(xiàn)出圓目怒睜、青筋責張的主題,也許是拼死掙扎,也許是血誓報復(fù),也許是不用無數(shù)尸體已無法換取某種道義,也許是舍棄 *** 已不能驗證自己的存在,那就只能對不起宗教、美景和詩文了,天柱山乖乖地給這些主題騰出地盤。
它本該早就徹底荒蕪,任蛇蝎橫行、豺狼出沒,但總還有一些人在戰(zhàn)場廢墟上低頭徘徊,企圖再建造一點大體可以稱作文明或文化的什么。例如直到本世紀20年代還有一個妙高和尚棲息在馬祖洞旁的草庵里日夜開荒積糧,又四方化緣,竟以多年精力重建起寺院,實在是創(chuàng)造了個人意志力的驚人奇跡。但這又有什么用呢?本世紀依然兵荒馬亂,油漆嶄新的殿宇很快又在戰(zhàn)火中頹圯?,F(xiàn)在,戰(zhàn)爭停息已有很多年了,這兒,也許可以比較長久地改換一個主題?
終于又想起李白、蘇東坡、王安石他們了,在我們遼闊的土地上,讓這樣的文人能產(chǎn)生終老之計的山水,總應(yīng)該增加一些而不是減少下去吧。冷漠的自然能使人們產(chǎn)生故園感和歸宿感,這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向自然的真正挺進。天柱山的盛衰升沈,無疑已觸及到這個哲學和人類學的本原性問題。蘇東坡、王安石本是不錯的哲學家,天柱山寺廟的僧侶中一定也隱伏過許多玄學大師,他們在山間漫步沈思的時候,是否也曾碰撞到這些問題的邊緣?王安石一直嘆息在這里沒有人能與他談學問,他是否也想摩挲一下這方面的玄機?
至于我,現(xiàn)今也到了蘇東坡所說“年來四十發(fā)蒼蒼”的年歲,浪跡四野,風塵滿身。當然不會急著在這里覓地建房,但走在天柱山的山道上,卻時時體會著“萬里歸來卜筑居”的深味。我不是也一直在尋找嗎?
懊像尋找的人還相當?shù)亩?。耳邊分明響起比我年輕的人的懇切歌聲:『我想有個家……”
是的,家。從古代詩人到我們,都會在天柱山的清寂山道上反復(fù)想到的一個遠遠超出社會學范疇的哲學命題:家。[1]
Hash:610102777a8f88e043bfd3da3834745d10c60165
聲明:此文由 飛舞九天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