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導讀:國家級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物質文化分為多少類?

故宮

泰山

明清皇陵

曲阜孔廟

龍門石窟

樂山大佛

敦煌莫高窟

布達拉宮

嵩山少林寺

黃鶴樓

岳陽樓

中國物質文化分為多少類?

物質文化遺產的體量有大有小,大的文化遺產如建筑、壁畫、紀念碑等,當初選址、設計、創(chuàng)造時就考慮了永固性等因素,沒有考慮其位置變換,今天我們采取保護措施時也不便于將其移至他處,只能在原地保存(從保留關聯(lián)信息的角度,也只能在原地保存);小的文化遺產如家具、陳設、用具等,當初設計制作時就考慮了方便移動的使用功能,今天我們對其進行保護時,可以將其搬移到博物館等具有更好保存環(huán)境的空間去保存。因此,物質文化遺產即文物首先可以劃分為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兩大類。

不可移動文物包括了大到歷史域鎮(zhèn)、傳統(tǒng)村落、古代遺址等綜合性的文物,也包括了宮殿衙署、寺觀祠廟、陵園墳墓、石刻造像等專門性的文物,這些文物有三類不同的保存狀態(tài):

第一類文物在歷史上就已經廢棄,成為歷史的陳跡,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只是殘缺不全的局部,有的還全部或大多掩埋在地下。歷史上城鎮(zhèn)村落的廢墟、曾經一度興旺的工礦作坊場所、廢棄并垮塌殆盡的寺觀祠廟、地面建筑甚至封樹都已經不存的帝陵墳墓,乃至于一座房屋或一座塔幢的廢址等,都屬于這類文物。

第二類文物雖然失去了它在歷史上的作用,卻仍然屹立在地表,被作為其他用途或作為歷史名勝而存在。已經沒有皇室官員使用的官殿衙署、中斷了宗教活動的寺觀祠廟、原有功能已經退化或消失的石窟碑刻、已經棄置或被改做他用的城堡等,都屬于這類文物。

第三類恐怕已不能簡單地稱之為文物,而是具有"物"和"非物"的綜合體。至今還基本保持著原來的功能和文化傳統(tǒng),并隨著時代的推移,繼續(xù)在發(fā)生著變化,古今重疊且文化延續(xù)的城鎮(zhèn)和村落,至今還有人居住的古村落民居,仍在使用傳統(tǒng)工藝進行生產的作坊、農莊、牧場等,都可歸屬此類。

可移動文物,包括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工具、武器、禮儀用器、生活用器、藝術品、文書、檔案、圖書等,這些文物的材料和材質大致有兩大類:

第一類采用曾經具有生命的物質制作而成,也就是被稱為"有機質文物"的一類,如竹木漆器、骨牙角器、纖維制品等。這類文物的存在周期相對較短,對保存條件要求也較高。

第二類采用沒有生命的物質制作而成,也就是被稱為"無機質文物"一類,包括地球自然演化形成的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的金屬材料,如玉石制品、金屬制品等。這類文物的存在周期相對較長,對保存條件的要求也相對較低。

上述對于物質文化遺產即文物的分類方式,是以文物的保存狀態(tài)和保存條件作為分類標準,這對于文物的保護研究來說,無疑是最恰當的分類方式。不過,這種分類沒有考慮這些文物的用途和功能,而文物這方面的屬性恰好是從文物這文化的表層物質現象通向創(chuàng)造和使用這些文物的人、人的行為及其社會關系的橋梁,是將物質資料變?yōu)槲镔|文化史的重要途徑。

中國文物管理部門對于不可移動文物的分類,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分類最具代表性。該文物分類體系將不可移動文物分劃為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類。這些類型的不可移動文物,除了古遺址是以文物的保存狀態(tài)為分類標準,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是以時代為分類標準,其類型與以功能作為分類標準的類型有所不同外,其他諸類都可以作為中國物質文化專門史的不可移動分系? ?

中國文物管理部門對于可移動文物的分類,以全國首次可移動文物普查的分類標準最為詳細。該分類標準"根據文物的異同,即構成每件文物基本物質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之差異性、同一性",將可移動文物劃分為:

金/銀器、銅器、鐵器、陶泥器、瓷器、磚瓦、寶/壓石器、石器石刻、漆/竹器、繪畫、書法、拓片、琺瑯器、玻璃器、骨/牙/角器、紡織/繡品、皮革、璽印、文具/樂器/法器、貨幣、雕塑/造像、古人類遺體遺骸、文獻圖書、徽章/證件、郵品、票據、音響制品、交通/運輸工具、度量衡器、武器裝備/航天裝備、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其他共32類。

正如該分類系統(tǒng)的分類標準有文物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兩個一樣,可移動文物實際上可以劃分為兩個小系列:

一個系列是按照文物的自然屬性即材料和材質劃分的系列,如玉石器、金銀器、銅器、鐵器、陶器、瓷器、玻璃器、骨牙角器等。

一個系列是按照文物的社會屬性即功能用途等劃分的系列。如紡織品、貨幣、雕塑、武器、度量衡器等。

在藝術史學界,尤其是西方關于中國藝術史的研究,往往綜合考慮其時代、功能和形式等方面的因素,將能夠基于視覺觀察的物質文化領域的中國藝術品劃分為四大類。

第一大類是主要興盛于商周時期的青銅藝術。

第二大類是主要存在于兩漢時期的漢畫藝術。

第三大類是風行于晉唐時期的佛教藝術。

第四大類則是從宋代以后大盛的以卷軸畫為主體的繪畫藝術。

青銅藝術比較單純,其物質材料就是青銅器。繪畫藝術也不復雜,主要是卷軸畫,此外就是壁畫。漢畫藝術的涉及面較廠,包括了漢代畫像磚、畫像石、獨立雕塑和建筑雕刻等諸多類型的文物。佛教藝術就更為廣泛,與佛教相關的石窟、雕像、壁畫、供器等,乃至于佛教寺廟建筑等都可歸屬于佛教藝術。

以上四大類,只是中國藝術門類的主流,其他如產生于中國本土且長期與佛教藝術并存的道教藝術,在東亞地區(qū)具有廣泛影響的建筑藝術(尤其是園林建筑),具有中國特色的玉器、漆器、瓷器等藝術類型,也從不同的方面豐富和補充著中國藝術史和中國物質文化史。

Hash:f9205775ae5ddc9c90fe349eba653d3fb7a95d0b

聲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