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有些什么特?
導讀:道教文化有些什么特? 為什么很少網(wǎng)游是表現(xiàn)道教文化的呢? 三清山與道教文化有何淵源?
道家的許多經(jīng)典著作都精辟地道出了社會和自然的發(fā)展規(guī)律。如
:
《道德經(jīng)》
這部道家經(jīng)典作品中的觀點博大精深,
其理論包羅萬象,
能跨越時空應用世間萬
物。
《莊子》這部文學成就很高的哲學經(jīng)典所闡述的人生觀、世界觀是如此之精
辟,以至于可以治療現(xiàn)代人的精神空虛。
《莊子》一書中早就具備了“自由平等”
的觀念,
其思想之先進可見一斑。
《孫子兵法》
是一部以道家哲學為理論的兵法,
修身養(yǎng)性,
為什么很少網(wǎng)游是表現(xiàn)道教文化的呢?
并不少呀!2011最新網(wǎng)游《岐山》,就巧妙融合了許多中華傳統(tǒng)道教文化的精髓,仆妖煉器,轉(zhuǎn)世輪回、元嬰修煉,很玄奇的,建議樓主來去試一試!
三清山與道教文化有何淵源?
??
三清山不僅自然景觀奇?zhèn)バ沱悾瑫r還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道教名山。據(jù) 史書記載,東晉升平年間(357?361),煉丹術士、著名的醫(yī)藥家葛洪與李尚 書在三清山結廬煉丹,著書立說,宣揚道教教義,此后,三清山逐漸成為了 道學名流心向往之的圣地。后經(jīng)唐、宋、明三代開發(fā)建設,形成了一個具有 獨特風格的道教建筑群,今存道教遺跡和古建筑近300處。
??世稱小仙翁的葛 洪,自號抱樸子,被認作三清山的“開山鼻祖”。如今三清山還有葛洪煉丹所 掘的丹井和煉丹爐遺址。丹井因歷時千年而不涸,水清味甘而被后人稱為 “仙井”。
三清山的歷史發(fā)展和道教的興衰有著直接的關系。三國魏晉之際,道教 開始受到士族階層的信奉;東晉以后,道教更進一步發(fā)展成熟。
??唐代道教大 盛,儼然國教,在唐近三百年的統(tǒng)治中,道教始終得到唐王朝的扶植與崇奉, 其地位基本上處于三教之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崇。在此期間,方士在葛 洪結廬煉丹之處營建了老子宮觀。
宋太祖在位時(960?976)多次修建道觀,選拔道官,考核道業(yè)并獎優(yōu) 淘劣。
??宋真宗篤信道教,尊奉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展開“神道設 教”大規(guī)模的崇教活動。天禧二年(1018),登記在冊的道官已猛增至2萬多 人,“天下遍有道像矣”。此后,北宋歷代皇帝皆因襲遺風。宋徽宗更甚于前, 自號為“道君皇帝”。自此,道教宮觀一步步進入了鼎盛時期,據(jù)元人魯超元 在《游三清山記》中說,元時期三清山大興土木,擴建三清觀,觀內(nèi)供奉石 刻石仙君,葛仙翁、李尚書、金童、玉女、潘元帥像;山上景物,地點也以 道教稱謂命名,如仙人橋、雷公石、判官石等。
??
明太祖時期,張?zhí)鞄煴煌瞥鐬槿珖讨?,距三清山僅300公里的貴溪 龍虎山變成了?
?國的道教中心。方士往來頻繁,三清山的香火不絕,朝拜 活動風極一時,散居在贛、浙、皖、閩的方士每到八、九、十月都會自發(fā) 的組織香會“一年朝三清,一年朝少華”(玉田縣內(nèi)少華山),這種朝拜儀 式成為了民間一年一度重大的道教活動。
??景泰年間,山上新建了龍虎殿、 方士羽化壇、玉靈觀、糾察府、演教殿、九天應元府、潘公殿,方壕上、 天門石坊、飛仙臺、流霞橋、石階、“眾妙千步門”、“沖虛百步門”等,并 重建了三清觀,改名為三清宮。此時三清福地有石雕、石刻、神像130尊, 摩崖題刻45處。
??
此時的三清山已成為了明代道教建筑和石刻藝術的一座寶庫,吸引了眾
多的文人墨客在此觀景題詩,如朱熹、王安石、陸游、楊萬里等。朱熹在 1175?1194年間,結廬講學于三清山金剛峰下,至今蟠龍崗的巖壁上還保存 有朱熹當 年所書石刻的“蟠龍崗”三個大字。
??
。
Hash:31ffa8d041a72da2892d5fcebf7d057c62433513
聲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