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鄭州老街道和老人:管城街為啥不叫“北大街”?
從前,鄭州有個非常繁華的大十字口,十字口往東叫東大街,往西叫西大街,往南叫南大街,那么往北叫什么?
如果不是鄭州人,你肯定會說是北大街。不過對不起,它不叫北大街,而叫管城街——鄭州的北大街,是另外一條街。
那么,為什么和東、西、南三大街交匯的不是北大街?管城街的名字又是怎樣得來?舊時鄭州流傳的順口溜“擦脂抹粉衙前街”又是什么來歷呢?今天的“無限極關愛行·探訪鄭州老街道和老人”,大河報記者就來到了鄭州的千年老街——管城街。
最老的街道,最新的名字
管城街可能是鄭州老街道中改名次數(shù)最多的老街道了。
“明朝時叫時豐街,清朝時叫衙前街,民國時叫中山前街,解放初叫市府前街,文革時叫向陽路,直到1983年,才叫現(xiàn)在的名字管城街?!弊咴L時,管城街社區(qū)主任馬軍告訴大河報記者。
作為鄭州最老的街道之一,管城街這個名字卻是歷史最短的。河南作家、民俗學家孟憲明解釋了管城街各個時期名字的含義:明朝時叫時豐街,取年年豐收之意。清朝時叫衙前街,因為街在鄭州州衙門前面,民眾習慣叫它衙前街。中山前街,是1927年馮玉祥做河南省督軍時,為紀念孫中山的功績改的名字。1948年鄭州解放后,鄭州市人民政府設在原來的州衙里,這條街又改稱市府前街。到1958年,市政府搬遷到中原路新址后,這里成為管城回族區(qū)區(qū)政府所在地。在文革時期,管城回族區(qū)曾改名叫向陽區(qū),這條老街又改名叫向陽路,取意顆顆紅心向太陽。到了1983年,才更名為管城街,以其地系古老的管城街道,故以名之。
(管城區(qū)政府院內(nèi)的老槐樹,樹齡已有300多年 資料圖)
今天的管城街,位于鄭州老城中部,南北走向。北口是管城區(qū)政府,南頭與東、西、南三條大街交匯成十字口,街長360米,寬約20米,街寬路凈,兩旁大樹濃蔭,快慢車道間,以花木柵欄隔開,步行其間,讓人感到格外清爽。
“大十字街原來可以說是鄭州最熱鬧的地方了,四通八達,人來人往,吃的、穿的、用的,要啥有啥?!弊≡诠艹墙稚系内w梅蘭老人說,管城街自古以來,都是鄭州的政治中心。現(xiàn)在管城街北口區(qū)政府所 在地,在古代一直是鄭州的州衙所在,也是歷代政府官員們生活、工作的地方,可以說是鄭州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
今日的管城街,不僅商貿(mào)繁榮,而且美味多樣。街道兩邊飯店林立,由于這一片是回族同胞聚集地,牛羊肉自然成了這里的主角,隨便一家店里,都可以充分感受牛羊肉的濃厚與鮮香。其他諸如老式油香、豆沫、油茶等民族特色的美食,在這里都能盡情品嘗。趙梅蘭老人說,他小的時候,最愛喝的就是這條街上的豆沫,每天早上都會拿著鋁飯盒去買豆沫和油條回家,一家人圍坐一起,香噴噴地吃一頓早餐。
趙梅蘭老人見證了管城街近代的變遷,如今雖已年過古稀,但依然為了社區(qū)事務熱心張羅,我們給她送上了由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為關愛老人而備下的生活用品套裝。
既與南大街相對,為啥不叫北大街?
那么回到我們一開始提出的問題,為什么管城街不叫北大街?而北大街卻是另一條“不相干”的街
管城區(qū)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博物專業(yè)館員鄭曉旭解釋說,在過去,鄭州的四周筑有城池,城墻上東、西、南、北各開一個城門,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就分別連通鄭州的四座城門,這些街道也構成了老鄭州最早的城市格局。
據(jù)《嘉靖鄭州志》記載,唐武德年間,管城“圍九里三十余步,門有四:東曰寅賓,南曰阜民,西曰西成,北曰拱辰”。其中,東大街連通寅賓門,南大街連通阜民門,西大街連通西成門,北大街連通拱辰門。
(60年代管城區(qū)曾改名叫鄭州市紅旗人民公社,位置仍在今天的管城區(qū)政府所在地 資料圖)
但是在城市格局上,阜民門和拱辰門并不在一條軸線上。通過現(xiàn)在保存的清乾隆十三年(1748)《鄭州城圖》,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南大街從南門(阜民門)向北延伸后和管城街相接,直通鄭州衙署,北大街則是一條獨立的街道,從北門(拱辰門)向南延伸,最后通到了火神廟。南大街和北大街互相平行的。后來鄭州流傳了一句歇后語叫“鄭州的城門——不照”,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管城街社區(qū)主任馬軍告訴記者,在解放后,東、西、南三條大街都進行過改造和拓寬,只有北大街一直保持原貌,街道僅容許兩車錯行,由此可以想見,舊時這四條大街的規(guī)模也大抵如此。
此處又非“女兒國”,為啥說“擦脂抹粉衙前街”?
此前,大河報記者在走訪東大街時,曾聽老輩人們說過,在清末民國期間,鄭州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窮東街,富西街,穿靴戴帽住南街,挑挑擔擔是北街,擦脂抹粉衙前街?!?/p>
對于“窮東街,富西街”,我們在此前的報道中已 經(jīng)做過解讀,那么“穿靴戴帽住南街,挑挑擔擔是北街,擦脂抹粉衙前街”又作何解釋呢?
衙前街就是現(xiàn)在的管城街。作為《圖文老鄭州·老街道》一書的主編,孟憲明介紹說,在清末民初,管城街上曾有一家尚金鐘粉店,專賣脂粉。老鄭州城區(qū)的年輕婦女、新媳婦、大閨女等都來這里選購中意的脂粉,尤其是誰家閨女離門,或誰家娶新媳婦,都要專門跑到這家店里買脂粉,因而這個店就名揚鄭州城鄉(xiāng)?!安林ǚ垩们敖帧钡捻樋诹铮f的就是這個事。
管城區(qū)文化和旅游局的鄭曉旭還有另一種解釋。他說,管城街在歷代都是州、郡、縣的官署前街,在這里居住的也多是官員富賈,古時候能夠用得起胭脂的也大多數(shù)這類人,因此才有擦脂抹粉一說,其實這一說法并不盡然,只是為了突出這一區(qū)域的特殊而已。
而對“穿靴戴帽住南街,挑挑擔擔是北街”這兩句的解釋就沒有什么分歧了。在過去,南大街可謂是人杰地靈,沿街住戶多是深宅大院,南大街上由北向南的大戶人家或大院依次是:王家、劉家、陳家、宋家、高家、邱家,其中劉家、陳家、宋家三家的院子是最大的,陳家的院子既大又深,院中又有四接院。路西的荊家大院能直通到二道胡同。以前在南大街及其附近街巷里居住的體面人、富人多,他們都更講究穿戴,注重儀容儀表,時間久了,“穿靴戴帽”就成了南大街的一個特色。
至于北大街,它位于鄭州老城內(nèi)的中部偏北,是這幾條街里唯一一個臨近城市喧鬧區(qū)的街道。西鄰衙署和清真寺,東部則是城隍廟等一眾較為熱鬧的去處,三教九流,聚集于此。這條街與東大街的交叉口古時候稱為大市口,更是商販走卒聚集之地,遂有挑挑擔擔在北街一說。
鄭州的建城始于管城,管城街的歷史就和鄭州的歷史一樣長。這條街上,走過云羅傘蓋,也走過販夫走卒,但它始終和鄭州共生共榮,默默見證著鄭州的發(fā)展與變遷。
Hash:8aa15691d5b1db4065c12a7a907d53719841b042
聲明:此文由 老曲說豫事兒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