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味道】寧晉西關饸饹

為振興和繁榮邢臺經濟,弘揚邢臺的飲食文化,讓我們從邢臺歷史的記憶、味覺標記、食材選用到文化的傳承等方面來重新認識邢臺。從即日起,《邢臺味道》欄目將持續(xù)為您推出邢臺地域飲食,通過對邢臺風味小吃的介紹,讓您了解邢臺飲食文化的精致和源遠流長。

寧晉西關饸饹

意遲遲

在寧晉老輩人的記憶里,每當農歷三六九縣城集日,西關街口的饸饹店都格外熱鬧,絡繹不絕的食客,殷勤周到的伙計,親熱的吆喝:“老太太往里座,又背風又暖和,千層餅先吃著,接著給你軋饸饹?!焙箝g灶臺上熱氣騰騰的大鍋上架著粗大結實的饸饹床,頂頭上栓兩個銅鈴鐺,一精壯漢子一抬壓杠,銅鈴喤啷啷亂響,將一個面劑子塞入床上的圓洞,將壓桿上的圓柱對準圓洞,一發(fā)力壓下去,床子發(fā)出咯吱吱的聲音,床下面一綹饸饹條緩緩軋出,手一揮,饸饹條落入滾開的鍋中。一陣銅鈴響,壓桿重新抬起……

饸饹是我國北方的一種傳統(tǒng)特色小吃,與蘭州拉面山西刀削面并稱為我國傳統(tǒng)面食“三絕”,古稱“河漏”。傳說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指派專人對全國各地的風味小吃進行統(tǒng)計上報,“河漏”作為其中之一上報朝廷,因其名字古怪引起康熙皇帝的注意,便命人做好品嘗,吃后贊不絕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諧音與治理河道不協(xié)調,心中不快,于是揮筆將“河漏”改為“饸饹”。

寧晉西關饸饹始創(chuàng)于清緒18年,距今已有120余年的歷史,因門店坐落于縣城的西關街而得名。經孫蘭存、孫勤增、孫福壽、孫文化四代人精心研制、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明了獨有的民間秘方和特別的制做工藝,口味純正、口碑極佳。2012年被河北省飯店烹飪餐飲行業(yè)協(xié)會評為“河北名吃”。2013年西關饸饹制作技藝入選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西關饸饹第四代傳人介紹,制作一碗美味可口的饸饹,從原料選購、加工、到盛到碗中,端到顧客手上,大約需要30余道工序80多個環(huán)節(jié),每道工序每道環(huán)節(jié)都有其獨特的工藝要求。饸饹面蕎麥面為主的幾種面粉按特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和面要掌握一定的水溫,把握好面的軟硬程度,還要留下合適的醒面時間,這樣軋到鍋里的面條才不爛、不斷、勁道、爽口。肉的選用和加工更體現(xiàn)了百年傳承的技藝所在,首先全部選用豬的后臀肉,因為這些部位的肉有優(yōu)質蛋白質,減少了高脂肪對人體產生的不良影響。肉塊切的大小,刀口的方向,焯肉的時間,鹵肉的配料、投放的順序、火力大小、控制時間等等,都只有在大師傅的傳授下才能掌握。

祖?zhèn)鞯拿刂婆淞嫌?0余種中藥和天然香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組成,這種料包是饸饹的秘密所在,也是饸饹的美味所在。從饸饹床的漏窩里擠軋出的面條直接落在滾開的湯鍋里,大鍋寬湯,面條在鍋里滾上兩滾,傾刻就熟,面湯不亂,面條不化,吃在嘴里筋道、利落。往碗里盛面條時,筷子一挑,漏勺一磕,不多不少正好,加肉碼,澆鹵湯,舀清湯,撒香菜,動作干凈利索,一碗香噴噴的饸饹面早已讓人留下口水。食量大的食客,一碗面條不夠,再來半斤大餅,一個肉湯鹵制土雞蛋,吃起來美味可口,營養(yǎng)豐富。

來源:民間美食

Hash:5a126ad840145001ade376f7dc1a27b22171fce6

聲明:此文由 人文邢臺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