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縣旅游景區(qū)介紹
興國縣,隸屬江西省贛州市,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興國縣建縣始于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年)置平陽縣,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以年號“太平興國”為縣名。興國是中國蘇區(qū)模范縣、紅軍縣、烈士縣和將軍縣,是蘇區(qū)精神和蘇區(qū)干部好作風的重要發(fā)源地,興國有以瀲江書院、興國將軍館、興國革命紀念館等為代表的紅色景點。
01瀲江書院
雕梁畫棟的瀲江書院,位于興國縣瀲江鎮(zhèn)橫街,坐北朝南,磚木結(jié)構(gòu),朱門丹窗。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占地面積4903.8平方米。依山造形,五重遞進,由門廳、講堂、拜廳、魁星閣、文昌宮和崇圣祠組成一個建筑群。由低而高,階梯次,設計嚴謹,雄偉壯觀。2001年6月,中宣部將瀲江書院列入全國第二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2006年5月,瀲江書院被國家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瀲江書院蘊涵毛澤東故居、興國縣土地革命干部培訓班、興國縣蘇維埃政府(含革命委員會階段)和建筑文化等四大文化,分別體現(xiàn)興國紅色、古色、客家、建筑文化等豐富多彩文化元素。
牒樓式門樓,坐西向東,以取“紫氣東來”之意。歇山頂門頭,脊的兩端,吻獸相向倒立,中有雄塑寶瓶。其下為紅底藍字的橫額,上書“瀲江書院”,云紋圖案飾邊,左繪“梅蘭”,右繪“竹菊”。
穿過講堂,則是天井,上兩級臺階為科廳。雕花繡朵,描龍繪鳳。四角各一丹柱支撐硬山屋頂,四周均系花格長窗,前開和合門,門檻過膝,狀若“大花轎”。廳內(nèi)陳設黑漆書篋10多箱:史冊、精華、蘊玉、簡帛、翰林、國粹等。
魁星閣位于拜廳之后,比拜廳高五級石階,攢尖閣頂,頂有“雙龍戲珠”彩圖。四柱八角,角系銅鈴,俗稱風鈴,風吹鈴響,反襯幽靜。書有“魁星閣”三字的橫額,掛于閣頂和閣棚之間。頂棚澡井,俗名果合頂,或花轎蓋,飾以“鯉魚躍龍門”浮雕。
魁星閣后即文昌宮,兩者前后緊連,唇齒相依,中間隔出一條人行道,舊為“文昌帝君”之供奉處。文昌宮,亦磚木結(jié)構(gòu),硬山屋頂,中堂頂棚有八角形藻井,雕花斗拱,上下五層花板,凹面為浮雕“龍鳳呈祥”。六根紅石大柱立于宮中,其中前廊石柱上原鐫刻興邑傳臚學士鐘啟峋以“興國”撰寫的嵌字聯(lián)一幅:“興我小邦,示其文德;國之善士,簡在帝心”。
崇圣祠位于文昌宮左側(cè),有耳房紆通,中隔余坪,磚木結(jié)構(gòu),歇山屋頂,重檐翹角,紅墻丹柱,雙開花格大門,四根木柱支撐著頂棚,檐廊正中頂棚繪有“麒麟吐玉書”之彩畫;中堂正中頂棚為藻井,其凹面為“雙獅滾球”浮雕,側(cè)為四向五屋,流云翹橋,山水畫配詩。
三僚風水文化景區(qū)位于興國縣東部,距梅窖鎮(zhèn)6公里,距興國縣67公里,距南昌400公里、贛州機場、井岡山機場分別150公里,處在興國、寧都、于都三縣邊界。景區(qū)鄰近319國道和泉(州)南(寧)高速公路,距興國東出口為13公里,交通便利。始建于唐朝末年,由中國風水江西形勢派創(chuàng)始人楊筠松和首座弟子曾文辿選址,距今已有1200余年,是中國風水文化始祖地。
三僚村因其獨樹一幟的風水文化,被海內(nèi)外易學界譽為“中國風水文化第一村”、“中國風水文化的發(fā)祥地”。風水祖師楊筠松(名益,號救貧),攜弟子曾文辿 、廖金精隱居三僚著書立說,奠定中國風水文化的理論體系后,中國風水文化由此傳播海內(nèi)外,三僚曾、廖二姓師承楊公奇術(shù)并發(fā)揚光大。
自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歷朝,明師迭出,其中白衣承詔,由皇帝欽封為欽天監(jiān)博士的風水師就達36人,享譽世界。古都南京、北京,著名建筑如明十三陵、故宮、長城、清東陵等都是三僚風水先生堪擇。景區(qū)內(nèi)至今保存了大量的風水作品,如龜蛇相會、曾氏砂手、蛇形祠、虎形墓、七星池等,是中國風水文化保存最為完好、風水作品最為集中的古村落,成為世界風水文化愛好者朝覲的圣地。
曾姓村和廖姓村分居指針兩側(cè),就像太極圖中的兩儀。盆地四邊各有東華、西竺、南極、北斗四座寺廟和御屏帳、活龍腦、九尾杉、和合石、多士石、章罡士、七星池、甘泉井等八個景點,仿佛在演繹著《易經(jīng)》中“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
Hash:e0e506cf130e6dd0cde9245efc503997ee51944e
聲明:此文由 寒夜吹笛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