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行大運」東坡先生除夕游常州,他的“攻略寶典”怎能錯過?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運河城市發(fā)展提供了遵循和重要契機。常州市委市政府從水態(tài)、文態(tài)、業(yè)態(tài)、生態(tài)、形態(tài)五個維度科學規(guī)劃,全力推進世界遺產(chǎn)與現(xiàn)代城市的有機融合,還河于民、還景于民,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態(tài)效應、獨特的文化魅力、豐富多彩的空間環(huán)境,實現(xiàn)大運河遺產(chǎn)的全民共享與永續(xù)傳承。

從2月1日開始

小布每天為大家

推薦一個運河文化地標

今天要介紹的便是

東坡公園

為什么要選擇在除夕推薦東坡公園,

這還要從東坡先生的兩首詩文說起!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宋·蘇軾

其一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歲,鄉(xiāng)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fā)稀。

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其二

南來三見歲云徂,直恐終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歷日,退歸擬學舊桃符。

煙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尋病客須。

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后飲屠蘇。

東坡公園緊鄰京杭大運河,古時為常州城東吳門入口,蘇東坡一生十幾次來常州賑災或探親訪友,大多經(jīng)此地系舟登岸入城。而在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十一月,蘇軾奉命往常州、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一帶賑饑。當年除夕之夜宿于常州城外運河邊,留下兩首千古名篇。

1101年7月28日蘇東坡從海南獲釋北歸,在常州病逝。1102年常州人為了追思緬懷一代文豪蘇東坡的親民、仁政之大德,在他系舟處建造了一座亭,名曰“艤舟亭”。雖然歷代大運河幾易航道,但此亭從未消失。1757年春清乾隆帝要追隨東坡足跡到常巡視,常州府衙為接駕皇上到來,在艤舟亭旁征地建園,園名為“東坡艤舟亭”。據(jù)此考證東坡公園建園歷史距今255年,它是常州建園史上留存歷史文化底蘊最厚的一座古典園林。

東坡公園游玩攻略

1954年,常州人民為了紀念蘇東坡先生,將位于常州市天寧區(qū)延陵中路9號的原“東坡艤舟亭”擴建為公園,先后命名為東郊公園、艤舟亭。

2008年6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tǒng)一部署,東坡公園進行敞開改造,于2009年4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敞開改造的東坡公? ?占地4.3公頃,分為東、西兩區(qū)。東區(qū)以后人緬懷、敬仰蘇東坡的景點為主,如仰蘇閣、東坡書院等;西區(qū)以歷史遺存景點為主,如艤舟亭、龍亭、洗硯池等。東坡公園人文底蘊深厚,景色秀麗迷人,園內(nèi)古樹參天、環(huán)境古樸典雅、文物古跡眾多,深受廣大市民游客的喜愛。

洗硯池

御碑亭東北假山旁有東坡洗硯池,該池長1米,寬0.5米,深0.5米,以青石鑿成,是蘇東坡晚年洗滌筆觀之處,原在東坡故居藤花舊館內(nèi)。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時,移至艤舟亭,以討皇上歡心。

御碑亭

園中心有一水池,池邊有龍亭,造型奇特,是亭榭結(jié)合的

建筑,頂部有二龍。乾隆皇帝曾在此賞景,并招試地方文人。龍亭南有御碑亭,亭內(nèi)保存乾隆皇帝南巡時所寫的六首詩的碑刻,這些詩表達了他對蘇東坡的崇敬以及他對地方官員的教誨。

廣濟橋

竹亭沿運河向北即是御碼頭,乾隆皇帝曾多次在這里上下龍舟。御碼頭北有一三孔石拱橋,叫做廣濟橋,俗稱西倉橋。此橋建于明代正統(tǒng)十二年(1447年),原在城西橫跨運河,后因運河擴建,于1985年移此。因裁直取彎,使艤舟亭東岸形成一核心小島,名曰"半月島",由移建的廣濟橋?qū)商幭嗦?lián),構(gòu)成一旅游小區(qū)。該島形似巨輪,更象一顆寶珠。島邊雙層長廊環(huán)繞,島上亭臺樓閣,湖石假山,參差錯落,疏朗有序。主建筑"仰蘇閣"矗立在島中央,與艤舟亭遙相對呼應。橋北有御座,乾隆皇帝在此曾為皇太后祝七十壽辰,常州地方官吏、士紳、文人學士都曾來祝壽。

東坡先生與常州

蘇東坡與常州有著不解之緣,他21歲考中進士時,就結(jié)識了十多位常州籍同科進士,與單錫定下“雞黍之約”。在他以后40多年的人生中,曾十四次到常州,其間兩次上表朝廷乞居常州,并擔任過常州團練副使,晚年自海南赦歸后定居并終老于常州。

紀念

蘇東坡紀念館

| 蘇東坡紀念館位于前后北岸80號,紀念館建在孫氏館原址上,有美名藤花舊館,清朝時為湯家西書房,其中的歷史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進入蘇東坡紀念館的大門會看見一尊蘇東坡臥像,雕像由常州本土藝術家冷天明完成,石座上雕“毗陵我里”四字,來源于蘇東坡的“今且速歸毗陵,聊自憩,此我里”。

| 白色的井口有微的綠苔,雨后更顯溫潤;井小而幽深,看不清水面的鱗光。

那泉斑駁的古井,是東坡生活時的唯一遺物,也是館內(nèi)唯一的宋代遺存。有人說,東坡井蘊藏了東坡的才氣,是毗陵文眼。

軼事

王安石與蘇東坡在常州相遇

蘇東坡當年在常州落腳。因其文豪氣質(zhì),在民間頗受歡迎。蘇東坡在大廟弄妙釋燈謎更是大出風頭。而此時,王安石正好在常州任知州(相當于市長),文人相輕,王安石看不慣蘇東坡的高傲,總想伺機為難下他。

有一天,兩人在紅梅閣北的半山亭(今在紅梅公園)相遇。兩人寒暄幾句便開始針鋒相對起來。要說這文人相遇自有一番文斗。王安石問:“賢契近來學問大有長進吧?”

蘇東坡道:“不敢不敢,學生仕途坎坷,哪有長進?”

王安石回的也快:“我聽郡城百姓議論蘇學士猜謎作對舉世無雙,今日倒想領教一番。”

此時,老西門方向駛來一輛馬車,王安石既已馬車為由,出一上聯(lián)“西門馬車,行至半山三里半”。

蘇東坡想了想給出下聯(lián)“東郊龍舟,經(jīng)過中巷五溪中。”

宋朝時期,常州老西門的繁華景象

“賢契果然出口成章”,說完,王安石又來一聯(lián)“鐵城紙糊,金玉銀山三寶地”。這下把蘇東坡難住了,走了好幾個來回,竟無言以對。王安石看情形說道:“你不是會掐指算嗎?今天可被老夫出了你的掐啦?”

“出掐,出掐!”蘇東坡連忙點頭應承。

從此“出掐”作為常州話中的民間俚語被流傳了下來。

聞香

花樣美食

蘇東坡在常州人民心中的形象實在是算不得“高冷”。他美食家的特殊身份,在一盤又一盤的特色美食中,一代又一代人的口中流傳著。最著名的,要數(shù)“東坡肉”、“東坡肘子”。用自己的名字為美食冠名,倒很有幾分煙火趣味。更讓人意外的是,常州特色美食“網(wǎng)油卷”竟也來自東坡先生的某次奇思妙想!

有一天蘇東坡在吃米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蒸飯團)時,忽發(fā)奇想說道:“如果食物中里面有棗泥或豆沙,外面在包上一層像‘雪衣’一樣的東西,不要采用蒸或者煮,而是進行油炸,這食物的味道不更好嗎?”于是蘇東坡試著親自下廚,幾經(jīng)周折,終因未完全掌握 “雪衣” 制作之技,只能以蛋清包裹,但其效果并不理想。

然而正是東坡先生的這一“奇思妙想”,千年來引起不少美食家的好奇和揣摩。后來經(jīng)常州名廚反復研制,才慢慢演變成今日常州名點——網(wǎng)油卷。網(wǎng)油卷外殼脆而薄,脂香? ??鼻、綿軟適口、甜而不膩。在老常州人看來,這“網(wǎng)油卷”小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美食,它是一段記憶和文化,更是一種“情結(jié)”,即“蘇東坡情結(jié)”。

今日互動

玩抖音,贏萬元大獎!

尋找大運河常州記憶短視頻征集大賽開始啦

快點擊圖片

“抖”出你的獨家創(chuàng)意

Hash:53f9f5754bf15fba0ca7d2a1653276bba5e4da7c

聲明:此文由 常州發(fā)布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