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xiāng)》票房破10億!電影的背后有定邊人的故事
由陜西省委宣傳部聯合攝制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累計票房已突破10億元
成為2020國慶檔首部票房破10億的電影
5個小故事,5個有代表性的人物,觀眾在影院里,時而笑聲不斷,時而熱淚盈眶,隨著電影的發(fā)展,整個人的情緒都被調動。
不管我們走多遠
家鄉(xiāng)這個詞
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5個故事中
由鄧超、閆妮主演《回鄉(xiāng)之路》單元
講述了陜北治沙人“喬樹林”
用沙地蘋果項目帶領鄉(xiāng)親們
先治沙再致富
將沙漠變成果鄉(xiāng)的動人故事
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故事
▼
你看到鄧超的搞笑
我卻看到他的偉大
鄧超飾演的喬樹林,一出場,他張嘴閉嘴就是上億的項目,儼然一位成功人士,卻連請客吃飯的幾百塊錢,都拿不出來。
他手機里滿是催債短信,看起來,是一個十足的騙子。有人說,他為家鄉(xiāng)治理沙地,捐過20萬。
為什么一個曾經成功的商人,會淪落到這般模樣。
答案揭曉,他之所以如此落魄,是因為他把所有的精力與金錢,都放在家鄉(xiāng)治沙事業(yè)上。
在他們的童年,黃沙彌漫,在外面呼吸一口,就是一嘴的沙子。沙塵暴卷起的黃沙,打在教室的玻璃上,清脆作響。
他們當時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讀書,將來能夠好好建設家鄉(xiāng)。
于是,多年以后,有了經濟能力的喬樹林,回到了家鄉(xiāng)。
為了讓孩子們不再被沙暴困擾,為了讓沙漠重新長滿綠樹,他一次次帶領鄉(xiāng)民一起嘗試。
我不知道,為什么會有人這么傻,好好的事業(yè)不做,好好的錢不賺,非要做這種出力不討好的活兒?
可是我也知道,沒有這樣的“傻人”,沙漠里長不出綠樹,那里的孩子們,也無緣見到蔚藍的天。
現實中,這樣的治沙英雄,又何嘗不是這樣?
在世界治沙史上,有一個奇跡。
路遙曾這樣形容過毛烏素沙漠:“塞外毛烏素,走石又飛沙。草籽下地不扎根,大雁飛來不安家;一堆黃沙一堆墳,勸君莫過紅石峽……”
而“ 大雁飛來不安家”的毛烏素沙漠:
從前的毛烏素沙漠▼
在幾十年間,變成了現在這樣▼
而沙漠“變綠”的背后,是無數像“喬樹林”一樣的治沙人,將畢生的心血,揮灑于這片土地。“大漠赤子”石光銀,就是其中一位。
真實版治沙英雄石光銀
在治沙中失去唯一兒子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石光銀就帶領大家栽樹,從一棵樹到一片林,從一片林到連片治理,這位沙漠漢子執(zhí)著地與荒沙做著斗爭。
這一道道沙梁上栽滿的楊樹、沙柳和花棒
外人很難想象
這里曾是一片令人生畏的不毛之地
石光銀曾說:“過去是沙一直攆人,人一直搬家走嘛,我父親說我們都搬過9次家,幾輩子吃了沙的虧。我小時候七八歲放牲口的時候,一股狂風過來就把我卷出三十多里路,我父親三天后把我找回來的,我說我長大什么事也不干,我就干一件事,跟這個沙斗爭到底。 ”
砸鍋賣鐵、變賣家產的石光銀帶頭承包下5萬8千畝的狼窩沙,人手不夠,他就廣發(fā)招賢榜,吸引榆林周邊同樣飽受風沙侵害的寧夏、內蒙古等地的農民,沒想到一場大風刮過,90%的樹苗全部都被掩埋了。
倔強的石光銀第二年帶領200多人再戰(zhàn),最終勉強存活下來的苗子也只有20%,接連遭遇失敗,不少人對毛烏素不再抱有希望。
咬緊牙關、不放棄的石光銀說服村民三戰(zhàn)狼窩沙。1988年,他們在迎風的沙坡上劃格子、搭沙障,再在沙障間栽下楊樹和沙柳鎖住流沙。這一年,狼窩沙的植樹成活率終于達到了80%。從此,石光銀帶領大家治沙造林的腳步就再也沒有停下來過。
石光銀執(zhí)著治沙40多年
和沙斗了40多年
但在2008年的那個植樹節(jié)
他把一生最大的悲傷埋進了毛烏素
因為給他運送樹苗遭遇車禍
石光銀失去了唯一的兒子
毛烏素沙漠里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
從一片林到連片治理
……
遙感監(jiān)測圖顯示,榆林市植被覆蓋度從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8年的46.7%,榆林的林木覆蓋率從上世紀50年代的0.9%提高到現在34.8%,沙化土地治理率達93.24%,年入黃泥沙由5.13億噸減少到2.9億噸。
正是有了幾代治沙人矢志不渝的不懈努力,陜西的綠色版圖向北延伸了400公里,成為全國第一個完全“拴牢”流動沙地的省份。
今天
即將消失的毛烏素沙漠
正在見證著榆林“綠進沙退”的奇跡
來源:第一新聞新媒體 定邊融媒編輯
Hash:aaee5a6a0af7b58492638a0724ffd95f08d71662
聲明:此文由 定邊同城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